小学语文-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根据本课抒情性较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通过抓重点词句,创境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文章中心,感悟语言传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效果。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配乐读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境,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借助录相、图片再现当时场面。通过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表达的更加强烈。通过观察书中图片、文字,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理解和认识“亲人”

(1)同学们,我们都在爱的海洋里长大,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2)对,同学们,亲人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为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心,我们和亲人之间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伟大的无私的宽容、理解、包容的。(生)2.导入新课可是有一些人,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我们也把他们称为亲人,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3.简介背景。(课件出示)生读: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一直打了3年,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三年的战争,志愿军死伤几十万,停战后又留守了五年,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就这样他们在朝鲜奋斗了八年,在漫长的抗战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师: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当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时,有多少朝鲜亲人在车站为我们送行,那场面十分感人,他们互相说着“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人”。4.“再见”什么意思?(再次相见,美好的愿望)5.齐读课题:满怀深情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通过课前预习课文,说说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大娘小金花大嫂)2.“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中国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说的)3.他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指名说,多找几个)投影1:为了志愿军,大娘——为了志愿军,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大嫂——三、倾心研读

深入文本

(过渡)同学们,本文作者魏巍,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曾经在朝鲜战场与战士们一同出生入死,他曾经这样深情地说:“在朝鲜的每一个日子,我的心常常被一些东西感动着。”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看看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1.出示投影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2.出示投影2: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大娘?3.感情朗读。4.师:多好的妈妈呀,八年了,她那慈母般的关怀,温暖了多少战士,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战士们怎能忘记?在离别的时刻,老妈妈还不顾疲劳,送了一程又一程,看,这是75岁的老大娘和我们的战士张习武挥泪告别。5.出示投影3:图片6.出示投影4: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7.指导朗读。师:谁来读这段话和大娘告别?大娘就是停不下送别的脚步,我们只好请求她,谁读?大娘就是不肯回去,没有办法,我们再来恳求她,谁来?大娘还是不肯走啊,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命令她,谁来?(一生读)齐读。(二)看第二段,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1.出示投影5: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2.从中看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指生读小金花的话,够不够狠?谁再来?3.师:小金花和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怎能不把她称为亲人呢?(三)自由读第3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说你的感受。师:是啊,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她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哪!亲人仅仅是这三个人吗?是所有朝鲜人民。(4)朝鲜人民这样无私地奉献着她们的爱,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从文中找找看。1.出示投影7: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2.师: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板书:伟大友谊鲜血凝成胜似亲人)(四)师:同学们,这就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作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亲人!中朝人们友情深厚,不光是课本中提到的这些事,还有很多很多。老师找了部分图片,我们再来欣赏欣赏。(五)学习后三个自然段师:尽管中朝两国人民千般的不舍,万般的不愿,分别的日子还是来了。列车就要开动,望着大娘、小金花、大嫂,望着数不清的朝鲜人民,望着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深情地说—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师:朝鲜人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感——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师:汽笛响了,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亲人越来越远了,于是志愿军战士只好请求这隆隆前进的列车——生: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师:而朝鲜人民也多么希望列车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生: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让他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师:可是列车却越开越远,亲人也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着手,大声地呼喊着——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师:朝鲜人民也只好挥着手,大声地呼喊着——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师:“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2)为什么要称“亲人”?

“再见了,亲人”可以理解为志愿军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说的,又可以理解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时所说的话。这是志愿军回国时,与朝鲜人民分别时,发自内心的共同心声。虽然中朝两国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却胜似亲人。因此互称为“亲人”。(3)指导朗读四、拓展阅读(出示图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10月26日,照片上75岁的朝鲜李大娘和23岁的中国战士张喜武相拥而泣,其实,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可以这样说,那一天,中朝两国人民是在情海中前行,泪雨中前进。本文作者魏巍对当时的场景还做过这样的描述——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泣,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这前行的队伍,不分行列,也许这不像队伍吧?可是这确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队伍,这是心连着心,肩并肩的友谊巨流!这支巨流,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情!改编自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生读)五、课堂延伸这些感人的事,这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不仅发生在战争年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故事一直在我们身边演绎着,请你回忆:你耳闻目睹过哪些这样的故事?(生答,抗击非典,汶川地震,老师,医生消防官兵)六、背诵积累,深化情感同学们,文章写得太感人了。请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七、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自己写交流八、总结全文师:同学们,中朝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这友谊之花永不凋谢!

最后,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凝聚在这深情的呼唤中(生再读课题)

九、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大娘给志愿军洗衣服冒着炮火送打糕救伤员失去小孙孙不是亲人中朝友谊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胜似亲人鲜血凝成大嫂挖野菜炸伤双腿《再见了,亲人》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局限,对于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再见了,亲人》教学效果分析《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是叙事抒情散文。在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中启发想象,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法和写作方法由学生自己发现。同时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祈使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移情入文”,让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效果。最后进行随文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写出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做的感人事例,通过仿写学生就会自然而然体会到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样学生既能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又从中受到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在教学中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读课文中体会感情,在学习表达中大胆想象,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再见了,亲人》课后反思本文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为了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我采用了“情感教学”。一、首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看到“亲人”这两个字你会想到谁?从而引出亲人之间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的进而通过学生的预习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疑问“为什么称彼此为亲人?”志愿军所以称她们为亲人,是因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二、其次注重资料的补充。课文只描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牺牲,因此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朝鲜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有的甚至是生命。”从而为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做铺垫三、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比山高比海深、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最后和学生一起把彼此间难舍难分的情谊送进朗读中。分角色和朝鲜人民送别;一咏三叹“再见了,亲人”感受分别时此起彼伏的送别声。从而使感情达到高潮。虽然能够给同学们分析课文,讲述其中的深厚友谊,但是没有能够很好地在情感上带动学生,这一点做的还是有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听本文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虽然有一定的体验,但同学们的体会仍然不深刻,自己在练习朗读的时候感情色彩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如果能够入情入境,给同学们播放相关电影,多了解一些相关主题的资料,那效果可能会比现在更好!《再见了,亲人》教材分析《14.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以请求的语气开头,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最后抒发感情,以反问的语句结尾。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第二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再见了,亲人》评测练习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见了,()!再见了,()!

列车呀,请()开,让我们再看一眼(),

让我们在这()洒过()的土地上再()。

再见了,()!我们的心()在一起。二、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