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避、撼、喧”等8个生字(含有1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对蝴蝶的怜惜,体会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积存好词佳句。
4.激发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对雨中蝴蝶的担忧与牵挂,体会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把握修辞在文中的应用,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出示蝴蝶的图片,播放蝴蝶飘舞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蝴蝶的美妙想象。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漂亮的图片和动画,你们的脑海中消失了哪些词语呢?
例如:五彩斑斓……蝴蝶的翅膀五彩斑斓,就像漂亮的花园。
翩翩起舞……漂亮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2.教师简洁总结,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说得不错,从这两个词语中,教师能体会到你们对蝴蝶的宠爱。像你们一样,许多人都喜爱蝴蝶。有人说,蝴蝶是会飞的花朵,是漂亮的精灵。阳光下,我们沉迷于它们轻快的舞姿、迷人的风采。可是当风雨来了,这些大自然的舞蹈家,又去向何处呢?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志俊的散文《蝴蝶的家》,开头我们的探寻之旅。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蝴蝶的家)
明确:这个标题很形象。蝴蝶怎么会有家呢?它们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这一连串问题吸引着学生阅读课文,一探毕竟。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及课文的相关学问。
燕志俊(1907—2022)又名燕遇明,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五四运动后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热爱文学,常在《小说月报》《新女性》《语丝》等杂志上发表新诗、散文等,得到沈尹默和郑振铎的赏识。从事写作50余年,著作有中篇小说《苦女翻身记》,长诗《枯树开花》,短诗《山乡女儿》《碧叶集》等。
关于蝴蝶的诗词名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拘束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唐]黄巢《题菊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留意自己读不通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诞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状况。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订正,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躲避(bì)震撼(hàn)喧(xuān)嚷素(sù)洁沾污(wū)家雀(qiǎo)儿炊烟(yān)屋檐(yán)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构造梳理:
第一局部(第1~2自然段):直抒胸臆,写对蝴蝶的担忧和关怀之情。
其次局部(第3~4自然段):写“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测、找寻、否认,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
第三局部(第5自然段):写一个女孩儿对蝴蝶的家的美妙猜测。
第四局部(第6自然段):以苦寻无果收束全文,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空间。
3.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散文,通过想象下雨时蝴蝶无处藏身而为蝴蝶担忧的事,表现了对蝴蝶的关爱,告知我们要关爱弱小,关怀需要帮忙的小动物。
4.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沟通争论。
阅读要求:
(1)画出文中表现为蝴蝶担忧的句子。
(2)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种种猜测。
(4)与同学沟通争论,说说蝴蝶的家还可能在哪里。
5.汇报展现,品析课文。
(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如何理解“常想”一词的表达效果?读句子,拓展思维,说说还会想些什么。)
明确:“常想”就是常常想,一次又一次地想,不止一次地想。可见对蝴蝶的焦急、担忧、关爱。
(2)天是那样的消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处处都是湿的。(这是一处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核心词语“天、云、雷、电、雨、风、树林”等,可以很快确定这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然后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并结合语句详细分析。
明确:这是一处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暴风雨扫荡天地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样的天气简直是有意犯难蝴蝶,为下文写担忧蝴蝶无家可归埋下了伏笔。
(3)读第2自然段,说说蝴蝶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蝴蝶在暴风雨中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预设:找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蝴蝶的一组排比句,提炼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概括蝴蝶的特点。蝴蝶在暴风雨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则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并未直接写出,给了读者思索的空间。
明确:蝴蝶的特点是轻快、素洁、柔弱、无力。这样轻快素洁、柔弱无力的蝴蝶在那样猛烈的暴风雨中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有①雨点会把蝴蝶的翅膀打落,使它不能飞行;所以说——它们的身体是那样的轻快,载不动一个水点;②泥点会把蝴蝶的彩粉弄脏,它不再圣洁漂亮;所以说——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玷污上的;③狂风暴雨会把蝴蝶吹落在泥泞中,直至死去,所以说——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④翅膀会被雨点打湿。⑤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⑥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漂亮。⑦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4)找出文中描写为蝴蝶焦急的句子,仔细体会的心情。
明确:第2自然段末句——“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焦急。”第3自然段末句——“我真为蝴蝶焦急了。”第4自然段末句——“我真为蝴蝶焦急了。”“焦急”一词反复消失,可见心情之急迫,充分表现出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5)第3、4自然段都描写了在查找蝴蝶的家,两段中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第4自然段中的心情更加焦急,对蝴蝶的担忧越来越深。缘由有①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找不到,就会越找越焦急。②查找得更细致了,好像就要找到了,可是照旧没有见到蝴蝶的家在哪里,所以更加焦急了。
(6)都为蝴蝶找了哪些家,哪些地方,勾画出来,体会一下每一次猜测,每一次探寻后的心情怎样。
6.深化理解课文,拓展思维。
蝴蝶的家究竟在哪里?你有新的想法告知吗?
预设: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想一想蝴蝶可能落脚的地方,如崖壁的山洞里、花瓣下等,合理即可。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暴风雨要来了,为柔弱的蝴蝶担忧,不知道它们栖息在哪里,会不会受到暴风雨的摧残。从动人的文字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他的那份担忧、着急,他对小生命的爱让我们深受感动。现在,我们就来观赏一下李汉荣的《对一只蝴蝶的关心》,看看片段中的小朋友对蝴蝶抱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学生朗读。
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漫步,观察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急专注,似乎在争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观察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回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或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最终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旧不协作,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赶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四周,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熟悉我们,你总该熟悉你的同伴吧。果真,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牢固的翅膀,小男孩渐渐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最终上岸了,两个孩子欢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我以为事情到此完毕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议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当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吸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忧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宁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信任,待它宁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飘舞在春天的原野上。——李汉荣《对一只蝴蝶的关心》
2.教师出示要思索的问题,学生分组沟通争论,推举代表汇报。
(1)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如何关心一只蝴蝶的?(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忙蝴蝶晒太阳、吸取花蜜,搭建“遇难所”爱护蝴蝶)
(2)蝴蝶得救后,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心情怎样?(快乐、欢快)
(3)从小男孩和小女孩关心蝴蝶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发?(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惜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淡,多一点和善,少一点算计;等等)
五、课堂回忆,沟通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关爱它们,才能共创和谐家园。把这样的观念牢记在心,以悲悯的情怀去关注四周的小动物,不仅是一个人高尚道德的表达,也能塑造我们美的灵魂。
小结:一节课时间虽短,但我们所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同以前一样,我们先从生字入手,了解了字音、字形,在此根底上,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尤其是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同学们乐观思索,踊跃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惊喜地看到了你们独特的想法,特别不错。同学能,值得表扬;同学不仅,还,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2.引导学生沟通收获。
(1)引导学生积存文中的美丽语句。
(2)引导学生沟通本节课学到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关于关爱动物的名言。
关爱动物的名言
•爱惜动物,让人类不孤独!
•动物是人类亲切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任的伙伴。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重,请爱惜动物。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鳄鱼的眼泪——假慈善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小老鼠上秤盘——自称自
(4)引导学生改写课文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蝴蝶的家
麻雀的家在屋檐下,
青鸟的家在大树上,
蝴蝶呀蝴蝶,
下雨的时候,
你去了哪儿?
麦田、松林、老树干寻不见你的踪迹,
花朵、石桥、屋宇下都不是你的家。
你轻快的身体怎么禁得住狂风的肆虐,
你素洁的双翅怎么受得了雨水的冲刷!
蝴蝶呀蝴蝶,柔弱的蝴蝶,
你是那么让人担忧,叫人牵挂……
亲爱的蝴蝶,其实,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爱心为你编织成温馨的家,
不管电闪雷鸣,任凭风吹雨打,
不要可怕,快快回家!
六、作业设计,稳固提高。
完本钱课对应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优质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悉“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留意、匀称、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构造,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观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力量。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观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力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构造,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提醒课题,导入新课
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课件出示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欣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留意: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a.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舞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均、柄、蜗、曲、萎”(课件出示3)“曲”是多音字,读qǔ和qū;“萎”是上形下声。
b.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虎、操、占、嫩、舒、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课件出示4)
指导书写:“操”的最终一笔捺要伸展;“嫩”三局部都要窄长,束字中间是一扁口、不要写成下框、末笔捺变为一点;“均”的最终一笔是提;“叠”上窄下宽,中间是冖、横要长、上边没点,且字稍扁、里边是两横;“隙”右边三局部要扁,上边小字中间一竖不带钩,下边小字竖要带钩;“瞧”笔画多要写紧凑,目字要窄,右上边有一点、下边是四横不能少。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章写字,并留意学生的写字姿态。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沟通:
(1)请学生自荐领读词语。(课件出示5)
嫩绿舒适匀称重叠空隙拂过
叶柄紧贴蛟龙枯萎坚固蜗牛
(2)沟通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步分。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其次局部(第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局部(第3~5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详细写了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
1.全班齐读,思索: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2.填空。(课件出示6)
爬山虎生长的特别环境是_________。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_________。
3.指导朗读。
四、课堂小结,留有思索
今日,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别位“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连续学习。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观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力量。
教具预备
课件、两株爬山虎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这篇课文。大声齐读课题。
二、研读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索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教师板书:位置颜色样子)
2.学生沟通,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课件出示8)
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______________。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______________。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______________。
d.叶子的样子:______________。
(教师板书: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匀称、不留一点空隙)
3.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三、研读第3、4、5自然段,沟通体会。
1.请同学们连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索: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
2.汇报沟通。
师:首先我们一起沟通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结合插图(课件出示9),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
a.出示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10)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假如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观看爬山虎的脚,你发觉是从哪些方面观看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觉是从位置、数量、外形、颜色上来详细描写的。运用比方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b: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c:过渡:来,我们边跟着画面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横线上的句子。
d:出示画面:指导朗读这个句子,加深体会。(教师引读)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课件出示11)
a:问: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b:“这样”是指什么?学生复述自己画的句子。再联系前文学过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消失了。读……
c:想看到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请你睁大眼睛来看)
d: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教师板书:触、变成、巴住、拉、贴)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指导朗读:留意动词略微读重点。
在这里,叶圣陶爷爷还教给了我们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们熟识的事物来作比拟。
师:教师上课前在校园的东墙边采集了两根爬山虎,你来说说从它们的颜色去观看可以推断什么?教师这里有道作业练习,需要大家去探究。小组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自由争论。
(3)爬山虎“脚巴在墙上相当坚固”。(课件出示12)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看,去发觉,好吗?
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
1.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看四周的事物)
2.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今日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看,去发觉。
五、积存运用,提升语言。(课件出示13)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美丽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认真观看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详细,语言要通顺。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优质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忙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育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喜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预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创造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幻灯片展现反映不同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图片)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进展的结果,今日我们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进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读第1、2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
①这个词让你想到谁?(有法术的神仙)
②文中谁“呼风唤雨”?靠的是法术吗?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能够有条件地支配自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创造”与“发觉”有什么区分?(“创造”是指制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发觉”则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讨论探究,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2.重点指导第3、4自然段。
(1)指出你读后不理解的地方。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予自己的美妙愿望。
a.“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让你想到了谁?他们的哪些本领能反映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b.“愿望”是什么意思?(盼望将来能到达某种目的的想法)
c.这些愿望在20世纪还算是人类的愿望吗?用生活实例来答复。
(卫星可看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机可以在云中穿梭,宇宙飞船可以到宇宙中游览……)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a.这句诗出自哪儿?是什么意思?
b.用在这里想说明什么?(说明白现代科技进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3.沟通资料,丰富学问,加深熟悉。
(1)从文中找出详细表达科技进展成就巨大的内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究原子核世界的神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严密的“地球村”……)
(2)你还能举出哪些能反映科技成就的例子?
4.读最终一个自然段。谈谈你明白了什么。
(科学制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妙的生活)
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优质教案4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边读课文,边从不同角度思索、提出自己的问题。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开心和生气。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精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难点
理解和体会最终一粒豆的发芽、开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开心和生气。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安徒生童话读本、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安徒生童话及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育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乐观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培育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乐观思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熟悉字词
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状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索: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沟通: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沟通: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三、默读课文,乐观思索
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预备小组沟通。
2.教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
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大事、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沟通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争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足的答案提出来大家争论。
4.展现各小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对比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5.争论解决:
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小花园”?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1.提出问题,读中思索,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个囚犯”
“一个小花园”
为什么——了不起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渐渐好了。
2.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渐渐好了。
难点
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粒豆的不同经受,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来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沟通
(1)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三、探讨解决问题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渐渐好了呢?
找出童话中相关内容,品读体会。
点拔:豌豆苗的成长让小女孩感受到勃勃生气,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对美妙生活布满憧憬,心情也开朗起来。这样小女孩的病就渐渐好了。
2.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小花园”又是什么样子?前后描写是否冲突?为什么?
点拔: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由于青苔缝隙小,不能动弹,被裹得严实;说像“一个小花园”是由于小女孩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现在豌豆苗要开花了,小女孩就拥有一个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园。
3.体会小豆子的发芽、开花,给窗子里躺着的生病小女孩带来了开心和生气。
四、放飞想象,延长拓展
1.假设你是豆荚里的一粒豆,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做?
2.小豆子们这么得意,你肯定有许多话对他们说,先说一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
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优质教案5
【教学要求】:
1.在自学的根底上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发。引导学生平常留意观看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发。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分两步消失)
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
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
3.引导学生思索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想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日的学习来弄清晰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状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状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构造,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争论记字方法。
例:钟、辟、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碍、塞、摹,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3.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稳固练习。(多媒体播放)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竖()即()得()起()
坚()既()碍()超()
塞()摹()辟()彰()
赛()暮()避()障()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许多。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稳固练习。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锋利。本课指眼光锋利。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依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创造了雷达。
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屡次重复。②颠过来倒过去。③重复的状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科学家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隐秘。”看一看应选哪种解释?应选①
证明:①用牢靠的材料来说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选哪种解释。“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应选①。
四、造句练习。
依据“证明”、“反复”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两个句子。
例:
反复——经过反复思索和计算,小明最终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明说要下雨了,果真,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证明小明说得对。
五、自由读课文。要求流畅、读准字音。
六、作业。
1.写生字新词,造句。
2.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索课后作业题。
其次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嬉戏。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
现在,请这位同学走回自己的座位,(学生走)同学们,为什么他会撞到桌椅呢?(生答)是的,同学们都很聪慧,是由于这位同学被蒙住了眼睛。既然眼睛那么重要,那么现在请大家想想,假如我们没有了眼睛,走路的时候怎么才可以避开障碍物呢?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蝙蝠与雷达》。
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1、2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1.“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
2.“夜航”,同学们刚刚提到了这个词语,那为什么飞机能在黑夜中安全飞行?
书本中有这样的话吗?它是怎么解释的?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然后找出答案。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发”)
3.在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呢?
(“启发”,多媒体播放)
4.那么第1、2自然段写了什么呢?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发。)
(二)那么同学们现在觉得课文接下来的会怎么写呢?谁来答复教师这个问题呢?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的?)
1.下面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神秘?然后4人一小组进展争论。
(课文第四至第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
2.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3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思索: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
(蝙蝠超群的飞行本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思索。)
3.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事超群?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夜间飞行能捕获微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活地避开。)
请同学们朗读有关句子,想象蝙蝠夜行的超群本事。
4.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想想蝙蝠的眼睛是不是特别敏锐,在漆黑的夜里能看清晰全部的东西?……
5.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大家齐声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6.为了弄清晰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让同学们4人一小组一起争论学习第四、五两个自然段。事先每组发一张表,争论后集体填表。)
第一次试验: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方法: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很多绳子,绳子上系着很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结果:铃铛一个也没响。
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眼睛无关。
其次次试验: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
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屋里飞。
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绳似的处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试验: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
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里飞。
结果:同试验二。
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嘴有关。
7.汇报填表状况。
8.科学家在这三次不同的试验中证明白什么?
(齐读: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9.“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服务合同的创新发展趋势展望
-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高中地理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下学期第13周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5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教案+素材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年级上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和音频)
- 雨花石音乐课件
- 发现规律 课件
- 剖宫产手术课件
- 粒子物理基础
- 珠宝首饰制作倒模工艺流程
- 2023年象山县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1760-2021一次性使用腹膜透析引流器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34570.1-2017电动工具用可充电电池包和充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电池包的安全
- GB/T 12527-2008额定电压1 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全国通用)
- 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1
-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讲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