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之道《礼记》东南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
在中国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出自《大学》,你知道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明星塌房,德不配位,高材生犯罪一、知识相关1.了解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姬、姜、姒、嬴、妘[yún]、妫[guī]、姚、姞[jí]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复圣大概是“又一个圣人”、“第二个圣人”的意思,表示他是儒家继第一大圣人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述圣释义:来自百度汉语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一帧礼记誉千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与《礼记》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需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其弟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大学》《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大学》《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大学”与“小学”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元士:天子之士,低级官吏称元士以异于诸侯之士。适子:即嫡子、正妻所生之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大学》的总纲,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大学”与“小学”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小学”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大学》的总纲,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任务一
疏通大意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道:宗旨,根本原则。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使动,使……显明。)。明德,美好的德行。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4.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④于至善。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含义,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1、明明德①《尚书·康诰》曰:“克明德。”②《尚书·帝典》曰:“克明峻德。”③明,明之也。明徳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程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明明德:人性本善,所以要彰显出来《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明德指人天生的德性本来就是光明、明亮的,但这种德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我们只需要不断把它擦亮。惠忍
惠能,明德,是上天禀赋于人的,人天生就是心灵光明,具备一切道理从而可以应对各种事情。只是人有血气的局限,心灵会被人欲所蒙蔽,造成有晦暗的时候,然而心灵本身的光明是不会停息的。所以说,人们学习就是恢复和彰显本心的光明。恢复和彰显本心光明的人,就是大人;其中学问,就是大人之学。那是说人们生命中本有之性,原来本是虚灵不昧的,它能够具备一切的道理,而且能够适应万事的作用。注意啊!这是朱子说,天生人性,本来便是“虚灵不昧”的,人性本来是具备理性,能够适应万事(万物)的。但是,天生生命的禀赋,同时为气质的功能所拘束了,又为人心自己的欲望所蒙蔽了,所以有时候就昏迷不清醒了,也可说不理性了。不过,那个人性的本体,还是照样很清明的,并没有停息过。所以学问之道,就要在它发动气禀、发动人欲的时候来明白它,就立刻恢复它的最初面目。昧①<形>暗;昏暗。《离骚》:“路幽昧以险隘。”【又】<形使动>使……不明。《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昧大义。”②<形>愚昧;糊涂。《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③<动>隐蔽;欺瞒。
2、亲民①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字“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朱熹②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君子固然要修身养性,彰明自己的美德。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仁德”施之于广大民众,在亲民爱民中提升自己“明德”的层次,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凸显儒家博大宽厚的仁爱情怀。新民①《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盘:即洗澡用具)②《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不仅要彰明自己的美德,还要推己及人,通过教化移风易俗,革除广大民众的旧思想,让他们的美德焕然一新。符合儒家以君子之德感化民众,立功立德的主张。
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即洗澡用具。铭:铭刻的箴言。这里说的是汤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铭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以便自己每天洗澡的时候要看见这句箴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2、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3、止于至善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②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译文:①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3、止于至善①《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②《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庄重恭敬貌;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④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译文:①《诗经》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角落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能不如一只鸟儿吗?”②《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③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3、止于至善④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至善”指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全社会的成员的道德趋于完善。这个止就是在至善上不动摇。这个至善是我们事理当然之极也,极是讲的极致,当然之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和理。人能够回归到自然上,这就是止于至善。这个自然就是我们的自性,圆满的回归自性,就是止于至善。所以这里讲的明明德和新民,这是我们的修学过程,明明德是自己的事情,新民是帮助众生的事情,两者都至于至善之地,就是到圆满,而且止而不迁,不会动摇,那叫止于至善。这个境界是完全尽天理之极,就是圆满的将自性的性德显发出来。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符合天理、无不符合自性。心里头没有一毫人欲之私,就是完全把自私自利、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放下了。朱夫子讲究的尽天理、灭人欲,这是圣贤的境界,就是止于至善。这三个方面,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叫三纲。“三纲领”具体指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明明德”——“为仁由己”。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推己及人”。就是帮助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即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为治国平天下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终身行之”。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明明德亲民如何看待“三纲”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内圣外王”最早出自《庄子·天下》。但由于这个说法和儒家理念符合,于是就被儒家借用,并逐渐形成了儒家哲学的主题——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行王道)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完善自我,改进自我“为仁由己”爱民顺民,引导百姓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对己对人立德爱人止于至善(最终追求)“终身行之”(内圣)(外王)断句趣事教书先生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咋多了一个“得”字?】教书先生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咋少了一个“得”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祥。(5)得:处事合宜。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怎样实现“三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止于至善”“最高目标”“志向坚定”“目标明确”“宁静深沉”“镇静从容”“安贫乐学”“安富好施”“深谋远虑”“思虑周祥”“收获满满”“修成正果”静安虑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原义指树根和树梢,引申为始末、主次义。译文:天地万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任何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事物的先后顺序,那么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1、事物的根本和末梢——“本末倒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德,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2、事情的终结和起始——“万事开头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3、先后——修身为先,治人为后;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道——“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修身之道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诗句成语也提到这些顺序?我们能够弄清楚根本和末梢,分清楚轻重缓急,这就是懂得大学之道了。安比静时间更长,更稳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释义: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安抚民众(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从善),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宗旨(三纲)
知道应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不妄动(镇静不躁),心不妄动(镇静不躁)才能够性情安和(心安理得),性情安和(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有所收获)。//——(因果关系)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归纳总结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4.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5.壹是:一概,一律。释义:古代那些想要把美好德行彰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想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先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自己的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一律都要把修养自身品性作为根本。由果溯因,由果溯源诚意,学习不是做样子,花架子,要实实在在乡愿,指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汉徐干《中论·考伪》:“乡愿亦无杀人之罪,而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若夫贼德之乡愿,则虽过门而不欲其入室,盖拒绝之深矣,而肯遽以人类视之哉!”清王宜山《围炉夜话》第四章:“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快手拍扶老奶奶,来回扶了100次……作秀)正心,不要求快,空中楼阁,沙滩上的碉堡。即使短时间内收获了了,甚至学过就忘记,那也不用担心,量变到质变文采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wéncǎi。一指乐曲的抑扬和谐。二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三指词藻雅丽;文章华美。四指文辞。五指文学才华。六指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孟子说:“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具备了.如果反躬自问确实心诚,那就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如果能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那达到仁德的路就没有比这更近了。”第二段重点写了“八条目”,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认识万物,推究事理: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董仲舒
——实事求是,心意诚实: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心志端正,坚定不移: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用理智驾驭情感,修养中正平和的心态,做到情理和谐,符合礼仪法度。
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心—吴兢《贞观政要》“修身”——德才兼备,以德御才: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士)
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齐家”——家庭和睦,上下齐心: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大夫)“治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诸侯)“平天下”——明德感召,天下归心。(天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大学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内圣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心—吴兢《贞观政要》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董仲舒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大学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外王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八目”中哪一条是核心?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目的“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八目”之间的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齐有、治国、平天下”是格物、致知知内修修己独善其身修身立德诚意、正心、修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外治安人兼善天下致用亲民大学之道:成己而达人,内圣而外王“知”“修”“用”修己,安人。三纲八目(纲: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八目: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对于外部世界做到了明辨事物、通晓事理。这是修德立世的基础。“格物、致知”之认知工夫“正心、诚意”之修身工夫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大学》诚意:“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心正:防止情感偏向,用理智驾驭情感,修养中正平和的心态,做到情理和谐,符合礼仪法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败坏,破坏)事,一人定国。故治国在齐其家。——《大学》齐家治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之道:成己而达人,内圣而外王“修、齐、治、平”之外王之道格物、致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齐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平天下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为什么孝悌/齐家有这么大的作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仁道根本。“孝”“弟”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也是孔子强调的“仁”的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人人都要把修身作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等等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该重视的却被忽视,该忽视的却被重视,(分不清轻重缓急,还想做好事情,)从未有这样的好事情。从正反两方面来强调“修身为本”的重要性。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平天下内修外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三纲八目内圣外王修身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过渡,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显于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内修(善其身)外治(善天下)三纲八目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明确: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拓展探究《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你对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拓展探究明确: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大学之道》反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明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了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就能够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就能够做到“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还要“亲民”,推己及人,使全天下人都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就都达到了“至善”的境地。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答:认同观点。《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土建工程承包合同范本土建单项承包合同
- 2024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4五金购销合同
- 2024货物买卖合同及注意事项
- 2024房产抵押借款合同需注意的问题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组合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石材供货合同下载
- 搪瓷制品的设计理念与产业发展考核试卷
- 住宅建筑中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考核试卷
- 塑料制品在化妆品设计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铁塔基础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 有机水稻培训课件
- Zippo-2022原版年册(哈雷戴森系列)
- 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服务合作协议
-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领导方式
- 【盒马鲜生生鲜类产品配送服务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10000字(论文)】
- 数学学习的跨学科融合
- 小学-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 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运输安全
- 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