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史 第二讲_第1页
会计史 第二讲_第2页
会计史 第二讲_第3页
会计史 第二讲_第4页
会计史 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史第二讲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节会计部门产生的前提条件

会计组织部门产生必须具备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会计职能部门是社会生产和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簿记便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专职工作,随之这种工作又通过有组织的结合,从而构成一个独立的专职部门。

第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奴隶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会计组织部门产生的根本前提之一

第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会计职能部门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会计职能部门伴随着维护财产私有制的国家产生而产生,它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的管理工具。

第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总之,社会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财产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是会计职能部门产生的前提条件。会计部门作为管理经济的专职部门,是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它既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又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第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节官厅会计部门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

衡量“官厅会计”和“官厅会计部门”产生的具体条件或主要标志有三个方面:第一,会计已成为国家事务中的一项专门工作,并在国家财政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一定地位;第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在国家政体中,对会计部门的设置已有了适当的安排,会计官员有了适当的配备;第三,适应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初财政经济收支的特点,在会计事项处理方面,已有一定之规,并采用了一定的会计方法。第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官厅会计部门的起源

1.会计组织部门的萌芽

在原始公社制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在原有氏族民主制的基础上,产生了军事民主制。在军事民主制时代,战争成为掠夺财物的最佳手段。第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会计组织部门的萌芽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部落内部的分化加剧,私有财产制和对奴隶的剥削制度随之得到发展,我们从军事民主制度中看到了国家形成的胚胎,第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会计组织部门的萌芽对经济的控制,对奴隶所有权的维护,对会计的需要越来越变得迫切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官厅会计部门和私人会计组织产生的胚胎,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作为奴隶制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厅会计部门也便来到了人间。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国外官厅会计部门的诞生

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印度

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古巴比伦

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两河流域(包括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国家)。

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据史料考证,在早期的苏美尔和阿卡德奴隶制城市国家里(约公元前3000年),已把当时官厅主管经济的机关之一称之为“达姆卡尔”,把这个机关的首脑叫作“大达姆卡尔·帕特喜”,由这个机关专管国家的内外贸易事务;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当时主管财政税收的官员称为“玛什奇姆”,负责税务的征收;设置有管理国库的官吏“杜古尔”,具体控制各项财物的收支。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稍后,两河流域地区的城市国家对经济职掌的划分趋于细致,设有主管畜牧业、渔业、土地税征收、房屋修造、酿酒等方面的官吏。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财计主管部门。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文化是世界上发展较早和对世界文化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化,尼罗河流域文化为人类制定了第一部每年365日的历法;发明了复活和末日审判的神话;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建立了在几千年内都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物—大金字塔;留下了不可计数的木乃伊和纸草书文献(金字塔之谜和木乃伊之谜)。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上埃及(南部)国王美尼斯灭亡下埃及(北部),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到公元前332年被马其顿亚力山大征服为止,经历了三十三个朝代。埃及统一后的国家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王实行专制统治,在国家机构中,最大的行政机构是财计部门,由它控制全国的会计。

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当时对仓库财物的控制是会计部门的主要任务,起初,国王的宝库被称为“白银之家”,几乎全国的实物收入都集中在这里。

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古埃及所进行的会计工作,同我国的奴隶制时代的情形一样,也是一种“大会计”,其核算范围相当广泛。会计部门一方面负责清查全国的人口、土地、牲畜,以及其它财富,以确定全国租税征收数额;另一方面又对租税收入和各项支出进行核算。第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国王“法老政权”宰相(王子担任)(财务行政、司法)州长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宰相定期向国王汇报财计收支情况,并递交由他主持编制的决算报告,而各州的州长又须提前向宰相递交类似的报告,以实现中央对地方财计的控制。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印度—印度河流域

“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古印度同古埃及一样,其国家实行奴隶制专制政体,国王是被神化了的至高无上的人物,各主管部门的官吏从贵族中选拔,财计组织机构及其官吏直接受国王的控制。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起初,财计组织是围绕税收的征管作为构建的出发点,而国库官员的配备则是财政控制的落脚点,最初国库便是“国王的仓库”。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孔雀帝国建立后,帝国的政治、经济组织与制度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王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核心,国王与宰相(祭司长)之下设置两大经济要害部门,即财政大臣衙门(首席长官为财政大臣,负责管理国库财物储备与控制各项支出)和总税务大臣部门(首席长官为总税务大臣,负责征收各种赋税)。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中国—黄河流域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我国由氏族民主制向军事民主制过渡并逐渐产生奴隶制国家,由奴隶制取代氏族制的过程。传说尧在位时,新的部落联盟已开始融合成华夏族了。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舜继位以后进行改革,曾设置九官,九官中有管土地、教化、人民、山川林泽、祭祀和刑罚的长官。从这个时候起,部落联盟议事会开始蜕变为贵族议事机关,由那些掌握土地收入、山川林泽收入,以及计量记录事宜的官员组合而成的经济管理部门,已孕育着我国“官厅会计”的幼芽。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禹在位时,其权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了。随后,启废“禅让制”,建立夏朝,从此中国历史上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我国“官厅会计部门”也便在奴隶制王朝的宫廷里搭台开场了。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传说夏朝宫廷里有“百官”的设置,其中有主管农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官员。迄今为止,还没发现有关于会计专职官员设置的史料记载,但根据夏朝的贡赋征收制度和有关量衡器具的使用情况判断,我们认为在夏朝的“百官”中可能已有了专门掌管和主管贡赋收入核算及各项开支的专职部门。第三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到了商朝,已有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明确了有中央和地方两级之分,中央一级机构称“商邑”或称“内服”,其它地方称“四方”或“外服”,也有说法称中央为“畿内”,地方称“畿外”。还颁布了一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制度。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商朝也有“百官”设置,商朝的“百官”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政务官,其中地位仅次于商王的是冢宰,也称为“师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总揽着包括财计在内的王朝政务,其下设有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第二类为掌管宗教和文化的官员,商朝的文化官叫做“史”,又称“作册”,其职掌范围有:第一,记载王朝所发生的政治经济事件,整理历史资料,书写文献典籍;第二,掌管为农事服务的天文历法;第三,掌管算术和会计方面的工作。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部门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资料看,尚未发现商朝宫廷里的“百官”中设有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官员,也还看不出当时有独立的会计部门存在。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5)得出的几点结论:第一,官厅会计部门的产生与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对立和国家的产生密切相关。在原始社会末期孕育着国家的胚胎,也同时孕育着会计组织部门的胚胎。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官厅会计部门也同时来到人间;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国家和官厅会计部门产生的历史过程表明,要维护国家的统治,就必须保证国家对经济的统治,而要保证国家对经济的统治,就必然要建立健全管理国家经济的官厅财计部门,并把它作为整个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自古以来,官厅会计与国家财政之间就存在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官厅会计是反映和监督国家财政收支的工具,是实现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官厅会计的组织部门是国家财政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初的官厅会计部门,尚处于初创之中,它还受到神权的控制和干扰。随着人类文化科学认识的提高,官厅会计部门的工作逐渐摆脱神权的束缚,会计的组织也随之不断完善,会计的核算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三节我国官厅会计部门的发展及其规律一、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财计组织部门

1.西周的财计官制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西周的财计官制周王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六卿”太史、太祝、太卜太宰、太宗、太士(三左三右)第四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西周的财计官制其中太宰拥有包揽包括财政会计在内的一切政务大权,其下设有司徒、司马、司寇、司空等官职,分别掌管农事、军事、刑罚和工程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

其一,总揽国家财计大权的天官大宰。周王六卿天、地、春、夏、秋、冬天官大宰(亦称冢宰)为天官之长,六卿之首,辅佐周王管理国务大事,总揽国家财政大权。

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其二,凡财用必管,总揽财物管理、核算大权的会计部门。

在会计部门中,司会为计官之长,主管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全面核算,负责组织所属计官的工作。

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周礼》中的会计组织机构比较庞大,司会所属另有四大职能部门,其主管官员分别是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

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司书具体主管会计核算,相当于后来的会计主管官员,掌管王朝的整个会计帐簿,是会计部门中的重要职掌之一;职内掌管财物收入帐簿,负责登记、考核王朝的全部财物收入;

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职岁掌管财物支出帐簿,负责登记、考核王朝的全部支出事项;职币掌管财物结余帐簿,负责登记考核王朝每年结余的财物。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职内、职币、职岁三职所掌管的帐簿相互参考、相互控制。三职分掌出纳工作的一个方面,这是当时对财政收支所采用的分权控制方法:以入制出,以出制入,以出入控制结余之财。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其三,采用分仓管理之制的财物出纳保管部门。周王朝对财物实行分仓管理的制度,小宰中大夫是财物保管部门的首领,以下有大府(下大夫)直接负责,主管国库工作,大府以下设有玉府、内府、外府、酒正、掌皮等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主管一个方面。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其四,由地官大司徒兼管的税收部门。地官主管王朝的商税、农牧赋税,以及其他杂税的征收,下设许多部门分别进行不同类别的管理。

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其五,周王朝财计官员设置的总精神,体现了“九府出纳,统由司会监督”的基本宗旨。第五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周礼》中的“九府”出纳:职内、职币、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金,这九大部门控制了整个王朝的财物收支,故史家称其为《周礼》“九府”。

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周礼》—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九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九九归一,“九府”统归司会控制,天官控制司会,而周王控制天官,从而由此达到国王控制全国财政经济的目的。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我国封建社会主要朝代的统治者,在财计组织建设方面,莫不仿效于《周礼》,历代著名计臣,莫不以《周礼》财计为立论依据,这也说明《周礼》财计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地位之重要了。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秦汉时代的财计组织部门秦汉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皇帝成为封建专制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从秦朝开始着手建立一套新的官制,汉初承袭秦制,使秦朝的官制得到巩固,并加以改善。在秦汉时代官制的建设中,由于经济集权的需要,财计官制的建设自然成为重点。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一)秦朝的财计官制中央:皇帝丞相行政事务

“三公”御史大夫政治经济监察

太尉军事九卿治粟内史、少府…地方:郡县制(郡、县、乡、亭、里)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中央财计组织九卿之中掌管财计者:治粟内史、少府(1)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为国家财政最高长官。具体管理国家税赋收入,过用开支。下设:太仓令,掌管中央粮谷总库的收纳与发放事宜;大内,掌管粮谷以外的其他的财物收支。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国库,设有“仓啬夫”、“仓裔夫”具体进行税赋收入及国用开支的处理。最基层的会计官员:计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凡山川林泽与官办手工业收入,均划归皇室财政,由少府掌管。下设库官及会计官员,分工执掌。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地方财计组织地方财计组织部门设置和财计官员委任与中央保持一致。郡设郡守为最高行政长官,主一省之财政,负上计之责。县设县令为一县之行政长官,掌理一县之财政,负责一县之上计。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乡、亭、里行政机构:设有政治、经济监察官员和主管财计的官员。在乡一级专设“仓啬夫”等官员具体负责基层国库各种税赋收入的管理;设置“计”官具体负责基层仓库的会计核算。第六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二)两汉时代的财计官制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帝、景帝时期,国家的财政经济呈现出繁荣富庶的景象,与此相适应,会计取得长足进展。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两汉时代的财计官制

在财计组织机构设置方面,汉代和秦代一样,按性质分设国家财政机构(大司农)和皇室财政机构(少府)两大系统,地方财计也相应设置一套班子(“上计”制),基层会计人员叫“计”,会计官叫计吏。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两汉时代的财计官制西汉的财计官制大体承袭秦制,中央设有“三公”,下设九卿,只是后来“三公”的称谓有所变化,改太尉为大司马,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又改丞相为大司徒。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中央财计组织皇帝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九卿:大司农(管理国家财政)少府(管理皇室财政)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地方财计组织郡县制:郡守仓曹椽(财计)县令典知、仓狱(财计)同时设吏分掌会计并负责“上计”工作乡:轶、啬夫(财计)乡佐(税收)

计(会计)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上计”汉代实行上计制度,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递上计报告。地方官府设置专司上计事宜的职官:

“上计吏”(或“计吏”)上计工作是一年之中郡县在财计管理方面最基本的工作,尤其是岁末“上计”为自上而下所关注的重要工作。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两汉时代的财计官制东汉官制与西汉官制的区别在于尚书组织地位的提高。到了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作为共同执政的首脑,但仍不掌实权,实权旁落尚书之手,由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两汉时代的财计官制尚书地位上升的这一历史起点,其影响十分深远,后世尚书省的分立,独掌国家政务之大权,其下并设六部主事的格局,与东汉尚书组织地位的确立有着直接的关系。东汉时代的财计组织设置与西汉基本相同。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秦汉时代财计官制

的特点和进步第一,封建财计组织系统的初步建立。第二,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分管、分算之制的建立。第三,在秦汉两朝财计组织建设中,从实现经济集权出发,进一步从不同方面构建了相互牵制的关系。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秦汉时代财计官制的特点和进步第四,秦汉两朝财政、会计部门的组织形式,为隋唐时代的分部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后“三省六部”组织体制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五,秦汉时期会计已成为国家各级财计组织机构中的基本配备,会计工作既至上而下,又至下而上在国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七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三、隋朝财计组织部门建设的变革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非常时期,无论在政治、军事,还是在经济方面均表现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由于一般是由掌管军权的大臣执政,一切以军事上的需要为转移,财计组织也颇具军事色彩。所以这段时期的财计组织部门设置一般都处在有名而无实的状态,在整体上已远不如秦汉两朝。当然从承上启下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一些王朝从改善财政经济状况出发,在财计组织建制方面也曾作过一些改进,对隋朝官制变革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财计组织:其一,魏“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以曹操为丞相,官制自此一变。其后,在中央组织体制上便逐步形成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立的局面,尚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财计组织:其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八座”格局形成。至南北朝,尚书省首席长官尚书令及其下属左右仆射二人,连同五曹尚书(吏、礼、都官、度支、工部),史称“八座”。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财计组织:其三,对后世度支尚书及其下属官员配备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隋朝(581—618年)

的财计组织机构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尚书省下设六部(执行机构)皇帝门下省审议机构内史省决策机构秘书省掌管艺文图籍内侍省宦官机构御史台政治、经济监察机构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隋朝(581—618年)的财计组织机构

吏部主管全国人事礼部主管国家礼宾兵部主管全国军事都官刑部掌管法律、刑狱比部掌管稽核(审计)度支掌管会计仓部掌管粮谷出纳尚书省度支左户掌管全国户籍右户掌管全国税收金部掌管钱帛出纳库部掌管军队出纳工部主管全国工程建设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隋朝(581—618年)的财计组织机构隋朝中央政府的官制为五省六部制,中央设五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和内侍省,五省之中,事权最重的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一般讲,内史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共同执政,其地位相当于秦汉时代的宰相,其他两省无实权。故史称“三省六部”。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隋朝财计官制改革的进步及其意义第一,削弱“三师”“三公”之权,集政务大权于尚书省。第二,六部中,集会计、出纳之权于度支部。自此,使会计组织部门的地位在中央政府机构中确定下来。第三,财计部门内部的专业分工趋于细致,内部的经济牵制关系进一步组建。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集中体现在会计与出纳分管,现金与实物分管,国家财计与军队财计分管,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分管,以及财计检察与审计分管等五个方面。这是隋朝组织体制改革进步的重要方面。

第八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四,隋朝专设左右户曹掌管天下户籍计账和税务,并形成了落实国家财政收入的配合关系,这不仅改进了国家的赋役征收制度和方法,而且大体上与有关的会计制度和方法协调一致起来。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四、唐朝财计组织机构的发展完善唐朝(618—907年)是我国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时期,这一经济背景最终把封建王朝的组织体制建设推向完善阶段。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财计组织机构的发展完善唐朝的官制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一体,尚书下设六部。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唐朝的财计官制第一,会计、出纳部门户部下设四个部门:户部、度支部、金部、仓部

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出纳部门户部(本司),职掌范围:其一,负责全国田土、人口的登记统计,编造户籍、计账,作为纳税的依据;其二,按照户籍计账和纳税名目、标准,负责征收赋税,并将征收的钱粮和财物送交国库。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出纳部门度支部,掌管全国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是全国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下属有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令史十六人,书令使三十三人,计使一人,掌固四人,有相当的规模。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出纳部门金部,掌管全国库藏钱币出纳,为钱、帛出纳的审理部门。凡钱、帛出纳,必经金部审核原始凭证,审核无误,由金部主管官员签字盖印方可执行。金部设金部郎中一员,以下还设有员外郎、主事、令史、计史和掌固等官员。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会计、出纳部门仓部,掌管全国的粮谷出纳和军储出纳,为粮谷出纳的审理部门。凡粮谷入库和发放,必须经仓部审核原始凭证,审核无误,签章之后方可执行,其属官配备大体与金部相同。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的财计官制第二,国库组织

国库组织按钱帛、粟米分为两大仓储部门,即司农、太府二寺。他们的职责是进行储存保管、验进、验出,以及会计核算。

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的财计官制金、仓二部行使库藏财物出纳之权,而国库组织则具体主管仓储事宜。从财物保管只能出发,金、仓二部亦属国库组织部分。从出纳角度讲,太府寺和司农寺亦可列入会计出纳部门。

第九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的财计官制第三,财计监察组织和审计组织唐朝中央政府的审计机构为刑部中的比部,财计监察由御使台中的监察御使执行,建立了审计专职部门,并实行审计监察分工。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的财计官制第四,州、县两级的财计组织

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两级行政最高长官,财计组织方面的设置与中央相对应,县以下设乡、里,乡和里亦有查核户口和催征赋役的职事之分。里、乡、县、州,以及中央的财计组织构成一个系统。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唐朝财计组织部门建设之成就第一,唐朝中央政府的财计组织部门间分工明确,责任界线清楚,围绕国家财计管理在税收、国库、会计、出纳、统计方面建立了环环衔接的关联关系。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财计组织部门建设之成就第二,唐朝的财计官制,体现了五分管的组织建制关系,使唐代经济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财计组织部门建设之成就—五分管其一,会计部门与税征部门工作相配合并相互牵制;其二,会计职掌与出纳职掌相配合并相互牵制;其三,现金类出纳与实物类出纳分管并相互牵制;其四,在国库组织中财物出纳签证与财物发放分管并相互牵制;其五,审计职掌与经济监察职掌分管并相互配合,对会计、出纳、税征、保管环节进行牵制。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财计组织部门建设之成就第三,唐朝确立了会计职能部门在中央政府中的组织地位,构建了会计的组织系统,并充分发挥了它在财政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度支部作为国家会计工作的最高主管部门,并赋予了重要的责任和权力,同时从中央到州、县二级形成了它的组织系统。

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唐朝财计组织部门建设之成就第四,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的、具有司法监督性质的审计组织部门——“比部”的建立,财计监察与审计的进一步明确分工,使封建国家的审计建制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其影响也十分深远。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五、宋朝财计组织建设之“变革”

1.宋初财计组织的变化

宋太祖改革中央政治体制,进行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并列的局面,他们各不相属,共同对皇帝负责。尚书省已成空架子,三司取代户部掌握财计大权,户部也成了一架驱壳。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宋初财计组织的变化财计大权集中于三司,宰相不理计政,也不知国家财计之事,这就需要加强三司机构的建设,从公元960年到1068年的108年间,北宋统治者反复进行了多次改革。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宋初财计组织的变化其一,三司组织的初建阶段(公元960—992年)三司独立于二府(政事堂、枢密院)之外,专掌财计,故号称“计省”。设三司使一员,号称“计相”;副使一员承担实际责任。三司所属盐铁、度支、户部三大部门,三职相配合,控制全国会计,岁终呈报会计报告,由三司统一勾稽。第一百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宋初财计组织的变化其二,总计司设置阶段公元993年,宋太宗从健全财计组织系统出发,改三司为“总计司”。其三,三部使设置阶段公元994年,宋太宗又“罢十道左右使,复置三部使”,由盐铁、度支、户部三使分掌税收、会计和赋役户籍。公元1003年,宋真宗又罢免三部使,复置三司使。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宋初财计组织的变化其四,经过上述折腾,依然解决不了事权不一和流弊滋生的问题,大约在宋真宗景德年间又罢除总计司,恢复三司(计省)设置。

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王安石变法时期的财计组织变化王安石变法的总原则是“理财、整军、富国、强兵”八字,其首当其冲的要务为“理财”。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成立“三司条例司”,作为政府财计的最高机关。王安石亲自主持三司条例司的工作。

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元丰改制后的财计组织公元1078——1085年间,宋神宗推行新官制(史称元丰改制),宋代的中央组织部门又大体恢复到唐代的正常制度——三省六部制。财计组织部门的设置也大体相同。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地方财计组织机构宋代的地方官制,大体沿袭李唐之旧,不同点在于,州刺史和县令之名已沦为虚设,州、县二级实际任事的是知州、知县,较大的州称为府(行政长官称知府),为了便于统治,把全国分为若干路,从而形成路、府、州、县的组织形式。

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六、元、明、清时期财计组织机构的变化1.元朝的财计组织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

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朝的财计组织元朝实行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权鼎立之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掌管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事务,御史台掌管监察。中央官制虽不设三省制,但仍设有六部,中书省之下设户部掌管全国财计。

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朝的财计组织户部以令史分掌金科、仓科、内度科、外度科、粮草科和财计勾稽部门。金、仓两科掌出纳,内度科掌理会计,外度科掌理户籍,粮草科掌理军用粮草;财计勾稽部门掌理户部内部审计。户部还附设有各业务主管部门,分别掌管不同事业。为集中调度财物,户部所属设有四大仓库。

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朝的财计组织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四级,各级均设达鲁花赤主管辖区的行政工作。各级行政机构中都设有主管会计、户籍、赋役的内、外度科和主管财务出纳的金、仓二科,但从中央到地方财计组织自成体系方面讲,尚不健全,不够明确。

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朝的财计组织总起来讲,元朝财计官制可取之处在于行省制和分科主事制度的建立,以及中央事务官(如令史)地位的提高,这对明清有着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服从军事的需要,导致财计组织与军事组织体制的混淆,造成了财计组织机构设置简单粗率而不成系统,这是元朝财计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明朝的财计组织明初大体承袭元朝官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左右丞相下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其中户部掌财计,下设民部主管天下户籍、计账;度支部主管会计;金部、仓部主管出纳;刑部下设比部,掌审计。地方亦设行省,相应设有分管会计、出纳和户籍计账的主管部门。

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明朝的财计组织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主,他通过改制逐渐把军权、民权和财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首先,下令改行省为丞宣布政使司,掌管财计民政,另设按察使司掌管刑法,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之间无领导关系,直属中央。然后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提高六部的地位,以六部治国。

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明朝的财计组织明朝的财计、会计组织,系统分明,职权清楚,分工明确,又互相牵制。许多方面比唐宋官制又有进一步提高。

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3.清朝的财计组织清朝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出发,从根本上废除了以往任何形式的宰相制度,一方面采取以汉制汉的统治策略,既仿效秦汉、唐宋官制中的一些成规,承袭明朝的一些基本做法,而又力求体现本朝特点,使其得以融通起来为汉、满两族所接受。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清朝中央的财计组织机构清朝以内阁为中央的最高行政机关,以六部作为执行机关,但事实上其军、政、财权却由皇帝操纵的军机处控制,军机处设置是清朝中央集权的一大特色。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清朝中央的财计组织机构承秦汉之制,清朝在中央又明确了国家财政和皇帝财政两套管理机构,实行分管分算之制。国家财政的主管部门为户部,其执掌与唐宋户部管辖范围基本相同。首席长官为户部尚书。皇室财政由内务府掌管,内务府下设七司,其中会计司掌管皇室会计核算,广储司掌管财物保管出纳。

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清朝地方的财计组织机构县一级的财计组织设置颇有意思:县级行政长官为县令,衙门中的差役分为快、壮、皂三班,并与中央六部对称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俗称县衙之“三班六房”,六房之中聘请三个最重要的角色:一为刑名师爷,主管一县之刑狱;二为钱谷师爷,主管县内之钱粮征纳;三为帐房师爷,掌管会计出纳,被称为“幕友三席”。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4.元、明、清时代财计组织设置的评价第一,从明、清两朝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可见,经济集权是中央集权的基础,而财计组织部门直接由皇帝控制则是实现经济集权的保障。第二,皇帝直接控制财计部门,财计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由财税、会计、国库、出纳构成的经济监控组织系统,经济集权达到系统化。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明、清时代财计组织设置的评价第三,行省制及分科主事制度,从元到清逐渐稳定下来,从而使封建国家的财计组织管理体制落实在条条与块块相结合的基础上。这种组织格局直接影响到近世的省级行政体制的确立及近世国家及民间企业中所实行的科室组织制度。

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明、清时代财计组织设置的评价第四,明、清两代,财计监察与审计合二为一,与财务、行政、军事成鼎立之势,各成体系,不相统属。财计官制的组织成龙配套,职掌清楚,有条不紊。第五,元、明、清三代国库组织的建设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财物实行分类、分库管理,分类、分库核算,从而使我国国库组织建设达到完善地步。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元、明、清时代财计组织设置的评价第六,在清朝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近代工业在中国的产生,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和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影响,清政府的财计组织有所变化,如省级设财政处,以财政为命名;再如设会计司、课税司等,在财政与会计间建立了更为明确的关系,这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对后来北洋政府及国民党政府的财计组织设置产生了直接影响。

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七、北洋政府及国民党政府的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