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抗体的关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1.gif)
![免疫与抗体的关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2.gif)
![免疫与抗体的关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3.gif)
![免疫与抗体的关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4.gif)
![免疫与抗体的关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6b35741a911efc12d27b1b853f999bd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与抗体的关系第一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主要内容1.免疫的重要性2.抗体的概念与分类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4.抗体标准5.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6.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五个原因第二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免疫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养鸡业规摸化、集约化的发展,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禽病防控策略的重要性显得尤其突出。预防分为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第三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药物预防的目的:
电解多维: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补充多维,从而增加体质,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抗生素:抑制动物体内的细菌生长和杀死细菌。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三者都不能产生抗体。
疫苗预防的目的:让鸡群在体内产生抗体,起到抗菌、中和病毒和毒素的作用。因此,我们以疫苗预防为主,药物预防为辅。
第四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抗体的概念与分类抗体是指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分为IgA、IgG、IgM、IgE、IgD五种。IgG是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动物自然感染和人工主动免疫后所产生的主要抗体。IgG是动物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力,同时也是血清学诊断和疫苗免疫后检测的主要抗体。特点:在动物体内IgG含量高,持续时间长,可发挥抗菌、中和病毒和毒素等免疫学活性。第五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IgM是动物机体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但持续时间短,抗菌、中和病毒和毒素。IgA
分泌型IgA对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局部粘膜免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滴鼻、点眼、饮水和喷雾免疫主要产生IgA。
对ND来说,其活苗免疫后产生局部免疫力的分泌型抗体IgA和IgM不能被常规方法检测出来。因此用HI结果来评价ND抗体水平的高低有一定的局限性第六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IgE
在血清中的含量甚微,主要是在抗寄生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IgD还不太清楚第七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动物机体初次和再次接触抗原后,引起体内抗体产生的种类、抗体的水平等都有差异:1.初次应答: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特点是:A、具有潜伏期。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在一定时期内体内查不到抗体或抗体产生很少,这一时期称为潜伏期。细菌抗原的潜伏期为5-7天,病毒抗原为3-4天,而毒素则需7-10天,B、最早产生的抗体为IgM,可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C、抗体产生的总量低,维持时间短。第八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2.再次应答:动物机体第二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过程称为再次应答。特点:A、潜伏期短,3-5天抗体水平即可达到高峰。B、抗体含量高,而且维持时间长。一般是初次应答的100-1000倍。C、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IgG,而IgM很少。第九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3.回忆应答: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经一定时间后,在体内逐渐消失,此时若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物质,可使已消失的抗体快速回升,这称为抗体的回忆应答。第十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五、育雏期(转群之前)抗体值标准单位:㏒2疫苗类型均值范围个体保护值低于个体保护值比例差值离散度ND6-95≤20%≤3≤12H96-95≤20%≤3≤12H5N1Re-55-74≤20%≤3≤12H5N1Re-45-74≤20%≤3≤12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五、育成期(155天之前)抗体值标准单位:㏒2疫苗类型均值范围个体保护值低于个体保护值比例差值离散度ND8-107≤20%≤3≤12H98-107≤20%≤3≤12H5N1Re-56-85≤20%≤3≤12H5N1Re-46-85≤20%≤3≤12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五、产蛋期(155天之后)抗体值标准单位:㏒2疫苗类型均值范围个体保护值低于个体保护值比例差值离散度ND9-118≤20%≤3≤12H99-118≤20%≤3≤12H5N1Re-57-96≤20%≤3≤12H5N1Re-47-96≤20%≤3≤12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六、均匀有效抗体的重要性
均匀有效的抗体,由养殖本身的群体性决定。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本身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免疫后的鸡群如果没有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那么抗体值低的鸡只对野毒的易感性高、易发病,同时也会造成整个群体发病。
一是鸡群高产稳产的关键;二是可以给子代提供均匀有效抗体。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六、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抗体检测是保障免疫人员是保证免疫方法是关键免疫程序是核心鸡群健康是基础抗体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一鸡群健康是基础。只有健康的鸡群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鸡群不健康时(尤其是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如IBD、REV(网内)、MD、J-亚型白血病、CIA(鸡传贫)、ReoV(呼肠胡病毒)感染时)接种会造成免疫失败。决定鸡群健康的因素有:优良的品种、全价的营养、完善的饲养管
理、先进的设备、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等。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二(免疫程序是核心)疫苗的搭配使用免疫方法疫苗的毒力和性能疫苗的相互干扰免疫间隔时间母源抗体疾病流行情况目的免疫程序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二(免疫程序是核心)1.免疫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用途、不同代次的鸡,免疫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商品蛋鸡要保证产蛋率与存活率;种鸡不仅考虑产蛋率与存活率,还要考虑给子代提供均匀有效的母源抗体。所以鸡的用途不同,要达到的目的就不同,所选用的疫苗及免疫次数也会不同。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免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二(免疫程序是核心)2.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针对当地流行的疾病种类决定所免疫苗的种类、时间与次数。3.
母源抗体情况。当母源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推迟首免时间;当母源抗体水平低且均匀时,首免时间提前;当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均匀时,需通过多次免疫使所有鸡群均获得良好的免疫应答。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免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二(免疫程序是核心)4.免疫间隔时间。根据免疫后抗体的维持时间决定。一般首免主要起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产生的抗体低且维持时间短,与二免的间隔时间要求短一些;二免作为加强免疫,产生的抗体高且维持时间长,与三免的间隔时间可以延长。
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二(免疫程序是核心)5.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疫苗不能随意在同一天接种,更不能混在一起接种。如IBD和ND间隔时间最少3天。否则互相干扰产生抗体。6.疫苗的毒力与性能。疫苗的毒力越强,性能越优良,对鸡群的应激越大。这种疫苗一般用于大日龄,加强免疫的鸡群。如H52、I系苗。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二(免疫程序是核心)7.免疫方法。免疫的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肌注、皮下注射、颈部皮下注射、喷雾免疫、刺种免疫。根据当地及鸡群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免疫方法。C30、Lastoa在发生呼吸道时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在发生非典型ND且鸡群表现零星死亡时,多采用肌注的方法。鼻炎油佐剂疫苗多采用颈背部皮下后1/3处。
8.疫苗的搭配使用。活苗的优点是抗体产生快,免疫应答全面;灭活苗的优点是产生抗体高且维持时间长;二者联合使用可以使鸡群产生坚强的保护力。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三免疫操作是关键。免疫操作是指免疫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不同的免疫途径其操作方法不同。免疫过程中,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鸡群接种等量的疫苗和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激,从而保证整个鸡群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性。如:接种灭活苗之前,一定要预温到20-30℃,但最好在25-28℃。预温注意事项:1.预温所用的水不能超过30℃(水温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2.在预温过程中,每隔10-20分钟要充分摇匀一次,目的是让疫苗受热均匀;3.在注射灭活苗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摇动均匀,保证接种的疫苗病原含量相等。尤其是鼻炎疫苗,咱们目前接种的鼻炎苗时AL(OH)3
佐剂苗,很容易发生沉淀,所以每隔10分钟要晃动一次。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四免疫人员是保证。责任心强的免疫人员是严格落实免疫的保证,怎样提高免疫人员的责任心呢?
选拔人才:由于免疫岗位的重要性,需选拔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与强烈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免疫队伍。
文化熏陶: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每一个人,要努力打造团结、敬业、学习、互助、负责的优秀团队文化。
政策引导:将免疫结果即鸡群的健康状况与免疫人员的工资挂钩。鸡群生产性能好时奖励,由于免疫失败造成的发病要承担责任,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技术指导:定期进行免疫原理、操作的培训;免疫开始前将本次免疫的重要性、关键点、要求进行详细讲解并做出示范,保证免疫操作的合格、标准、统一。
制度约束:免疫时要做到分工、责任明确。各小组所免疫的鸡群要进行详细登记并存档备查。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影响均匀有效抗体产生的因素五抗体检测是保障。抗体检测的目的:1、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时间2、鸡群免疫后及时监测抗体情况,确定免疫效果。一般活苗在免后1周抗体开始上升,2
周时到达峰值,可以维持2个月;灭活苗免后2周抗体开始上升,4周龄时到达峰值,可以维持3-4个月。3、作为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抗体检测最佳时机1.鸡群有异常情况时,疾病发生初期3-7天和疾病恢复期(即发病后2-3周)各检测一次,以便了解鸡群的抗体变化情况,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2.免疫前后检测,以便确认免疫后的效果。
免疫前是指免疫前1-2天或当天,
免疫后是指活苗免后2-3周,因活苗免后7天开始产生抗体,2-3周达到高峰
灭活苗免后3-4周,因灭活苗2周开始产生抗体,3-4周达到高峰。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母鸡公鸡抽检日期ND抗体(♀)H9抗体(♀)ND抗体(♂)H9抗体(♂)平均值离散度平均值离散度平均值离散度平均值离散度01周————————5.738.12743.661.7130702周————————3.260.71.485.903周————————3.737.5237.804周————————633.51.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000吨年无机碘化物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3-氨基苯磺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噪声缓解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膀胱冲洗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多层双向穿梭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斗提机畚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双面胶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单立柱电动堆垛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柔印机网纹辊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3-溴-4-氟苯甲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同步作业(含答案)
- 服装标准流水生产线
- 2024年内蒙古电力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洁服务品质履约评估报告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红色中国风西安旅游PPT模板
-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 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设计配置导则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 胸外科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