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_第1页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_第2页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_第3页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_第4页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清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宋元明清清(1840)秦——清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上: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形成与完善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五代十国秦清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宋元明清清(1840)秦——清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五代十国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概念:1.君主专制主义:指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官僚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衍生物,是保证皇权至上的基本制度。系统而缜密的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中央集权有别于他那个时期世界其他帝国的政治特点。——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3.官僚政治:相对于贵族政治而言,是指国家权力运行中对官员的选拔,任用,和监察的制度。秦清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宋元明清清(1840)阶段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五代十国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发展强化顶峰

第二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一轮复习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政治: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时期经济:伴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货币的统一,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思想统一,科技领先,文化昌盛,文化外来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王莽新朝(公元9年—公元25年)东汉(25年—220年)秦汉政治史(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1.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2.措施(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皇权专制

——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官僚政治

——三公九卿③中央集权——郡县制统一严格的户籍制度(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1.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2.措施(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②交通:驰道、灵渠(3)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南越(4)思想文化上:统一思想和文字3.意义过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前230年灭韩前221年灭齐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定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C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名号一旦被普遍接受便积淀成为社会意义,转化为不言而喻的事实,毋庸置疑的前提,就会形成无条件的崇拜,产生一种宗教式的效应。避讳制度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音近或同义的字来代替。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讳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的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A三公九卿

(1)内容:

①职权范围: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九卿:三公之下,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②参政方式:朝议制度——大臣讨论,皇帝裁决。(有利于皇帝决策,一定程度限制君权)

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廷尉少府卫尉宗正郎中令太仆典客治粟内史三公九卿

(2)特点:①三公互相牵制,均受制于皇帝;②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③家国不分。

(3)影响:①促进先秦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②官吏职位分工,分层管理为历代中央机构开创了新的模式。九卿职责奉常负责宗庙、礼仪、教化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太仆负责宫廷车马家国同治家政、国政不做区分,职责重叠缺漏,表明帝国中枢权力机构尚未成熟和完善!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中国古代()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DB三公九卿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

县乡亭里行政兵事监察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中央治安政务司法

乡设三老以掌教化﹐设啬夫以听讼和收赋税﹐设游徼以禁盗贼。亭有亭长﹐里有里正。郡县制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为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湖南出土的古洞庭郡里耶秦简户籍簿“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人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秦代施行户籍制度的作用?经济措施与交通建设量:容积单位度:长度单位衡:重量单位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前207年,刘邦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

——《剑桥中国秦汉史》秦始皇陵地宫模拟复原图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兴土木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秦的暴政(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1)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王莽新朝(公元9年—公元25年)东汉(25年—220年)秦汉史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时期

1.汉承秦制与汉初无为政策(1)汉初郡国并行制(2)减赋役、省刑罚,倡节俭

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二)汉朝(前202年-220年)

“文景之治”的和平繁荣景象下潜藏着一系列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未统一”与“伪统一”——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文帝)匈奴连岁入边,杀掠人民……上患之乃使使遗匈奴书。……复与匈奴和亲。——《资治通鉴·汉纪七》(二)汉朝(前202年-220年)

2.由无为到有为:汉武帝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1)设中朝、弱相权(2)兴察举、选人才(3)推恩令、废封国(4)设刺史、察地方(5)击匈奴、通西域(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3.从西汉到东汉:统一的延续与危机(二)汉朝(前202年-220年)序号皇帝即位年龄死亡年龄4和帝10275殇帝126安帝13317顺帝11308冲帝239质帝8910桓帝153611灵帝123412少帝141413献帝954平均值9.524党锢之祸

汉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太学生上书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宦官诬告为“党人”逮捕入狱,并扩大禁锢范围,史称“党锢之祸”。“历史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汉书刘向传》思考:东汉后期政治有何特点?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2014·天津高考·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汉初统一困局武帝时代大一统东汉统一的延续与危机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上(武帝)初即位,富于春秋,(田)蚡以肺腑为相。…当是时,丞相入奏事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汉书新注卷五十二》(二)汉朝(前202年-220年)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丞相权力转移

“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主也。汉承秦制。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

(二)汉朝(前202年-220年)

中朝:

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放手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优势:①内朝官地位低,可防止窃权,更容易操控②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③劣势: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导致两汉后期宦官、外戚的专权(二)汉朝(前202年-220年)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建立察举制度。元光元年首次实行。“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地方二千石,如果“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举廉,不胜任也,当免”。从此,孝廉成为士大夫入仕的主要途径。察举制(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举荐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察举制走向它的反面(二)汉朝(前202年-220年)察举制①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选官制度②地方举荐③选拔标准:德与能缺陷:容易导致任人唯亲,士族门阀政治的开始,削弱中央集权(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

偃(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概念: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地为列侯)。目的:分割王国封地,使其无实力对抗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文中的“上”是指谁?他因此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何在?(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

历史上称汉文帝时代开始的委派丞相下属的官吏出察的行政监察形式为“出刺”。所谓“刺”,有侦问察探的意思;由于这种官员往往为丞相的下属官员“史”来充任,于是又称为“刺史”。(二)汉朝(前202年-220年)

刺史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由此体现了小大相互制约、内外相互协调。(2012·全国新课标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二)汉朝(前202年-220年)刺史制度:特点:秩位不高、小大制约、相互协调职能:监察官吏与诸王,抑制豪强。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地方制度与监察制度的重要发展(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匈奴西汉长安西安西北庆阳西北北地郡陇西郡临洮张掖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朔方郡杭锦旗北河套赵信城燕然山山爱杭居延泽祁连山河西走廊白登山平城大同东北漠大单于庭瀚海呼伦湖贝尔湖辽水勃海黄海河水河黄匈奴南下进攻方向汉军第一次出击匈奴方向汉军第二次出击匈奴方向汉军第三次出击匈奴方向西汉战胜匈奴后的疆界西汉设置的河西四郡西汉骑兵俑匈奴骑兵前119年霍去病前119年卫青西汉与匈奴的战争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加强(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二)汉朝(前202年-220年)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黄巾起义188年,东汉政府以“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刺史为州牧189年,董卓进京,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东汉的田庄经济庄园经济:

东汉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称作田庄经济。特点:规模大,多种经营,集体劳作,自给自足;

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

拥有私人武装——部曲。

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东汉的田庄经济

4.庄园经济的影响:

(1)田庄组织督查生产,兴建水利事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前期支持东汉政权,维持了地方的安定,但后期又削弱了中央集权。(3)田庄主与国家争夺农民与赋税,减少财政收入,成为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

田庄经济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单位,他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土质,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有能力兴建一些相应的水利事业,也有条件制造、推广新式农具,积累生产经验和提高生产技术平。——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东汉的田庄经济豪强大族的形成:

是依靠官爵世袭特权、立军功或以显赫的政绩而获得名分和土地等资源,并把特权和资源向自己的家族(宗族)内部集中,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世家大族(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有诸多特权和资源的家族)。累世公卿操纵选举、垄断仕途

坞堡,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豪强地主拥有大量土地、附庸和部曲私兵,形成大大小小的武装集团,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一种防御性的建筑物凋楼的出现和普及。地主豪强聚集宗族乡党,依山筑全,平地建坞,据以自守,割据一方,东汉末年,从北到南,全国各地的地方豪强势力建造碉楼成为一种风气。(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两汉的文化史学史记【释义】年代:西汉中期作者:司马迁体裁:纪传体通史(第一部)汉书【释义】作者:班固(主要作者)、班昭、马续年代:东汉中期体裁:纪传断代史(第一部)文学汉赋乐府诗【释义】

铺陈排比,神辞藻华丽【释义】

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汉赋出现,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乐府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称为乐府诗。(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两汉的文化西汉东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医学《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九章算术》: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数学《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学(二)汉朝(前202年-220年)两汉的文化科技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天文学专著《灵宪》东汉杜诗创造的水力鼓风机——水排选修内容地方行政: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选官:汉武帝推行察举制。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考核:监察: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江陵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等出土简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汉律的认识。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仅在公元前119年就一次性移民70余万人;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选修内容民族:对外交往: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交通: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曾不断探索海洋。中国在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秦亡后,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ー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例如,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朝男子17岁起役,后来汉昭帝改为23岁起役。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赋役: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户籍:选修内容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