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严惩李鸿章”、“还我台湾”等口号与什么战争有关?“请拒和约”是指什么条约?康有为梁启超学习俄日,变法图强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通过多种形式来宣传变法、扩大影响。

创立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北京强学会遗址不畏权势,舌战顽固派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多次上书,请求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假若你是当时的穿越时空政府官员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你是否赞成变法,为什么?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实力。重视人才,学习新思想增强军事实力(1898.9.21)慈禧太后囚禁光绪皇帝于瀛台戊戌六君子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林旭康广仁谭嗣同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法皆被废除。

有人说如果袁世凯不告密,戊戌变法就能成功。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思考分析材料解析材料一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材料二

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徐桐甚至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材料三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材料一: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三: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材料二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徐桐甚至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变法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实力强大脱离了广大群众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1.传播新知:2.警醒后人:3.激励斗志:变法意义宣扬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思想启蒙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戊戌变法知识小结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同学们:

2014年是甲午年,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122年前的中国了,但是国耻犹痛,狼烟犹在,我们要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