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小品设计理论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1.gif)
![景观小品设计理论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2.gif)
![景观小品设计理论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3.gif)
![景观小品设计理论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4.gif)
![景观小品设计理论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bdb11c5e030c1d3e42e74d4f651696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8-景观小品设计(理论)教案系部:艺术设计系任课教师:教师职称:助教授课对象:14级园林技术课程学时:42学时学年学期:15-16学年第二学期第1次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概述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小品的概念及特点;园林景观小品的功能及类型。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园林景观小品的特征、功能及类型教学难点:园林景观小品的功能及类型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内容:㈠景观小品的概念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室内外空间中一切具有美感的、为环境所需、能满足人们某种日常行为而设置的人为小品构筑物就是景观小品,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乃至小憩的坐椅、湖边的汀步等。㈡景观小品的特点1.景观小品属于构筑物,多由简单的工程材料组成,内部空间较小,不能形成供人活动的内部空间,不利于游人使用。如栏杆是为了维护安全可以依靠,坐凳是为了休闲可以坐下,垃圾箱是为了便于管理可以投放,指示牌是为了导游可以观看。2.景观小品十分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呼应,可以作为主题要素出现,也可以作为次要要素出现,但必须满足区域内造景的需求,主要起着点明主题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如某园林中的一处雕塑小品,充分结合周边环境,将草坪引入雕塑的表面,绿色的草和红色的雕塑互相映衬,整个画面显得非常协调柔和。3.体量小,造型灵活,艺术性很强。4.色彩丰富,造型一般比较简洁明快,布局灵活多变。㈢景观小品的功能5分钟10分钟20分钟20分钟1.点景2.休憩3.装饰4.组织游览路线景观小品在园林景观中虽然不是主角,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景观小品在园林中主要有可观赏性和组景作用,及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明确的变化标志;更重要的是景观小品可渲染气氛,合理地将小品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环境更具感染力。㈣景观小品的类型园林景观小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1.休息型园林小品供休息用的园林小品,要求既有使用功能,同时又有优美的造型,如园椅、园凳、园桌。服务性园林小品主要为游人在游园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服务,如导游牌、标志牌、园灯、饮水器等。管理性园林小品主要用于园林管理,方便对园林的维护以及保护游人安全,如废物箱、鸟舍、鸟浴等,各种洞门、栏杆等。装饰性园林小品在园林中以美观生动的造型出现,主要起着点景、配景等装饰性作用的园林小品,如景窗、花格、花池、花钵、瓶饰、日晷、园林雕塑小品等。儿童游乐设施在园林中,主要以儿童服务为对象,为满足儿童游玩所需的设施,如滑梯、攀爬架、跷跷板、弹簧蹦床、小城堡等。练习景观小品的特点景观小品的功能景观小品的类型25分钟10分钟第2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景观小品设计基础知识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景观小品设计的要点、了解景观小品设计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入口、大门的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手段:利用电脑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并结合理论讲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景观小品设计的要点、景观小品设计基本程序和方法、入口、大门的设计思路教学难点:入口、大门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设计成果案例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㈠景观小品设计的目的在环境设计中,效果好的景观小品设计,可以使杂乱无章的生活环境变得舒适,给人以美的感受。随着环境类型的变化,空间的不同,人们文化层次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景观小品设计的目的也会有差别。在满足设计目的的同时,设计结果必然会对人视觉、情感、人文等精神方面发生影响,所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也是景观小品设计目的之一。㈡景观小品设计的要点景观小品虽然不像植物那样在园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们具有特殊的优势,形态长存,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可以长久地在园林中应用。恰当地运用景观小品,不仅能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还能对园林环境做有益补充。景观小品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点。1.巧于立意景观小品不仅要有形式美,还要有深刻的内涵。2.造型新颖景观小品具有浓厚的工艺美术特点,所以一定要突出特色,以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3.人工与自然融于一体作为装饰小品,人工雕琢之处是难以避免的,而将人工与自然融于一体,则是设计者的匠心所在。4.体量合适10分钟10分钟景观小品一般在体量上力求精巧,不可喧宾夺主,失去分寸,如园林灯具,在大型广场中,可设置巨型灯具,以起到明灯高照的效果;而在小庭院、林荫曲径旁,则只适合放置小型园灯,不但体量要小,而且造型要更加精致。另外喷泉、花台的大小,均应根据其所处的空间大小确定其体量。5.功能与技术相符景观小品除满足艺术造型美观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如园林栏杆的高度,应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又如园林坐凳,应符合游人休息的尺度要求,园墙则应根据围护要求来确定其高度及其他技术要求。6.地域民族风格浓厚景观小品应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其形式应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尤其是在旅游城市,建设新的园林景观时,更应注意这一点。㈢景观小品设计基本程序和方法景观小品设计不仅是一个空间环境的创造,更是一个艺术品的创新。一个好的景观小品必须具备良好的构思、独特的风格,在设计构思过程中,既要考虑使用的功能性、经济性、艺术性和坚固性,还要考虑创新和特色。设计师在进行小品设计之前,要按照设计任务书,踏勘现场,了解整个环境的性质和主题,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整体构思,拟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建议,然后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人员安排的依据,并在预定额范围内,建成一个让投资者、使用者满意的作品。为了确保景观小品设计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程序,根据设计规律,从整体到局部,具体阶段是:①先与投资方、业主接触,了解设计目的。②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设计资料。③构思、画草图,与同事讨论。④确定初步方案和技术设计,与业主进行讨论。⑤制作施工图和详图。㈣园林的入口、大门1.园林入口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园林入口景观是园林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其实用功能、建筑功能和造型上的美学功能,给人以对所在之处的第一印象,可引起人们视觉停留和反复观瞻,是整个空间的肇始和开端,是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是人流的必经通道,它与道路、广场、街区等一起组成城市的空间体系,对城市景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空间领域的界定与导入,其形象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整个空间环境的感受和把握。其次,看似简单的园林入口景观不仅完成实际的使用功能,而且揭示了某种文化内涵,表达了深层次的象征和意味,是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时代的象征。现代园林入口景观逐渐被视觉形象所代替,强调的是感情、心理上的传承或转折。除了一般的功能要求外,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地域感、场所感的要求,同时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若使用得法,有点睛之妙。现代的园林入口景观规模大小不一,大规模的占地可多达几十公顷,小规模的可作几米,从小巧别致的景园门到气势雄伟的标志性大门,形式多种多样。其组成因素也非常复杂,有建筑的景观,绿化的景观,环境小品的景观等等,其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可成为组织空间的一个积极因素,在园林设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构成要素。进行园林入口的景观设计,改善城市面貌是我们园林景观设计师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2.进行具体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园林入口景观是各类园林中突出、醒目的面貌,由于各类园林的性质不同,其入口的形象、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如自然风景区,城市小游园和城市公园的大门就迥然不同,在布局上,要因地制宜,既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又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建筑、植物互相配合,互相渗透。首先,由于总体布局直接影响到入口景观的使用和形象,所以设计中必须考虑入口景观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考虑道路交通、人流、车流、疏散等多方面因素,将入口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3.园林入口景观设计实例长春市胜利公园大门设计方案简介①长春市胜利公园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长春市胜利公园历史悠久,最初成为“西公园”。始建于1915年,其建园工程设计者是日本人,“自泽保美”。整个公园预留111公顷,但当时实施部分只为原计划的三分之一。“9.18”事变后,随着伪满都建设计划的实施,“西公园“的部分用地编入新市区,公园面积缩小,形成现在的规模,1938年,根据“满铁”提议将“西公园”改成为“儿玉”公园。1946年7月,国民党占据长春后,“儿玉”公园改称“中山公园“。1949年3月31日,中山公园正式改名为“胜利公园”。如今的长春市胜利公园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长春市中心繁华地带。距长春市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咫尺之遥,是长春市重要的开放式公园之一。随着长春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胜利公园作为长春市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人文景观迎接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为了能充分体现胜利公园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合理地完善其各项功能,发挥其景观性、生态性、人文性、历史性的巨大潜能,适应现代都市人的文化品位、审美观点、生态环境、休闲理念的需求,与现代都市日益追求的绿色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更好地为春城人民服务,其主入口设计已成为我院重要的设计任务。②长春市胜利公园大门的设计构思长春市胜利公园大门位于靠人民大街西侧的主入口广场上,北邻嫩江路,南靠团结路,其作用是分隔空间、组景和便于管理。此公园是现代的综合性公园,又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所以在广场主体建筑部分,其墙体采用厚重粗犷的文化石与细腻的宝石蓝玻璃幕墙相结合的方式。以产生虚与实的对比。主体建筑总高4.2M,总建筑面积68m,其中包括收票室、售票室、值班室、游客服务中心。整个主体建筑风格端庄、典雅而又不落入俗套。在主体建筑的左侧配以高、矮搭配长短错落的标志墙,此墙体总长15m,总高3.3m,其材质采用橘黄色文化石与白色凸凹不平的石材相结合,墙体上镶嵌黑色醒目的标题大宇:长春市胜利公园。在主门与侧门之间设计了景观隔断墙,其材质与标志墙相协调。此隔断由两组矮墙组成,用5Omm粗的黑色栏杆串起,下面是贴橘黄色文化石的树池,里面种植整齐的绿篱。此景观隔断轻快、简洁,既起到分割大小门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造型景点。此大门主门宽2Om,侧门宽2_4m,在大门的周边设有围墙栏杆与种植池相叠合,造型与主体相协调,既能起到阻隔人流的作用,又能满足分隔空间的功能。从平面布局来看,此公园大门由出入口、内外广场组成,从物质功能上作为人流停留、缓冲及交通集散等用,从精神需要上作为人们对空间园林美的欣赏。4.园林入口景观的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园林入口景观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位置的选择:园林入口景观的位置要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要与城市道路取得良好关系,要有方便的交通,应考虑公共汽车路线与站点的位置,以及主要人流量的来往方向。②总体布局:园林入口景观的总体布局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和形象,所以设计中必须考虑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③艺术形象:园林入口景观是人们游赏园林的第一个景物,将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设计时,其艺术形象应体现园林的规模、性质、风格等,使其主题与环境相结合,达到和谐统综上所述,园林入口景观是园林空间序列的开端,是园林空间交响曲中的序曲,也是游览导游的起点,因此,在设计上应有园林特色,通过空间不同大小的对比,空问开合、曲折的变化,方向的转折,明暗的交替等,相互衬托与对比,将入口空间层层展开,成为园林空间的序曲,更好地衬托出园林主体空间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体现一定的园林景观效果,并恰当地表现出园林的主题与特性。5.园林大门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园林大门作为园林建筑中的重要部分,是各类园林中突出醒目的建筑,可作为一个园林的标志。园林大门是一个新天地的入口,是空间转换的过渡地带,是联系园内外的枢纽,是园内景观和空间序列的起始,能够反映公园特色。对穿行空间的强化。根据大门联系的两空间的性质(如居住区与城市之间),以及对穿行的主体、穿行的方式、穿行的整度等方面的分析,在大门前设置相应的缓部和引导空间,比如像入口广场,并进行恰当的空间划分,营造动静皆宜的空间环境。对过渡空间的强化。根据大门所处的具体城市的环境,使大门前的空间具有双向围合性质。运用一些景观构筑物,如雕塑、活动花池等,营造内外空间的自然衔接。对防御空间的现代表达。现代的大门空间从过去封闭、狭窄的特征向开放、通透以及人性尺度的特质去转变。如今的大门多数使用智能化门禁系统起到防御作用。6.园林大门设计注意事项①要考虑园林的总体规划布局②要考虑城市的规划③要考虑周围环境情况④要考虑物资的运输练习景观小品设计的要点有哪些?设计一个公园的入口或者大门口,并绘制出相关的草图。1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第3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景观小品的种类及应用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小品的分类、园林建筑的特点、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架构小品——亭与廊的特点、分类、材质以及建造位置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架构小品——亭、廊教学难点:架构小品——亭、廊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景观小品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包括园林建筑、园亭、园廊、花架、园墙、园门园窗、园凳园椅、园灯、园桥、水榭、护栏、假山、置石、张拉膜、雕塑、园林铺装、公共标识、城市家具小品、水景、花坛、花境等。景观小品从材料上可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两种。㈠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园林建筑的功能:⑴满足功能要求。⑵园林景观要求。1)点景。2)赏景。3)引导游览路线。4)组织园林空间。㈡园林建筑的特点(1)布局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还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5分钟10分钟15分钟(2)情景交融。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发情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3)空间处理。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4)造型。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5)装饰。在细节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在增加自身美感的同时,又可以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栏杆、漏窗、花格等。㈢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园林建筑要适用、经济、坚固、美观,符合艺术均衡法则——可居、可游、可观。(1)立意。设计目的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布局。①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建筑为眉目,即山水为主,建筑配合。②统一中求变化,对称中求差异。(3)借景。①借形,借建筑、山石。②借色,借月色、植物、颜色。③借声,借溪谷泉、鸟、暮鼓、晨钟。④借香,如广州兰圃、荷风四面亭。㈣架构小品——亭、廊亭亭作为园林建筑中的最基本的建筑单元,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在旅游活动之中的休憩,停歇,纳凉,避雨,极目眺望之需,是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一般分布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是所在区域的标志。(1)园亭的特点①功能:休息、赏景、点景。②造型:小而集中并有相对独立的建筑形象,轻巧、灵活与环境吻合。③体量:随意,大小自立。④布局:位置选择灵活,可独立设置,也可与环境结合设置。⑤装饰:不拘风格,“淡妆浓抹总相宜”。(2)园亭的形式与材质园亭大致可分为单体式、组合式、与廊墙结合式。园亭材质多种多样,常用竹、木、砖、石、青瓦、琉璃瓦、茅草等。(3)园亭的设计构思首先,确定园亭是传统还是现代,是中式还是西洋,是自然野趣还是奢华富贵。其次,在同种款式中,平面、立面、装修的大小、形式、繁简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斟酌,如同样中国的古典园亭,牡丹园和槭树园不同。再次,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都是在演变之中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必须着重于创造。(4)圆亭的设计场所及方法①山地建亭。视野开阔,突破山形的天际线,丰富山形的轮廓。②临水建亭。静与动的对比,观赏丰富水面的景观,一般通过桥、堤岸与陆地相连。亭的体量与水密切相关,贴近水面。其中,桥上置亭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手法。③平地建亭。平地建亭可以休息、纳凉。要结合各种园林要素,通常与山水、树林相结合,现代的亭与小广场、绿荫地相结合。园廊廊是亭的延伸,是联系风景景点建筑的纽带,随山就势,曲折迂回,逶迤蜿蜒。廊既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又可划分景区,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1)园廊的形式①空廊。有柱无墙,开敞通透,适用于景色层次丰富的环境,使廊的两面有景可观。②半廊。一面开敞,一面靠墙,墙上又设有各色漏窗门洞或设有宣传橱柜。③复廊。廊中间没有漏窗之墙,犹如两列半廊复合而成,两面都可通行,廊的两边各属不同的景区和场所。④双层廊。又称复道阁廊,有上下两层,便于联系不同高度的建筑和景物,增加廊的气势和景观层次。⑤爬山廊。廊顺地势起伏、蜿蜒曲折,犹如伏地游龙。常见的有跌落爬山廊和竖曲线爬山廊。⑥曲廊。依墙又离墙,因而在廊与墙之间组成各式小院,空间交错,穿插流动,曲折有法,或在其间栽花置石,或略添小景而成曲廊。2.园廊的位置选择和空间经营在园林的平地、水边、山坡等不同的地段上建廊,由于不同的地形与环境,其作用及要求亦不相同。①平地建廊。②水边建廊。③山地建廊。3.园廊的设计①采用漏景、障景等手法来分割空间,要因地制宜,结合自然环境。②园廊出入口的设计,一般选在人流集散地。③注重廊的装饰,如坐椅、美人靠、花格、额坊等。三、练习1.园亭的功能有哪些?2.园廊的设计需要注意什么?15分钟25分钟20分钟第4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四章园墙、围篱及护栏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墙、围篱及护栏的分类、材质、特点,功能以及基本的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园墙、护栏教学难点:园墙及护栏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内容:园墙和围篱在设计中可交替配合使用,构成各景区景点外围特征,并与大门出入口,竹林,树丛,花坛,流水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园墙和围篱形式繁多,根据其材料和剖面的不同有,土,砖,瓦,轻钢,绿篱等。从外观又有高矮,曲直,虚实,光洁与粗糙,有檐与无檐之分。㈠园墙(景墙)园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边界、生活区的分隔而设计的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景墙。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人们对围墙的设计要求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园墙有隔断,划分组织空间的作用,也有围合,标识,衬景的功能。本身还有装饰,美化环境,制造气氛并获得亲切安全感等多功能作用。因此高度一般控制在2M以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园墙的命名由此而来。园墙的种类:①砖墙②混凝土花格围墙石墙与混凝土仿生墙,复合式墙等在园墙设计中应用广泛,它能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一定的园林意境,可运用“线条”,“质感”,“体量”,“色彩”,“光影”,“层次”,“花饰”,“韵律与节奏”等手法,通过工程实践创造出花色繁多的园林石墙来。1.线条就是石的纹理及走向,常有水平划分,垂直划分,矩形和凌锥形划分;斜线,曲折线,斜面的处理。5分钟25分钟2.质感指材料质地和纹理所给人的触视感觉,可分为天然的和人为加工两类。3.体量视觉上的体感分量,形状大小,方圆,宽窄,凹凸。4.色彩给人以浓淡,冷暖,协调与刺激之感。5.光影视觉上的明暗,强弱,轻重,升降,摇晃。某种程度上说,’光影也是一种材料,活动的材料“。要很好的在设计中使用。6.空间层次的组织虚实,高低,前后,深浅,分层与分格,形成的空间序列层次感特别强烈。7.花饰集图案,民间艺术,工艺造型,美术装修等大成,使墙成为园林中及美化环境戳制雕塑的一部分,发挥其特定的艺术功能。8.韵律与节奏主量,体感,色彩,光影,线条等要素不断出现与重复组合,表现了一定的韵律与节奏。它渗透于整个现实生活之中。一组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的园墙与围篱能在人们的思想感情上唤起一种和于节奏韵律的愉快感。这在很大长呢高度上取决于墙篱的外形设计,质感强弱,线条聚散,高低大小,转换重叠,更替抑扬,在在在有的规律的间隔中,反复迂回,交替组合,自然的形成呢感园墙的韵律与节奏,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相互融合衔接沟通。㈡景园围篱分类:1)用人工材料(砖,石,轻钢,铅丝网等)的有:①砖围篱②混合(砖石,钢木)围篱②轻钢围篱④铅丝网围篱2)用自然材料(竹片,棕第,树枝,稻草等)的有:①竹围篱富于野趣,造价低廉,别具一格,但使用年限短。②蕙枝围篱③栅式围篱④屏栅围篱⑤花坛式围篱⑥绿篱多用藤蔓花卉及灌木组成,强烈的反映自然生机与情趣,生动自然,颇有特色为上乘。㈢护栏护栏在绿地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绿地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护栏,具有装饰意义。1.护栏的高度低栏0.2~0.3米,中栏0.8~0.9米,高栏1.1~1.3米,要因地按需而择。2.护栏的构图护栏是一种长条形的、连续的构筑物,因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常按单元来划分制造。3.护栏的设计要求低栏要防坐防踏,因此低栏的外形有时做成波浪形,有时直杆朝上,只要造型好看,构造牢固,杆件之间的距离大些无妨,这样既省造价又易养护。4.护栏的用料护栏的材料有石、木、竹、混凝土、铁、钢、不锈钢等,现最常用的是型钢与铸铁、铸铝的组合。5.护栏的构件除了构图的需要,护栏杆件本身的选材、构造也很有考究。一是要充分利用杆件的截面高度,提高强度又利于施工;二是杆件的形状要合理;三是护栏受力传递的方向要直接而明确。三、练习1.园墙的设计思路。2.护栏的设计思路。10分钟15分钟第5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五章花坛、树池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坛的分类、各种公共空间中树池设计的特点。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花坛的分类、各种公共空间中树池设计的特点教学难点:景观中的树池设计手法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㈠花坛1.概念: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2.分类:依据表现主题、布置方式及空间形式等不同,花坛有不同的类型。⑴表现主题以花坛表现主题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是对花坛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可分为花丛花坛(盛花花坛)、模纹花坛、标题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造型花坛、混合花坛和造景花坛。①花丛花坛(盛花花坛):是用中央高、边缘低的花丛组成色块图案,以表现花卉的色彩美;②模纹花坛:主要观精致复杂的图案纹样,植物本身的个体或群体美居于次位。通常以低矮观叶(或花叶兼美的植物材料组成),故不受花期的限制。③标题花坛:用观花或观叶植物组成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图案,按其表达的主题内容可分为文字花坛、肖像花坛、象征性图案花坛等。5分钟5分钟25分钟④装饰物花坛:以观花、观叶或不同种类配置成具有一定实用目的的装饰物的花坛。如做成日历、日冕、时钟等形式的花坛。⑤立体造型花坛:以枝叶细密、耐修剪的植物为主,种植于有一定结构的造型骨架上,从而形成的造型立体装饰。卡通形象、花篮或建筑等。近几年来和标题花坛一起常出现在各种节日庆典时的街道布置上。⑥混合花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花坛组合而成(如:盛花花坛+模纹花坛;平面花坛+立体花坛;或者混合水景或雕塑等组成景观)。⑦造景花坛:借鉴园林营造山水、建筑等景观的手法,运用以上花坛形式和花丛、花境、立体绿化等相结合,布置出模拟自然山水或人文景点的综合花卉景观(如:山水长城、江南园林、三峡大坝等景观)。一般布置于较大的空间,多用于节日庆典(如: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花坛)。⑵空间形式可分为平面花坛、高设花坛、斜面花坛(花台)以及立体花坛。①平面花坛的表面与地面平行,主要观赏花坛的平面效果。包括沉床花坛或稍高出地面的平面花坛。②高设花坛由于功能或景观的需要,常将花坛的种植床抬高,也称花台。③斜面花坛表面为斜面,与前两种花坛形式相同——均以表现平面的图案和纹样为主。设置在斜坡、阶梯上。有时也在展览会上以观斜面花坛的方式出现。④立体花坛不同于前几类表现的平面图案与纹样,以表现三维的立体造型为主题。[2]⑶运用方式可分为单体花坛、连续花坛和组群花坛。现代又出现移动花坛,由许多盆花组成,适用于铺装地面和装饰室内。⑷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⑸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如菊花坛、翠菊花坛)等。㈡树池树池的设计一直是现代景观空间中连接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纽带,本文从审美角度对景观空间中的树池设计和其发展做出阐述。1.树池设计在景观中的意义当在有铺装的地面上栽种树木时,应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铺装的土地,通常把它叫树池或树穴。在现代的大多数景观设计当中,广场和过道的设计成为了景观中最重要的元素,然而为了保证景观中的绿化面积和供人们休息的功能性,形成了树木等软质景观和广场、过道结合的设计手法,一般表现为以排列的形式将乔木种植在广场的某个区域中,或者沿着人行道均匀种植乔木。在这种设计的趋势下,怎样将树木与有铺装的硬质景观融洽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其次,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广场和过道的设计最注重的还是以满足人们活动和交流的功能性为主,不宜做太多繁复的装饰。所以,树池作为保护树木、供人们休息、提升景观的美感、连接软质和硬质景观,这样四位一体的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被设计师们极其重视。2.树池设计中的审美体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树池的设计首先需要保证其功能性,即最基本的保护树木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景观中的树池设计手法也是非常多样化。大致可分为:硬质处理、软质处理、软硬结合三种。⑴硬质处理硬质处理即用砖、石材、木材等材料,借用几何构成等手法,将树池围砌,并用不同材质区分树池中各个体块。以达到造型、颜色,和材质上的协调统一,给人以设计美的感受。图2.1.1是上海世博公园内一处景观中树池的处理,该树池的设计用混凝土砌一个圆筒的造型,再使用细小的马赛克铺装贴在混凝土上形成细腻而变化丰富的树池表皮。并且在这样下沉式的场景中,该树池的放置在两个高差平台交界的台阶处,圆形的造型将笔直生硬的交界处巧妙的结合起来,形成自然的过度空间。并且细小的马赛克材质与台阶稍大的方形砖相互呼应,更加强了树池与周围硬质景观的整体感。而在树池周围,还使用金属材质根据树池的造型设计了一条弧形的围栏,该围栏即可以防止游人踏入树池,又可以供人们坐图2.1.1图2.1.1下休息。图2.1.2是浙江金华某公园内的树池设计,该树池的设计更整体的将座椅与树池结合起来,在石材堆砌的基础上用防腐木覆盖,木材和石材既形成了颜色和材质上的对比,又满足了人们的功能需求。可谓既实用,又美观。图2.1.2图2.1.1图2.1.1⑵软质处理软质处理即弱化硬质设计,更多运用灌木植被,根据植被的造型、尺寸和颜色有选择性地与树池中的乔木进行搭配,这样乔木与灌木的结合所体现出的则是自然美。软质处理应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由于城市绿地树木种植的多样性,不同地段、不同种植方式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步行道两旁树池在人流较大地段,由于兼顾行人通过,首先要求平坦利于通行,所以树池覆盖以选择箅式为主。而道路中间的分车带应以植物覆盖为主,个别地段为照顾行人可结合嵌草砖。公园、游园、广场及庭院主干道、环路上的乔木树池选择余地较大,既可选用各种箅式也可用石砾粘合式。而位于干道、环路两侧草地的乔木则可选用陶粒、木屑等覆盖,覆盖物的颜色与绿草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一种景观。林下广场树池应以软覆盖为主,选用麦冬等耐荫抗旱常绿的地被植物。图2.2.1是上海世博公园内的一处树池的处理。该树池在一片椭圆形的树池中,密集地种植花丛和乔木搭配,而树池基础只使用了单一的金属材质,这样单纯的设计突出了红黄相间花朵的鲜艳。并且低矮的花丛既和树池的椭圆造型融为一体,又干净利落地让乔木从植被中凸显出来。可见合理地选择植物与树池中的乔木搭配可以给人以和谐、自然美的感受。⑶软硬结合在上述的树池处理中,硬质处理常出现在以设计规划为主的景观空间中,而软质处理则更多地放在自然景观的设计中。而软硬结合的处理手法,由于其选取的基座材质的装饰性强的特点和灌木本身自然的特性,常常在一些休闲场合、度假园区里面出现。这些场合的树池更多地要根据基座、灌木、乔木这三者的物理特征选择一个折中或者互补的造型、颜色和尺寸以便于基座材料与灌木的搭配在整体造型和颜色上更具美感。如图2.3.1中的三种树池的处理,均采用了软硬结合的方式。有的乔木造型比较小巧,于是树池的设计用卵石堆砌的圆形基座,基座的整体尺寸显得非常敦实、粗犷,而与之搭配的灌木也是有一定高度并且比较造型张扬。这样的树池设计由于树池设计的非常厚重,所以即使乔木本身较小也不会出现整体造型单薄的视觉缺陷。还有其他的组合,如低矮基座搭配向上造型的灌木来衬托高直的乔木、或者纯白色的基座搭配鲜红色的花丛来体现大型乔木恢弘气势的处理方法。⑷各种公共空间中树池设计的特点除了固定的树池处理手法带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之外,在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中,树池的设计带给人的美感体验也是非常多样化。最典型的是一些现代感极强的景观空间中,树池的设计形式不拘一格,如图2.4.1不规则的弧形树池形成大小不同的弧形过道和休息空间,有很强趣味性和形式感,让人想走进去一探究竟。或者如图2.4.2所示,造型奇特,高低错落的树池会让人误以为是景观雕塑,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其他公共场合,如公园、游园、广场及庭院树池由于受外界干扰少,主要为游园、健身、游憩的人们提高服务,树池覆盖要更有特色、更体现环保和生态,所以常选择体现自然与环境相协调的材料和方式进行树池覆盖。如选用大块卵石填充,既覆土又透水透气,还平添一些野趣。或者在对称路段的树池内种植金叶女贞或黄杨,通过修剪保持树池植物呈方柱形、叠层形等造型,也别具风格。图2.4.2图2.4.1图2.4.2图2.4.13.设计和审美的发展决定了树池设计的发展人们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提高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这两者决定了树池设计在现代景观中的重要地位。前者要求树池设计需要保证其实用性,后者则不断推陈出新改变着树池这一景观元素的面貌。现代主义设计功能至上的宗旨和“少即是多”这个现代主义设计萌芽初期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提出来的观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影响也同样的渗透到了树池的设计当中。我们看现在很多的现代景观中,越来越重视人与空间的交流与互动,将其作为景观中的主题,而将设计退居其次,服从于人性。所以现代主义设计中简洁的特点被放大,空间和广场的造型开始趋向于简单的几何造型,材料变得更清晰,交通流线也更加地直白通透。而树池就自然成为了空间以及交通流线中的关键点,树池的设计有时候可以主导整个景观空间的视觉形态,大型的树池设计可以成为空间的焦点,而小型的树池则与空间融会贯通,它的尖锐或者柔软的特点也感染着人们对整个景观空间的美感体验。同时,人们也更加愿意在日常生活之余去到公园,广场这些公共空间中活动和交流来度过闲暇的时间,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和这样的公共空间联系更加密切,因为都市生活繁忙的节奏和工作环境的压抑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满意导致人们对这种环境优良、舒适惬意的景观空间依赖程度更大,而这种行为方式也成为了这类人群生活中的主要审美情趣之一。这就致使景观空间设计中将人的使用率提升到最大化。那么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树池作为唯一需要占用固定空间的景观元素,它的造型往往被设计得独具匠心,并且有足够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将人们从广场中吸引过来。人们或许可以在周末带着零食,来到公园的树池下,坐在树池座椅上面乘凉吃着零食,喝着下午茶,谈论过去一周工作上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许下班后心里沉积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坐在树池座椅上感受着自然带来的短暂惬意;甚至有的人干脆就在座椅上睡上一下午。那么为了满足不同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树池的设计或许不仅仅可以提供人们坐下来休息,还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供人们躺下来休息或者其他的行为方式。这种现代都市的生活、审美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景观中的设计发生改变。三、练习1.景观中的树池设计手法有哪些?2.依据表现主题、空间形式对花坛进行分类。5分钟35分钟15分钟第6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六章园灯的设计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灯的构造、分类以及选择和设计原则。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园灯的选择和设计原则教学难点:园灯的选择和设计原则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白天,园林景观是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夜晚,除月色外,园林景观则要由精心布置的照明来呈现。月色如昼,夜色往往是美妙动人的。宋代诗人苏轼写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有了自然的月光,再加上高烛闪烁,园景更为多情。近处灯光照耀下的花卉、树丛、人影、地面纹样,和远处的建筑、林冠天际线,所形成可见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和范围,与白天不同。照明本身对园景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强烈、多彩的灯光会使整个环境热烈活泼起来,局部而又柔和的照明又会使人感到亲切而富有私密感,暖色光使人感到和睦温暖,冷色光使人清静生畏。因此,可以说园灯的规划布点和选择设计,是糅合着光影艺术的第二次景观设计,而不局限"灯"的内容。㈠园灯的概念:园灯在环境中是满足照明的设施,它们排列在街道、广场、居住区等,既为夜间交通、活动提供照明,同时也是园林空间中重要的划分和引导要素,是环境设计中关注的内容。它的造型影响着整个城市环境,装饰灯具在城市中起到衬托景物,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㈡园灯的构造:灯头、灯干及灯座三部分组成。园灯造型的美观,也是由这三部分比例匀称、色彩调和、富于独创来体现的。过去往往线条较为繁复细腻,现在则强调朴素、大方、整体美,与环境相协调。灯座。灯干的下段,连接园灯的基础,地下电缆往往穿过基础接至灯座接线盒后,再沿灯柱上升至灯头。单灯头时,灯座一般要预留20×15厘米的接线盒位置,因此灯座处2分钟2分钟2分钟5分钟的截面往往较粗大,因接近地面,造型也需较稳重。灯柱。灯干的上段,可选择钢筋混凝土、铸铁管、钢管、不锈钢、玻璃钢等多种材料。中部穿行电线,外表有加工成各种线脚花纹的,也有上下不等截面的。灯头。灯头集中表现园灯的面貌和光色,有单灯头、多灯头,规则式、自然式多种多样的外形,和各种各样的灯泡。选择时要讲究照明实效,防水防尘,灯头型式和灯色要符合总体设计要求。目前灯具厂生产有多种庭园柱子灯、草坪灯供选用。㈢园灯的分类在风景园林环境中,根据灯具的使用位置和在环境中的不同用途,可分为行路照明、作业照明、防卫照明、建筑照明、装饰照明等多种类型,根据照明功能的重要性我们重点介绍行路照明和装饰照明两类。1.行路照明在园林环境中的行路照明主要是指提供一定照度和亮度的路灯照明,以方便游人在夜间看清园路,并起到引导及提示游人的作用。行路照明的灯具主要有以下几种:(1)低位置路灯也称草坪灯,灯具位置在人眼的高度之下,即高0.3-lm的路灯。它一般设置于宅院、庭园、散步道等较为有限的步行空间环境中,为人们行走的路径照明。埋设于园林地面和踏步中的脚灯,嵌设于建筑人口踏步和墙裙中的灯具属此类路灯的特例,其间距以3-5m为宜。(2)步行和散步道路灯灯杆的高度在2.5-4m之间。灯具造型有筒灯、横向展开面灯、球灯和方向可控式罩灯等,称为庭院灯或园林灯,这种路灯一般以10-20m间距设置于道路的一侧,可等距排列,也可自由布置。2.装饰照明在较大面积的庭园、花坛、广场和水池间一般设置各式庭园用灯来勾画庭园的轮廓,使庭园空间在夜间仍然不失其风貌,甚至增加另一种情趣和气氛。根据装饰照明灯具的不同设置方式和照明目的,可将其分成两类。(1)隐蔽照明这类照明中的光源(或灯具)多被埋设和遮挡起来,只求照亮、衬托景物的形体和内容,即如园林树丛草坪中的埋设灯具(埋地灯)和某些低位置灯具,只勾画衬托出景物的轮廓。隐蔽照明广泛用于其他景观小品中,如喷泉水池、壁饰、雕塑、踏步、护栏等。(2)表露照明:这类灯具主要为突出装饰效果与渲染气氛,或独立放置或群体列置,照明目的不在乎有多高的照度和亮度,而在于创造某种特定的气氛,形成夜晚独特的灯光景观。如园林中的石灯、水池中的浮灯、节日悬挂的灯笼、激光束,以及灯光喷泉等都属表露照明中常用的照明形式。㈣园灯的作用1.保证晚间游览活动照明需要2.美化环境,增添景色生气;强调环境主题3.自身特色的造型装饰,自成一景㈤园灯的选择与设计原则1.外观舒适并符合使用要求与设计意图。灯柱高度的选择一般高度:3M人流量大的空间:4-6M配景灯:1-2M;甚至数十厘米高灯柱高度:水平距离=1/12-1/102.艺术性要强,有助于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形成阴影的大小、明暗要有分寸。①避免灯光高度位于人眼水平线上下30°,避免光源直射人眼。②避免运用直接光源。a增加乳白色或磨砂材质的灯罩,柔和光线b改变光源照射方向c改变灯光颜色d确定恰当的灯光高度3.与环境气氛相协调。用“光”与“影”来衬托自然美,分隔与变化空间,创造一定的场面气氛。4.保证安全,灯具线路开关乃至灯杆设置都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形美价廉,具有能充分发挥照明功效的构造。6.位置的选择:出入口广场、草坪边缘、花坛、雕塑、水景喷泉;交通要道、园路两侧、交叉口;台阶;桥梁;①白炽灯:建筑物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白炽灯的光效虽低,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好,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电光源。周围;②卤化金属灯③管型疝气灯氙气灯是指内部充满包括氙气在内的惰性气体混合体,没有卤素灯所具有的灯丝的高压气体放电灯,简称HID氙气灯各种光源特性的比较:光源灯型 光效 寿命 眩光 造价 适用范围白炽灯 低 短 较强 低 交通量少的街道、公园、林荫道、庭院荧光灯 高 较长 弱 高 装饰性街道、立体交叉公路、桥洞高压荧光水银灯 高 很长 一般 一般 一般街道、广场金属卤化物灯 很高 很长 一般 一般 大型停车场、高速公路管形氙气灯 高 短 强高 极大型广场、停车场、室外体育场馆三、练习1.园灯的构造有哪几部分?2.园灯可以分为哪几类?3.简述园灯的设计原则。10分钟2分钟22分钟第7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七章园凳园椅的设计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凳的形状、材料与基本尺寸,掌握园椅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园椅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教学难点:园椅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㈠园凳的概念:园椅、园凳是供游人坐息、赏景用的,一般布置在人流较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如树荫下、河湖水体边、路边、广场、花架下等。有时还可设置园桌,供游人休息娱乐用。同时,这些桌椅本身的艺术造型也能装点园林景色。㈡园凳的形状、材料与基本尺寸1.形状:直线、曲线、直曲结合等要求园椅的剖面形状符合人体就坐姿势,符合人体尺度,使人坐着感到自然舒服,而不紧张。因此椅子的适用程度取决于坐板与靠背的组合角度及椅子各部分的尺寸是否恰当。2.材料:木材、石材、混凝土、各类仿石材料、铸铁、铁管、陶瓷、FRP等外,还有木材与混凝土、木材与铸铁等组合材料(FRP,是英文FibreglassReintorcedPolyester的缩写,全称是玻璃纤维加强聚脂采光板,是由高性能膜,优质聚脂,强化玻璃纤维组成的一种采光板替代品。3.基本尺寸:一般椅子的尺寸要求:坐板高度:350-450mm坐板水平倾角:6。-7。椅面的深度:400-600mm,椅面长度:单人60cm,双人120cm,三人180cm。靠背与坐板夹角98。-105。(100。-110。)靠背高度:350-650mm坐位宽度:600-700mm/人5分钟15分钟㈢设计原则:考虑气候因素影响,如温热地区宜在通风良好之处,树阴之下,以迎轻风、避免暴晒。北方宜在背风向阳,小气候良好的环境之中。北方寒冷,材料应尽量选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考虑游人的心理因素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爱好等。如有人爱独处,安静休息,有的有爱热闹,有的需要较私密的环境。材料的选择应本着美观、耐用、实用、舒适、环保的原则形状亦应考虑就坐时舒适感,应有一定曲线,椅面宜光滑,不存水。选材要考虑容易清洁,表面光滑,导热性好,椅前方落脚的地面应防地面被踩踏成坑而积水,不便落坐。㈣园凳的布置方式园路两旁设计园椅,宜交错布置,可将视线错开,忌正面相对。路旁园椅,不宜紧靠路边设置,需退出一定的距离,以免防碍人流交通。园路旁设置园椅,宜构成代形地段,并以植物适当隔离,形成较安静的环境。园路旁设置园椅,背向园路或辟出小段支路,可避免人流及视线干扰。对称规则式小广场,一般宜周边布置园椅,有利形成中心景物及人流通畅。不规则小广场,设置园椅考虑广场形式,随宜设置,同时应考虑景物,坐椅及人流路线的协调,形成自由活动的空间效果。园椅与室内外空间的结合,椅、凳可设于两柱之间,亦可通过花池将坐椅向室外延伸。可利用自然山石构成园椅。园椅与建筑的结合,并通过墙面,将建筑空间向外延伸。三、练习简述园椅的设计原则园椅的布置方式10分钟15分钟第8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八章指示牌的设计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指示牌的意义,掌握指示牌的设计要点和。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示牌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教学难点:指示牌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式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一)、指示牌的意义1.指示牌的现实意义
指示牌作为指导性标识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警示牌具有警告提示的意义,道路指示牌有规范交通,指引交通的作用等等。
指示牌属于功能类景观小品,他首先考虑的是实用性,所以在任何地方,确定有用的指示牌的数量和摆放他们的重要且有意义的的位置,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再作决定。虽然指示牌是一个很小的景观小品,但他在设计上是很有讲究的,比如指示牌上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指示牌起到的是引导、控制或提醒的作用。其次,指示牌有宣传作用。在园林景观、商业街上指示牌能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作为一种宣传方式。
2.指示牌的美观效果
指示牌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标识物,应该给人醒目,美观的的视觉冲击。比如说,在儿童游乐场所指示牌的设计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引起儿童的注意,既体现了它的职能,又可做园中一景。(二)、指示牌的设计要点
指示牌设计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能明确表示内容、性质、方向、原则及形象等功能的,主要以文字、图形、记号、符号、形态等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的设计;它是构成整个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环境功能和形象工程融为一体,重在解决环境景观管理和梳理上的秩序,为公众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提供贴切的服务。1.
指示牌设计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①指示牌设计的内容
环境景观识别系统所在空间中的内容有什么。这些内容的指定应该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实际上,操作这类项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指示牌在环境空间的设置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图纸综合考虑。指示牌作为引导性事物,设计是应该首先考虑其功能性,其次还可以附加一些美观效果。5分钟15分钟②指示牌的位置、数量
位置和数量的控制也是设计的至关要素,如交通系统为例,导向系统的位置何在。无论属于哪类标识,都不时可以随意设置的。设置指示牌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多余的标识将成为视觉上的污染,少了则造成秩序混乱。③指示牌的形式、形态
设计者对形态、色彩等美学方面问题有着重要发言权,这包括标识系统的样式定位及风格指向。指示牌的形式、形态与所表达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指示牌设计与其内容的贴切程度、与环境的和谐度是衡量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2.指示牌的设计方法
环境景观指示牌的设计,关键在于创造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和听觉信号,使人由此产生兴趣而形成记忆,产生认同感,达到塑造景观形象、吸引人的目的。
人所获得视觉情报,约占人的生理性情报的80%,重视视觉识别设计,抓住这个80%,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古训,就说明视觉对人理念产生的重要性。指示牌首先要在景观总体规划阶段来确定,即在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等创立起来的整体景观面貌。在设计中要布局总体景观系统,通过对整体景观要素的精心组织布局,利用强调、对比、点缀、烘托等艺术手法,形成展示特色景观序列,以顺畅大方的景观空间布局,蜿蜒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轮廓线、功能各异色彩丰富的空间,清新明快、自然多趣的公园绿地系统,繁华热闹、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及典雅大方、别有情调的文化场所,构成富有吸引力的良好环境景观系统,是使人产生高级的景观视觉识别的条件(三)、指示牌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虽然各种环境标识在环境建设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设计的整体性、观念的更新等诸多方面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缺少系统、规范、效力性高的指示牌设计。比如,在广场的建设中千篇一律,单调雷同,缺乏特定环境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突出的形象特征。解决方法:
1.重视设计水平
指示牌设计区别于一般性的商业设计。虽然它的某些手法或形式可能和部分商业设计相近,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现今还有很多标识系统还仅仅停留在“能够说明问题”的程度之内,而对于造型、色彩、文字、设计等不论是政府负责人还是设计人员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重视与周边建筑、人文等环境的融洽
指示牌设计需要考虑所处的周边建筑环境和人文特点等因素。在一片欧式建筑群中安装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标识,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在儿童游乐园,将指示牌设计成卡通化的形象,会更加吸引儿童的兴趣,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仿古建筑群中的指示牌最好具有古色古香的风格
3.重视规范性、系统性
首先,设计要有系统的视觉面貌。在设计过程中,参与设计的所有成员必须统一思路、统一宏观与细节,除了在设计概念方面的一致性外,还需要制作统一的标识手册,其中包括:标准用色、标准字体、统一的设计形式、统一的尺寸、统一的材料、统一的规划方案等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无误和设计的完整性。4.重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北京
是最典型的
中国历史
古都,有着全世界闻名的璀璨文化,是外国人最向往的城市之一,可是北京飞机场的指示牌却无法找到中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影子,每一个角落都透射着西方现代文明的痕迹。5.重视可持续发展性
环境是历史的重叠。历史通过各时代的景观特征使环境产生连续的形象,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地理环境、社会习俗、文化艺术、风土渊源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文脉,片面地追求全新的形式。三、练习1简述指示牌的设计要点
2指示牌的布置方式10分钟15分钟第9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九章景观地面铺装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景观地面铺装的分类以及设计原则和作用。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景观地面铺装的分类、景观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和作用教学难点:景观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和作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主要内容:㈠软地面1.增强草地景观中最为流行的软地面—草地大量行人或重型交通车辆对地面践踏破坏——增强草地基层做法来维持地面自身化。
用途:公园小道、草地停车场的支线。砂地面砂是铺设游乐场的理想材料——但要提供有效的排水措施。游乐场选用洗后不含多角的碎砂。粗砾地面最便宜的铺设材料之一类型:天然原砾石、豆砾石用途:防晒、美观砾石地面在砾石层上补充植被后得到软面层的性质,要比采用混凝土或石板类硬地面优越。
色彩:米黄色、棕褐色用途:车道、人行道及排水沟通道的宽度大于1米,要有一个横向坡度通道的宽度大于3米,要有纵、横双向坡度——1:30或1:40地面两侧边缘可用木枋、花岗岩石块作边缘。㈡柔性地面2分钟8分钟5分钟1.卵石地面
地面用的最早的材料——迈锡尼城中街道,中国历史上居民、寺院的花园来源砾石场,筛选25—75直径卵石
卵石、基体和石填料总厚度200MM,面上洒水
卵石地面通常认为是一个障碍性地段——不利于行走和行车
用途:小村庄主要道路两旁,将车行道和相领建筑分隔开
难以覆盖植被的地面
房屋檐下阴影处组织装饰图案
护树铺面阻碍人、车靠近2.花岗岩方石
有防滑面
扇形铺设能承受车轮压力,花岗岩方石铺设的宽缝可用草籽结合3.砖和砌块铺面
采用粘土制品或混凝土制品作为铺面的铺砌材料
坡度最小1:404.蜂窝状或笼式铺面
类似混凝土砌块表面
呈蜂窝状有利于生长草丛植被
用途:强化草坪地面,临时交通区和停车场,加强河岸。㈢硬地面有坚实基层的平板或砌块地面
1.现浇混凝土地面永久性地面中最便宜的铺面材料
水:砂:石子1:2:4沥青2.陶瓷面砖
不受冻,铺砌时要有1:1至1:3富水泥砂浆和防水外加剂沟缝
用于:台阶、水池周边
3.水磨石:(饰面板和现场浇筑)4.大理石、板岩和其他石材石铺面
砂岩1.2—2.4米见方浅黄、粉红、棕红
石灰石耐久性低于砂岩白、米黄
预制铺面5.木铺面
枕木(赤桉木)、花旗松、
落叶松、橡木、柚木
防腐处理㈣景观地面铺装设计原则和作用作用:1、交通功能2、承载功能3、景观功能—交通功能—安全性:提供坚实、耐磨、抗滑的路面,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舒适的通行。导向性:通过铺装图案和色彩,给人以导向性。空间性:不同材质的铺装类型,给人的心理暗示是不一样的,增强空间的识别性,引导人的行走路线。—承载功能—安静休息区:作为观赏、休息用地,选材上不应过于花哨,注意营造自然、幽静的气氛,一般常用卵石、汀步等形式。活动娱乐区:人群较为集中,活动形式丰富的区域,一般采用坚实、平坦、防滑的铺装,不宜使用表面凹凸不平的材料铺装,以免发生危险。儿童活动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活动方式,对场地进行分割,以减少干扰和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常使用质地较软的材质作为活动场地的铺装。—景观功能—铺装应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统一。人们习惯于通过外在的形象判断居住区域的品质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整体环境效果。良好的景观铺装起到保护环境和改善区域气候的作用。—景观铺装的设计原则—
1、安全舒适
2、色调协调
3、材料得当
4、图案美观
5、尺度合适
6、整体统一—色调协调—铺装色彩不宜太鲜艳也不宜太沉闷,要和周围的建筑色彩相匹配铺装材料有多重色彩,可以根据广场、道路的性质采用或明亮或暗一些的铺装色彩。小空间一般用色调较浅的地面铺装,这样才会显得空间宽敞明亮。—材料得当—硬质铺装石材:所有铺装材料中最自然的一种:比如具有自然纹理的石灰岩,层次分明的砂岩,质地鲜亮的花岗岩,石材的耐久性和观赏性较高,是人们的首选材料。砾石:构成自然河流、浅滩等最常见的材料,价格低廉,使用广泛,园林景观中用于连接各个景观或植物间的媒介。砖混:适用小面积的铺装,比如景园、小路或狭长的露台等,增添趣味,还可作为铺装材料的镶边和收尾,灵活性较大,更适用于特殊的地块。软质铺装木材: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所以经常代替砖石在栈桥、亲水平台、树池等区域使用,特别是在休息区内放置桌椅的地方。草坪:最常见的一种铺装形式,简单却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效果,强化景观的统一性。—图案美观—动态图案:折线、曲线等不规则图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指向性。静态图案:方形、六边形等对称的、规则的图案会给人以安静而有调理的感觉,形成宁静的氛围。手法——拼花、镶嵌、凹线。中国古典园林的地面铺装寓意:苏州园林铺地多使用石材、砖、青瓦、卵石、砖瓦碎片吉祥纹样:海棠:十字海棠、海棠芝花、金钱海棠梅花与冰裂纹——体现主人正直、坚贞、有气节的思想钱币——财富的象征:金钱十字、金钱万字、套钱式回纹——象征反复再生自然规律,启发人生哲理,游廊常见玉壶冰、海棠春坞、问梅阁相应的图案元素宗教:莲花、吉祥结、八仙政治:三元及第民俗:蝙蝠(福)、鱼(余)、鹿(禄)、早结连理(莲花)、仙鹤—铺装尺度—与所在空间的大小成比例,小尺度稠密的铺装会给人以肌理细腻的质感。作为远景的大尺度铺装体现大气之感。三、练习1.试述景观地面铺装设计原则和作用。5分钟25分钟第10次课学时4授课题目(章,节)第十章景墙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景墙的类型及作用。教学方法、手段:利用投影展示一些景观小品设计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对这门课程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景墙的分类、景墙的设计原则和作用教学难点:景墙的设计原则和作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正常进行一、课前导入通过景观小品设计图片导入专业领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内容:在景观设计小品中,景墙具有隔断、导游、衬景、装饰、保护等作用。景墙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材料、断面的不同,有高矮、曲直、虚实、光洁、粗糙、有椽无椽等形式。景墙既要美观,又要坚固耐久。常用材料有转、混凝土、花格围墙、石墙、铁花格围墙等。景观常将这些墙巧妙地组合与变化,并结合树、石、建筑、花木等其他因素,以及墙上的漏窗、门洞的巧妙处理,形成空间有序、富有层次、虚实相间、明暗变化的静观效果。景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园林善于运用将藏与露、分与合进行对比的艺术手法,营造不同的、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使景墙与隔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其应用都极其广泛景墙类型及特征:园林景墙有围墙、隔断、景观墙三种类型。他们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景墙最初的主要功能是防护作用。然后逐渐成为分隔空间和组织空间的一个有效的手段,那就是隔断。园林中的"通而不透、隔而不漏"就是隔断作用的最好说明。然后景墙演化成园林环境中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小品设施,在园林中起到造景的作用,其丰富的造型和多变的色彩使之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静观之一。景墙按其构景形式可以分为1、独立景墙
2、连续景墙
3、生态景墙
景墙既要美观,又要坚固耐久。常用材料有转、混凝土、花格围墙、石墙、铁花格围墙等。
景观常将这些墙巧妙地组合与变化,并结合树、石、建筑、花木等其他因素,以及墙上的漏窗、门洞的巧妙处理,形成空间有序、富有层次、虚实相间、明暗变化的静观效果。
2分钟8分钟5分钟一、独立式景墙
以一面墙独立安放在景区中,成为视觉焦点。
二、连续式景墙
以一面墙为基本单位,联系排列组合,使景墙形成一定的序列感。
三、生态市景墙
将藤蔓植物进行合理种植,利用植物的抗污染、杀菌、滞尘、降温、隔声等功能,形成既有生态效益,又有景观效果的绿色景墙。
在造景中的功能作用
一、构成景观
景墙以其自身优美的造型,变化丰富的组合形式,具有很强的景观性,是园林空间不可缺少的静观要素。
景墙是为了避免过分闭塞,常在墙上开设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漏窗和洞门等,在加上其他景观设计要素,使墙面更加丰富多彩。
二、引导游览
在园林中经常巧妙地利用景墙将园林空间划分为许多的小单元,利用景墙的延续性和方向性,引导观赏者沿着景墙的走向有秩序地观赏园内不同空间的景观。
三、分隔和组织内部空间
园林空间层次分明、变化丰富,各种形式的景墙穿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析仓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计划
- 秋季文史课程教学计划
- 提升教学质量计划
- 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方案计划
- 树立良好的生活部形象方针计划
- 2025年陶瓷生产加工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美术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 从数据中寻找仓储优化机会的总结计划
- 财务合规性的强化措施计划
- 可行性研究与市场定位计划
-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学名词解释
-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清单
- GB/T 22919.9-2024水产配合饲料第9部分: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 体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课件
- 商业综合体投资计划书
- 2024妊娠期糖尿病指南课件
- 婚姻家庭法(第三版)教案全套 项目1-9 婚姻家庭法概述-特殊婚姻家庭关系
- 可持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2024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会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与规范化治疗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