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广适性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科优21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单位名称:湖南*****有限公司推荐单位:湖南省科技厅编写时间:目录一、总论 4(一)申请项目概述 4(二)项目预期目标 41.总体目标 42.阶段目标 6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7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8(一)简述 8(二)项目创新点 10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102.环保节能型超高产栽培技术 11(三)知识产权状况 12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12(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转化内容 122.技术路线 12(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131.项目各项工作已有条件 132.项目开展组织实施 14(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15(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71.投资预算 172.新增资金的筹措 183.资金使用计划 19(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20(六)项目实施计划 22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23(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23(二)经济效益分析 231.产品成本分析 23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243.经济效益分析 254.项目投资评价 25(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27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72、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73、带动对相关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84、降低氮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食用安全 285、节约农业灌溉用水 28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28(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28(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29(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31(四)单位管理情况 32(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34(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35广适性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科优21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项目产品科优21系湖南*****有限公司利用三系不育系湘菲A与湘恢529配组而成的低成本、高产、优质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聚合了高产、优质、抗性好、丰产稳产、耐寒抗高温、环保节能等优点,产品技术及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袁隆平院士亲自批示推荐的广适性超级稻。本转化项目拟对科优21高产制种和高产高效栽培进行技术熟化与示范,以促进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切实提高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而且可以减少氮肥投入量,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稻米品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袁院士提出的“种三产四”目标。(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本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新增投资991万元(其中国家资助,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100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3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91万元。预计项目完成时建立高产优质的制种技术体系和环保节能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各一套,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制种基地1.65万亩,示范推广科优21组合165万亩以上,大面积亩产达630公斤。(1)项目结束时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执行的质量标准①建立大面积制种产量达到亩产250公斤以上的高产制种基地1.65万亩,种子质量达到农业部制定的一级种子质量标准。②在湖南、贵州、江西、广西和武陵山区等地作一季中稻百亩示范片10个,辐射推广85万亩;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晚稻种植,百亩示范片10个,辐射推广80万亩。③科优21环保节能超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示范片每亩产量达750公斤,大面积推广每亩产量达630公斤,米质达国颁二等优质米标准。④项目执行期计划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8篇,申请相关专利2~3项。(2)转化后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已经攀升到11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粮食价格继续扮演着领涨的角色,我国粮食安全正受到严重的威胁。提高谷物产量,增加谷物的储备量,缓解粮食价格的上行压力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项目产品科优21的推广种植将有效提高稻谷产量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科优21连续在湖南省预区试,增产幅度大,抗性较强,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深受农民欢迎,预计到2012年累计种植面积1080万亩,按区试中的平均产量幅度为每亩增产64公斤,每公斤1.6计算,每亩增收102.4元,累计可增产稻谷6.91亿公斤,增收11.07③带动对相关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种子生产企业、批发和零售部门每经营1公斤种子,总共可获利4.46元,推广1080万亩,需种子2000万公斤左右,总共可获利9000万元,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④降低氮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食用安全科优21的需氮水平明显低于其它杂交稻组合30%。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组合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均低于目前广泛种植的其他杂交稻组合,其推广种植可有效提高民众的粮食食用安全。⑥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南方虽然从总体上讲不缺水,但一些地方存在季节性干旱,科优21因生育期适中,又特别耐高温,因而可节约水的用量。综上,项目成果的转化推广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08.05─2009.04实资金63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300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国家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30万元。②在2007年已建成高产制种基地2000亩的基础上,再选择建立高产制种基地8000亩,小面积制种产量达到250公斤以上,种子质量达到或超过农业部制定的一级种子质量标准。③建立高产、优质、自然隔离、旱涝保收亲本繁殖基地300亩。④在湖南中稻区和一季晚稻区种植示范片8个,辐射推广85万亩以上,集成现有的环保节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使应用技术的农民获得比种植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同类型杂交稻增产10%以上的效益。⑤小面积示范亩产达到750公斤。=6\*GB3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净利润192万元。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5篇,申请相关专利1~2项。第二阶段:2009.05─2010.04①落实资金361万元,其中企业自筹341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②在已建成10000亩高产制种基地,再选择建立高产制种基地6500亩,亩产达250公斤以上,种子质量达到农业部制定的一级种子质量标准。③总结集成科优21环保节能型超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体系各一套。④核心示范区20个,辐射推广该组合165万亩左右,核心示范片亩产量过750公斤,大面积推广每亩达630公斤。⑤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850万元,净利润394万元。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3篇,申请相关专利1~2项。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投资根据项目进度进行筹措,计划新增投资991万元。筹措资金按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641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申请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在项目新增投资中,新增固定资产为3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为691万元,其具体的使用计划如下:执行期第一年新增固定资产为2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391万元;执行期第二年新增固定资产为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300万元。新增资金到位时间与金额如下表所示:到位时间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国家投资地方配套2008.12前33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2009.12前311万元0万元0万元20万元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我国是水稻现代杂交技术的主要发明国,是目前杂交水稻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水稻杂交优势的广泛利用,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发挥了积极的具大作用。随着三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我国粮食亩产从70年代的250公斤跃升到80年代中期350公斤的台阶,1995年突破400公斤,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24公斤。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5亿亩,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经占到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累计增收稻谷4.5亿吨,按米价2800元/吨计算,相当于增加收入1.26万亿元。为了进一步实现粮食产量新飞跃,在普通杂交水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800公斤,2015年实现95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部分省市为单纯追求产量开始大面积推广II优58类型的杂交水稻组合,多年来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该组合抗稻瘟病能力下降,再加上米质较差,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逐步深入,一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对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中国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在现有国情条件下不可能牺牲产量求优质,只能在高产的前提下求优质来满足人民的渴望。由此可见,加速选育和推广环保节能型广适性超级稻,促进水稻大面积的平衡增产和稻米品质上台阶,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科优21聚合了高产、优质、抗性好、丰产稳产、耐寒抗高温、环保节能等优点,是目前市场推出的表现十分突出的环保节能型广适性超级稻之一。该组合无论种植在肥田和瘦田均能获得高产,其广泛推广种将促进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切实提高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而且可以减少氮肥投入量,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稻米品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袁院士提出的“种三产四”目标。同时该组合属三系组合,亲本制种育性稳定,制种产量高、成本低,制种风险明显低于目前推出的两系超级稻组合。科优21主要有以下优点:①高产稳产:2004年参加湖南省预试,平均亩产655.3公斤,居参试组合的首位,比对照金优207和对照II优58分别增产39.1%和9.99%,达极显著水平。2005-2006年参加湖南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7.3公斤,比对照II优58增产11.2%,居参试组合的首位,远远超过农业部制定的广适性超级稻增产标准。作中稻丰产栽培亩产达到750公斤,大面积推广亩产达630公斤。②环保节能:该组合比其它杂交水稻组合可节约氮肥用量30%以上,而且能获得高产;同时,化肥用量的减少,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③抗逆性好、适应性广:湖南省区试评价该组合耐寒抗高温能力强(2005年在湖南省气候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结实率仍在78%以上),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品种广泛适宜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安徽、四川等省的丘陵山区和山区平原区种植,推广性极佳。④米质优良:该组合在大面积实现高产的前提下保持了较高的稻米品质,其米质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达到国颁二等优质米标准。⑤制种产量高而稳定:该组合的母本湘菲A开花习性好,具有高异交结实特性,与该组合的父本制种,平均亩产在250公斤以上,而“九二0”用量却比其它杂交水稻组合制种少30%,既能减少成本,增加收入,又能保护环境。同时该组合制种育性稳定,制种无风险。(二)项目创新点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①选用三系不育系湘菲A为母本,与父本湘恢529配组而成。母本湘菲A属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具有高异交结实特性,其柱头外露率达到80%,异交结实率达80%,与该组合的父本湘恢529配组制种,在比其它组合制种减少“九二0”投入30%的情况下,产量比其它组合制种增产30%,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②合理安排播差期,适时播种,确保花期相遇。父母本播差期调节采取以时差为主,兼顾叶差,参考温差的方法,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对抽穗扬花期和播差期进行确定。③培育带蘖壮秧,搭好高产苗架,选用新基质育苗。采取薄膜保温育秧,播种前2~3天整理好秧田,施足底肥,精细做好湿润秧板,同时我们选用了水稻稻壳作为育苗基质,该新基质育苗技术可降低制种生产成本,提升产量,杜绝或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对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水稻品质具重要意义,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土育苗方法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等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的问题,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的破坏,对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④合理密植、管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根据该品种母本、父本的特征,并结合制种基地的自然环境,我公司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套合理密植、管水、施肥技术,确定了父母本的行比、株行距,灌(放)水时间、深度,施肥、喷药的种类、时间、剂量等一系列技术指标和要求,确保培育出健壮、高产异交群体。⑤及时调节花期,科学喷施“920”,提高异交结实率。公司总结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花期预测与调整的方法,父、母本幼穗分化前期用叶龄余数预测,中期后用幼穗剥检法预测花期;对发育进程过快的亲本采取偏施氮肥、喷施多效唑,对发育进程过慢的亲本采取偏施磷肥或草木灰等方法加以调整,确保花期相遇。此外,根据母本湘菲A对“920”的敏感性,我们针对各种不同的田间情况,制定了一整套“920”喷施方案,从而达到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增加父母本高度差,确保父母本盛花期相遇的目的。2.环保节能型超高产栽培技术①种子处理技术及播种期和播种量的合理确定。公司制定了晒种、药剂浸种、捂种催芽等一系列技术操作细则,并因地制宜的根据水稻季节和生育期确定了各地、各季稻的最佳播种期,同时确定了精量点播的技术路线,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用种量,确保稀播种育壮秧,为高产打下基础。②育秧及栽培技术。公司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制定了隔层肥泥旱育秧、软盘育秧、稻壳新基质育秧、薄膜育秧等多种育秧技术供农户选择。同时公司还开发确定了隔层定距无盘抛植节氮栽培技术,壮秧、壮秆、健根、大穗和高结实率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软盘育秧抛栽和机械收割等技术,并配套集成了增施有机肥、沼肥和结氮栽培,频振灯诱蛾、稻鸭共育和病虫害防治等绿色稻米生产技术等,以供各地农户根据各自环境和条件实施进行,确保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三)知识产权状况科优21系我公司(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三系不育系湘菲A与湘恢529配组而成的低成本、高产、优质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审定,审定号为湘审稻2007030号。该组合与其父本湘恢529及其母本湘菲A的知识产权都属于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我公司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将继续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拟在科优21环保节能型超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的开发集成中再申请相关专利2~3项。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1.转化内容①科优21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集成与示范。②科优21环保节能型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③科优21组合制种基地建设与培育。④科优21组合的示范和推广。2.技术路线①在湖南按照不同生态、不同海拔、不同时期选择2-3个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区,研究形成一整套科优2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体系。②研究集成科优21在湖南、江西、安徽、贵州、四川、广西等省作一季中稻和一季晚稻栽培的环保节能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③建立一套以点带面的科优21大面积推广技术体系。2007年已完成制种基地建设2000亩,2008年新增制种基地8000亩,2009年新增制种基地6500亩,在湖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省重点选择20个县市进行百亩片示范,辐射推广165万亩以上。(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项目各项工作已有条件(1)本项目开展所需设备、原辅材料来源稳定,供应渠道畅通。我公司(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长期专业从事水稻种业开发和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稳定的设备及原辅材料供应商和渠道,为项目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财务制度完善,资金运用高效可靠。我公司建设了一整套完善的财务制度,并为项目实施资金的运用设置了专人监管,保证了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同时杜绝了项目资金被挪做它用现象的发生,保证每一分钱都确实用在了项目实施中。同时,我公司还对项目实施每一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及时的汇总、分析,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科学性、高效性,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3)市场网络覆盖面广,群众基础好。我公司先后与隆平高科、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等省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南方稻区设立了500多家品种经(代)销商,组建了完善的市场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目前公司经营杂交水稻等农作物品种上百个,生产面积2万多亩,经营的种子总量超过500万公斤,推广的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得到种植农户的广泛好评。完善的市场网络和良好的用户口碑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项目开展组织实施(1)成立项目协调组。由项目主持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挑选20个县级农业推广部门联合成立项目协调组,下设亲本繁殖小组、制种技术研究小组、栽培技术研究小组和大面积推广小组,项目责任人负责协调全部工作。(2)选择适宜地区,精心培育基地。在湖南、广西等省选择适宜于该组合制种区域,培育大面积优质制种基地,真正做到旱涝无忧。研究制定精细的高产高效制种技术规程,安排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开展定期检查督促以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完成。(3)建立项目协作攻关网络。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主要成员进行核心技术研究与集成,并与湖南、广西、江西、贵州、云南、广东、安徽、重庆等省各基层县、乡农业推广单位建立试验、示范协作网络,分工负责,制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详细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攻关任务真正地得到落实。通过周密布置,层层落实,任务到位,责任到人。(4)抓好核心示范区,强化辐射力度。利用各地县、乡等农业基层单位的力量,在湖南、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广东、重庆、河南等基层建立并抓好核心示范区,引进激励机制,通过组织测产验收和观摩、学习,结合基层农民技术培训,强化推广辐射力度。(5)利用公司推广网络,加快技术推广。待项目研究成果研究组装成技术体系后,将编写相关技术规程,同时利用公司现有的网络推广,并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大面积应用技术推广到位。(6)科优21的制种基地和示范基地安排(见下表)科优21高产高效制种示范、推广地点与规模地点规模(亩)备注2008年2009年2010年湖南怀化30033004800邵阳60026004100永州30033005300广西荔浦80028004300科优21超高产高效栽培示范、推广地点与规模地点规模(亩)合计2008年2009年2010年湖南110000300000500000910000江西500275005500083000贵州100065000130000196000广西50020000150000170500安徽100065000120000186000广东、重庆10002650077000104500年度合计11400050400010320001650000(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1)产品技术性能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科优21在2004年湖南省中稻预试中,亩产655.3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9.1%,比对照II优58增产9.99%,极显著,居参试组合的第一位;2005年和2006年在湖南省区试,两年平均比对照II优58增产11.2%,极显著,居参试组合的首位。特别是其耐寒耐热能力强、米质又优、低投入高产出、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于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丘陵山区和山区平原区作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产品可适应面积广,市场需求强劲目前湖南省的中稻面积在1500万亩左右,而且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若占到其中的十分之一,仅湖南就有150万亩的市场。在江西、贵州、重庆、云南、安徽、广西、广东等省区也有8000多万亩中稻或一季晚稻,只占十分之一,就可推广800万亩。同时,公司今年已把该组合送进越南的国家区试和多点试种,试种效果良好,而且将可取代II优838,在越南将有500万亩以上的市场。(3)企业转化能力强,推广种植保障有力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工作,成果转化十分快捷。在成果转化方面,公司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按照“双赢”的方针,先后与隆平高科、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等省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南方稻区设立了500多家品种经(代)销商,组建了完善的市场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目前公司经营杂交水稻等农作物品种上百个,生产面积2万多亩,经营的种子总量超过500万公斤,成果转化十分方便,成果转化率达到了95%。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构成了本公司强大的转化能力,为本项目产品的转化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预算根据本项目前期投入资金情况和项目执行期间总体目标及各项工作内容,预算项目总投资1441万元,其中已经完成投资420万元,资金来源是公司股东的投资,主要用于设备购置、燃料费用、原材料、检测费用、技术研发费用等,详见下表。已完成投资情况表已完成投资额420万元已完成投资来源公司自有资金420万元用途支出项目金额(万元)1固定资产投资(购买设备、制种基地建设)2502直接材料653研发人员工资754产品检测、试验、鉴定30合计420为在5年内产业规模达到预定目标,本项目计划新增投资991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3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91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数量金额(万元)备注一制种基地建设160二设备购置与安装1351低温高速离心机1222自动定氮仪4203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2264谷物分析仪1115单粒种子品质分析仪1176根系测量系统1277气相色谱仪11628安装2三其他费用5合计300本项目执行期为2年,需新增流动资金691万,如下表:流动资金投资预算表序号项目年份周转次数20082009201020112012合计1流动资产3055751001001.1应收帐款526.89939.971271.071693.171696.736127.831.2存货13133.88238.98323.17430.38431.541557.961.2.1原材料348.62625.65847.511128.941131.354082.061.2.2燃料1475.00137.50187.50250.00250.00900.001.2.3在产品132.775.086.929.239.2333.231.2.4产成品13125.81224.17302.98403.46404.621461.041.2.5其他12145.04258.90350.10466.25467.501687.791.3现金0.002流动负债1344.3875.35100.38133.85133.85487.812.1应付帐款135.75248.88339.38452.50452.501629.003流动资金8135.75248.88339.38452.50452.501629.004自有流动资金391.14691.10931.691240.671244.234498.835流动资金本年度增加额273.80209.97168.420.000.00652.18从流动资金估算表可以看出,项目执行期(两年,2008.05~2010.05)需要新增投入流动资金691万元,主要为母本及父本的培育费用、其他原材料采购、人员工资、开发费用、技术培训费用等。2.新增资金的筹措项目投资根据项目进度进行筹措,计划新增投资991万元,筹措资金按资金来源分为:(1)公司自筹资金641万元,本公司历年来盈利能力较强,从2007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可以看出,本公司现有货币资金228万元,流动资产总计895万元,另外,根据本公司股东会决议,自2008年度起,对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停止进行利润分配,用于此项目研究发展,直至项目完成;2008~2009年项目实施期间产生的利润不进行利润分配,产生的利润支持本项目实施,公司自有资金到位有保障;(2)已申请到银行贷款25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本项目投资;(3)申请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具体到位时间以合同为准。并承诺以自筹资金补足申请额和立项额之间的差异。3.资金使用计划本项目计划新增投资991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3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91万元,各项资金使用计划已在前表中详细阐述。其中农业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使用计划如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使用明细表序号建设内容2008年2009年合计其中国拨转化资金支出预算1区域实验费10561166202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150100250503设备仪器购置费200100300204培训费1052055差旅及会议费10102056直接材料购置费6030907技术开发费4025658管理费5025759其他55106合计630361991100(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技术风险:由于科优21是三系杂交稻组合,其母本湘菲A是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在制种时不存在育性变动现象。而且湘菲A具有高异交结实特性,制种产量大面积可达每亩250公斤以上,制种风险几乎为零;科优21参加2004年湖南省中稻预试平均亩产655.3公斤,比对照II优58增产9.99%,居参试组合首位,2005-2006年连续两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比对照II优58平均增产11.2%,达极显著水平。且该组合株型紧凑,植株整齐,茎杆粗壮,耐寒、抗病、抗高温能力强,大田丰产稳定性好,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技术风险。(2)人才风险:作为高科技农业企业,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建设一支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稳定发展及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公司极为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并完善了一整套的“人事管理办法”,以“收入与业绩挂钩”的原则为指导,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为他们提供比一般员工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满足其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要求。又由于项目技术人员流动对项目研发的持续性有相当大的损害,不利于项目总体方案的把握。因此,项目组要求人员有着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对参与项目组开发的主要组成人员,双方签订合同,原则上规定两年内不允许离开本单位,离开本公司后,在三年之内不得从事与该项目相同的研发与生产。为了留住关键科技人才,对项目组研发关键骨干人员,将按销售收入毛利的一定比例进行提成,或给予持有公司股份的奖励,使公司的利益与科研骨干捆绑在一起。公司同时规定,关键技术必须由两人以上掌握,设计资料必须归档。以上措施有效地使员工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保障了项目技术的稳定性,人才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市场风险:项目产品科优21耐寒耐热能力强、米质又优、低投入高产出、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于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丘陵山区和山区平原区作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项目产品通过建设试点种植基地,以点带面的进行辐射推广,从已有的推广工作来看,这种市场推广模式效果非常明显,农户们通过参观基地和参加我们免费提供的技术培训,可以切身体会到项目产品的优越性,从而打消顾虑,积极选用项目产品。通过这种稳步扩张的市场策略,项目产品的市场风险被有效的控制在最低水平。(4)资金风险:项目开展在技术开发、基地建设、品种推广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若资金不到位,必然会给项目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应对可能的资金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销售工作,使得产品在最短的时间转变成资金;公司全面、系统的财务体系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生产和销售成本控制,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自成立以来各项财务状况良好,资金流通顺畅,在偿还贷款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深受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赖,公司可以通过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筹集项目资金,为项目的资金投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随着公司的市场驾驭能力不断加强,公司的营业额会逐年增加,利润同时也在按比例增加,可以逐步解决本项目在资金方面的部分需求。结论:以上种种保证了企业在项目技术实现过程中良好的财务状况,有效的规避了资金风险。(5)政策风险:该项目产品科优21聚合了高产、优质、抗性好、丰产稳产、耐寒抗高温、环保节能等优点,无论种植在肥田和瘦田均能获得高产,是目前市场推出的表现十分突出的环保节能型广适性超级稻之一,有效解决了杂交水稻研究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其广泛推广种植将促进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切实提高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而且可以减少氮肥投入量,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稻米品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袁院士提出的“种三产四”目标。项目开展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政策,不存在政策风险。(六)项目实施计划任务1、高产优质制种基地选择和时间安排2、制种技术集成3、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4、示范推广165万亩2008.52008.122009.52009.122010.5项目计划任务:1、高产优质制种基地选择和时间安排,选择生态条件适宜高产制种的地方作为制种基地(目前已选定湖南的怀化、邵阳、永州及广西的荔浦等地),并因地制宜地安排高产制种季节,确保项目开展中高质稻种的稳定供应。2、繁殖制种技术集成:不育系亲本种子的原原种和原种生产,高产制种技术落实,制种产量大面积平均亩产250公斤以上,种子质量达到农业部制定的一级种子质量标准,并形成一套高产制种技术体系,同时进行推广应用。3、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在经济节约的投入水平上,比同类型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组合增产10%以上,并形成一套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体系,核心示范片亩产达750公斤,大面积亩产达630公斤。4、示范推广165万亩以上。根据项目产品科优21适宜于丘陵山区和山区平原区作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的特点,初步拟定的示范推广地将重点包括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安徽、广东、重庆等省市。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1、至2010年建成科优21的大型制种基地1.65万亩。2、集成一套科优21的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2009年的大面积平均制种产量达到每亩250公斤以上,质量达到农业部制定的杂交水稻一级种子质量标准。3、集成一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20个县市进行科优21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165万亩左右。在经济节约投入的水平上,应用科优21杂交组合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使农民每亩增收10%以上,比种植其它同类型的杂交水稻节省氮肥成本30%以上。该项目实施以后,科优21及配套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程度,公司可以应用技术批量生产杂交种子,以满足农民需求。农民可以在相对投入较低的情况下,获得比种植现有其它杂交中稻更高的回报。(二)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如下表所示,本项目计划在第四年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在项目执行期内(两年)计划达到生产能力为建设制种基地约为1.65万亩左右,每亩制种产量达到250公斤,年产种子约412.5万公斤。项目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料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工资福利以及管理销售费用等几部分组成,其具体估算如下表:项目成本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年份项目20082009201020112012合计生产负荷(%)3055751001001外购原材料1050.001925.002625.003500.003500.0012600.002外购燃料动力36.0066.0090.00120.00120.00432.003工资及福利费180.00330.00450.00600.00600.002160.004修理费25.0040.0050.0060.0075.00250.005折旧费30.0060.0090.0090.00270.006摊销费50.0050.0050.00150.007利息支出8.0218.961.891.891.8932.658技术开发研究费250.00380.00487.50650.00650.002417.509管理费94.50173.25236.25315.00315.001134.0010销售费105.00192.50262.50350.00350.001260.0011土地使用费0.000.000.000.000.000.0011总成本费用1748.523155.714313.145736.895751.8920706.1511.1固定成本224.50435.75658.75865.00880.003064.0011.1可变成本1524.022719.963654.394871.894871.8917642.1512经营成本1740.503106.754201.255595.005610.0020253.50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为保证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项目产品的定价为种子批发价格:每公斤14元,种子零售价格:每公斤16元,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期内平均生产成本为11.54元/㎏,年均净利润为292.725万元/年,具体的产业化能力和销售量如下表:损益表单位:万元序号年份项目20082009201020112012合计生产负荷(%)3055751001001销售收入2100.003850.005250.007000.007000.0025200.002销售税金及附加126.00231.00315.00420.00420.001512.003总成本费用1748.523155.714313.145736.895751.8920706.154利润总额225.48463.29621.86843.11828.112981.855弥补以前年度亏损6应纳所得税额225.48463.29621.86843.11828.112981.857所得税33.8269.4993.28126.47124.22447.288税后利润191.65393.80528.58716.64703.892534.579可供分配利润191.65393.80528.58716.64703.892534.5710盈余公积金19.1739.3852.8671.6670.39253.4611应付利润0.000.000.000.000.000.0012未分配利润172.49354.42475.72644.98633.502281.113.经济效益分析根据以上成本、损益分析,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期内可实现累计销售收入5950万元,累计净利润为585.45万元,缴税总额460.31万元。4.项目投资评价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部分)单位:万元序号年份项目20082009201020112012合计现金流入2100.003850.005250.007000.007961.6926161.691产品销售收入2100.003850.005250.007000.007000.0025200.00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30.0030.003回收流动资金931.69931.69现金流出2491.463807.204850.126141.476154.2223444.474固定资产投资200.00100.00300.005流动资金391.14299.96240.590.000.00931.696经营成本1740.503106.754201.255595.005610.0020253.507销售税金及附加126.00231.00315.00420.00420.001512.008所得税33.8269.4993.28126.47124.22447.289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391.4642.80399.88858.531807.472717.2210所得税后累计净现金流量-391.46-348.6651.22909.752717.222717.2211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357.64112.29493.16985.001931.693164.5012所得税前累计净现金流量-357.64-245.35247.811232.813164.503164.50指标计算所得税后所得税前FIRR90.93%112.90%FNPV(万元)1688.622010.39N(年)(静态)2.872.50财务敏感性分析表变化因素内部收益率累计净现值(万元)投资回收期(年)基本方案90.93%1688.622.87投资费用增加10%74.09%1575.373.18经营费用增加10%53.68%948.303.94收入减少10%41.32%750.624.02由本项目的“财务现金流量表”可看出: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0.93%,净现值为1688.62万元,投资回收期为2.87年。由损益表可以看出:5年期平均投资利润率=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60.17%5年期平均投资利税率=年均利税/投资总额*100%=90.68%由敏感性分析表可看出:内部收益率、累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对收入变化最敏感,构成收入的因素是单价和销售量,在单价能够被客户接受并且本公司处于市场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就是开拓市场,提升销售量,这是本项目经济分析为本公司经营管理的建议。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分析,以达产年的指标为计算基础: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100%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可变成本=51.52%以销售收入表示的盈亏平衡点=7000×51.52%=3606.4万元表明只要达到计划生产能力的51.52%即可保本,由于本项目计划在项目执行的第二年即达到55%的生产能力,因此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投资评价结论:从经济可行性方面分析,本项目产品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效益的产品。(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已经攀升到11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粮食价格继续扮演着领涨的角色,我国粮食安全正受到严重的威胁。提高谷物产量,增加谷物的储备量,缓解粮食价格的上行压力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项目产品科优21的推广种植将有效提高稻谷产量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科优21连续在湖南省预区试,增产幅度大,抗性较强,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深受农民欢迎,预计到2012年累计种植面积1080万亩,按区试中的平均产量幅度为每亩增产64公斤,每公斤1.6计算,每亩增收102.4元,累计可增产稻谷6.91亿公斤,增收11.073、带动对相关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种子生产企业、批发和零售部门每经营1公斤种子,总共可获利4.46元,推广1080万亩,需种子2000万公斤左右,总共可获利9000万元,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4、降低氮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食用安全科优21的需氮水平明显低于其它杂交稻组合30%,这对于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组合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均低于目前广泛种植的其他杂交稻组合,其推广种植可有效提高民众的粮食食用安全。5、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南方虽然从总体上讲不缺水,但一些地方存在季节性干旱,科优21因生育期适中,又特别耐高温,因而可节约水的用量。综上,项目成果的转化推广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远大一路408号马王堆陶瓷城南栋307邮编:410001成立时间:2003年9月注册资本:人民币伍佰万元整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主管部门:长沙市科学技术局(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工作,成果转化十分快捷。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方面,成立几年来公司已经培育出了强优势不育系7个,恢复系30个,在省内外审定通过了杂交水稻新组合9个。在成果转化方面,公司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按照“双赢”的方针,先后与隆平高科、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等省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南方稻区设立了500多家品种经(代)销商,组建了完善的市场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目前公司经营杂交水稻等农作物品种上百个,生产面积2万多亩,经营的种子总量超过500万公斤,成果转化十分方便,成果转化率达到了95%。特别是公司研发的早熟科优1号、湘优2号、湘优402,中熟湘优66、湘优24、湘优207,迟熟科优4号、特迟熟湘优109、超级稻科超3218等系列和糯稻糯两优6号等近30个专有新组合的转化推广,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公司重点转化推广的产品组合为科优21,为保障转化推广的顺利进行,公司确保每年的营业收入的12%以上用于新成果的开发及转化。同时公司拥有从事成果转化开发和繁殖制种、栽培示范研究等的专门人才共18人,其中营销开发人员5人,繁殖制种人员8人,栽培示范研究人员5人,为成果转化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关技术储备情况:(1)公司专家多年从事杂交水稻特别是超级稻研发,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育种资源材料和配套育种技术。(2)连续多年进行超级杂交稻示范,取得了一系列示范展示方面的经验。(3)具有多年杂交稻制种经验,积累了很多高产优质繁殖制种技术。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孙梅元,男,出生于1954年6月,中专农作专业毕业,副研究员,公司董事长。①教育情况1978年毕业于安江农校农作专业。②工作情况1978-1986安江农校工作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87受农业部的委派到菲律宾米捷公司指导杂交水稻研究1987-1990安江农校工作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91-1995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95-1997美国水稻技术公司传授杂交水稻技术1998-2003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研究2003-至今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杂交水稻研发和开发③主要成果1、1983年选育出威优64新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第二完成人2、1991年威优64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3、2001年高蛋白优质稻不育系湘8A通过湖南省审定。第一完成人4、2005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湘优66通过贵州省审定。第一完成人5、2006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湘优109通过贵州省审定。第一完成人6、2006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湘优24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第一完成人7、2006年新选育的三系不育系湘菲A通过贵州省鉴定。第一完成人8、2007年杂交水稻中稻新组合科优21通过湖南省审定。第一完成人④论文与专著1、1984年在农业科技通讯第五期发表“杂交水稻新组合威优64”2、1992年在杂交水稻杂志上发表“关于温敏核不育水稻选育与利用商榷。合著3、1994年在杂交水稻杂志第三期发表“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和温敏不育基因的重组效应”。合著4、1995年在作物研究第二期发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反回交法设计”。合著5、2001年在杂交水稻杂志发表高蛋白优质香稻不育系与湘8A的选育和利用。独著(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单位法定代表人情况:孙梅元,公司董事长,跟随袁隆平院士从事杂交水稻研究27年。在袁老师的指导下,1981年成功培育出了优势强、抗性好、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组合——威优64,1982年~1998年累计推广面积2亿多亩,增产粮食60亿公斤,新增产值30亿元。孙梅元同志具有丰富的水稻育种开发经验和极强的创新意识,于1991年被授予“湖南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首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被授予“湖南省优秀青年专家”称号,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的农业科技专家。单位人员基本情况:公司现有员工80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80%以上,并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高级职称10人。公司管理团队由12人组成,其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其中博士2人,硕士2人,年龄结构合理,平均年龄为40岁,且均具有稻种研发培育的技术背景;公司有专门从事技术开发人员18人、生产人员40人、销售人员10人,管理、技术开发、生产人员、销售人员比例约为6:9:20:5,人员结构合理,加之良好的公司文化及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公司上下一心,是一个具有很强战斗力的团队。图公司人员结构图(四)单位管理情况申报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降平院士的几位学子,在其老师的亲切关怀下,秉承恩师“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宏伟志愿,抱定“科技富民,振兴农业”的坚定信念,创建的融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股份制种业企业,袁隆平院士亲笔为公司题名。公司于2003年9月经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在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一路408号马王堆建材市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实行董事长负责制,孙梅元为法人代表。公司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自成立以来公司各项财务状况良好,资金流通顺畅,在偿还贷款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深受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赖,获得了AA的银行信用等级。公司制订了“科研管理制度”、“成果转化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科研、生产、管理等均严格按制度标准进行,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体系上,公司内设质检部,对公司产品的生产加工进行全程质量检测鉴定,并对质量分级负责,具体责任到人。即:生产质量由生产部及下辖的基地责任人负责,加工质量由物流部及加工人员负责。在具体产品质量管理落实上,严格按照种子法的要求进行把关,实行产品外检与内检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不是好的组合坚决不推广、不是合格的种子坚决不出库、不是规范的包装坚决不面市“三不”要求,确保了公司营销安全。连续几年来,公司产品经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抽检均符合合格产品标准。多年来,公司职工上下同心,不仅科研成果累累,而且因制度完善,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公司运行十分良好。在科研成果方面,成立几年来公司已经培育出了强优势不育系7个,恢复系30个,在省内外审定通过了杂交水稻新组合9个;在商业运作方面,公司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按照“双赢”的方针,先后与省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省内外设立了500多家品种经(代)销商,组建了完善的市场网络,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公司产品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项目承担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各项财务状况良好,资金流通顺畅,在偿还贷款方面具有良好的声誉,深受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赖;公司2007年总资产达到1036.8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354.75万元,净利润201.45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6.8%,资金运作较为稳健,融资潜力较强,因此,必要时公司依靠其雄厚实力、良好的信誉还可以通过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筹集项目资金,为项目的资金投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的财务体系、管理体系从各方面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在节约了资金使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风险;另外随着公司的市场驾驭能力不断加强,公司的营业额会逐年增加,利润同时也在按比例增加,可以逐步解决本项目在资金方面的部分需求。2007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总资产1036.86万元总负债: 277.99万元固定资产总额: 141.51万元产品销售收入: 2354.75万元净利润: 201.45万元上交税费: 184.39万元流动比率:322.08%速动比率:244.91%总资产报酬率:28.73%净资产收益率:30.85%应收账款周转率:10.83(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无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基本情况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负责人 21.4、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62.1、项目建设的总体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和选址方案 204.1、项目建设条件 204.1.1、地理位置 204.1.2、气候条件 204.1.3、工程地质条件 204.1.4、市政配套 204.2、选址方案 21第五章、建设方案 225.1、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25.2、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235.2.1、总平面布置 235.2.2、功能要求 245.3、建筑设计依据 275.3.1、设计依据 275.3.2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285.4、建筑设计方案 285.5、辅助工程设施设计方案 295.5.1、电气工程 295.5.2、给排水工程 31第六章、环境保护、消防与安全 336.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336.2、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分析 346.3、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66.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96.5、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 39HYPERLINK"fi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环保型机房设施维护与保养合同
- 2025版快递快递车租赁服务合同规范
- 2025版废纸板出售与纸箱生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版智能门窗铝型材采购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涉密信息处理保密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材料零配件定制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级知识产权培训与服务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合同履约保证金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商业街区车位租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土建施工技术培训合同
- 物业管理费用与收入分析
- 《气道管理版》课件
- 《货车驾驶员培训》课件
- DB33T 2570-2023 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规范 指标体系
- 《民用建筑并网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规程》 DB64-T 795-2012
- 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方向-中级)理论知识知识点必练600题(含详解)
- 电机及控制系统升级购销合同
- 2023年江苏省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备考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2022上海小升初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历年20卷)
- 事前绩效评估具体工作实施方案2
- DB51-T 2976-2022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