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1页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2页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3页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4页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本章概述

2.1动态微分方程式的编写

2.2传递函数

2.4系统动态结构图

2.6系统传递函数的求取

2.3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5系统结构图等效变换和化简第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本章重点

本章介绍了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和简化的相关知识。包括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传递函数概念与应用、方框图及其等效变换、梅逊公式的应用等。通过本章学习,应着重准确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其求取方法、控制系统方框图的构成和等效变换方法、典型闭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梅逊公式的应用。本章主要内容第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概述微分方程(时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复域数学模型)频率特性(频域数学模型)动态结构图(几何模型)

返回1.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2.建模的基本方法:(1)解析法

(2)实验辩识法3.经典控制理论常用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第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1系统的微分方程式

步骤:1.确定系统输入量(给定量和扰动量)

与输出量(被控制量,也称系统响应)2.

列写系统各部分的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求出系统的微分方程

4.将微分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一、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第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图2-1RC电路例2.1编写如图2-1所示RC电路的微分方程式第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解:(1)确定输入、输出量

ui(t)----输入量

uo(t)----输出量(2)列写微分方程(3)消去中间变量,可得电路微分方程式第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图2-2直流电动机电枢电路例2-2编写电枢控制的他激直流电动机的微分方程式第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2)列写微分方程式:解:(1)确定输入量和输出量:取输入量为电动机的电枢电压ua,取输出量为电动机的转速n。第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消去中间变量并予以标准化后得电枢回路的电磁时间常数: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第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若不考虑电动机的负载转矩TL,即设TL=0,则有返回第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叠加定理:两个函数代数和的拉氏变换等于两个函数拉氏变换的代数和。即

L[f1(t)±f2(t)]=L[f1(t)±L[f2(t)]=F1(s)±F2(s)复习拉普拉斯变换一、拉氏变换的定义二、拉氏变换的运算定理其中,原来的实变量函数f(t)——原函数变换后的复变量函数F(s)——象函数第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终值定理:2、比例定理:

K倍原函数的拉氏变换等于原函数拉氏变换的倍。即

L[Kf(t)]=KL[f(t)]=KF(s)3、微分定理:在零初始条件下4、延迟定理:L[f(t-τ)]=e-sτF(s)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通过查表,已知原函数f(t),可求得象函数F(s);同理,已知象函数f(t),可求得原函数F(s)。三、原函数和象函数之间的变换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2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传递函数的定义当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c(t)的拉氏变换式C(s)与输入量r(t)的拉氏变换式R(s)的之比。即

二、传递函数的一般表达式设系统的输入量为r(t),输出量为c(t),则系统微分方程一般形式为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初始条件为零时,对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有

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1、直接变换法先建立微分方程,然后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即可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求得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得传递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三、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初始条件为零时,拉氏变换为该电路的传递函数为式中——RC电路的时间常数。,求此电路的传递函数。例2-3图2-1所示RC电路的微分方程式为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有

s2C(s)+10sC(s)+100C(s)=100R(s)

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有可见,只要将微分方程中的微分式d(i)/dt(i)换成相应的s(i),即可求得传递函数。求此环节的传递函数。例2-4已知某环节的微分方程为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在电工基础中,对于电阻、电感、电容,有电阻u=iR拉氏变换式为U(s)=I(s)R电感拉氏变换式为U(s)=LsI(s)电容拉氏变换式为I(s)=CsU(s)由以上讨论可见,将电工基础复数阻抗中的jω换成s即可。

2、电路复阻抗法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例2-5用复数阻抗法求RC串联电路的传递函数。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根据电子技术基础学过的知识,有Ii(s)+I(s)=If(s)又因为A点为虚地,即UA≈0,所以I(s)≈0,因此有所以例2-6求图2-3所示运算放大器的传递函数G(s)。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传递函数的性质(1)传递函数和微分方程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微分方程是唯一的,其传递函数也是唯一的。(2)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信号的大小、形式无关。(3)传递函数是一种数学抽象,因此不能反映系统的物理结构。不同性质的物理结构,完全可以有相同的传递函数。(4)传递函数的分母是它所对应的系统的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式。而特征方程的根反映系统动态过程的性质,所以由系统传递函数可以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返回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3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比例环节:其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关系,由下面的代数方程式来表示

式中——环节的放大系数,为一常数。传递函数为:比例环节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现求输入量为单位跃阶函数时,惯性环节输出量的函数关系求拉氏反变换得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积分环节传递函数为:当输入量为阶跃函数时,则输出量为:理想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比例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振荡环节微分方程为:其传递函数为: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当输入量为阶跃函数时,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

当时,上式特征方程的根为共轭复数输出量为: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延迟环节传递函数为:微分方程为:返回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4系统的动态框图(结构图)框图又称结构图,是传递函数的一种图形描述式,可以形象地描述系统各单元之间和各作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直观。、框图的组成1、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直线,,线上标注信号的象函数名称,箭头表示信号的流向。2、比较点:表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代数运算,输入信号处应标明极性。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功能框:表示环节对信号的变换,框中写入环节的传递函数4、引出点:表示信号从该点取出,从同一信号线上引出的信号,大小和性质完全相同功能框比较点引出点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框图的画法1、由输入到输出,依次列写系统的全部运动方程,并整理成C(s)=G(s)R(s)的形式。2、从输入开始,由左向右,根据相互作用的顺序,依次画出各个环节,直至所需的输出量3、由内向外,画出反馈环节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ua→

ia→

Te→

n根据得例2.7画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框图。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按照信号传递关系依次连接各环节,即可得到直流电动机的框图: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例2-8画出图2-6所示系统的系统框图。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返回解:系统由3个运算放大器串联组成。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5系统框图的等效变换和化简任何复杂的系统结构图,各方框之间的基本连接方式只有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三种。方框结构图的简化是通过移动引出点、比较点,交换比较点,进行方框运算后,将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的方框合并。变换前后的变量之间关系保持不变等效变换的原则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串联等效一、典型连接的等效传递函数2、并联等效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反馈等效第四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相加点从单元的输入端移到输出端,如图2-5图2-5相加点后移变位运算二、相加点及分支点的换位运算原则:移动前后保持信号的等效性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图2-6相加点前移变位运算2、相加点从单元的输出端移到输入端,如图2-6所示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分支点从单元的输入端移到输出端,如图2-7所示图2-7分支点后移的变位运算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分支点从单元的输出端移到输入端,如图2-8所示图2-8分支点前移的变位运算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非单位反馈的等效变换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例2-9化简下图所示的多回环系统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返回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6系统传递函数的求取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开环传递函数:2、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反馈引入点断开时,输入端对应比较器输出E(s)到输入端对应的比较器的反馈信号B(s)之间所有传递函数的乘积,记为Go(s),Go(s)=G(s)H(s)输入端对应比较器输出E(s)到输出端输出C(s)所有传递函数的乘积,记为G(s)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反馈通道传递函数:输出C(s)到输入端比较器的反馈信号B(s)之间的所有传递函数之乘积,记为H(s)第五十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在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是分析系统动态性能的主要的数学模型。例2-10试简化图示系统结构图,并求系统传递函数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系统对给定作用和扰动作用的闭环传递函数图2-11所示系统中有两个输入量——给定作用量和扰动作用量,同时作用于系统。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可以对每一个输入量分别求出输出量,然后再进行叠加,就得到系统的输出量2-11Rr(s)和D(s)同时作用于系统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只有给定作用时的闭环传递函数和输出量为: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因此当两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时,则输出量为:2、只有扰动作用时的闭环传递函数和输出量为: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系统对给定作用和扰动作用的误差传递函数误差的定义:单回环系统中,给定输入r(t)与反馈信号

b(t)的差值,以e(t)表示,即

e(t)=r(t)-b(t)

或E(s)=R(s)-B(s)当只有给定信号R(s)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和系统误差R(s)作用时,可认为D(s)=0,所以有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只有扰动信号D(s)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和系统输出D(s)作用时,可认为R(s)=0,所以有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五、梅逊增益公式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前向通路总数Δ的余子式,即在Δ中,除去与第k条前向通道相接触的所有回路的L项主特征式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第k条前向通路的总增益(或传递函数之积)闭环传递函数(或总增益)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所有单独回路之和两、两不接触回路增益的乘积之和三、三不接触回路增益的乘积之和系统的主特征式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例2-11求如图2-11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解:(1)该系统只有一条通道,即n=1,所以P1=G1G2G3G4G5G6。

(2)该系统有4个负反馈回路,

L1=-G1G2G3G4G5G6H1L2=-G2G3H2

L3=-G4G5H3L4=-G3G4H4

并且只有两个回路互不接触,即

L2L3=(-G2G3H2)(-G4G5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