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和电能,体会利用化学反应可以提供能源。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组成的条件、正负极判断及电子和电流的流向。3.体会化学反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价值的认识。【重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课堂互动区课堂互动区【交流·研讨】观察课本50页图2—3—7“即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撤去底部隔板几分钟后,饭菜为什么就变热了?2.用铝热剂焊接钢轨的原因是什么?3.以上例子都说明了什么?【规律总结1】【活动·探究】1.实验目的: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实验仪器:锌片、铜片、铁片、稀硫酸、酒精、导线、电流表、烧杯3.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锌锌稀硫酸注意锌片不要注意锌片不要接触铜片锌铜稀硫酸②稀硫酸稀硫酸稀硫酸铜锌③稀硫酸稀硫酸铜锌A④注意:实验结束后请将锌片、铜片放回空烧杯,用玻璃片盖住盛放稀硫酸的烧杯。【问题组探究】1.实验②=3\*GB3③的区别是什么?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什么?2.根据实验=3\*GB3③现象,结合氧化还原知识分析,锌片、铜片上各发生什么反应?尝试写出反应式。3.根据实验④的现象,分析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导线中的电子如何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如何移动?4.根据实验④的现象,分析装置中能量的转化形式。【规律总结2】【举一反三】1.将实验④中的铜片换成铁片或碳棒或锌片也可以产生电流吗?若能产生电流,所发生的反应与原来是否一样?原电池的两电极分别是什么?电极方程式如何书写?2.将实验④中的稀硫酸换成酒精,能否产生电流?FeCuFeCu稀硫酸稀硫酸FeCuFeCu稀硫酸稀硫酸AA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如何确定原电池的两极?【规律总结3】硝酸银溶液【应用·达标】硝酸银溶液1.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银片并插入硝酸银溶液。①标出正负极、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方向。②写出正、负极上的反应和总反应。2.下列各组电极均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对应溶质的溶液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BCD电极与溶液Fe、C稀硫酸Zn、Cu蔗糖Mg、Al盐酸Fe、Cu硫酸铜【自学提升】认真阅读教材51-52页,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电池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燃料电池的优点有哪些?【规律总结4】电池的分类:燃料电池的优点:化学能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课堂小结】【我的困惑】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盐酸A盐酸A盐酸CuZnBCFeCl3溶液CFeDC课后巩固区课后巩固区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稀硫酸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稀硫酸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酸性变弱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流向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这个原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的溶质依次可能是A.Zn、Cu、CuCl2B.Cu、Zn、CuCl2C.Zn、Cu、ZnCl2D.Cu、Zn、ZnCl2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铜锌组成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溶液流向铜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铜板和锌板紧靠在一起浸入硫酸铜溶液,负极铜板质量增加5.利用Fe+2Fe3+=3Fe2+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的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1》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对电子转移引起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理论有所接触,初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积极思考,有较强的协作意识。学生通过本章第1节的学习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一定会急于探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的效果分析1、测评练习的正确率98%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价(1)学生能通过对问题组的分析自主归纳总结出规律;(2)学生能运用手中实验仪器设计音乐卡片,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学生从微观进入宏观,能将微观的知识应用于宏观。综上所述,本节课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很好。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的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制造新物质和提供能量这两个方面对化学反应的价值进行概括、整合,从而体现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化和提升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应用价值的认识。学生在本章第1节的学习中知道,化学反应可以把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释放出来,但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这些转化。本节以“化学为人类提供能源”为主题,在使学生认识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作用的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化学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这一问题。作为化学必修模块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学习的最后一节,本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认识化学研究的应用价值的双重任务。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的评测练习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盐酸A盐酸A盐酸CuZnBCFeCl3溶液CFeDC课后巩固区课后巩固区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稀硫酸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稀硫酸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酸性变弱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流向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这个原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的溶质依次可能是A.Zn、Cu、CuCl2B.Cu、Zn、CuCl2C.Zn、Cu、ZnCl2D.Cu、Zn、ZnCl2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铜锌组成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溶液流向铜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铜板和锌板紧靠在一起浸入硫酸铜溶液,负极铜板质量增加5.利用Fe+2Fe3+=3Fe2+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利用》的课后反思在准备本节课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1、引入很重要: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实例以及他们已有的化学知识引课,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动力。2、问题设计要细致、有层次。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是否对老师的教学设计感兴趣等学生学习心理的问题,是影响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一开始就要关注这些问题。3、小结很重要,本节课中一个比较好的亮点在于最后几分钟的小结。一是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医学问题和设计音乐卡片。二是利用提纲形式进行了知识的体系总结,使学生学会了考虑问题的方法,又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把握了本单元的体系。4、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其核心为:教学设计能力、讲授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师要针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进行教学设计,选择讲授方法,要做到使学生易懂、易于记忆,还需要学生一定的思维力度,便于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5、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减少强制性、增强自主性、提高互动性。在良好的师生合作过程中,将传统的一维教学目标变为三维教学目标,即教师要由“教书匠”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家”转变。新课标鲁科版必修二《化学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苍南县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语文试题第四次月考试卷解答含解析
- 江西中医药大学《建筑工程虚拟显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蒙自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天津仁爱学院《英语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联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绥化学院《材料研究及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黄金卷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3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文试卷含答案
-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舆情大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西医基础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综合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及答案(台州二模)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级悬臂式化工离心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期末总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课件(人教版2024年)
- 2025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一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高清版)DB11∕T2280-2024城市韧性评价导则
- 2025年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课件 项目8:SQL注入漏洞利用与防护
- Unit5OldtoysPartALet'stalk-Thinkandsay(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培训
- 城市供水系统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