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1200字五篇_第1页
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1200字五篇_第2页
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1200字五篇_第3页
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1200字五篇_第4页
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1200字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1200字五篇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慢慢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长大了。它终于结出果实——我也成了一位老师。人们对老师一向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甘为人梯,悄悄耕耘;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穿过它面前的这些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我慢慢地理解了它的内涵,老师是平凡的、平凡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而我只愿做那小小的铺路石,让我们的新一代在我铺就的平坦而宽敞的道路上奔向远方。初次登上讲台,面对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我总是板着脸,装出一副严厉 的样子,想以“师道尊严”的传统道德威摄他们。然而不久,他们很快地发觉了我的“友善”,向我玩起了把戏。上课时有小声说话的,有做小动作的。对此我当然是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一顿。此后,我发觉,我的训斥大有作用,上课他们正襟危坐,作业也一张不差。可是我同时也发觉,学生见了我绕着走,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我的心不禁颤抖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老老师给我送来“灵丹妙药”:与学生沟通,用心去爱他们。慢慢地我用老老师那里得到的“灵丹妙药”去和学生交朋友。我在每个学生身上查找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念。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是不会换取同学们纯真的心的。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胜利”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议 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终决定把“爱”请回家。惊奇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那里有‘爱’,那里便有‘智慧’和‘胜利’。”有爱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喜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无小节,到处皆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顾多年的从教历程,我深深地感到,要做一个学生需要并喜爱的老师,必需时刻留意修养师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每天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业余时间我专心钻研业务,大量翻阅教育杂志,不断给自己充电。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也是艰辛的,这里没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闲适拘束的舒适和安逸。可是我们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喜爱和忠诚,是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虽然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倾听了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于育人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学生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老师的帮忙,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老师,忘不了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这些是对工作的投入,更是爱学生的体现。面对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一颗颗水晶般纯净的心,我想:教育事业或许拥有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秀丽的人生。教学中,我或许不能把爱汇聚成海,但我会竭尽我的生命把爱的水滴分散成一条小溪,让清亮流进每个学生的心,教育是一方布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老师们,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很多的金种子,那便是爱,是我们的全部财富。让我们播下这颗种子吧,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是丰硕的果实。写师德师风个人事迹的优秀范文2通过师德培训,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新时代老师的责任和重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全部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剧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喜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乐于奉献。二、喜爱学生,以情育人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老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忱,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使老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共享胜利的欢乐,分担挫折的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对全体学生。“金凤凰”当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忙他们查找“后进”的缘由,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三、领先垂范,为人师表人们常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净去塑造学生的纯净,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老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老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仿照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仿照在行动上。所以,我们老师需要到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领先垂范,作出表率。老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需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专心劳动,自己必需喜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需谈吐文静,远离粗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四、乐观进取,不断学习作为一名老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是时代召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学问视野,更新学问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深化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学问,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导引学科的发展。写师德师风个人事迹的优秀范文3“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教。”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需要怎样的老师道德呢?我认为今天的老师道德应当是“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假如一个老师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那么她(他)怎么能爱学生呢?怎么能喜爱自己的事业呢?怎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呢?我曾看过全国优秀老师盘振玉老师的事迹材料。他是瑶山深处一所小学的老师,那里的条件特别艰苦,不通电,甚至不通公路。学校里校长、老师只有他一个人,一切事物都要他一人承担,学校里学生最小的5岁,最大的10岁。可想而知他的劳动强度有多大。一次一个5岁的孩子深夜拉肚子,把被子衣裤全弄脏了,盘老师不怕脏,给孩子洗澡、喂药、洗被子裤子,孩子只有一套棉衣,当盘老师在火塘边把衣服考干已经是天亮了。当孩子们生病了,他上山采草药,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熬药水给孩子们喝。试想一个老师假如对孩子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没有对教育事业的那种奉献精神,他能做到这一点吗?他能在那样条件艰苦,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一干就是20几年吗?现在的人都憧憬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可盘老师却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师的那份爱,那份责任,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再有汶川地震,在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用他的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秀丽的彩虹。假如他没有对学生的爱怎么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把生的期望留给学生,把死留给自己呢?正是这种舍己的大爱和他肩上那份沉重的责任,谱写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孔子的“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林崇德教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些名言无一不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吗?有人说:师德是“勤勤恳恳、悄悄无闻”的老黄牛精神;有人说:师德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精神,也有人说:师德是“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精神……然而,我想说:师德就是那份博大的爱,师德就是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师德就是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写师德师风个人事迹的优秀范文4老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老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老师必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一、喜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喜爱学生。喜爱学生,必需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怜悯学生的苦痛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惜、帮忙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峻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非常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学问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聪慧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剧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老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常常口对口地为他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认真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念,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与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淘气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忙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孙浩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老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抱负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制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许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老师,老师只有放下架子,常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判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乐观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老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特别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老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乐观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宏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老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肯定会不断提高对老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领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写师德师风个人事迹的优秀范文5七年,像一首唐诗,跳动的意象浓缩了岁月的精华;七年,又像一部长篇小说,起伏的情节记录了时间的每个脚印     。作为一个已参与工作七年的医护人员、老师,我在一次又一次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不断领会人们与病魔抗争时的坚强和感动,我是幸运的,也是富有的,因为我能尽自己的力气去挽救垂危的生命,能看着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人慢慢恢复健康,这无疑让自己的人生布满了成就感。然而转行做了老师之后,我才发觉常言说的医者父母心,该为师者父母心。师者如医者,医者医人心之疾病;师者医人心之困惑。在两年多的从教生涯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谱写了生命的箴曲!多少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成长与收获而欣喜,也为偶然的消沉与落寞而神伤!因此,我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宏大与艰辛,体会到了良好教育的重要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要教育好学生,传授学问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养成优秀的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常言医者父母心,为人师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又何尝不是父母之心,而教育的过程就是发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能否发觉学生的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则成为塑造灵魂工程的当务之急。先谈心理素质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中间有的被祖辈、父辈娇惯得毫无生活能力,并且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也有的由于缺少同龄伙伴而变得性格孤僻,不能与人正常沟通;还有的因为挫折教育的缺失而脆弱得不堪一击。但现实世界中巨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曾经热忱而又光明的眼睛却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渐渐暗淡和冷漠了下去。在压力面前,他们做了许多不明智的选择,以此作为自己躲避的应急出口。例如,有的学生把美好青春埋没在日复一日的嬉戏里;有的却把自己的大好前程自以为是地挥洒在与老师的对抗中;而有的却又过早地沾染上了看破红尘的迟暮之气,每天都在辗转怨叹中消极度日;更有甚者竟然选择辍学的方式,以为从此可以解放自己、解放心灵,殊不知,这样错上加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深深伤害了四周关切者的心。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在过去任教的大学,还是现在任教的职业中学,都时有发生。我们职业中学因其特别性,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大多数学生因为过去没有好好学习,考不上高中,所以选择就读职中,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自信念不足,自控力也较弱。而且职校生一般在思想感情上,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挫折、创伤,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特别的心理特点,如用对立保护心中的疑惧、缺乏自信、感情用事、服软不服硬、自尊和自卑共存、意志薄弱等。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迫切地需要老师特殊     是班主任的关爱。我们总以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可是,有了爱,就肯定是胜利的教育吗?就肯定能够管理好班级吗?老师的爱,学生体会到了吗?接受了吗?经过和学生谈天、谈心,我了解到,能感受到老师爱心的学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许多学生都表示自己不留意,不知道,也就是说,老师付出的爱被学生领情的不到非常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喜爱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我曾教过一个学生,进校时成果处于班上的中上等,在班级管理上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可是因为一次犯错被撤出班干之职后,没有思考自己过错,反倒因为埋怨老师而自暴自弃甚至开始和一些后进生去上网,终于因为迷恋网络嬉戏而导致学习成果日复一日地下降。老师苦口婆心的规劝听不进去,眼神中满含怨气,一上课便萎靡不振地趴在桌上。我始终都没有放弃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我多么期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他的双眼再现追求的光线,然而他很少说话,我的努力也见效甚微。这名学生幡然醒悟之时,对我说:老师,其实我早就知道自己错了,可是落下的功课已经太多,我觉得再也补不上来了,于是连续铺张光阴,到现在就真的太晚了。听了,让人不禁唏嘘。这样的例子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常常遇到。根究其里,不难发觉,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事学生患上了较为严峻的心理疾病,才导致了他们消极地面对一切,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面对这样时有发生的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在注重学问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其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正确的面对并解决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同时,乐观寻求家庭与学校教育力气的整合,由心灵的挽救和良好环境的创设入手,给孩子们一片湛蓝的天空。再谈道德素质问题。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人性化、道德化的文明著称于世。毋庸置疑,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中之重。处在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为人师者更应当在传授学问的同时,发扬优良传统,利用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笔者个人以为,不仅要在课内通过各种感性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等)教导学生养成尊师敬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也说过:首先是老师品行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特地学问和技能的训练。从上述中外大教育家的真知灼见中可知,作为春蚕、作为蜡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严格规范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