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7~8题。7.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8.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A.红土

B.沙土

C.黄土

D.黑土参考答案:BB解析:7.从①到②,由干到湿,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A项错误;从②到③,由热到冷,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B项正确;从③到④,由湿到干,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C项错误;从④到①,由冷到热,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增强,D项错误。8.①处土地景观的特征是在“干”“热”的条件下形成,最有可能是沙土,故B项正确。

2.我国下列节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教师节

B.元旦

C.中秋节

D.春节参考答案:B解析:地球公转最快在一月初,近日点。3.下图为雨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示意图。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林土壤枯枝落叶多因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雨林生长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D.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原状20.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移民开发

②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政策的驱动,大量人口从东部进入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也是巴西政府拓疆计划的一部分

④“人口均衡”的政策也同样适用于我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19.A

20.B【19题详解】热带雨林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有机养分分解速度加快,降水多,流失快,土壤中的有机质积累少,绝大部分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热带雨林地区,植物本身作为营养主体,占有大量水分,并且因为地区蒸发旺盛,雨水冲刷频繁,导致地表无法储存养料以及过多的水分。植被一旦受到破坏,将破坏雨林的养分来源,导致本就贫瘠的土地更加贫瘠,脆弱的生态系统很难恢复。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项,故选A。【20题详解】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适宜大规模人口迁移,故①错误;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政策的驱动,大量人口从东部进入,利于西部地区的开发,故②正确;巴西引进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故③正确;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人口容量不同,巴西“人口均衡”政策不适合我国,故④错误,所以该题选B。4.某一游客在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6′N,120°18′E)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提供的信息。据下列信息判断下列各题。22.该旅游的时间可能是A.劳动节

B.国庆节

C.春节

D.圣诞节23.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时间外,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参考答案:22.B

23.A试题分析:5.读图5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11~12题。图5

1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因素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②④⑤

B.③④⑤C.①②③

D.①③④12.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A6.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城市主体集中于河谷,迄今已发展成一个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2-8千米的带状城市。回答14~15题。14.兰州成为带状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行政规划15.下列有关宁波与兰州的差异,正确的叙述是A.因为经度的差异,宁波的白昼比兰州长B.因为纬度的差异,宁波的气候比兰州湿润C.因为地势高低的不同,宁波的地壳比兰州薄D.因为海陆位置的不同,宁波的植被以常绿林为主参考答案:AC7.下图是晨昏线与地方时9时的经线的交点随时间(半年)和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各题。39.图中a的值最有可能接近(

)A.0°

B.30°

C.60°

D.70°40.①、②两点所对应的纬度,正确的叙述是(

)A.纬度可能相同

B.纬度一定相同C.纬度值一定相同

D.不确定参考答案:39.C

40.C8.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参考答案:C9.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5.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参考答案:4.A

5.C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中关键信息,比如绿化带和渗水道路,结合到水循环的关键缓解分析答题。【4题详解】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尤其是雨季地表径流大增,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市区容易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大,本题结合材料,最优选项应为D,其余选项错误。【5题详解】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同时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城市洪灾主要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也不能根本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0.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下面小题。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参考答案:3.C

4.D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生命存在的条件。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况和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注意因果关系。3.根据其“距地球仅40光年”,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距离太阳约4.5*109KM,1光年约为9.5*1012KM,说明太阳系的半径远小于1光年,而银河系的半径约4万光年,故判断其位于银河系。4.材料反映该行星“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而行星表面的温度由其距离恒星的距离决定。11.2006年第一号强台风“珍珠”给福建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25-26题。25、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珍珠”成因的是26、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A.沙尘暴天气

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C.地震、海啸

D.狂风、赤潮参考答案:25.C

26.B12.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参考答案:C略13.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农村

B.农村到城市C.城市到城市

D.城市到农村参考答案:B14.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参考答案:C12月2日到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2月22日前后到至次年1月1日这段,太阳直射点移动向北移动。15.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13.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14.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参考答案:12.B

13.A

14.C第12题,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第13题,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第14题,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点睛】本题组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6.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如图)。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下列有关应用“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木桶原理”说明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人口的合理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参考答案:B【分析】地球的环境承载量是有限度的,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B正确;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短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17.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P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慢C.在莫霍界面,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D.在古登堡界面S波完全消失参考答案:D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通过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快,AB错误;在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C错误;在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波速下降,D正确。故选D。18.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曲线图。回答16-17题:16.图中A点所代表的节气为(

)A.夏至

B.秋分

C.冬至

D.春分17.此地所处的纬度为(

)A.23o26′N

B.0o

C.66o34′N

D.90oN参考答案:D

C19.下图为2016年12月5日17时的亚洲东部天气形势略图,此后24小时上海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气压升高,气温升高B.气压降低,气温降低C.气温降低,天气转晴D.气温升高,阴雨绵绵参考答案:C【名师点精】常见的天气系统包含锋面系统与(反)气旋天气系统。其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如下所示:20.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a)”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b)”,完成12~13题。12.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

13.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主要用作生活燃料,使用效率低

D.主要用作饲料,综合利用率高参考答案:12.B

13.C21.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地球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作用不明显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北岸较长江南岸侵蚀严重C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任何偏移D在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向西偏参考答案:D22.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10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5~6题。5.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6.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参考答案:5-6DD23.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参考答案:B古生代是无脊椎动物出现的时代。24.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A.光球、日冕、色球

B.光球、色球、日冕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参考答案:B25.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根据下图回答9~11题。我国某地区略图9.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10.图示区域容易出现干旱、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流汇水面积大

B.河流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C.山区面积广大

D.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11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小麦

B该地区的河流普遍有冰期

C该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该地广泛发育的土壤是红壤参考答案:B

D

B略26.有关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合理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合理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合理人口容量越小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合理人口容量越小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l)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①

;②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参考答案:(1)逐年增加

(2)①从农村到城市

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3)自发

务工

经商解析:(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这一时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和工矿区。(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是自发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是经商和务工。28.分析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的气压状况图,依次回答:(10分)(1)图中C从气压看是

D从气流看是

(2)从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看C、D中有下沉气流的是

(3)从天气状况看,C地的天气是

,D地的天气是

(4)从风向来看,A地吹

风,B地吹

风、二者风力较大的是

(5)此时图中甲乙丙丁中降水较多的是

地,即将迎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是

地参考答案:(1)高压;气旋(2)C(3)晴朗

阴雨(4)西北风(偏西风);西南风(偏南风),A(5)甲丁

,乙29.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我省某中学高一学生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0分)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而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甲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A、B的偏动情况。图乙是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还未绘制完成)。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向▲(左或右)偏,甲图中电炉对应乙图中的▲ (填字母)。(2分)(2)乙图中ABCD中气压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如果A位于B的西方,则AB之间的风向为 ▲ 。(3分)(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3分)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在乙图中,用四个箭头表示A、B之间的热力环流。(1分)(5)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夜间的海洋与陆地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海洋、陆地)。(1分)参考答案:(1)右

B(2分)

(2)A

D

西北风(3分)

(3)①

(④)②(3分)

(4)图略(逆时针方向,A→B→C→D→A)(1分)

(5)海洋(1分)

30.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__。(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渭河平原和宁夏平原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__________相同。(3)图中B处地貌类型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___地。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_____地,假如该地有地下水资源应该是____地。参考答案:(1)B

C

A

(2)水平

A

(3)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4)B

B

C(2)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而成,故反映地壳的水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并有错动和位移,从而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是地堑构造,会形成谷地,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我国的渭河平原和宁夏平原就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后经流水的沉积作用而成,因此都属于断层构造,与图示A构造相同。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人口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应由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材料二

左图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右图为我国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1)与现阶段相比,我国Ⅲ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2)描述我国2020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3)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有人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对此,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参考答案:(1)不会发生变化

出生率上升的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依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2)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2020年-2040年时间段上升速度较快,之后上升速度下降。(3)同意:缓解养老压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平均寿命延长;充分发挥经验等优势。不同意:增加年轻人就业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老年人平均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有些职业不适合等。【详解】(1)人口增长模式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进行判断,我国Ⅲ阶段出生率上升的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依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故人口增长模式还是三低模式,不会发生变化。(2)根据图示信息,我国2020年-2040年青少年抚养比略有增大,老年抚养比明显增大,故总抚养比上升速度较快;2040年-2060年青少年抚养比略有下降,老年抚养比有所上升,总抚养比仍在上升,上升速度有所下降。2020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3)同意延迟退休理由从缓解劳动力不足,减轻养老负担等,同时现在平均寿命延长并且老年人可以充分发挥经验等优势。不同意的理由从老年人继续就业会增加年轻人就业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另外老年人平均健康状况下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老年人在身体机能等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