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6人和高等动物地神经调节_第1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6人和高等动物地神经调节_第2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6人和高等动物地神经调节_第3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6人和高等动物地神经调节_第4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6人和高等动物地神经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PAGE1·课时作业(二十六)(A卷)一、选择题1.(2014·上海)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作是为了研究 ()A.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B.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C.效应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D.传入神经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解析脚趾皮肤中含有的是感受器,所以环割剥除脚趾皮肤,去除感受器,可以研究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答案B2.(2014·海南)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骨骼肌中有感受器,A项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项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项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所以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项正确。答案C3.(2013·大纲全国)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上双向传导,C项错误。答案C4.(2013·四川)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故选项A正确;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故选C项。答案C5.(2013·海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解析兴奋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Na+有关,所以A项正确。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门控的K+通道打开导致K+外流,静息电位接近K+的平衡电位,故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由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其主要取决于离子渗透压,与血浆中的Na+和Cl-浓度有关,D项正确。在Na-K泵的作用下通过主动运输将K+运输到细胞内Na+运输到细胞外,这对维持多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故B项错误。答案B6.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兴奋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A、B项正确,C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部位的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D项正确。答案C7.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的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解析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宜刺激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造成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当兴奋传至a电极处时,记录仪的指针为零,说明此时a、c两电极处膜外电位相同,而此时a电极膜外是负电位,因此,被损伤部位c点膜外也为负电位;兴奋传至b点时,a处的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即a处膜外为正电位,c处膜外为负电位,此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记录仪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因此,结果能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答案C8.(2013·海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解析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合成并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A项正确;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说明没有兴奋的传递,所以不释放递质,B项错误;突触小体为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的杯状小体,其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C项正确;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项正确。答案B9.(2014·上海)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解析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没有消失,膜电位不发生显著变化,故A、D项错误;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使得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所以就一直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B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10.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明:图中B、C、D代表不同的神经细胞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解析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答案B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解析图甲中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不能代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t1-t2的变化先是Na+内流然后K+外流造成,t3-t4电位的变化先是K+外流然后是Na+内流造成。答案C1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答案B二、非选择题13.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C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突触小体中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的乙酰胆碱就通过________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重症肌无力。(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导致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此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__,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都是________,这些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__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4)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的稳态调节的有________等。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兴奋的传递、激素的分泌调节、免疫异常病等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能从题干和图解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都是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且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中。由甲图可以直接看出,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乙酰胆碱受体将被胞吞或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2)X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应为甲状腺激素;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在负反馈调节作用下,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再结合题图,可知Y激素就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因此患者的体温要高于常人;在体温调节作用下,机体产热与散热大致相当。(3)抗体与抗原结合,导致抗原失去感染性;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是作为抗原导致了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答案(1)胞吐被胞吞并分解或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2)减少负反馈调节高等于(3)抗原蛋白质(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4.(2014·重庆)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________,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________。(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________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________,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解析(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2)刺激感受器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引起机体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后产生不同的感觉。由图中比较,同种刺激类型的不同刺激强度引起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的差异,在相同时长神经冲动数量不同(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3)此患者整个传入神经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觉,应该是神经中枢(热觉形成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受损。答案(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15.(2014·浙江)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②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解析(1)屈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不在大脑,所以即使捣毁大脑,仍然可以发生屈反射;由于兴奋的传导与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刺激和屈腿不能同时发生;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一样可以兴奋,刺激能发生兴奋从而肌肉收缩;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传递具有单向的特点,即只能由传出神经到腓肠肌,而不能从腓肠肌到传出神经,所以神经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2)验证反射中枢存在的部位,应设计破坏脊髓的实验组。答案(1)组别预测结果原因①屈腿屈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反射弧完整,可以完成反射,所以能够屈腿②不同时发生从刺激到作出反应需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同时发生③收缩直接刺激效应器,效应器也可以兴奋,所以能够收缩④不能由于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的传递只能单向而不能反过来传递,所以刺激腓肠肌,兴奋不能传到神经(2)⑤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的左后肢趾端,观察是否屈腿(B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可称之为反射D.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刺激同一反射弧的不同部位,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二者一般不属于同一组织或器官;反射要满足反射弧完整和刺激达到一定的值两个条件;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答案A2.(2012·安徽)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及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中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当神经元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这种通过通道,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膜电位恢复过程中,Na+的排出是在Na+-K+泵(ATP、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而完成的,属于主动运输,A项正确。答案A3.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解析据图分析,GABA作为神经递质,贮存在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Cl-内流,进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方式是胞吐(外排),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GABA属于小分子物质,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B项正确;由图可知,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C项正确;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项错误。答案D4.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l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仍能测到电位变化解析图1中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排,但膜内的钾离子浓度仍比膜外高,A项正确;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且没有兴奋传导,所以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B项正确;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②处未处理,局部电流先传导到微电极左侧,后传导到微电极右侧,所以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C项错误;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微电极右侧为负电位,左侧为正电位,所以能测到电位变化,D项正确。答案C5.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C.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解析神经细胞A与神经细胞B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称为突触,图中①表示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且神经递质的释放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具有单向性,图中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相当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递质,属于大分子化学物质,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胞吐,依赖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B项错误;突触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神经冲动,C项正确;突触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是单方向的,不能由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D项正确。答案B6.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分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ATP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Na+通道大量开放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Na+通道的打开,形成一个小电位解析由图示标注可知⑤→④→③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所以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K+外流为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ATP;处于③与④之间时,由于Na+通道大量开放,导致Na+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以不影响a处释放乙酰胆碱;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故不能引起b处去极化,所以不能形成小电位。答案B7.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右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解析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膜外Cl-内流,导致静息电位更加巩固,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K+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传递相关信息导致Cl-通道的开启。答案D8.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由活细胞产生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B.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解析不是所有的激素都是蛋白质,也有的是多肽和脂类,神经递质的本质是乙酰胆碱;激素大多数不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多数是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号;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不会再有活性;激素会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酶会和底物结合,催化底物,神经递质会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传递兴奋。答案D9.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由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以上分析可知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机理不同;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答案C10.下列过程不需要受体参与的是 ()A.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C.抗原刺激B细胞使其活化 D.血清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解析A、B、C中作用的对象都是细胞(垂体细胞、突触后膜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B细胞),需要受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血清抗体作用于抗原,需要抗原决定簇,不需要受体。答案D二、非选择题11.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______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_(膜内/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_______次。(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______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1)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效应器。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8、内质网7和高尔基体3。(2)若刺激M点,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神经细胞A→神经细胞B,故电流表将偏转1次。(3)当兴奋抵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马上被分解,但有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1)效应器8、7、3(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1(3)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2014·四川)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右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3)伤害引起的痛觉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直接促进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解析(1)据图中神经节的位置可知,a表示传入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