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学院:体育学院对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大同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缺乏体育兴趣、场地器材不足、运动技术技能不熟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此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旨在为大同大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大同大学;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目录TOC\o"1-3"\u1前言 (1)2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研究对象 (1)2.2研究方法 (1)2.2.1文献资料法 (1)2.2.2问卷调查法 (1)2.2.3观察法 (1)3结果 (1)3.1大同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1)3.1.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1)3.1.2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2)3.1.3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 (2)3.1.4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3)3.1.5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 (3)3.1.6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段 (4)3.1.7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 (4)4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4)5结论与建议 (5)5.1结论 (5)5.2建议 (5)参考文献 (6)

1前言课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行为方式。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管理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学生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自觉意识和锻炼习惯。本文对大同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准确的了解大同大学课外体育锻炼的氛围、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各项目的人数比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参加的时段、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能否满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需求的情况、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利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引导学生理性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大同大学普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大同大学2004、2005、2006、2007级1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参考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搜索中国期刊网获得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有关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2.2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大同大学2004、2005、2006、2007级在校本科生140名(男80名,女60名),共发放问卷140份(各年级以1:1:1:1的比例发放),返回136份返回率为97.1%,有效率为96.4%。2.2.3观察法在体育锻炼场所进行仔细观察,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3结果3.1大同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3.1.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是学生用课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的意愿,是学生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常以需求、兴趣、态度、习惯、熟练、自觉、情绪等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以及通过赏罚、社会承认和自己锻炼成绩等的作用而得到加强或抑制。表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增强体质兴趣爱好娱乐身心社交提高运动技能缓解压力应付考试男80.243.663.530.454.22211.3女72.438.470.328.660.614.613.5合计76.34166.929.557.418.612.4从表1调查结果来看,有76.3%的学生认为参加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57.4%的学生认为参加锻炼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可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明确认识,动机是健康、积极的,这与实现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是相适应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而娱乐身心占66.9%,兴趣爱好占41%,社交占29.5%,缓解压力占18.6%,这体现了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和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反映了学生对体育锻炼有多元性的需要。为应付考试而参加锻炼的学生占12.4%,这说明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存在一些消积因素。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动机,养成良好的习惯。3.1.2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表2学生参加课外锻炼项目的调查(%)项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体操网球游泳男72.86425.230261012.416.61812.5女21.43.024.824.432.45.640.64.81615.3合计47.133.52527.229.27.826.510.71713.9从表2的调查结果发现,男生主要参加锻炼的项目,篮球占72.8%,足球占64%,说明男生喜欢激烈、对抗性强、活动量较大的项目。同时我校篮球场地充足,也是男生选择篮球作为主要锻炼的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女生主要参加锻炼的项目,健美操占40.6%,羽毛球占29.2%,乒乓球占27.2%,说明女生喜欢对抗性小、不激烈、节奏性强、可以独立练习、易于控制运动量、并有利于形体发展的项目。男女生主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与我校开设的体育课项目有很大关系。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排球、网球、游泳这三项课外体育锻炼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多,说明学生比较喜欢这些项目,但是学校缺少正规的场地,新建场地尚未完工,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参加这些项目锻炼的积极性。3.1.3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表3学生每周参加锻炼次数的调查(%)1次以下2次3次3次以上2007级13.620.642.8232006级15.328.438.917.42005级2036.330.213.52004级43.236.511.48.9在对四个年级所调查的问卷分析来看,我校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于一次所占的比例为:2007级占13.6%,2006级占15.3%,2005级占20%,2004级占43.2%。2004级所占比例要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这也是毕业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如果按照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公布的《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体育人口的概念应为大学生每周参加锻炼次数不低于3次,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低于3次所占比例为:2007级占38.2%,2006级占43.7%,2005级占46.3%,2004级占56.3%,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体育人口的要求。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多于3次的学生2007级占23%,2006级占17.4%,2005级占13.5%,2004级占8.9%。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呈递减趋势,说明学生入校后体质在逐年减弱。3.1.4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表4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统计(%)30分钟以下30-60分钟60-120分钟120分钟以上不确定男8.724.841.51015女32.237.816.7103.3通过表4可以发现男生参加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0-120分钟这个时段,女生参加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0分钟以下。这主要与男女生的体能条件差异和对锻炼的兴趣度有关。男生每次参加锻炼不确定的占15%,比例较大,反映出男生每次参加锻炼的无计划性、盲目性较大。合理的锻炼时间应该是30-60分钟,不应低于30分钟也不宜高于120分钟,运动时间过量和运动时间过少都不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3.1.5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表5学生参加锻炼组织形式调查(%)独自锻炼与好友一起与班级一起与室友一起不确定男18.727.57.533.812.5女2.54527.5520由表5可以发现,男生喜欢独自或自发地与好友或室友一起锻炼,说明男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更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女生则主要集中在与好友和室友一起锻炼,表现出女生计划性强,组织形式比较统一,大多喜欢和自己的好友一起锻炼。组织形式不确定男生占12.5%,女生占20%,所占比例较高,说明男女生参加锻炼都具有随意性。3.1.6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段表6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段的统计(%)n=1366:00-8:009:00-11:0011:00-14:0015:00-18:0020:00以后人数302324527%22.116.917.738.25.1由上表可以发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集中在下午15:00-18:00时段,这与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基本一致。需要提示的是,清晨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好时段,但从晨炼的比例来看,未达到预想的效果。要想改善目前这种状况还需学校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统筹安排,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3.1.7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表7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场所的调查(%)室内场馆田径场室外球场健身房宿舍其它%1.430.945.65.97.48.8从锻炼场地的选择来看,室外球场、田径场地、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出于方便考虑,学生选择在宿舍锻炼也占一定的比例,而我校室内场馆尚未建好、健身房缺少,使锻炼受到一定限制,故所占比例较小。由于我校公共健身器材充足,学生可以在散步、聊天的过程中,随意选择器材进行锻炼,故其它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大。4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表8影响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因素的调查(%)n=136没时间缺乏兴趣场地器材不足没人组织领导运动技能不熟练人数1325601523%9.6%18.4%44.1%11.0%16.9%由表8可知,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课外活动开展的首选因素。学校运动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物质保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的规模、类型和状况,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运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等。近几年我校处于过渡期,暂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原有的运动场地设施难以满足要求,与新建的设施在衔接上出现了部分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其次,缺乏锻炼兴趣,运动技能不熟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被其它活动所占据。尤其是学电脑或上网占据着大学生相当的课余时间,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电脑学习和操作上,而上网、游戏的乐趣更使得很多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生了转移,课余时间选择玩电脑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运动兴趣受到很大冲击。另外缺少组织指导也是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表现出随意性和无序性,仍需有人给予组织、指导。5结论与建议5.1结论5.1.1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他们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调剂自己的业余生活。5.1.2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有一定的盲目性,无计划,缺乏合理的安排。5.1.3学生每次参加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分钟,女生锻炼时间少于男生,组织形式比较稳定。5.1.4低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其中体育课程引导和学习需要等强制因素起到一定的作用。5.1.5缺乏体育兴趣、场地器材不足、运动技术技能不熟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5.2建议5.2.1随着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逐步形成,要求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运动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加强在课余时间里对学生的辅导工作。5.2.2成立各种运动俱乐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有组织,系统地从事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5.2.3完善高校体育设施与环境,增加适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设置应结合学生对各运动项目的兴趣而不同。5.2.4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使之与终身体育接轨。参考文献:[1]绽小霞.苏南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科技,2007,46(4):25-30.[2]李春林.对同济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6,12(5):10-12.[3]余清凤.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调查与分析[J].咸阳师范专科学院报,2003,3(5):3-9.[4]唐开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项目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21(7):3-4.[5]董金果.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兴趣与分析习惯的调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5,23(5):6-9.[6]魏荣.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5,6(3):2-5.[7]梁红霞.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荷泽学院学报,2007,14(4):1-4.[8]张俊英.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34(3):11-15.[9]王学华.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16(4):10-13.[10]李凯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2(6):10-16.DatongUniversityofOrdinaryStudentsExtra-curricularPhysicalActivitySurveyandAnalysisoftheAbstract:Throughthesurvey,literature,observation,theDatongKeywords:daton

大同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问卷调查各位同学:你好!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