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广西.巴马县百魔洞养生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AGEPAGE1目录TOC\o"1-2"\h\z\u第一章规划背景 21.1规划背景 21.2规划意义 2第二章现状概况 22.1自然条件概况 22.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3规划区现状分析 4第三章规划依据与规划指导思想 43.1规划依据 43.2规划指导思想 53.3规划原则 5第四章发展定位及规模 54.1发展定位 54.2发展规模 6第五章养生度假区布局规划 75.1用地规划 75.2功能分区 75.3空间管制规划 75.4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5.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5.6居住用地规划 85.7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95.8五线控制规划 95.9市政工程规划 105.10环境保护规划 145.11综合防灾规划 155.12近期建设规划 175.13发展时序规划 17第六章规划控制体系 186.1建筑高度控制 186.2建筑间距控制 186.3建筑密度控制 186.4建筑容积率控制 186.5建筑后退规定 19第七章规划导引体系 197.1空间体系导则 197.2建筑风貌设计导则 197.3街道景观设计导则 207.4街道设施空间导则 207.5地面铺装设计导则 207.6夜景照明设计导则 207.7养生标识系统导则 217.8无障碍设计导则 21附录 22PAGEPAGE23第一章规划背景1.1规划背景巴马县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该处山水风光神奇独特,生态环境良好,是一个山清、水秀、洞奇、物美、民淳、人寿的养生名县,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著名学者森下敬一博士赞誉为“遗落在人间的一块净土”,是广西红水河国际养生目的地的主打品牌。2009年,该县共接待旅客93.81万人次,实现养生社会总收入5.87亿元,分别比3年前增了668.30%、3818.33%,发展速度创造了“巴马现象”。广西巴马华昱生态养生度假项目由深圳华昱机构投资开发。该机构在2009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与巴马县签订了前期投资30亿元,远期总投资达100亿元的生态养生度假项目。该项目以“全面控制、永久保护”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引,以生态养生、养生度假为主要方向,重在保护巴马自然生态资源,恢复和保护原生态文化特征,引导和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力图打造一个集“养生度假、有机农业、高端净水”为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文明样板。华昱巴马养生项目有两个重点:一是百魔洞养生度假区,拟于近期投资10亿元人民币,远期投资20亿元人民币,合计投资30亿元人民币,把百魔洞开发成集长寿养生、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AAAA级养生景区和综合型养生度假基地,以功能养生、商务养生、度假养生为功能定位。二是龙洪养生度假区,拟于近期投资20亿元人民币,远期投资30亿元人民币,合计投资50亿元人民币,把龙洪打造成以高端客户为目标人群,以养生与度假休闲为功能定位的养生度假区,最终建成一个有特殊地理个性、有文化魅力影响的国际知名社区。此外,华昱巴马有机农业和水资源保护开发项目拟投资20亿元人民币。项目将沿盘阳河两岸沿线建立有机农业区,同时对盘阳河、龙洪河水资源实施保护。项目计划在巴马各乡镇租用土地5500亩,争取三至五年将其建成中国最美丽、最生态的示范农场。1.2规划意义华昱集团开发巴马项目,强调社会效益,力争做成生态文明的代表作,将始终把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华昱巴马项目规划方案的出台,将是河池市,特别是巴马县养生生态产业迈出去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第二章现状概况2.1自然条件概况2.1.1地理位置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东经106°23′26″至107°32′41″,北纬23°49′53″至24°23′26″之间,东与大化瑶族自治县接壤,南跟平果、田东、田阳三县相邻,西和百色、凌云两县交界,北靠东兰、凤山两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乡和香猪乡。2.1.2地形地貌巴马县境内石山连绵,土丘遍布,中低山头986座,山多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素有万岗之称。境内地貌千姿百态,西部山地高峰耸立,东、南、中部丘陵延绵,地势为三面高中间低,西北向东南倾斜,形似泥箕状,总的趋势是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高程一般在300-800米,最高点塔云山海拔1216.3米,最低点为那法屯前河海拔176米。全县分为三种地貌:北部及西部为碳酸盐类岩溶地貌,面积59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9.98%,东南部为沙页岩丘陵谷地貌,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7.44%;西北部系山地貌4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2.58%。2.1.3气候气象巴马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春秋相等,阳光充足,夏热冬暖,春秋凉爽,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20.4℃,年平均降雨量1560毫米,年蒸发量1459毫米,年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1552.9小时。年无霜期337天至358天。2.1.4水文水系巴马县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水系,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红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巴马边境,共有大小河流133条,水资源总量13.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3.68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95亿立方米,地下水0.786亿立方米,需水量1.259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盘阳河、灵岐河、百东河等,县境内溪流密布,雨量充沛。盘阳河是红水河在巴马县境内最大的支流,由北向南将巴马一分为二,是巴马境内石山区和土山区的界河,流域内多岩溶地区,共有13条支流,境内全长51.6公里,集雨419.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亿立方米。盘阳河源于凤山县桥音乡,流经凤山水源洞,穿行于巴马县甲篆乡境内百魔洞、百鸟岩最后一个出口注入赐福湖,全长145公里,其中流经巴马境内的60公里河段,因盘阳村为中段落,故名盘阳河。盘阳河是巴马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盘阳河水四进四出地下溶洞,形成了盘阳河一河多洞,洞洞清幽,浮浮沉沉,忽隐忽现,悠然神秘的特点,春、夏、秋三季两岸的凤尾竹的婆娑风姿和沿岸盈盈绿意,整条河流可以悠然秀美喻之。2.1.5自然生态巴马县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拥有世界罕见的岩溶洞穴群,比较典型的有被中英探险队称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和水、洞、天连成一体的百鸟岩以及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我国体积最大、世界体积第二大的陷坑——好龙天坑;美景如画的盘阳河;湖光山色的赐福湖;寓意长寿形如命字的长命河;清新的龙洪田园风光、水洞八卦田园等。这些奇特的山水风光造就了美丽巴马。巴马除有天然草地面积10万亩外,还有大面积的疏林草地、灌丛草丛地、林间草丛地、田隙间草丛地及大面积蕨类植被。全县草类分为43科185种,主要有白芽、硬骨草、鸭嘴草、香春草、金丝草、龙须草等。巴马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0.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08%(含灌木林),森林原生植被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天然植被有壳斗科、山茶科、金楼梅科、桦木科、桑科、豆科、山竹子科、玄参科、松科、夹竹桃科等54个科420个树种。主要分布在西部边远的中低山地区、南部偏僻山地丘陵。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有松木、杉木、柏木、油茶、香椿、油桐、八角、板栗、核桃等树种。2.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2.1人口分布巴马世居有壮、汉、瑶、苗等10个民族,据2005年底统计,全县总人口24.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0.57万人,占全县人口86.4%;全县农村户数45945户,农村人口21.78万人,农业劳动力10.2万人。全县行政区划1个镇,9个乡,103个村民委,1676个自然屯,1889个村民小组。2.2.2经济状况巴马瑶族自治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中石山丘陵占96.94%,其中喀斯特地貌占33.63%,山前丘陵占39.96%,以砂岩、页岩为基岩的中低山地貌占23.35%。山高坡陡、风化土层较薄的地质地貌条件,造成当地耕地坡陡、土浅、石多、分散等特点,耕地自然条件差及总量的缺乏是限制瑶族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东山、西山、平洞等地均属“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区,生产条件极差,基本上找不到可以开发的荒地。巴马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十五”计划中期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扶持老区建设投资的倾斜,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其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培育并初步形成以制糖、寿乡特色食品、矿产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养生、商贸、物流等行业加快增长;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加强。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07亿元;第二产业1.10亿元;第三产业2.18亿元,年人均纯收入1271元,人均有粮251公斤。如今,地区经济发展仍以农业为主导,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6.66万亩,其中水田7.2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巴马县仍属于县财政困难、农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的县份。2.2.3养生资源巴马县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长寿养生胜地,这里的巴盘屯村,村里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类圣地”。巴马盛产珍珠黄玉米、火麻、香猪、油鱼、银鱼、黑麻、山羊、蛤蚧、巴蕉竽粉丝等,由于生长于独特、封闭、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这些产品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推荐为“绿色长寿食品”。巴马境内有桃花源般的盘阳河秀丽风光,有被英国探险队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有令人如梦般经历三昼夜的百鸟岩,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好龙天坑群、大洛水晶宫等养生资源。2009年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113万人次,实现养生收入2.39亿元,其中入境游客0.333万人次,创外汇收入106万美元。2.3规划区现状分析2.3.1高程分析规划范围内地势东南、西北高,中间低。最低处为盘阳河所在地,绝对高程从290米左右上升到440米左右,落差在150米左右。其中重点地段高程以300米到320米为主,零星穿插若干山体,高程多在350米左右。2.3.2坡度分析规划范围内,东南、西北端,与山体相对应,坡度高至84.84%,依次递减。其中近1/2的范围所存在的坡度大于15%。2.3.3坡向分析规划范围内,山体众多,坡向整体较为复杂。2.3.4水系分析规划范围内,盘阳河从中间穿过,由东北至西南方向流过,属于有水河流。另外由西至东,有一条泄洪沟穿越其间,具有蓄水功能。2.3.5植被分析规划区内现有土地主要是林地和农田耕地。植被覆盖率较高,山体覆盖率都达到百分之百。2.3.6生态安全格局分析规划范围内有大面积的自然山体林地,水域,但斑块零散,不成体系,格局构建还需要进一步规划。2.3.7道路交通分析现状规划范围内道路主要沿山体绕行,以一条主路贯穿整个规划区,服务于现状中的村庄,线形曲折,道路结构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外联系较弱。2.3.8现状居民点分析(1)规划范围内以北高屯、百么、弄追三个村庄为主,布局较为分散。(2)现状村庄内部居民点分布散乱,建筑质量差。(3)村庄环境受到人为开山的破坏,居民生活用水直接排入盘阳河以及牲畜的污染。2.3.9现状景观风貌规划区内以天然的自然景观为主,风景秀丽,有“小桂林”之称,规划范围内有美丽的盘阳河风光,“天下第一洞”百魔洞,这里常年祥雾弥漫,经测定此洞中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7万个,是人们进行康复疗养的圣地。洞内有暗河、奇石、天坑,洞顶居住着高山瑶民,气势宏伟、神秘莫测的地质景观美不胜收。2.3.10规划范围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规划范围为:北至天然山体,西至现状过境道路S20322线,东至天然山体,南至盘阳河上的足拉桥段,涵盖现状中百么、弄追、北高屯三个村庄。整个规划边界严格依靠现有道路和山体。规划范围共计151.1公顷。第三章规划依据与规划指导思想3.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4);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9、《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2006);10、《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11、《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1996);12、《中国南方电网县级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5、《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16、《广西养生资源整合开发概念性规划》;17、《巴马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8、《世界长寿之乡——广西盘阳河长寿养生度假区养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2规划指导思想依据上位规划以及华昱集团的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高标准开发建设,发展一个休闲元素齐全,以“自然、生态、环保、文化”为主题,创造国际一流的养生度假休闲胜地,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休闲体验。彰显巴马核心价值:生命、养生、乐活、生态。坚持“严格控制、永久保护、适度开发、充分利用”的原则。3.3规划原则广西省巴马县百魔洞养生度假区要建成一个国际性的综合养生度假胜地,就应以生态优先、资源保护、因地制宜、体现当地文化内涵、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有序地开发度假区为规划原则。以下为项目规划的原则,作为百魔洞养生度假区详细规划、设计和开发的框架:1、生态优先、资源保护原则百魔洞要建立一个富含生态景观,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要提升和更新改造现有的自然条件,并结合生态环境与生态文化,使之成为整个项目的重点开发战略,确保环境质量达国内领先水平,树立鲜明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形象特色。以保护水资源和自然植被为优先,建议先将坡度超过25度的山体植被进行完全保留,并且将坡度低于25度但生态现状完好的山坡地段也保留下来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架。在此基础上,沿盘阳河岸线建立绿化廊带,并且在整个基地范围内选择最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地段进行恢复性绿化建设,从而生成纵横交错的生态安全格局,在这个格局下开始进行度假区的各项功能的分布,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规划。2、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原则要利用百魔洞独特的场地特点,合理利用和尽量维护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善用充裕的平地、低地和周围山脉的强烈对比,因地制宜,综合开发。3、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原则百魔洞要成为独树一帜的国际性养生度假区,就必须弘扬和挖掘地方文化,彰显其独特的旅游产品、建筑风格,突出度假区的文化内涵。4、提供多样化的高档次养生产品原则修建乐活酒店和一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多样化的养生产品服务,满足国内外游客对高素质养生产品的需求。5、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开发有序原则整个发展项目由一家有实力及著名的企业负责开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务求做到开发有序、高质发展。第四章发展定位及规模4.1发展定位华昱巴马养生度假项目功能定位:世界一流乐活养生基地,其功能包括佛道养生、乐活酒店、会务中心、音乐厅、健身、水疗、室内外游泳场、艺术家村、图书馆、中西养生餐饮、长寿文化研究基地及有机农业、产品商店等。努力将巴马打造成融休闲、度假、养生、温泉、登山、、漂流、美食、娱乐、购物、会议、居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国际养生度假社区:(1)国际养生康体中心养生康体产业是养生产业的生力军,是国际养生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华昱巴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泰国、印度、新加坡等地区养生康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泰国曼谷最著名的私立医院康民医院,每年约接治100万名患者,其中一半是外国人;印度政府凭借优质医疗服务以及全国通用英语的优势,欲打造亚洲最大的医疗保健养生地,并使养生医疗收入在2012年达到20亿美元。巴马冬短夏长,夏热冬凉,春秋凉爽宜人,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20.4℃,气候环境舒适宜人,阳光、地磁、温泉、森林等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很高,再加上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适合发展养生康体产业,一些糖尿病患者到巴马居住一段时间后无需药物便可达到保健效果。(2)打造广西“博鳌”生态养生国际会议中心目前,世界性的大型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年前短短两天的博鳌亚洲论坛,使得海南博鳌这个偏僻小镇一跃成为国际对话的平台,带动了博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华昱巴马项目特别进行了国际会议中心规划,将打造数家五星级酒店的国内最高端的酒店群,以及一批高档次、各具特色的养生企业及设施如千人会议厅、综合接待楼、附属庭院和花园等,消费方式以高档为主,兼顾中档。国际会议中心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广西甚至全国举办各类大中型国际会议和公务会议,打造一个广西的“博鳌”。(3)生态养生民俗村养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寻找差异,唯一性和个性化是度假区的生命力所在。“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世居有壮、汉、瑶、苗等10个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至今仍然保留着独有的民族习俗,这样为建设生态养生民俗村,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民俗村的建设可借鉴台湾民俗村的经验。台湾民俗村的创建旨在使台湾传统民俗文化有一处集中维护、传承、发扬之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了高水准的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游乐休闲胜地。台湾民俗村包括历史、古迹、民俗、文化、教育、游乐、休闲七大主题,全村分为昨日台湾区、今日台湾区、自然教育区、山林胜迹区、时空剧场区、休闲度假区和游客服务区。游客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享受了一趟知性、感性而富于意义的历史文化之旅,加深了解台湾优越的传统文化,怀念先民开拓的艰辛,共同爱护和珍惜台湾。台湾民俗村将民族民间文化的展示发挥到了极致,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无疑对民族文化展示的前景有所昭示。广西的养生名胜多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山、水、海著称,历史遗迹等人文景观较少且不很有名,因而民族文化的展示大有文章可做,将巴马投资兴建一座类似台湾民俗村的人文新景点,将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部集粹于巴马项目的民俗村,将这些少数民族村寨成为民族文化风情、民居建筑的展示中心,形成一个具有广西巴马民族特色的民居、茶道、饮食、民间工艺制品等文化内涵的“活化石”,并将与村内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景点融为一体,集我国民族文化、历史遗迹、休闲度假、热带雨林、自然教育为一体,充分展示我国民族风情之优美、自然物产之丰饶、历史文化之悠久。4.2发展规模4.2.1规划用地规模此次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51公顷左右,其中主要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33.04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32.5公顷,三类居住用地0.54公顷;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6.44公顷,其中商业金融业用地12.42公顷,体育用地1.85公顷,医疗卫生用地2.2公顷;绿地85.67公顷,其中街头绿地9.59公顷,防护绿地76.08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83公顷,水域和其他用地9.86公顷。4.2.2人口规模与接待能力本次巴马百魔洞养生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人口包括两个部分:养生度假人口、服务人口。(1)养生度假人口养生度假人口包括短期养生过夜人口和中长期度假居住人口,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和本次规划布局,到规划期末(2020年),规划建设不同规模的酒店41座,客房约530间,床位数约795床,按照入住率80%计算,接待过夜旅客636人。规划建设各类度假别墅,多层公寓261栋,别墅接待能力按照一栋三人的标准计算入住,公寓接待能力按照一套四人的标准入住,可容纳中长期度假人员约2018人,按照入住率80%计算,接待过夜游客1615人。合计每天接待游客约2251人。(2)服务人口养生服务人口包括酒店度假设施直接服务人员、商业和游乐设施服务人员、其他设施维护人员。酒店直接服务人口按照一间客房1.3人估算,每栋度假别墅单元1位服务人员估算,每栋多层公寓4位服务人员估算,直接服务人口共计1235人。其它市政、绿化维护服务人员约500人。服务人口共计1735人。因此,规划区内总人口约4000人。第五章养生度假区布局规划5.1用地规划根据有关规范和本次规划的规划原则、功能布局和设施的要求,度假区内用地性质主要有居住用地、旅馆业用地、休闲疗养用地、体育健身用地。规划保留大量的山体及盘阳河畔的绿地,在供人们休憩娱乐的同时,兼作防护绿地。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将规划结构定位为:一心,两轴,三片区。一心:中心活动广场将公共服务设施,各种文化休闲设施集中布置于中心活动广场周边,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中心,使其成为整个度假区的核心。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提高整个度假区的服务品质。两轴:生态轴线和水景轴线整个度假区的设计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谦和哲学为基本理念。在场地山谷地区设置生态廊道形成生态轴线,以生态廊道为骨架控制度假区的安全格局,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景观,分隔空间等多种作用。沿河流设置保护区和景观带形成水景轴,从而使场地水环境得到保护,同时突出度假区“水”的主题。三片区:度假养生别墅组团,中心公共建筑组团,商务养生别墅组团。根据游人不同需求将度假区分为三大片区,其中度假养生别墅组团以长期养生度假为主要功能,中心公共建筑组团以休闲娱乐,商务洽谈,短期休闲养生为主要功能,商务养生别墅组团以短期商务养生休闲为主要功能,从而满足不同游客对度假区的要求。5.2功能分区本次规划根据规划区的自然条件、区域性的养生市场分析,结合营造一个代表国际化、生态化的综合休闲项目的总体定位,根据场地生态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场地分为度假养生别墅组团,中心公共建筑组团,商务养生别墅组团等三大片区。1.度假养生别墅组团:西部片区以居住度假为主要功能,包括商务别墅区,别墅区以及保留山体,生态廊道穿过片区,组团与山体森林之间留有视线通廊,空气清新,环境优雅,适宜养生,体现了巴马地区“长寿之乡”的特色。2.中心公共建筑组团:中部片区以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包括星级酒店,活动广场,健身中心,水疗中心,特色商品,主题餐厅,商务会所,书吧,茶室,专家村,艺术家村等,适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商务洽谈,短期度假等。3.商务养生别墅组团:东部片区以家庭短期养生度假为主要功能,包括整个养生度假区的主入口接待区,院落养生别墅,滨水养生别墅,水厂等,继承当地文脉,富有民族特色,交通通达性较好,适宜进行短期度假。5.3空间管制规划空间管制规划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强制性与指导性并存原则3.空间准入的可操作性原则4.与其他规划协调原则:1.禁建区:规划范围内禁止建设的区域,坡度大于25度的山林地,公路沿线控制带、绿地空间、滨水的两边控制区禁建,其他包括原有山体森林,生态廊道,滨水空间等生态敏感地带,要大力进行保护,严禁开发建设。2.限建区:山体边缘缓坡地带,组团之间绿廊,坡度在10度到25度的山林地,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地区,要有限制的进行开发。3.适建区:场地中地形较为平坦、地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为适合进行开发建设的地区,度假区主要建设集中于此。4.已建区:场地中保留居民点还有场地内少量的已开发项目,这些区域属于已建区。(备注:以后开发作为建设用地)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措施,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5.4绿地景观系统规划5.4.1绿地系统规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也开始注意自己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提高。绿化具有改善生活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承载人们游憩和防灾的功能,绿地系统的规划现已逐步呈现出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网络连接、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百魔洞养生度假区绿地系统规划考虑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建设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绿化形式。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色廊道、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沿河岸绿地、建筑周围绿地等。形成一个以山体绿化为中心,生态绿色廊道和盘阳河为依托,以其它带状和点状绿地为补充,再加上古树点缀的绿地系统。结合当地的地形和生态环境状况,绿地系统以山体绿化为主的生产防护林为主,整个绿地系统的规划强调“低碳”的概念。绿地系统规划以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中心思想:生态绿色廊道结合泄洪沟贯穿于整个养生度假区,形成一条山野中的绿带;重点设计沿河绿化,沿河岸绿化结合周边公共服务区的组团绿化以及结合台地地形设计的台地景观,使沿河岸带状绿地的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规划在居住区、公建区形成块状绿地和带状绿地,便于为周围居民和办公人员服务,同时利用道路防护绿地形成绿化廊道。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各类绿地按照各自环境景观及防护要求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颜色与高矮层次的搭配、园林意境的创造,以强化植被的景观特质与点缀效果。5.4.2景观系统规划根据百魔洞养生度假区的景观风貌特色和现状特点,将其景观系统打造为:生态廊道贯穿,水线依托,绿线蓝线视线通廊相结合,多核心景观节点辐射和制高点控制的景观体系。生态景观绿色廊道作为景观轴为景观规划的核心,结合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泄洪沟体系,生态绿色廊道贯穿整个养生度假区,将各个景观节点,视线通廊和制高点连接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的景观体系。水岸线景观轴使景观规划更加灵动,是景观规划的灵魂。在原来已有盘阳河水系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节点的设计,对两岸进行系统的景观布置,公建区的景观布置将人们的视野引向开阔的水面,形成视线通廊,同时水边设计了亲水平台以及结合台地地形设计的逐渐改变标高的台地景观,将人们的视线引至水体。贴近人们的生活,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养生度假区景观节点的设计结合建筑的布置,同时也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生态绿色廊道和山体绿化的控制参照点,形成绿线通廊。古树和土地庙等重要保护区也成为重要的景观节点和景观轴线。5.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遵循等级分布、方便使用和公平共享的原则。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的不同,分成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为商业中心娱乐休闲区,其中分布了若干乐活酒店和小型酒店、会所、水疗中心、体育健身等公共娱乐休闲服务设施。第二层为养生度假别墅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分布于各别墅群中心位置。第三层为村民安置点和后勤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半径、人口等要求分布在各片区的中心位置。各层次的公共服务中心形成有机的网络系统,在最大程度上为游客提供方便。1、商业中心娱乐休闲区以服务中心(养生设施、商业设施、酒店设施、会所等)以及休闲中心(水疗中心、体育健身)为主,形成园区最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集休闲、娱乐、商业、养生于一体,为度假区提供集中而全面的服务设施。2、养生度假别墅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分布于各别墅群中心位置,主要功能是为别墅区游客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针对别墅区的功能,在其服务区配置特色商业配套设施。3、村民安置点和后勤服务中心村民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采取相对集中、均衡分布的原则,形成相应的服务中心。在后勤服务区配置医疗站、水厂、大型停车场、接待中心等设施,为整个园区提供后勤保障。5.6居住用地规划1、村民点拆迁安置:(1)村民安置点选址因素:区位条件、现状布局、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规划人口、建筑容量。搬迁居民以在开发范围以内的村庄为主,以及原址上将建设村民安置小区的村庄。搬迁依照就近原则,对居民还建住宅进行合理的安排。(2)村民点还建标准与措施:规划新建村民安置小区。以三层联排别墅建筑形式为主,建筑高度约10米,主要沿道路安置。平均每户建筑面积80-220平方米左右,容积率为1.0以下,建筑密度不大于40%,层高不超过三米。按村民家庭每户现状建筑面积与人口进行分配,保证搬迁居民的居住建筑面积和生活环境,并集中配置公共服务设施。2、度假别墅布置:休闲度假别墅采用组团布局的形式,建筑形式采用单层小型别墅,两层中型别墅,单层大型别墅及其单层豪华别墅等多种。综合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容量及度假区接待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共设置六个居住组团,其中拟建独栋别墅146栋。3、职工宿舍布置:职工宿舍根据服务人员的比例,集中布置,规划总用地面积0.92公顷,选址于水厂附近的空地上,依山而建。总建筑面积9396平方米,建筑基地面积4698平方米,容积率1.02,绿化率42%,建筑密度50.9%,职工宿舍2层,高度7米。5.7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规划道路在尊重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组团和地形进行规划,在盘阳河两侧的跨河交通组织上,选择高差最小的地方进行布局交通,不仅仅解决了交通问题,并且对入口区和中心组团进行了合理的职能划分。过境交通的设计方式使外界对基地范围的影响减到最低,并且改善了百么的交通条件。基地的西部范围的道路选线尽量尊重对原有道路的保留和利用,以减少项目投资。1、道路结构结合规划区自然地形条件,将规划区内道路结构与等级分为城市道路,度假区内部主干道和度假区内部次干道三级。主干道结合场地地形条件设计,基本沿等高线铺设,减少对地形的改造,尽可能多的保留原始地貌景观,并将各主要功能区串联成统一整体。主干道宽7米,两端与城市道路相接,方便游人车辆进入景区。次干道形成独立体系,作为主干道的补充,主要解决各功能区内部的交通问题。道路交叉均采用平交形式,缘石半径控制为15-30米。2、货运交通养生度假区需大量货运车辆运送各种生活物资,为减轻度假区内部交通的压力和降低道路修建成本,保持良好的环境品质,对机动车辆进行严格管制,使其集中在外围道路上,非特殊时段,特殊问题,仅允许小货车进入,园区内以电瓶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3、停车空间度假区的入口接待区地下进行大开挖,修建地下停车库,形成统一停车,大车停在地面,小车停在地下,采用电瓶车换乘。5.8五线控制规划1、道路红线控制沿规划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应根据城市道路等级、建筑物性质、规模等情况确定,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后退城市重要交通性干道10米,主干道8米以上,次干道6米以上,支路3米以上,结合度假区的规模和实际情况,一般采用后退8米、5米、3米几种情况。2、黄线控制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在基地范围内合理布局规划范围内水厂、污水处理设施、开闭所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界定清晰其保护范围。依据图则所划定的用地界线及相关控制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在黄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项目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3、绿线控制公共绿地:在各个功能组团的中心位置作为公建区休闲娱乐功能配套进行规划建设。生态绿地:通过楔形绿地、绿化通廊等形式将周围山体,河道沟渠周边等绿地引入规划区,充分体现度假区休闲宜居特色和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4、蓝线控制为保证防洪排涝安全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并营造良好的滨水景观环境,自百魔洞口开始沿盘阳河河道两侧进行如下控制:以百魔洞口为圆心的300米范围内沿297m高程点退河岸线30米进行控制;项目范围内盘阳河其他河段按297m高程点退河岸线20米进行控制。建筑物后退蓝线距离还应符合防洪有关规定,本区按照20年一遇洪水位来进行防治。5、紫线控制紫线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界线,本区暂无文物古迹遗址。5.9市政工程规划5.9.1电力工程规划1、百魔洞电网现状百魔洞附近现有梁湾电站及35KV变电站一个,规划设计从35KV变电站引来两回路10KV高压对园区进行供电。2、规划范围内的电力负荷需求预测经济的增长与电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参照《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中相关负荷密度预测标准,结合规划区综合经济水平及地域特殊情况,根据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用地功能及相关控制指标,采用单位用地面积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预测情况如下表:A块地:代码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值(kW/hm2)用地面积(hm2)用电负荷(kW)预测负荷(kW)容量需求(kVA)R居住用地5005.3626809381688B块地:代码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值(kW/hm2)用地面积(hm2)用电负荷(kW)预测负荷(kW)容量需求(kVA)R居住用地5006.92314511001982C块地:代码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值(kW/hm2)用地面积(hm2)用电负荷(kW)预测负荷(kW)容量需求(kVA)R公共设施用地8004.96396813892500D块地:代码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值(kW/hm2)用地面积(hm2)用电负荷(kW)预测负荷(kW)容量需求(kVA)R公共设施用地8009.4752026324738E块地:代码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值(kW/hm2)用地面积(hm2)用电负荷(kW)预测负荷(kW)容量需求(kVA)R居住用地5006.5325011382048F块地:代码用地性质负荷密度值(kW/hm2用地面积(hm2)用电负荷(kW)预测负荷(kW)容量需求(kVA)R居住用地5005.4627309551720注:规划区预测总负荷系数取0.35,按1.8容载比计算总用电负荷为:地块ABCDEF合计用电负荷(KW)26803145396875203250273023295预测负荷(KW)93811001389263211389558153容量需求(KVA)16881982250047382048172014676(1)根据负荷预测,规划设计1座10KV开闭所,深入负荷中心,10KV开闭所变压器容量为15000KVA。在A块地规划设计1250KVA+630KVA配电所一个,在B块地规划设计2*1000KVA配电所一个,在C块地规划设计2*1250KVA配电所一个,在D块地规划设计4*1000KVA+800KVA配电所一个,在E块地规划设计1000KVA+1250KVA配电所一个,在F块地规划设计1000KVA+800KVA配电所一个。(2)35kV电力进线采用架空敷设,高压走廊沿东西方向架设。(3)园区内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原则上不超过5km;0.4kV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原则上不超过0.5km。重要用户至少具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方向的电源供电。要求10kV配电网通过开关站、线路分段分支设备,形成环网,开环运行,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一般采用混合式供电,并有明确的供电范围,原则上不跨区供电。为使10kV配电网有较强的适应性,新建的主干线和开关站的土建工程均应按发展需要的规模一次建成。10kV开关站容量一般不宜超过15000kVA。(4)10kV线路及变电所0.4kV低压出线沿园区规划道路按电力线路规划走廊敷设。10kV线路前期可架空敷设,但在市政道路施工时,应预留好电缆管沟,原则上道路的东、南侧为电力线路走廊,市政道路施工时应与供电部门密切配合。中、后期则视经济能力、电力线路走廊所处的用地性质及负荷发展情况,逐步改为地下电缆敷设,以改善空间环境。(5)地下电缆敷设方式:沿绿化带或道路东侧和南侧的人行道下敷设,埋深不小于0.7米。当沿同一方向敷设的电缆根数少于8根时,可直埋;当根数为8~18根时则采用电缆沟敷设。(6)供电设施配置开闭所的布置型式可分为双列布置和单列布置,除条件限制外,宜采用双列布置。10kV高压经配电变压器降压后供给用户,10kV变电房根据地块内用电量按需配置,采用自行变电形式。各10kV变配电房间都应装设补偿电容,功率因数达到有关规定要求。补偿电容器组应能自动投切,不应在低谷负荷时使功率因数超前或使电压偏移超过规定值。(7)电力线辐射10kV电缆配电网应当采用环网结构,开环运行;架空配电网宜采用多分段多联络方式。配电线缆在各等级道路上敷设的形式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eq\o\ac(○,1)、主干道道路上,电缆宜于单侧(不与燃气管道同侧)采用电缆排管敷设方式。除天台大道电缆排管规模为15孔外,其余均为12孔。eq\o\ac(○,2)、次干道及以下等级道路上,可于单侧(不与燃气管道同侧)采用地下电缆排管(沟)或架空绝缘线方式。次干道电缆排管规模为8孔,以下等级道路电缆排管规模为4~6孔。eq\o\ac(○,3)、规划确定的商业街、景观路和重要路段应采用电缆暗沟或电缆排管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电缆明沟的敷设方式,电缆排管、电缆暗沟的管井及盖板应当与道路景观相协调。eq\o\ac(○,4)、由于电力主管线为单侧布置,故道路建设时应预埋穿越道路的排管至对侧,规模一般为4~8孔。(8)、道路照明及交通监控道路照明电源采用专用箱变供电,根据供电半径及负荷需要设置箱变。箱变容量(负载率控制在70%左右)应留有适量裕量,应满足浇洒、景观亮化、电话亭等市政公共用电需求。照明采用全夜、半夜灯方式,设置光控、时控、手控,并可自行切换。灯具光源宜采用高压钠灯,道路照明采用VV型电缆穿PVC管敷设,过街及交叉口埋设镀锌钢管,并应预留接线手孔。道路交叉口预留信号灯控制机沙井及接线手孔,并应预留至少两根过路管道,通过接线手孔相互连通。控制机沙井需预留至少两根管道与电信井连通,并预留管与电缆沟(或电力井)连通。5.9.2电信工程规划1、现状概述百魔洞电信网络由市区引来,采用一级汇接的二级网络结构,全网已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本次设计重点规划建设区内需根据市话用户容量预测规划新电信模块局和电信交接箱。园区内规划新电信支局需具备以先进的数字传输系统为主体的现代通讯网络,对外联络综合使用光纤与微波通讯。 2、规划原则网络建设要与城市各类通信网发展协调,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网络结构合理,便于实施和过渡。在满足通信业务的开放经营和竞争趋势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建立通信管道系统,保证所有通信线路在地下敷设的畅通。3、市话用户容量预测根据百魔洞的发展规模,别墅每户二部电话,一条八芯网络线;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每个办公室二部电话、二条八芯网络线来推算;每30m2建筑面积一部电话,一条八芯网络线;旅馆度假、疗养院每20m2建筑面积一部电话,一条八芯网络线;风景区每200m2建筑面积一部电话,并且配一条八芯网络线;市话容量预测见下表:用地性质用地面积(hm2)建筑面积(m2)单位建筑面积市话指标(部/m2)预测电话(部)度假养生别墅12.28405432/户200m405中心公共建筑14.36475011/80594商务养生别墅6.5366392/户200m367合计1366*0.7=95713664、电信规划内容(1)根据市话用户容量预测结果,白魔洞地区无需新建电信模块局。电信光缆由市区电信模块局引来,进入各地快内,在本区域内每个别墅区和公建区设光缆配线架,电信主干光缆逐步变换为单模光纤,以适应宽带传输的发展。电信光缆自市区电信模块局到光缆配线架。主干光缆、配线电缆均沿电信管道敷设。(2)居住区组团必须配置电信设备间,其中每栋高层住宅一间;别墅区组团每800户设一间,每间需建筑面积10m2。(3)在完成完善光纤到小区(FTTC)和光纤到大用户(FTTB)的建设基础上,逐步推动光纤向用户延伸。(4)电信管孔宜与道路施工同步建设,一般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的人行道下。所有市政道路建成的电信管孔,必须满足各类公共信息的要求,合理分配管孔资源。电信管道的设置标准:主干线按1000~1500线/每孔,用户配线按200~250线/每孔计算管道数。出局光缆按局容量而定,1~3万门为六孔。局间中继路由在城市主干道一般为24孔,次干道为12孔,支路为6孔。局间线路采用多芯光缆。管道转角或直线段每隔150米设检修用人手孔,在敷设电信管道孔数时,考虑10%的长途通信、15%的数据新业务及预留有线电视电缆管道。5、电力、电信近期实施方案照明及电信工程管线一次投资规模不大,可与规划路网的分步形成同步实施。电力线路由于一次投资较大,线路部分可采用临时与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分步实施。对成片开发的单位,10kV电源可采用电缆专线一次到位,沿线分散用户可采用临时架空线方式解决,电力管线设施建议与道路项目同步实施。近期主干线临时用电可采用150mm架空绝缘线敷设,支路可采用70mm架空绝缘线敷设。5.9.3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现状百魔洞养生度假区规划区域现状居民生活用水均采用盘阳河地表水或是其相连通的地下水系。盘阳河近四年最大年流量为600m3/秒。水质较好特别是地下部分,经简易处理即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目前村落供水为分散式自行设置系统取水供给。2、给水规划(1)、用水标准及用水量预测百魔洞养生度假区规划区域主要规划思路为建设一流乐活养生基地,能反映当地地域山水文化特色的,集居住、养生、休闲、会务等功能为一体,是盘阳河风景走廊中心;同时和龙洪田园风光养生度假区互为补充。综合生活用水量: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采用建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法进行测算,度假接待用水量:350升/床·日计算,床位数3000床,故度假接待用水量为1050吨/日。员工用水量:80升/床·日计算,500人,员工待用水量为40吨/日会议用水量:8升/人·次计算,以1000人计,两次,用水量为16吨/日。居民安置用水量:200升/人·日,350户,用水量为70吨/日。道路浇洒及绿化用水3L/m2·d计,规划区绿地浇洒面积约80000m2.绿化用水为240m3.各项用水量总和为1416吨/日,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按10%计算,为0.14161万m3/d,未预见水量按5%计算,为0.0708万m3/d。用水量预测:则该区总用水量约为1558吨/日。(2)、水源选择百魔洞养生度假区规划区域有盘阳河穿过,现状即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水源,据现有资料水源水量充沛,可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水源。拟将矿泉水厂和生活水厂合建。(3)、水厂规划根据业主建议和现实状况,结合白魔洞养生度假区规划区域水源分布特征、各片区用水情况、人口分布,通过对现状水厂生产能力及布局情况的分析,在考虑近远期情况下,经过有效水处理工艺,提高其供水安全性。水厂处理工艺,即沉淀、过滤及消毒,达到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划水厂建设规模分别为:水厂规划一览表水厂名称供水规模(万m3/d)用地规模(hm2)位置备注水厂0.21弄追村落处新建(4)、给水系统分区该区域地形变化较大,高差70m左右,给水分区原则充分参照现有供水系统和设施,分成两个区块,左侧度假养生别墅组团为一区,中心公建区右侧为一区,通过不同压力等级供水管网供水,满足不同地势的用水需求。(5)、管网规划配水管网为保证供水安全性,在各供水分区内,管网布置应尽量成环状。考虑到地势条件、运行压力以及施工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给水管材应尽量采用新型轻质管材,并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6)、消防给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该新城片区消防按同一时间着火点1处考虑,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室外消防栓设置;在管段上不应超过120m,服务半径不超过150m。消火栓距路边不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小于5m。5.9.4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工程设施发展需求分析(1)、排水系统及现状概况城区内有盘阳河纵穿过,雨水以盘阳河为界分为两个片区,目前规划区域尚无系统的排水管涵,左侧汇流的雨水主要依地势经过现状冲沟排入盘阳河。近四年最高水位为297.30m
。现有村落已就地势自行建成分散排水管,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即排放。(2)、现状排水设施分析从地区现有居民排水现状可以看出,污水形成部分系统,雨水系统未形成,因有盘阳河纵向流过,便于规划区内雨水排放,但规划建设过程中排水工程量较大。2、规划的对策及排水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排水系统主干管程,同时结合区内用地建设逐步实施雨污水管网,分散建设生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再排放,避免对盘阳河水质造成污染。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3、规划标准雨水:雨水量按Q=ψ·q·F计算(1)暴雨强度采用下列公式计算2850(1+0.597LgP)q=[L/(104M2·s)](t+8.5)0.767(2)设计降雨重现期主要根据地形特点和服务区用地性质两项因素确定,一般地区1~3年,重要地区5~10年;(3)径流系数建设用地0.90,绿化0.25。根据区域规划用地布局和地形,城区分为2个雨水排放分区,结合各排水分区地形,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各排水分区的雨水收集就近分散排入水体。4、雨水系统规划布局依据本次规划的用地布局,结合竖向设计及现有地势特点,在规划道路下布置雨水管道,雨水最后汇入盘阳河。根据本次雨水规划的系统布局,雨水分成两个大片区排放:(1)、盘阳河左侧片区该片区主要汇集规划区内盘阳河左侧西岸地区约1.38平方公里的雨水来水,在建筑组团规划路下分别布置d=500~d=600mm的雨水管道,组团外则通过渗透性较强的自然生态泄洪沟将雨水汇集最终向东排入盘阳河。(2)、盘阳河右侧片区主要汇集规划区盘阳河东岸地区约0.6平方公里的雨水来水,在建筑组团规划路下分别布置d=500~d=600mm的雨水管道,组团外则通过渗透性较强的自然生态泄洪沟将雨水汇集最终向西排入盘阳河。5、污水系统规划布局(1)、污水量预测污水排放系数0.8,污水量为1.246万m3/d。(2)、污水系统规划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确保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排水总管分散式路,组团建筑污废水先经三格化粪池进行初级沉淀处理,去除大块污物杂质后,经管径均为DN300~DN400的管道,坡度顺坡地敷设,再经生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入盘阳河等自然水系。人工湿地长宽比10:1,水力停留时间:7-10,天有机负荷:15-20kgBOD/(10000M2.d,起端设带孔布水管,出水端设可调节水位的集水管,湿地由根系层、土壤层和隔水层构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规模计算公式为F=6.57X10-3Q(104M2),故各区块占地面积约为区块1:Q=56M3/D,F=6.57X10-3Q=3680M2区块2:Q=28M3/D,F=6.57X10-3Q=1840M2区块3:Q=28M3/D,F=6.57X10-3Q=1840M2区块4:Q=40M3/D,F=6.57X10-3Q=2630M2区块5:Q=34M3/D,F=6.57X10-3Q=2235M2区块6:Q=118M3/D,F=6.57X10-3Q=7728M2区块7:Q=28M3/D,F=6.57X10-3Q=1840M2(3)、管网布局规划盘阳河左侧片区:该片区主要汇集规划区内盘阳河左侧西岸地区约1.38平方公里的污水来水,在规划路下分别布置d=300~d=400mm的污水管道。盘阳河右侧片区:主要汇集规划区内盘阳河东岸地区约0.60平方公里的污水来水,在规划路下分别布置d=300~d=400mm的污水管道。5.9.5竖向工程规划根据现状地形,平衡土方量,原则上有利于雨水污水的排放,有利于城市建设适宜性及城市景观要求,确定道路横坡纵坡。规划道路高程基本顺应地形落差,道路坡度0.2%—0.5%之间,绝大多数路段坡度大于0.2%。场地的竖向设计本着降低土方量的原则,尽可能接近场地现状高程。5.9.6环卫工程规划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环卫规划应布置环卫管理站、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以及公共厕所。
垃圾中转站的配置考虑其收运方式为小型机动车,因此转运站的服务半径设置为1.5千米。
垃圾收集点的布置在考虑不影响度假区卫生和景观环境等基础上确定其按70米左右的间距布置,并且在生产生活垃圾量较大的设施附近单独设置生活垃圾集聚点。
公共厕所布置依据:主要道路按300-500米,其中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其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应不小于300米,一般道路边的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750-1000米。5.10环境保护规划1、环境控制功能分区综合大气、噪声等方面的情况,把产业集聚区分为以下三级标准:一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居住、文教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集中的区域。该区噪声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二类以上标准,大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本功能区分布在度假养生别墅组团,商务养生别墅组团。二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居住区、车站、城市中心公建集中地段、工业与生活用地的混合地段。该区噪声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三类标准,大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本功能区分布在中心公共建筑组团。三类环境功能区:主导功能适用于工业及交通枢纽、干线。该区噪声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四类标准,大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本功能区分布主入口以及城市道路附近。2、大气环境控制保护充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设置生态廊道作为度假区的骨架,场地中山体绿地大多得到保留,各组团之间留有绿廊,通过扩大绿地,广泛设置绿化隔离带和生态防护绿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3、水环境控制保护制定流域规划,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以循环利用为原则,将治理和再利用相结合。排污系统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完善排污系统,推行清污分流和污水资源化。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技术纲要》、《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有关规定,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自来水厂、给水泵站周围15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声环境控制保护规划按照环境噪声区划的要求,各类功能区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分区控制区域控制标准0类公园、一类居住区昼间50dB(A),夜间40dB(A)一类居住文教机关单位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昼间55dB(A),夜间45dB(A)二类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昼间60dB(A),夜间50dB(A)三类工业区、车站、码头等昼间65dB(A),夜间55dB(A)四类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昼间70dB(A),夜间55dB(A)据此标准,0类控制区主要为度假养生别墅组团和商务养生别墅组团中的院落养生别墅,滨水养生别墅。二类控制区主要为中心公共建筑组团。四类控制区为外围交通干道两侧。控制措施:(1)建设噪声达标区,严格控制居住、文教、机关区域的噪声污染,逐步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率。(2)实行车辆分流,改善道路结构,分设汽车、自行车和人行道,中间设绿化隔离带,控制交通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加强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严格限制夜间建筑施工时间。(4)增加绿化,设置噪声隔离带。5.11综合防灾规划5.11.1防灾体系1、建立防灾指挥中心,位于入口接待区行政办公中心。2、建立防灾疏散系统,防灾疏散场地结合度假区的生态廊道,集中绿地,广场,停车场,主要道路布置。3、建立防灾避难系统,结合规划区内广场,大型绿地等作为防灾避难的场所。5.11.2防洪规划(一)规划区内河流基本情况:盘阳河盘阳河水流量较大,年平均流量64m3/s,最大流量1860m3/s,最小流量2.8m3/s。即使最干枯的季节也能保持在2.8m3/s(相当于24.2万m3/d)。(二)防洪规划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及广西省防洪标准,结合养生度假区发展规划确定,考虑到巴马县城市等级与规模,盘阳河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三)规划措施1、加强堤围建设,完善盘阳河堤岸线的建设,按标准建设、加固堤岸。同时结合度假区景观设计,完成度假区内部自然河堤的保护与改造。结合实际的洪水位,本次度假区规划将高程297米以上的用地作为度假区可建设用地的范围。2、加强排洪设施的建设。防洪设施的建设与度假区的建设同步,保证各种防洪设施的良好运行。区内排涝渠道与排水管道相结合,洪涝治理与工程措施、绿化、水土保持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3、疏通河道,加固堤岸,清除淤泥、垃圾,以增大现有河道的过水断面,提高过水能力。4、加强洪水预报,对超标洪水预先编制应急方案。5.11.3消防规划1、消防给水消防给水以自来水为主,天然水源为辅,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建设结合度假区各给水管网规划进行,布置成环状。2、消防车通道度假区内道路最小宽度不低于3.5米。满足消防车辆的的出入距离。3、消防通讯消防通讯应采用有线、无线和计算机通讯相结合的报警、受警和指挥调度系统,采用“集中接警与责任中队监听相结合”的方式,按每万门电话应调拨2条119火警专线与指挥中心连接,消防保卫重点单位至消防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中队设有线或无线火灾报警设备,消防指挥中心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设专线通讯。4、消防规划规划区内布置有一个消防站,位于入口接待处。消防栓设置间距为120m5.11.4人防规划1、总体布局根据养生度假区自然地理特征,有计划的发展中心体系;结合战时疏散和平时抗震防灾和消防的要求,合理布置、广场、绿地;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选址应远离居民集中区。2、重点防护目标重要的企业、对外交通设施、水厂、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各类危险品仓库是重要防护目标。重点防护单位必须按战备和防空要求,认真落实防护措施,确保战时能正常运转。重要防护目标不宜过于集中,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尽量避开高危险区和居住稠密区。3、重要目标的主要防护措施各目标的防护,由县人防指挥部统一指挥,采取专群防护及分区负责的方法实施。以伪装、转移、守护、加固、示假、设障等方式减少重要目标被打击的概率和在遭受小规模打击后能够及时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基础设施防护:供水排水、电信、煤气应进入地下,并尽量一体化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利于防护和平时的维护检修。广播电视、通信枢纽的主要设备应尽可能入地,以减少战时电磁脉冲的破坏。4、人防面积标准:战时留城人口为总人口的40%,按人均1平方米建设人防工程。成片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人防工程。5.11.5抗震规划1、避震疏散场地结合养生度假区的生态廊道、集中绿地、广场、停车场等人防工程设置人员避难疏散场地。避震场地要求为:疏散半径300-500米,人均疏散面积2-4平方米。2、避震疏散和物资运输通道规划区内主干道均为避震疏散通道。避震疏散通道原则上应使员工、居民的疏散救护便捷安全。据此确定建筑物限高或退后红线距离,限高或退后确有困难的建筑应采取其它工程上的补救措施,并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批准。规划将S20322线这条核心主干道路作为震时重要物资运输通道。5.11.6地面沉降控制规划1、地面沉降控制核心科学制定地面沉降控制目标,合理开采地下水,综合制定控制地面沉降对策,是地面沉降控制规划的核心。2、地面沉降控制对策(1)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养生度假区生活用水以自建水厂的供水为主。(2)进一步调整开采布局,压缩开采量,积极利用循环水。5.11.7危险品控制规划区内各类危险品的各生产环节:装卸、存储、运输、使用及处置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设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做到安全设计和安全生产管理。5.11.8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机制规划区应建立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风险预防和应急策略,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防范生化袭击、恐怖袭击、污染事故、重大火灾、地震、爆炸等突发安全事件及其衍生灾害,保证办公机构、生命线工程、基础设施脆弱区、人员高密集区等部门、设施和区域的安全。加强交通、供电、供水、供气以及危险品仓库等企业和设施的安全,增强保护力度,在建设中增强其稳定性、隐蔽性和抗破坏性,防止其遭受恐怖袭击及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5.12近期建设规划规划近期建设范围为:沿盘阳河向西北方向发散,同时向东侧延伸近期建设重点优先布局基础服务设施包括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医疗卫生等。市政服务设施包括供应设施、交通服务设施、供电、电讯、环境设施等。近期建设项目一览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代号地块数量1公共设施用地C旅馆业用地C253体育健身用地C421休疗养用地C5312道路广场用地S道路用地S21广场用地S3113绿地G街头绿地G121防护绿地G2214水域及其它水域E15.13发展时序规划1、建成区(已建区)根据现状已经建成的地区进行确定。2、启动期用地(起步区)养生度假区东北方向以2012酒店为核心向西发散,以商业服务为主。通过酒店服务业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同时通过商业服务带动基础配套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建设。目前2012酒店已经在建设中,建设时间为2010年—2012年。3、展开期用地(发展区)以启动用地范围为核心向西发散,主要包括以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设施为主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巴马长寿文化的的水疗中心,体育健身区,发展养生的酒店等。同时还有水厂和职工宿舍的建设,另外还有原有居民点的规划迁移区建设。4、成熟期用地(2021-2025年)(控制区)空间上在启动区和展开期外围,时间上最晚进行,主要是养生度假区的建设。第六章规划控制体系6.1建筑高度控制1、建筑高度系指建筑室外地面以上主体建筑的高度。2、建筑物高度应同时符合日照间距、消防、抗震、文物等方面的要求。3、根据城市空间设计,结合巴马县百魔洞养生度假区功能布局和开发强度确定建筑的限制高度,对该规划范围内的建筑做最高限的控制,一般建筑高度具体规定如下:(1)度假区内的居住建筑,以低层为主,拟建单层小层别墅,建筑限高6米;两层中型别墅,建筑限高10米;单层豪华别墅,建筑限高6米;三层联排别墅,建筑限高11米。多层公寓,建筑限高15米。两层职工宿舍,建筑限高8米。(2)度假区的市政设施建筑,拟建水厂一层,限高5米。(3)度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拟建高级酒店,限高40米,拟建中型商务酒店,限高25米,拟建小型酒店,限高15米。康体健身,水疗等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限高25米。6.2建筑间距控制1、建筑间距系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在计算坡屋面建筑间距时,应视坡屋面坡度大小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2、多层及多层以下居住建筑间距根据其朝向与正南正北的夹角不同,采用不得小于表中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方位0°~15°15°~30°30°~45°45~60°>60°折减系数1.0L0.9L0.8L0.9L0.95L注:①a为建筑朝向与正南(正北)方向的夹角。②L为正南向的建筑间距。3、具体的间距控制如下:(1)居住建筑底层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2)多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不少于南侧或较高建筑的0.8倍,并满足消防安全间距要求。(3)相邻建筑一侧为居住建筑时,应当按照有关居住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球拍球童拍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金属矿产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澳门国际机场》课件
- 药店卫生消毒标准
- 采矿行业人事工作总结
- 翻译行业服务员工作总结
- 《列车环境与卫生》课件
-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共232题)
- 2025年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网站建设合同范本8篇
- 污水站安全培训
- 宜宾天原5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环评报告
- 教育机构年度总结和来年规划
- GB/T 44888-2024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建设指南
- 2024年工厂股权转让尽职调查报告3篇
- 创意写作与文学欣赏
- 高空伐树作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