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zhuangjiayanjiujiashixueyedongxue

beicanputaoshushixuanzejianding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2.用“J”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黑咕If(longlong)咚的夜里,他们悄悄地准备了一场喙

(longlong)重的宴会。

2.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隼(qiaoque)儿似的,

一下雨就飞到人家的屋檐下避雨。

3.冰心老人关于读书的九字真言是:读书好(haohao),好(hao

hao)读书,读好(haohao)书。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J”,错的打“X”。

3.《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

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4.《繁星》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

5.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超声波。()

6.精卫是炎帝的大女儿,名叫女娃。()

7.只有进行仔细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四、选择题

8.下列反义词不对应的一项是()

A.安全一一危险秘密一一公开

B.灵巧一一灵活敏锐一一迟钝

C.密集一一稀疏喧嚷一一寂静

D.僵硬一一柔软丰满一一干瘪

9.下列句中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B.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C.为人类造福怎能有错?

D.为人类造福有没有错?

10.下列对《盘古开天地》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

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大鸡蛋比作天地,写出了天地的样子。

“混沌”的意思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

一团的状态。

B.“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

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里“头顶天”、“脚

踏地”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

C.“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

得倒下了。”这句话说明盘古耗尽了身体的最后力量,实在支撑不住

了,为了将天地分开,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D.“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这句

话揭示出美丽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总结了盘古开天辟地

的伟大功绩,点名了文章中心。

1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对这句

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

直像一个节日”。

B.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

日”。

C.豌豆从落到窗台下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

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

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12.下列语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

毯。

B.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

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

而来。

D.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五、填空题

13.查字典填空。

“益”字是结构,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

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一部,再查画。“益”字在

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更加;B.好处;C.增加;D.有益的。

“日益”一词中的“益”应取第一种解释;“受益不浅”一词中的

“益”应取第一种解释。“延年益寿”一词中的“益”应取第

_____种解释。

14.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想象(一「)的眼光()的雨幕()的彩粉

()地微笑()地避开()地捏着()地躺着

15.按课文内容填空。

(1)《繁星》写作者在一看繁星时一,感受到海上的夜是的,

是_____的,是的。

(2)《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

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一幅幅的美好画面,

激发我们对的畅想,点燃探索的兴趣。

(3)《爬山虎的脚》通过介绍、、以及

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之情,同时也让我们

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我们留心的强烈兴趣。

(4)《盘古开天地》通过描写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及结果,让我们体

会到了盘古、、的品格,

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o

六、语言表达

16.按要求改句子。

(1)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改成陈述句)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缩写句子)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七、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

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7.选文是按照——(A.由远而近B.由近而远)的顺序来写的。

18.选文主要从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

闻其声,如见其景。

19.选文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o

20.选文表现了钱塘江大潮是o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响声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

越大。

B.这段文字描写了大潮从近到远,奔腾西去的过程。

C.这段文字可以借助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背诵:“很快地一水墙

一白色战马一山崩地裂”。

课外阅读。

青蛙

青蛙喜欢吃昆虫,苍蝇、白蛉、蚱螭,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双大

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

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拿许多死苍蝇放在

笼子里来喂它。可是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饿死了。是不是

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

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青蛙的眼睛非常论shu()o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

却很迟钝。虫子在飞,飞得

快,往哪个方向飞,它能分辨qingchti(),还能判断什

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停住不飞,它—

看不见了。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

只好活活饿死。

22.读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3.仔细读短文,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24.将下列关联词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如果...就....只要......都....

25.青蛙是怎样捕捉虫子的?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26.青蛙为什么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

的画“,错的画“X”。

(1)死的东西不好吃,所以青蛙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

(2)因为青蛙看不见放在眼前的东西,它只能看见动的东西,所以

它才不吃。()

八、书面表达

27.习作。

相信你一定读过不是神话故事吧,故事里的人物身上都有一种神奇的

力量,能够实现人们的梦想。哪个故事中的人物给你印象最深呢?现

以“我最喜欢的神话人物”为题,把你喜欢的人物及发生的故事写下

来,不少于400字。

答案

1.庄稼研究驾驶血液洞穴

悲惨葡萄舒适选择坚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

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

意这些字“液”“惨”“葡”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

观。

2.1.longlong

2.qido

3.hSohaohao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

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

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本题中“雀”应重点学习识记。

雀[quH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

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盲(即“夜盲症”)o〜斑。〜噪(名

声宣扬,含贬义)。

雀[qiG。]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盲眼(即“雀(quB)盲”)。

家〜。

雀[qido](〜子)即“雀斑”。

3.V4.V5.V6.X7.V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关注相关内容。

1.徐志摩的《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

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

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根据内容分析,这里的说法正确。

2.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在邮船航行期间,撰写了《海行杂

记》三十八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此文通过对星空、繁星

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作者也通过

写景抒发了淡淡的离情。全文语言隽永清丽,耐人寻味,读着这样的

文字,感到很亲切,很自然,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这里的说法正确。

3.根据课文《蝙蝠和雷达》的最后一段“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

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

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

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或者

根据常识判断,这里说法正确。

4.内容出自《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这里“大女儿”说法错误,应该是小女儿。

5.注意关联词的使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写得准确”构成

条件关系,用“只有……才”,正确。

8.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

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辨析。

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

或机敏。

灵活:快捷;不死板。

二者是近义词,B不正确。

9.D

【解析】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

涵在句里,注意结合表达的语气来分析。

A.这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B.这是个陈述句: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C.这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D.这是个疑问句,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

10.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

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A句说法错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宇宙比喻成大金蛋。

“混沌”的意思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

一团的状态。

1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

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

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

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

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

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

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综上所述,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

节日”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

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

像一个节日”。

12.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比喻句的辨析,注意比喻句即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在

本题中不是比喻句的是B项。在本句话中只有比喻词“仿佛”,但是

并没有本体和喻体。

13.上下Yyi皿5ABe

【解析】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

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

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

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4.愉快兴奋银色素洁快乐灵巧紧紧安静

【解析】

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

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

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15.海上柔和静寂梦幻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改变

人类生活未来生活科学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

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喜爱

观察周围事物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今天幸

福美好的生活

【解析】

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1)《繁星》描写了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经历和感受,随着年龄和阅历

的增长,他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强调了主旨意境,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海上的夜的安静与甜美,给人以

美的感受,充满了迷离与幻想。

(2)《呼风唤雨的世纪》全文讲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

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赞扬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

质生活。

(3)《爬山虎的脚》本文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具体形状

和特点,以及爬山虎怎样用脚来爬墙,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

情,告诉我们只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件,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

(4)《盘古开天辟地》通过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表达了盘古开创世界

的博大胸怀和无私献身精神。

16.我们不能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八月十八是观潮日。当

夜幕降临的时候,青蛙就在池塘边打鼓。

【解析】

(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

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答案:我们不能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

(2)本题考查的是缩写句子,学生需要注意方法。缩句就是去掉句

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句子里的“农历”是修饰八月八的,应去掉;“的”前的修饰词可以

去掉,得出答案:八月十八是观潮日。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

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

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

结构。

这里注意题目要求“仿写拟人句”,写出的句子必须用上拟人的修辞

手法。

17.A

18.形状声音

19.白线水墙战马

20.天下奇观

21.B

【分析】

17.本题考查从选文中提取信息并概括整理的能力。根据“从远处传

来隆隆的响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只见白浪

翻滚”可知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18.本题考查从选文中提取信息并概括整理的能力。从“潮来

了”“响声越来越大”“出现了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可知描写了潮水的声音和形状。

19.本题考查了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

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把“浪潮”比作“白线”;“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把“白浪”比作了“水墙”;“浪潮越

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把“潮水”比作了“白色

战马“。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好好掌握课文内

容,结合文章第一段可知,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1.本题考查从选文中提取信息并概括整理的能力。根据“从远处传

来隆隆的响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只见白浪

翻滚”可知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所以B答案是错误的。

22.特殊清楚

23.死活敏锐迟钝

24.只要都如果就

25.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26.XV

【分析】

22.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

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

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殊、楚”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做

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23.本题考查从文中找反义词。从文中“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

青蛙眼前掠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看

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这两句话中可找到“死

——活”“敏锐一一迟钝”两对反义词。

24.本题考查选择关联词填空。作答时要先判断两个分句之间存在什

么关系,再结合句意选用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分析可知,“虫子在飞,

飞得快,往哪个方向飞”与“它能分辨清楚”两个句子之间存在条件

关系,结合句意可填写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都……”;

“虫子停住不飞”与“它看不见了”这两个句子之间存在假设关系,

结合句意可填写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2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