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场地建设技术规范_第1页
冰壶场地建设技术规范_第2页
冰壶场地建设技术规范_第3页
冰壶场地建设技术规范_第4页
冰壶场地建设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冰壶场地建设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竞赛用标准冰壶运动冰场的使用要求、检验方法及合格评定规则和冰壶场所开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竞赛用冰壶运动冰场,其他冰壶运动冰场可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QB/T2443钢卷尺DB23/T2787冰雪运动项目图形符号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冰壶运动场所进行冰壶运动的场地,包括建筑,制冷设备,赛道等。

竞赛用冰壶运动冰场进行冰壶运动比赛的场地。

冰场室内温度冰面XX度1.3m处的空气温度。

冰面温度冰场冰底及冰表面的温度。

冰场湿度冰面XX度1.3m处的空气相对湿度。

冰面平整度冰场任意3m区域内冰表面高差的程度。

冰壶装备人们进行冰壶运动时需要用的器材和安全防护用具。

冰壶技术指导人员传授冰壶运动理论和技能的人员。要求外观冰面颜色冰场冰面的颜色为白色。平滑度冰面平坦、光滑且无障碍。冰层厚度冰层厚度为3cm~5cm。冰面平整度冰场内任一位置处3m区域内的冰面起伏<2mm。整个冰场检测点合格率应≥80%。冰面高差冰壶竞赛场地冰面的全场高差<2mm。温度及湿度冰面温度冰壶竞赛场地冰面温度为-4℃~-6℃。冰场温度冰场温度为15℃±2℃。冰场湿度冰场湿度<70%。具体冰场温度、湿度关系参见附录A。冰场点位线冰壶运动冰场的点位线严格按照冰壶竞赛规则的规定划线,点位线应清晰准确。冰面照度竞赛用冰面照度≥1500lx,训练用冰面照度≥300lx。冰层水质冰层采用清澈透明、无杂质的纯净水。冰壶运动冰场场地规格及附属设施场地规格冰壶竞赛一般在冰球场地中进行(如图1),也可在专门的冰壶竞赛场地中进行(如图2)。赛道两条端线内沿之间冰面的长度是45.720米(150英尺)。赛道两条边线内沿之间的最大宽度是4.750米(15英尺7英寸)。整个区域被线划分开,或用分隔板隔开。如果现有设施达不到上述尺寸要求,赛道长度最短可为44.501米(146英尺),宽度最窄为4.42米(14英尺6英寸)。赛道的两端,在冰面内有几条清晰可见的平行线,包括:T线,最大宽度13mm(1/2英寸),其中心点距赛道中心点17.375米(57英尺)。底线,最大宽度13mm(1/2英寸),其外沿距T线中心点1.829米(6英尺)。前掷线,宽102mm(4英寸),其内沿距T线中心点6.401米(21英尺)。中线,最大宽度13mm(1/2英寸),交于T线中点,并沿T线正中向外延伸3.658米(12英尺)。起踏线,长457mm(1英尺6英寸),最大宽度13mm(1/2英寸),与T线平行,位于中线的两端。限制线,长152mm(6英寸),最大宽度13mm(1/2英寸),与前掷线平行并距前掷线外沿1.219米(4英尺),在赛道两端。轮椅冰壶项目中,赛道两端有两条细线,与中线平行且在中线的两侧。这两条线从前掷线到最近圆的最外侧。每条线的外沿到中线距离457mm(18英寸)。大本营中心(圆心)位于T线与中线的交叉点。以此为中心,赛道两端各有一个由四个XX圆组成的大本营,最大的圆外沿距圆心的半径为1.829米(6英尺),第二个半径为1.219米(4英尺),第三个半径为610mm(2英尺),最里面的半径最小值为152mm(6英寸)两个踏板位于起踏线上,分置中线两侧,每个踏板的内沿距中线76mm(3英寸)。每个踏板的宽度不超过152mm(6英寸)。踏板固定在适当的材料上,该材料的内侧位于起踏线的内侧,踏板在起踏线前端不能超出203mm(8英寸)。如果踏板陷入冰内,其深度不能超过38mm(1.5英寸)。标准冰球场地中进行的冰壶竞赛用场地专用冰壶竞赛用场地冰壶竞赛用冰场场地附属设施冰壶竞赛用场地附属设施及规格应符合《冰壶运动和竞赛规则》中相应要求。场地画法按照图1和图2中给出的尺寸对冰壶竞赛场地进行划线。场地中心线和后卫线应与大本营的对切点重合。检验方法外观冰面颜色采用目测法检验冰面颜色。冰面平滑度采用目测法检验冰面平滑度。冰层厚度采用精度为±0.1mm的法定检验计量器具及电钻对冰层厚度进行检测。按图3所示测量点位置,用电钻将冰层钻至场地水泥表面,用游标卡尺测量钻孔深度。冰面平整度采用标称长度为3m的靠尺及塞尺,沿冰场长轴方向每10m随机检测3个点位。冰面高差将精度为±1mm的水准仪置于场地的中心位置,按图3所示测量点分别测量各点标高,计算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温度及湿度冰面温度采用精度为±0.2℃的红外线测温仪或在场地中预埋电阻感温器的方法,按下述测量点位对冰面温度进行检测:单位为毫米冰壶运动场地冰面温度、厚度及标高检测点位图冰场温度将精度为±0.2℃的测温仪放置于距离冰面1.3m处进行测量,测量点位如图3。应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冰场湿度在场区周围均匀选取四个测量点,将精度为Ⅰ级的干湿球湿度仪放置于距离地面1.3m处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取算术平均值。冰场照度用Ⅰ级照度仪在冰面上1m高处,按测量点位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冰层水质用玻璃量杯随机取得浇冰车刮削的部分冰屑,融化后检查水样应清洁透明无悬浮物等杂质,并用PH试纸检查。场地规格与场地点位线测量仪器精度不低于±10mm/km的测距仪或符合QB/T2443规定的1级钢卷尺。用钢卷尺测量时,按钢卷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膨胀系数对钢卷尺测试值进行校正。冰壶运动场地规格按照冰壶运动竞赛规则的要求对冰场尺寸及场内划线尺寸进行测量。场地合格判定规则竞赛用冰场应符合4.1~4.6的要求。若有不符合项,应按本部分要求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从业人员资格冰壶技术指导人员应持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急救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证明。辅助设施冰场设有更衣区域。有卫生间。设有医务急救点。设有广播、通讯设备。公共指示用标识符合GB/T10001.1、DB23/T2787的要求。卫生、环境管理要求冰场环境卫生符合GB9664的要求。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管理与救护制度、设备设施维护制度,以及卫生环境管理等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醒目位置设有“冰壶活动人员须知”,对涉及安全的事项和特殊要求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活动现场有急救点标志和急救人员。急救药品和器材摆放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冰壶运动场所有不少于1名冰壶技术指导人员,并在醒目位置公式冰球技术指导人员名录及照片。冰壶运动场所从业人员上岗佩戴明显标识。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应有标识并保持畅通。

(资料性)

冰场制造方式及附属设施冰场制造方式制冷方式为方便管理及保证冰面质量,结合国际冰场的制造经验及环保要求,推荐采用氨或氟利昂“间接制冷式”方法制造冰场。即将冷媒(乙二醇水溶液或氯化钙水溶液)经制冷机降温后送至冰场制冷排管降温制冰。冰场温度、湿度关系冰场温度、湿度关系见表A.1。冰场温度与湿度关系温度/℃湿度/%5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