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汾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图3为世界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图4为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3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寒流6.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小
B.湿地调蓄C.水位季节变化大
D.蒸发旺盛参考答案:DB2.下图为某区域七月份等温线(单位:℃)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地形上来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4.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方面来看,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A.a
B.b
C.c
D.d5.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可能在()A.60~80米
B.100~800米
C.1000~1300米
D.1800~2000米参考答案:B
C
C3.如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25.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26.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①泥沙沉积
B.②侵蚀作用
C.③水平挤压
D.④岩层断裂参考答案:25.A
26.B本题考查地质作用。25.由图示信息判断,该地层发生了明显的弯曲变形、断裂错动、并有岩浆活动和沉积现象。按照岩石和地震构造的被破坏关系判断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26.图中①山峰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②洞穴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③岩层断裂形成断层面,④岩石弯曲是受水平挤压形成的。
4.读下面“四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图”,完成15—16题:
15.四城市所对应的国家错误的是
A.①—意大利
B.②—加拿大
C.③—日本
D.④—英国
16.四城市中,属于季风气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C5.谷坊指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据此结合图4,完成9~11题。9.谷坊可有效治理A.滑坡灾害
B.水土流失
C.洪水灾害
D.土地荒漠化10.谷坊的修建可使①河流含沙量减少
②沟道下蚀作用增强
③下游山洪危害减轻
④沟道出口地区的土壤肥力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1.修建谷坊的地区A.蒸发量普遍高于降水量
B.地形平坦,人口稠密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参考答案:9.B
10.D
11.A
6.右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完成2~3题。2.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3.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P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N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参考答案:2.B
3.A7.读下面两区域图(下图),回答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C.N河水位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D.N河水量丰富参考答案:A8.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图1回答1-3题。1.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B.农村人力资本流失C.农村空巢老年化减轻
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2.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哪种现象A.出现郊区城市化
B.出现再城市化C.第三产业推动了城市化
D.出现逆城市化3.下列诗句中描写家乡的是A.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C.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参考答案:BAC1、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反映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对农村(流出地)的影响:(有利)增大农村经济的总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农村的市场需求,提高农户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利)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加重;故B项正确。2、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我国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范围不断向郊区扩展,我国大、中等城市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阶段。故A项正确。3、麦田、老屋(黄土窑洞)、服饰等反映出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陕北农民,通常用一块粗白布或白毛巾包头朝前扎,以巾代帽,称做拢手巾,夏遮晒冬御寒,又可擦汗、洗脸,一举三得。“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主要描写黑龙江省;“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主要描写广东省;“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主要描写巴蜀地区。故C项正确。9.下图为某工业园区内各工厂之间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各工厂①均为动力导向型企业
②存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联系③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④集中布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图示生产过程①实现第二、三产业有机结合②体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③推动该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④回收废水废渣,提高资源利用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13.D
14.D【13题详解】图中盐场的原料是海水,原料和产品的失重比值大,为原料指向性企业,①错误;图中的产业间存在工业联系,尤其是投入与产出的联系,②正确;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一般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③错误;图中的企业集中布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取得规模效益,④正确。故选D。【14题详解】图中并未体现第三产业,①错误;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公家之间的公平,图中体现的是可持续原则,②错误;该区域产业集聚,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③正确;图中对碳化冷却废水,矿山废渣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小了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D。10.我国“神舟六号”飞始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飞船返回时,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解析具体考查全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10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南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11.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
)
A.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C.三月无雨旱风起,九月霜降秋早寒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参考答案:C
略12.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图5为某年4月17日至26日影响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后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C.西南风、西北风
D.东北风、东南风10.该时段,图中①、②两城(
)
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参考答案:CD解析:9.【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气旋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合运动(如下图)。图中,气旋从①城东方登陆后向南运动,因此,在气旋经过①城前,①城在气旋西侧,吹西南风;在气旋经过①城后,①城在气旋北侧,吹西北风。10.【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两城市大致在同一经线上的不同纬度上,只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才可能同时日出日落;此阶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而两城市都在南半球,因此①城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②城,两城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减小,但差值不变,等于两地纬度差值(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易得);由于二者不在同一纬度,此期间二者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可能相等;此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所以两地的昼夜长短的差值越来越大,则日出日落时刻差值越来越大。
13.【环境保护】(10分)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简述自1954~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4分)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6分)参考答案: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平均天数100天以上(答对2点4分)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2分);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2分)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2分)解析:本题旨考查广州雾霾天日数变化特点及逆温条件对雾霾形成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分析1954~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可以直接从图中看出,从总体和不同时段分别进行描述即可。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可以从正常情况和逆温条件下对比大气运动状况及对污染物扩散影响进行说明即可。14.相对而言较容易治理的是A.原生荒漠
B.土地退化
C.戈壁
D.流沙参考答案:B6.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C16.下表是我国某地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5~7题。
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6.0-2.93.811.717.921.623.321.816.110.02.3-4.4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1.40.81.61.4降水量mm2.96.310.723.835.354.6120.294.464.329.112.13.25.该地可能是
A.武汉
B.西昌
C.太原
D.哈尔滨6.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3~4月易发生的灾害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洪水
D.火山喷发7.实际观测发现,该地7月份降水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带来大量降水
B.雨带到来且多暴雨C.准静止锋带来降水
D.气温高,多对流雨参考答案:5.C
6.A
7.B17.下面的图a示意某区域略图,图b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A.盛行西北风B.受冬季风影响C.盛行西南风D.受高压带控制20.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A.冰雪融水补给、1月B.大气降水补给、7月C.地下水补给、4月D.大气降水补给、11月参考答案:19.D
20.B19.按照图示地区的纬度,甲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甲河流域此季节潜水补给河水,是枯水期,受高压带控制,D对。盛行西北风是多雨,河流水补给潜水,A错。B、C错。20.甲河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根据纬度,该地位于南半球,7月份是冬季,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是7月。B对,A、C、D错。
18.读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图1)及其对应的干流河床剖面图(图2),完成流域内易发生泥沙沉积的河段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参考答案:D1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读地貌形态。12.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3.在等高距为50米的等高线图上,五条等高线重叠的一处断崖,其相对高度的可能范围是A.大于200米,小于300米B.大于250米,小于350米C.大于200米,小于250米 D.大于250米,小于300米参考答案:12.D
13.A20.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气温(单位:℃)分布剖面示意图,P、Q为两个工业城市。读图回答若该天气系统从B到A经过该地,则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P地气压变化过程的是参考答案:A21.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结冰期较长
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③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
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22.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8-9题。8.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9.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参考答案:8.A
9.C23.《战狼2》中我国海军进行的救援行动是以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行动为原型。为保护我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派遣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成功将来自10个国家的公民从也门的亚丁港转移至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执行任务的临沂舰也被比作是“诺亚方舟”。下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最佳季节及自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夏季顺风顺水
B.冬季顺风顺水
C.夏季逆风逆水
D.冬季逆风逆水13.红海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边界,面积在不断扩大B.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仅与该区域气候干旱有关C.是中东石油出口到欧美的运距最短、运量最大的通道D.与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共同作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14.索马里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A.秘鲁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舟山渔场
D.纽芬兰渔场参考答案:12.B
13.D
14.A12.据图可知,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需经过北印度洋,而北印度洋海水为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因此应在冬季出发,顺东北季风和顺洋流。故选B。13.据红海的位置可知,其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边界,面积在不断扩大,A错误;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与该区域气候干旱和少径流注入有关,B错误;是中东石油出口到欧美的运距最短但不是运量最大的通道,C错误;与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共同作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D。14.索马里海域夏季受索马里寒流上升补偿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与秘鲁渔场成因相似。故选A。24.下图是三峡工程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利于发挥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区位是A.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B.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C.处于上游山区向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D.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上游参考答案:C25.阿瓦什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a)和路堤通道(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4.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A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B.食肉动物捕猎C.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食草动物安全通过5.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A.移植雨林树种 B.设游客投食区C.抛洒动物粪便 D.清除沿途杂草参考答案:3.D
4.D
5.C【3题详解】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由经纬度可知该地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7月份是夏季,草木茂盛,10月份草木凋零,此时南半球进入夏半年,草木茂盛,所以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10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食草动物安全通过,故D正确。涵洞更有利于食肉动物捕食猎物;通道不是电气列车穿行通道;也不是观光旅客沿线游览通道,故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A、该地是草原区,不适宜移植雨林树种,A错误;B、设游客投食区,易造成动物聚集,不利于动物通过,B错误;C、在通道表面抛洒动物粪便,制造动物习惯的环境,有助于营造动物通过的环境,C正确;D、清除沿途杂草,对动物的吸引力减弱,不是利于营造动物通过的环境,D错误。故选C。26.CFG桩亦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其中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的一个核心技术。通过褥垫层作用到桩间土上,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沪昆高铁最可能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路段为A.云贵高原
B.雪峰山脉
C.江南丘陵
D.长江三角洲10.沪杭高铁最快38分钟可到达杭州,若其开通运营,下列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参考答案:9.D
10.C本题主要考查城际高铁的路基特点和区域高铁通车带来的影响。分析地区的地基特点可以确定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路段,根据各交通运输的特点可以分析出高铁影响的交通运输。9.CFG桩亦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通过褥垫层作用到桩间土上,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对地面混凝土垫层支撑作用强大,可有效防止软土层地基的沉降。云贵高原、雪峰山脉、江南丘陵和长江三角洲四地,长江三角洲沉积层深厚,土质松软,所以最可能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路段为长江三角洲,选择D。10.沪杭高铁以客运为主,沪杭高铁通车可明显减轻两个城市之间客运,两个城市之间路程较短,原来主要以公路的运输为主,所以沪杭高铁通车后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公路运输。对长江水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影响不大。二、填空题(共10分)27.下图中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弧是晨昏线中的_______线,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图示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参考答案:(1)昏20°N(2)东北7时(3)70°N及其以北(或70°N~90°N)从135°E向西,经0°经线至180°经线(或180°经线向东,经0°经线至135°E)(4)70°试题解析:(1)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2)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东北和7时。(3)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4)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28.【海洋地理】福建省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是我国唯一的内湾型大黄鱼产卵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鱼人工繁育和网箱养殖基地。下图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湾区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台湾海峡两岸的海岸类型不同,请任选一侧判断海岸类型,并叙述判断理由________。(2)与夏季相比,福建沿海冬季盐度较__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冬季__________.(3)试分析三沙湾成为我国最大的大黄鱼产卵场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4)网箱养殖密度过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解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l)海峡西岸: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坡陡水深,多娜湾
或海峡东岸:砂质或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
(2)高
冬季降水量小,入海径流少
(3)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
浅海大陆架,光合作用强;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
(4)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网箱养殖规模;控制饲料投放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岸的类型和特点、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养殖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l)海岸,根据其形态和成因,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根据图中分析可知,台湾海峡东西岸海岸的主要类型不同,从图中海岸线的轮廓可以看到海峡东岸海岸线平直,则可以判断东岸是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容易被侵蚀形成平直的海岸线,海峡西岸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则可以判断西岸是基岩海岸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多峡湾。(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主要从纬度、地表径流、洋流、海陆轮廓等方面进行分析。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入海径流量大,从而导致淡水注入量增大,沿海的盐度较低。(3)本题主要考查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区域的水域环境、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而且抵地处大陆架海域,光合作用较强;入海河流流量较大,能够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饵料丰富,有利于鱼类资源的生存和繁殖。(4)本题主要考查养殖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网箱养殖密度过大,会增加水流的阻力,从而会导致水流缓慢,水体的净化能力减弱,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解决措施主要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原因——水流缓慢,更新缓慢和水体饲料投放量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海岸类型:海岸,根据其形态和成因,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基岩海岸,又称港湾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砂(砾)质海岸,又称堆积海岸,由平原的堆积物质被搬运到海岸边,又经波浪或风改造堆积而成。其特征为:组成物质以松散的砂(砾)为主,岸滩较窄而坡度较陡。淤泥质海岸,又称平原海岸,主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流与波浪作用下输运、沉积而成。其特征为:岸滩物质组成多属粘土、粉砂等;岸线平直,地势平坦。生物海岸包括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前者由热带造礁珊瑚虫遗骸聚积而成;后者由红树科植物与淤泥质潮滩组合而成。生物海岸只出现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与海岸线无关29.【海洋地理】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比较苏东海洋经济区与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岸线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的差异。(2)简要说明舟山渔场形成的条件
、
、
。(3)据观测,苏东海洋经济区比闽东海洋经济区海域环境污染严重,其原因主要是
、
、
。参考答案:(1)苏东海洋经济区:淤泥质海岸
养殖、盐场
闽东海洋经济区:基岩海岸
旅游、筑港(2)地处沿海大陆架,光照较充足;寒暖流交汇;河流带来饵料(3)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工农业发达
城市众多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海岸线特征及开发利用,渔场的形成条件,环境污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读图,苏东海岸线平直,属于淤泥质海岸,宜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和盐业。闽东南海岸线曲折,属于基岩海岸,宜建深水海港,发展旅游业。(2)舟山渔场地处沿海大陆架,是寒暖流交汇处,鱼类种类丰富。位于河口附近,河流带来饵料丰富。利于渔场的形成。(3)苏东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多,所以污染严重。
30.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此时D点在70°N纬线上,晨昏线与北纬30°相交点的经度是10°W和155°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写出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北京时间。(4分)(2)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________。(6分)参考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答案解析】(1)20°S,72.5°E
15点10分(4分)解析:据图可知,70°N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与开始出现极夜地区纬度互余,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S;太阳直射点经度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也是昼半球中央经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D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经度为72.5°E
;所以此时北京时间(120°E)为15点10分。(2)13小时
变短
变大(6分)解析:北半球同一纬度的夜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昼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30°N昼长为11小时,所以南半球30°S夜长为11小时,昼长为13小时,即C点昼长为13小时。D点将向N地靠近,说明北半球昼长增加,则南半球夜长增加,所以C地的昼长将变短。B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所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大。【思路点拨】熟悉光照图判读一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材料二
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试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及对北极地区动植物的影响。参考答案: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海冰消融,海面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下降,北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更明显对植物的影响:极地气温上升,植物的生长期(无霜期)变长、植物更茂盛;北半球的自然带北移,灌木(针叶林)面积变大,苔原带面积变小。对动物的影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部分动物如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缺少食物及生活场所,生存艰难,数量减少。总之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据材料一可知,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所以产生“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应从气温升高角度分析。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极地气温上升,植物的生长期变长、植物更茂盛;据材料二图可知,北半球的自然带北移,针叶林面积变大,苔原带面积变小。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极地部分动物如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缺少食物及生活场所,生存艰难,数量减少。总之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南岛南北相距840km,东西最宽处336km,面积仅15.4万km2,新西兰也是一个动物国,境内有很多鸟类动物和一些海洋动物,但极少有大型哺乳动物。新西兰南岛上的国家公园有典型的冰川景观。下图为新西兰南岛河流分布示意图及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分布图。(1)说明新西兰南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新西兰南岛上国家公园冰川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析新西兰多鸟类和海洋动物,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开学安全会议记录
- 国庆节创意诵读活动方案
- 智能医疗设备互联-洞察及研究
- 金融公司系统升级管理办法
- 【《HDMI技术规范分析概述》2000字】
- 管护经营管理办法
- 朋友赠送协议书
- 2025年护理中医试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驾照三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从化中医院面试题及答案
- 医院预算专项审计方案
- 汽车安全维护和检查
- 2023拖车运输合同
-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公司总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青海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牦牛骨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生产项目及国肽大厦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场所建设和设施配备指南
- T-BJWA 005-2022 水质17O-NMR半高峰宽测定 核磁共振法
- 浙江省杭州市《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
- 如何做好财务主管
- 2022年09月甘肃临夏州和政县综合类非在编项目人员乡镇入编30人考试强化练习题(3套)带答案详解考试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