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追求》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追求》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追求》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追求》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追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价值追求“部编本”教材的编写背景

◎“部编本”,全称就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央的决定。早在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就召开过专题会议,讨论教材问题。◎教材主要由几个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加上当时编制的时间紧,评审的机制也不健全,出版社编得比较仓促,这都影响到教材质量。

◎2011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三科教材的编写申报,通过评审、推荐、遴选,报中央批准,组建了三科教材的编写团队。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

◎一年级和七年级部编本教材2016年6月底通过,并批准投入使用。

一、价值追求

1、实现立德树人,做到有机渗透,润物无声

2、养成语文素养,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3、接地气满足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4、贴近当代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

实现立德树人12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家主权与海洋意识语文学习一、价值追求有机渗透,润物无声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积累理解扬弃积累口语写作整合探究文化传承语言表达语文素养策略方法诵读品味梳理理解心得

阅读与鉴赏语言与思维课外阅读自主阅读推荐每册推荐4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自读课本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秀文本,突出可读性拓展延伸篇目每单元至少有一两课提供拓展、延伸篇目综合性学习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文本阅读,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八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和原来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40%。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体现时代性二、教材特点

(一)、更加科学的单元结构体例

(二)、“三位一体”的阅读路径设计

(三)、选文有讲究,删增有方略

(四)、“写作”更贴近学生

(五)、““综合性学习”内容要求平实,过程设计真实,活动形式有创新

(六)、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知识系列

(七)、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助学”系统(一)更加科学的单元结构体例部编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全套教材6册,每册6单元,由若干内容不同的板块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七年级八年级

显著特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双线”这是阅读单元的一大显著特点,“双线”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人文主题”,即课文选择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如四季美景、挚爱亲情、修身正己、人生之舟”等,力求形成一条贯串全套教材的显在线索。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显著特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结构。以阅读能力为例,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如七年级,阅读方法方面强调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阅读策略方面,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七

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四时之景亲情之爱校园之美人生之舟生命之趣想象之翼

*朗读一:体会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朗读二: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默读一:一气呵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二:圈点勾画*理清作者的思路*默读三:摘录积累*概括文章的中心*默读四:快速阅读*理解联想和想象

下群星闪耀祖国之恋凡人小事修身正己哲理之思科幻探险

*精读一: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精读二:学做批注*学习主要抒情方式*精读三:熟读精思*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略读:确定阅读重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比较阅读

*学习主要描写方法*浏览:提取主要信息*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考和质疑

显著特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继续坚持“双线”构建单元。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八、九年级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显著特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A教读课文B课内自读C课外自读D整本书阅读

(二)“三位一体”的阅读路径设计每单元推荐3—5篇教读课文2—3课每册推荐6部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自读课文1—2课

1.两类课型,加大课型的区分力度

阅读部分,每单元一般4课,分为教读和自读(以前为“精读”和“略读”,“讲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强调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

教读课文助读系统由“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等构成。助读的“指令性”强,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明确。两类课文设置不同助读系统,加大教学的区分力度,显示教学差异。“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内容、情感、主题、写法、疑难

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两个层次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

读读写写——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根据课标对识字量的规定,新教材重视生字、词语的积累,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读读写写”是以词语形式体现的,词语当中包含着要求掌握的生字;这些词语主要是参照课标中的《字表(二)》,用专门设计的软件筛选出来的,避免了以往教材的随意性;所有词语是专门邀请国内知名硬笔书法家书写的,从正楷到行楷,落实课标对书写方面的要求,增加审美的因素。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最大。由“注释”“旁批”(不是所有的自读课文都有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自读课文的“助读”重在“提示”,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

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回忆鲁迅先生》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窃读记》课内阅读教读课文自读课文旁批阅读提示预习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精彩选篇课外古诗词非连续性文本其他构成课内阅读内容,写法激趣,启发,准备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科学化处理书法范字精要指导延伸阅读准确有用指向关键导向语言深度思考语言简明2、名著导读:聚焦阅读方法专题探究读书方法指导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板块构成名著简介

围绕一部名著,例谈一种读书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结合专题探究和精彩选篇,阅读全书,完成任务。

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推荐七上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林海音《城南旧事》沈从文《湘行散记》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七下骆驼祥子:圈点批注

茅盾《林家铺子》柳青《创业史》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阿西莫夫《基地》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让名著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名著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或自己另设专题,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课外阅读自主阅读推荐每册推荐4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自读课本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秀文本,突出可读性拓展延伸篇目每单元至少有一两课提供拓展、延伸篇目综合性学习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文本阅读,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三)、选文有讲究,删增有方略

1、选文有讲究(四个标准)

经典性:所选课文大部分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定评的作品,包括哪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

多样性:以现代文为主,精选古代诗文;国内为主,外国作品也占一定比例;三大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作品为主,选入一些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以及非连续性文本等。

适用性:适合教学,能发挥作为载体功能,适合学生“这阶段”的语文学习。

时代性:呼应时代热点(邓稼先、闻一多、《植树的牧羊人》);呼应阅读需求(《动物笑谈》《带上你的眼睛》《基地》《哈姆雷特与死亡圣器》等)

2、删增有方略

①、课文总量减少(显性的)

(课文由原来的每册30篇减到24篇,每单元4篇)

②、阅读总量增加(隐性的)

(以七上册为例,课后要求或推荐阅读的有:《泰戈尔诗选》《繁星》《春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忆读书》(冰心)《书癖》(冯亦代)《书的抒情》(柯灵)《论语》(找成语)(课外阅读一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课外阅读夏丏尊、靳以的一组有关猫的文章)《所罗门王的指环》;指定阅读名著有《朝花夕拾》《西游记》,推荐的有《城南旧事》《湘西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2006版人教七上册课后要求阅读文章三篇;推荐阅读名著三部:《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

③、传统文化教育篇目增加(古诗文)

教材加大古诗文的比重。七至九年级全套教材共安排古诗84首,古文41篇,约占总篇目的52.5%;选文涉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

为了与小学阶段衔接,降低难度,七年级采用文白混编的形式;八年级以后,增加阅读量,每册集中安排两个单元。每册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4首。

每册的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

除此之外,全套教材共推荐阅读古典名著7部,其中指定阅读3部(《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自主阅读4部(《镜花缘》《世说新语》《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七下峨眉山月歌/李白秋词(其一)/刘禹锡竹里馆/王维

泊秦淮/杜牧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夜雨寄北/李商隐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贾生/李商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逢入京使/岑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潼关/谭嗣同晚春/韩愈约客/赵师秀注释导读简明有效提供背景精心撰写提供方法

④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增加

革命教育课文选文有所增加,新增了《纪念白求恩》《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最后一次演讲》《我爱这土地》等;名著推荐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创业史》《长征》

(四)、“写作”更贴近学生

新教材的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又尽可能自成体系,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七下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1、各单元写作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可讲的点很多,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全面论述,而是选择两个点进行指导:一是要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二是要写出感情。这两个要求并不高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按照教材要求去做,学生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写作:独立专题小活动技巧点拨实例分析一般写作要求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文从字顺怎样选材语言简明记事写人能力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抓住细节学习抒情写作指导写作实践

2、写作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激趣”,重“体验”

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害怕写作的现状。一是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专题,比如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本身就是一节“激趣”课;二是写作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激发写作的灵感。比如七上第一单元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一些习焉不察的事情,像妈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等;七上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进行“伞”的联想;三是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怎么能了解这些细节呢?

3、写作实践注重给学生“搭梯子”“垫底子”

每个单元的“写作实践”均设计有3个实践活动,第一个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实践小活动”,类似写作热身,利于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七上册:第一、三单元“片段写作”;第二单元“给一小段话添枝加叶”;第四单元“列提纲”;第五单元“依据素材找角度”;第六单元“故事接龙”。)每课的“写作实践”都设计有“提示”,旨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并提出写作建议。发挥联想和想象

(五)、“综合性学习”内容要求平实,过程设计真实,活动形式有创新

①、内容要求平实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新教材包含三个序列:

(1)“传统文化”序列: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七上“有朋自远方来”,七下“天下国家”,围绕“朋友”“家国”等关键词设计专题,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古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觉传承。

(2)“语文生活”序列:第一类:组织开展语文活动,如采访、朗诵、演讲等。七年级上册“文学部落”专题,指导学生组织文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布置文学角,并创立班刊。第二类:“读—写一体”化的语文综合探究活动(八、九年级设置)。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

(3)“综合实践”序列: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七上“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引导学生阅读所附资料,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自己读书状况等,促进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①、内容要求平实

示例:少年正是读书时表达交流语文实践专题讨论会-学会倾听-积极发言信息共享-分享个人经验-借鉴别人成果情境写作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混合文本阅读阅读方法梳理调查分析阅读分享借鉴写作比较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文学部落我的语文生活有朋自远方来天下国家少年正是读书时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传统文化专题语文生活专题综合实践专题册专题主要活动能力培养点类别七上有朋自远方来专题资料搜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传统文化类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问题讨论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倾听;比较分析;内省力综合实践类文学部落读书交流会,编辑班刊交流分享,组织策划;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语文生活类七下天下国家故事会、朗诵会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与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传统文化类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孝亲敬老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组织策划;实用文写作综合实践类我的语文生活调查访问;搜集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当代文化参与语文生活类古今中外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论述和故事②、过程设计真实

一是总量减少,能够落实;二是活动过程的设计操作性强,可以落实。提示完成活动的步骤、方案在综合性学习中融入口语交际的要求

③、丰富了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读—写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八、九年级设置4个“活动探究”单元,涉及新闻、演讲、诗歌、戏剧四种文体),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路径和方式,是一大突破。这类活动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

七年级口语交际,为了与小学语文较好地衔接,主要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八、九年级以口语交际专题的形式和活动探究单元的形式体现,专题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活动探究”单元,涉及采访、演讲、朗诵、表演等,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

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或实地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深入揣摩,排演剧本。

活动的落脚点是写作,或者根据活动要求撰写文稿,或者进行文学创作,或者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感悟。

(六)、构建较为完备的知识系列

◎有6个知识呈现渠道:1、每个单元的导语,提示本单元学习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2、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有一二是按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的;3、“综合性学习”中穿插介绍口语交际等知识;4、“名著阅读”中介绍相应的阅读方法、名作名家等知识;5、每单元的“写作”中介绍相应的写作知识;

6、每个单元都有若干“补白”,联系课文实际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补白

语言知识

修辞知识

文学常识

文化知识词义词汇词类短语比喻比拟排比关于词关于律诗古代戏曲

谦称与敬称补白:知识补给站

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七

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朗读一:重音与停连*品味精彩语句*朗读二:语气与节奏*把握作者的情感*默读一:一气呵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二:圈点勾画*理清作者的思路*默读三:摘录积累*概括文章的中心*默读四:快速阅读*理解联想和想象

比喻、比拟、名词(作文知识)词义和语境、敬辞和谦辞(作文知识)(交际知识)动词、词语的感情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