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多选)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B.

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D.

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参考答案:AC2.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参考答案: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知道水蒸气的摩尔体积和水分子的体积,不能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硬币或钢针能浮于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晶体一定具有固定的熔点、规则的几何外形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D.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E.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散失在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参考答案:ABD【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相对湿度.【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1)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不能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分子体积;(2)液体表面分子较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液体的表面张力;(3)掌握晶体的性质,明确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规则的几何外形及各向异性;(4)理解饱和汽压的意义,会解释有关现象;(5)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解答】解:A、液体和固体可用摩尔体积除以分子体积得阿伏加德罗常数,而气体分子占有的空间原大于分子的大小,所以不能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A正确;B、硬币或钢针能浮于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C、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多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C错误;D、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影响蒸发快慢,故D正确;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具有单向性,故不能将散失的能量再聚集利用,故E错误.故选:ABD.4.(单选)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80NC.小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N,方向竖直向下D.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参考答案:C把小球、杆和斜面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仅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且二力平衡,故A、B错;对小球受力分析知,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杆给的竖直向上的弹力(杆对小球的力不一定沿杆),故C对,D错5.(多选题)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速度可能是A.一直不变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D.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参考答案:AB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如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10m/s2,小球质量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时刻t2t3t4t5速度(m/s)5.595.084.5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m/s.(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Ep=

J,动能减少量△Ek=

J.(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p与△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p

△E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解:(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v5==4.08m/s(2)根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有:△Ep=mg(h2+h3+h4)=0.2×10×(26.68+24.16+21.66)×10﹣2J=1.45J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v2==5.59m/s△Ek=m(v22﹣v52)=×0.2×[(5.59)2﹣(4.08)2]J=1.46J.(3)由上述计算得△Ep<△Ek,由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的存在,导致动能减小量没有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故答案为:(1)4.08.(2)1.45,1.46(3)<,由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的存在.7.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任意1s内上升的距离都是10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从出发点开始在第1s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cm.7.5cm.12.5cm.17.5cm,图乙中y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4s内的轨迹;(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

m/s2;(3)t=2s时蜡块的速度v2=

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参考答案:解:(1)依据运动的合成法则,则蜡块4s内的轨迹,如下图所示:(2)蜡块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每相邻1秒位移差值△x=7.5﹣2.5=12.5﹣7.5=17.5﹣12.5=5(cm)△x=at2则加速度a==5×10﹣2m/s2(3)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0.1m/s水平分速度vx=at=0.1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m/s=0.14m/s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5×10﹣2;(3)0.14.8.(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突然加上一个沿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振子的振幅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参考答案:

变大9.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当电梯接着做减速运动时,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0.1x。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该电梯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方向为_________,电梯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参考答案:mg/x,向下,0.1g(提示:弹簧继续被压缩,说明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由于是减速运动,因此速度一定是向下。)10.一个小物块从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为E/2。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动能为2E,则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参考答案:11.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质点,已知P离振源较近,P、Q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15m(小于一个波长),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此列波的波速为

m/s。参考答案:2.5m/s12.两靠得较近的天体组成的系统成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设两天体的质量分布为和,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__________;速度之比__________。参考答案:;13.图甲为某实验小组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是t。

下面是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I.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Ⅱ: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Ⅲ.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正常工作;

Ⅳ.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n个点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的测量值。

①要得到角速度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

A.秒表

B.游标卡尺

C.圆规

D.量角器

②写出的表达式为

,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是:

。③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对测量结果

(选填“有影响”或“没有影响”),理由是:有

。参考答案: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当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条、第3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关于是否完全平衡掉摩擦力,下面操作正确的是:D(填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A.放开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放开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2)设第1次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若在某次操作时用4根同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并使小车从同样的位置被弹出,则该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4W.(3)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相邻点的间隔大致相同部分进行测量.参考答案:解:实验中可以适当抬高木板的一侧来平衡摩擦阻力.受力平衡时,小车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我们没法直接测量,所以我们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的方法来改变功,为了让橡皮筋的功能有倍数关系就要求将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处.故第二次将4条橡皮筋并在一起,并且与第一次拉伸的长度一样,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从静止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是W的4倍,(3)要测量最大速度,应该选用点迹恒定的部分故答案为:(1)D;(2)4W;(3)相邻点的间隔大致相同15.(8分)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垂直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②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③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④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点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

(2)要得到角速度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___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圆规

D.量角器(3)写出ω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③②④;(2)D;(3),θ是n个点对应的圆心角,t是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4)没有影响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有一导热气缸,缸内有一定质量的密封活塞,气缸内密封一部分稀薄气体,如图气缸水平放置时,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距离为L,现将气缸竖立起来,活塞缓慢下降,稳定后,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距离为,若气缸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①求活塞的质量;②当气缸竖起,活塞缓慢下降过程中,判断气缸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参考答案:①由玻意耳定律:(4分)解得:(2分)②放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活塞下降过程对气体做功,而气体内能不变,所以应是放热比值恒定(或温度数值与0到100的刻度数值成线性关系.17.(计算)(2015?河西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斜面轨道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D点的正上方E点处自由下落,DE距离h=1.6m,物体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1)物体第一次通过C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FN的大小;(2)要使物体不从斜面顶端飞出,斜面的长度LAB至少要多长;(3)若斜面已经满足(2)要求,物体从E点开始下落,直至最后在光滑圆弧轨道做周期性运动,在此过程中系统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的大小.参考答案:(1)12.4N

(2)LAB=2.4m

(3)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热量为4.8J.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解:(1)物体从E到C,由机械能守恒得:mg(h+R)=mvc2;

①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

②联立①、②解得支持力FN=12.4N

③(2)从E~D~C~B~A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G﹣Wf=0

④WG=mg[(h+Rcos37°)﹣L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