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一、内容标准一3.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和方法

。[知识]学习并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重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本课的重点。难点: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1)播放幻灯片,表现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希望,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离不开自身的保护。(2)问题探究据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品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与高发的安全事故及其隐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童对安全事故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却很差,少年儿童由于自身行为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比例很高。这份调查报告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示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讲授新课: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一)看教材68—69页情境一:妈妈偷看了你的日记,你会……情境二:在超市买东西被保安搜身,你会……情境三:在学校碰到敲诈勒索,你会……讨论。教师点拨:情境一:想想为什么家长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说明了什么?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二)我来动脑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我们应如何应对?收获平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根据侵害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和途径:程度轻的民事侵害(1)宣传法律知识,协商、调解的方法(2)依法申明自己的权益合法,不允许非法侵犯,都是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维权。(三):案例回放1、13岁的小伟独自一人在家。深夜,他突然听到客厅内有响动,就起身走进客厅打开灯。发现客厅内有个身材高大的陌生男子,正摸索着沙发上的提包。小伟还没来得及叫出声,那男子就一下猛扑过来,捂住小伟的嘴,小伟不停挣扎,该男子竟拿刀刺进了他的身体,短短几分钟内,小伟的手臂、颈部、胸部多处都被刀刺伤,鲜血直流,小伟害怕对方会置自己于死地,于是决定装死来逃过劫难。见小伟纹丝不动,男子以为他的确“死了”,便在屋内翻腾了一阵后慌慌张张地离去了。小伟通过邻居报警,招来警察和医护人员。生死瞬间,小伟利用自己的机智躲过了歹徒的毒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1)、面对歹徒行凶,小伟如果不装死,会出现什么后果?(2)、材料启示我们未成年人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凶残的歹徒时应如何做?2、少女手机被抢遭歹徒割喉血迹达40多米2006年11月7日晚8时许,在青岛人民路与南宁路路口,将手机挂在脖子上的15岁初二女生圆圆(化名),在离家门口不到500米的地方突遇一持刀歹徒要抢劫她的手机,为保住手机,她拼命反抗。在反抗过程中,歹徒两次将其摁倒在地上,在她的脖子上连捅两刀,其中一刀刺穿了她的颈部大动脉。鲜血流了一地,血迹长达40多米。媛媛在11月8日凌晨4时终因失血过多死亡。据急救医生回忆,伤者当时浑身的衣物已经全被鲜血浸透,脖子上还套着一条半截的手机链。(1)如果是你,遇到歹徒行凶的情况会怎么做?(2)这起血的教训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充分讨论、回答。3、收获平台面对性质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歹徒行凶时:原则:敢于善于(智取、巧取、沉着冷静、机智速断、力所能及、斗智斗勇、“好汉不吃眼前亏”、损失最小化)方法:(1)呼救法(2)周旋法(3)拨打110紧急报警(4)必要时正当防卫4、案例直击八年级学生小宁和小华,在下晚自习后回家的路上,忽然遇到歹徒手握匕首出现在他们面前,意欲抢劫。在危急关头,小宁趁歹徒不注意,猛扑过去,顺势用胳膊紧锁歹徒的颈部。歹徒见势不妙,用匕首向小宁身上乱扎。小宁忍着剧痛,让小华搬起石头砸向歹徒。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搏斗,直至歹徒无力反抗,他们才跑回家告诉家人。歹徒因伤势过重,还没等到医院,便于当晚命丧黄泉。讨论:小宁和小华的做法对吗?应该负法律责任吗?为什么?结论:正当防卫的条件:(三)经验交流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哪些意外险情与伤害?如果遇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2、自救智多星:1.情景:当有陌生人叫你出校门时应该怎么办?2.情景: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该如何应对?(四)故事续写小童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去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他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怎么,我可以帮你吗?”小童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说着拿起小童的旅行包,给了她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童驶向前方……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这个故事续写结尾,并说出你设定这个结局的理由。三、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一)对比教材的两个案例,我们能从中得到那些启示?教师引导:只有通过法律途径采取合法手段,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案例追踪: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赵方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收入微薄,加上最近物价持续上涨,他们再也负担不起了。爸爸的单位好,他只好去找父母。爸爸拿出200元钱打发了他,以后就再也不理不睬了,而妈妈根本不见他,赵方陷入无助之中……赵方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教师引导:1、(1)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律师服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2)非诉讼途径: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2、诉讼途径(1)它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2)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我来判断:诉讼类型1、案例一:16岁少年孙某自2005年8月至11月间,因伙同8名青少年,抢劫作案12起,其中孙某单独抢劫4起,在该团伙中起组织领导作用,2006年11月市北法院依法判处孙某有期徒刑4年。2、案例二:2006年3月4日中午江苏南京的戴先生开着自己的轿车到一家饭店用餐,戴先生把车交给了饭店的泊车员由他们统一停放。可当他准备离开时,却发现崭新的车子被撞得面目全非。在与饭店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他将饭店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宣判饭店方赔偿戴先生各种损失12万元。3、案例三:小张步行经过一小区时,一不留神掉进了污水井中,身受重伤。污水井没有井盖、警戒标志以及拦护设施。其父母将该污水井的所有者和管理养护单位—当地乡政府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处送上了被告席。四、收获平台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你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学情分析部分未成年人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仅仅依靠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就能保证自己健康成长,从而疏于加强自我保护,导致不少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或意外伤害时,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不知道如何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使自己免受不法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效果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行为和现象,并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通过具体情景的探讨和案例分析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教学表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材分析本框是在学习了《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这一框题后,来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教育只能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我保护是内在的,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本单元的重点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青少年在遇到不法侵害时()①需要冷静,及时报警②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③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将不法分子制服,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应对策略④不仅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而且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未成年人如果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较轻的民事侵害,一般采取的办法是()A.民事诉讼B.行政调解或司法调解C.法律援助D.宣传法律知识、协商调解3.假如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不法分子的勒索,最不可取的办法是()A.忍气吞声,免遭麻烦,乖乖给钱B.拒绝给钱,与之硬拼,两败俱伤C.强忍怒火,暂时给钱,事后论理D.慢条斯理,讨价还价,事后报案4.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有()①机智求助他人抓住歹徒②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③不畏强暴,以死相拼④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小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两个不法之徒拦住,要她第二天交给他们100元“保护费”,如果告诉老师或者报警就划破她的脸。小莉处理此事的最佳方式是()A.找几个同学把不法之徒狠狠地训一顿B.对不法之徒的要求不予理睬C.破财免灾,想办法凑钱交给不法之徒D.告诉家长、老师或公安,请求保护二.非选择题6.某校七年级学生雷蕾,在放学路上,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他让雷蕾“赞助”点钱。雷蕾见跑不掉又敌不过他,就故意对他说跟自己回家取钱,然后三转两转把那人带到派出所后门……你从雷蕾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哪些启示?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续写故事”、“案情追踪”等多种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趣味性。在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上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思想感情。有不足之处:

对学生评价的语言有时过于贫乏精彩的评价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素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评价语言的多样性;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内容可以略讲。《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课标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一、成长中的我(二)自尊自强”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