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单元练习和习作。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2.“课文”共安排25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二、本册重、难点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能准确认读350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30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书信。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三、本学期的学习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汉语拼音。(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2)能熟练的拼读音节;看拼音写字词句。(3)能准确地辨析易混的声母和韵母。3.识字写字。(1)能准确认读350个生字。(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4.词语。(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2)能辨析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能按要求把词语进行归类和正确搭配。(3)注意积累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背诵联系上的"读读背背"内容;理解词意并能准确运用。5.句子。(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2)掌握不同句子的表达方法;含有扩句;缩句;改写把字句和被子句。(3)掌握一些常见的关联复句。(4)会修改常见的病句。(5)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6)能说会写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句子;并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6.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7.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利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并提出问题。(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8.习作。(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四、本学期课时安排1.《老师;您好!》2课时2.《但愿人长久》2课时3.《古诗两首》2课时4.《秋天》2课时习作一4课时练习一3课时5.《我给江主席鲜花》2课时6.《天安门广场》2课时7.《徐悲鸿励志学画》2课时8.《虎门销烟》2课时习作二2课时练习二3课时9.《泉城》3课时10.《九寨沟》2课时11.《田园诗情》2课时12.《桂花雨》2课时习作三2课时练习三3课时13.《开天辟地》2课时14.《普罗米修斯盗火》3课时15.《一路花香》2课时习作四2课时练习四3课时16.《说勤奋》2课时17.《李时珍夜宿古寺》2课时18.《维生素C的故事》2课时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2课时习作五2课时练习五3课时20.《诚实与信任》2课时21.《珍珠鸟》2课时22.《九色鹿》2课时习作六2课时练习六3课时23.《雾凇》2课时24.《春联》2课时25.《古诗两首》2课时习作七2课时练习七3课时第一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四篇精读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这个单元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根据不同文体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为他们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点拨指导;将知识渗透给学生。二、课时安排1、《老师;您好!》两课时2、《但愿人长久》两课时3、《古诗两首》两课时4、《秋天》两课时习作一四课时练习一三课时1、老师;您好!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老师;齐读讨论: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承生答师述: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谁比老师读得还好。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公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
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1)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B.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2)映示文字灯片)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指导理解:
A.这里:“哪个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所有的.每一项)
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如--------)
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每当看到-------老师您好!)
A.指导理解: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强烈)
B.指导朗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第一句。四.学习课文第二节;自由读.指名读;要有感情的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
A.释词: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B.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映示文字灯片)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向新苗)
B.“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作业)“笑语盈盈”是什么意思?(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指导朗读。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要赞美老师还应该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节的最后一句(每当看到---------教师;您好!)
释词:“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四.听录音;欣赏;边准备齐背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背齐背。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事业崇高每当---就---
成长浸透心血涌起
创造蕴含辛劳
事业美好每当---就----
像春蚕编织丝线祝愿
似甘露洒向新苗
工作辛苦感激之情2、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学会用生字组词;理解文中的词语“心绪不宁”、“形影不离”、“西沉”、“悲欢离合”、“婵娟”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2、增进学生的人文修养;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相配词语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词《水调歌头》;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熏陶。课前播放洞箫演奏《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听着音乐进入课堂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教学流程:(一)创设背景
导入新课1、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中秋节我们赏月、吃月饼、举家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们一家人过中秋的时候;我们伟大的诗人苏轼在干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揭示课题;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和父亲苏询、弟弟苏辙考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优秀诗篇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抒写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他的词;词风豪放;笔力雄健、清新自然。其作品有《东坡乐府》;主要代表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念奴娇》等。(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顺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2)读顺句子;读通全文(3)朗读过程中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出示词语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苏辙(2)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每小组读一段;第一段老师读;最后一段一起读回答问题:1、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思念他的弟弟苏辙;写下了一首新词。2、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心绪不宁?为什么会埋怨?为什么会宽慰?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读一读。3、苏轼在感到宽慰之后吟诵了一首新词;你能来读一读吗?看谁能读出苏轼的情感。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表示它意思的句子吗?读一读。(四)小结1、总结全文:本课叙述了苏轼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对月沉思;借月传情;介绍了苏轼的著名词作的创作缘由。传达了诗人对月沉思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描述了词作的优美意境;展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矿大胸襟。2、出示《水调歌头》全篇;跟老师读一读;体会作者感情。(五)作业布置1、抄写重点词语并描红。2、复述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于兄弟的手足之情;体会苏轼的广阔胸襟。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并能活学活用这句诗词。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2.增进学生的人文修养;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一)复习旧课
巩固深化1、课文中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是哪些?2、齐读课文。(二)细读课文
体会领悟1、观察图画;学习1、2、3小节(1)为什么“思念”?通过“皓月当空”、“欢欢喜喜”、“观赏”;引发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思念亲人的心绪;思念弟弟实际上就是思念家乡的亲人。(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体会别人的团聚和苏轼与弟弟的分离;抓住关键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七个年头”。板书:心绪不宁2、带着疑问学习4、5小节(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当他看到圆圆的月亮时;产生了埋怨之情;在第四小节的最后有一串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呢?(表示还有许多埋怨的话;这里只要一笔带过)板书:埋怨(2)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a)“想到这儿”是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b)“宽慰”是什么意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这里作者为什么会宽慰;哪个同学来帮大家回忆一下?(c)宽慰了许多说明作者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豁达开朗;积极乐观;苏轼的可贵之处就是能够从怅恨中解脱出来)板书:宽慰3、学习第6小节(1)再读第五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再用直线划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2)“此事”是指什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你认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可以用在什么人之间;如果是你;你想代表谁把这句话送给谁?(如:代表边防战士送给家乡亲人;代表海外赤子送给祖国人民)(三)总结全文(1)理清课文作者感情变化;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指导学生练习复述课文。(2)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感情?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的时候变得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牙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四)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2、背诵4-6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感情变化)
一(1-3)创作原因——思念弟弟
二(4-5)具体描绘词的意境
三(6)诗人低吟新作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望洞庭》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3、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学重点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三、教学难点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板书:望洞庭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范读;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二)理解读;洞察美。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2、学生各抒己见。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1)自由理解。(2)小组内研讨。(3)全班交流。(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7、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四)延伸读;升华美。1、自由练读后;指名读。2、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3、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五)多样作业;表现美。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4、秋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2、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学重点: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板书设计:秋天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香更甜喜爱——赞美
习作1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习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准备:了解各种节日的时间、名称、习俗等。准备一张传统节日单和两篇“下水”文。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6、师:节日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生活多了几份乐趣与向往。但是;我们总觉得生活还太平淡;于是我们想:要是每一天都过上不同的节日;那生活该多美好啊!这节课;我们就自己来设立一个节日。二、展开想象;指导说节日。1、趣文引路:知道老师最想过什么节吗?老师最想过“水果节”;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想过的“水果节”原因?现在就认真听老师写的《水果节》;边听边想:我为什么要设立水果节?我想怎样度过这个节日?我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2、学生听后自由发言。3、我觉得这些节日和一年365天这个数字一比;还是显得少了些。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愿和兴趣再设立一些有趣的节日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呢?你还想设立什么节日?为什么?你将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美美地自己先想一想;说一说。4、引导学生看图后;自己联想要设立什么节。5、先小组交流;然后选出两个学生全班交流。三、打开思路、指导写节日:1、过渡:同学们的想象多么美妙啊!如果把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像老师那样写下来;再加上有趣的题目;就是一篇好作文了。2、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任务。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第三、四课时一、师生评议;完善习作。1、自读修改。同学们;真正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怎么修改呢?先轻轻地、慢慢地读给自己的耳朵听。你的耳朵最厉害了;能灵敏地感觉到哪个词用得不恰当;哪一句话还不通顺;然后用心地改正过来。等读了两三遍后;听起来感觉顺畅了;文章就基本上改好了。你可要慢慢读;仔细听呀!2.师生互评。自我感觉好了吗?谁来大声读给大家听一听;一来;可以和别人分享你的美梦与快乐;二来;还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进一步的修改指导。3.小组评改。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团队;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相互欣赏;相互修改。4、对学生习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述。5.誊抄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同学们在誊抄作文时要继续修改;让你的习作成为真正的“精品”。二、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同学们;你设立的节日;想得到更多人的了解与支持吗?回去后;请你进一步修改、润色;并采用各种形式向人们宣传倡议;比如:在学校发布;征得全校师生的支持;向各种报刊投稿;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引起他们的关注。如果你这样做了;不久的将来;你设立的新节日很有可能会成为大家共同庆祝的节日!教师“下水”文水果节我是个水果爱好者;几乎天天离不开水果。其中苹果是我的“密友”;因为它“物美价廉”。有时;我想换换口味;吃吃芒果;尝尝枇杷呀;可一来太少;二来价钱太贵。于是;我常常痴想:要是有一个“水果节”;那该多妙!那一天;所有的人都会把自己最喜爱的水果无偿奉献出来。各种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还有从未见过的水果;挤满了一个又一个摊点。各种颜色、形状、味道的水果;引得人们两眼放光。好;你看中一样水果了;根本不必先小心谨慎地问清价格;只要用手一指;马上就会有人为你削好或剥好;双手送到你面前;任你品尝。你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直到你把肚皮撑圆了。哈哈!当然了;在你品尝后;最好能献上一句真诚的赞美;就算是给人家最好的回报了。在水果节上;不仅可以开怀品尝鲜美的水果;还可以参加“水果化妆舞会”;尽情享受美好的生活——大家都戴着自己喜欢的水果面具;蹦啊;跳呀;尽情地表达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怎么样;我想象的水果节挺棒的吧!原谅节为什么呢?还要从16年前说起。“六一”节到了;全校学生准备节日游行。正在这时;王丹在队伍里捣乱;我十分生气;把他拉了出来;本意只是给他一点警告;谁知由于忙乱;正式游行的时候就把他忘记了。整整一个上午;全校学生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而他却一个人留在了空荡荡的校园。可以想象;他当时是多么伤心难过。游行回来后;我真是追悔莫及;虽然心里有说不出的歉意;但是碍于老师的面子;一直没有向他道歉。一个月后;他随父母转到了别的城市;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因此;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设个“原谅节”;希望在这一天能见到他;真诚地对他说一声:“孩子;对不起。”
对了;我想把这个节日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这一天;大家彼此谅解;然后;就和好如初。练习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学习不常见的动物名称;并从中积累有关动物的课外知识;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的习惯。2、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和谜语古诗;丰富学生的语言。3、指导学生掌握右边有撇捺的字的写法和变化。4、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真诚、及时、恰如其分地感谢别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2、进行口语交际;“学会感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学习不常见的动物名称;并从中积累有关动物的课外知识;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学习清楚地介绍1、指名读书上”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这一段训练要求;思考: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有什么收获?2、出示书上的动物标牌;思考:这些动物的名字你认识吗?有没有以前见过;但是读错了的?今天记住了吗?4、再读书上的标牌;讨论①这些动物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②你还有哪些类似的容易读错的动物名称可以介绍给大家?③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二、训练学生学习介绍动物1、出示小芳的日记;默读;思考:小芳的这段话介绍了哪种动物?写出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哪些写的好?还有什么不足?2、组织交流。3、尝试练习:你们可以帮助小芳写好吗?4、拓展练习:你对什么动物比较了解?仿照小芳的习作写一种小动物。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对吗?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积累;哪里都能学到语文的。2、布置作业:①预习成语。②搜集谜语古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和谜语古诗;丰富学生的语言。教学过程:一、进行词句积累训练1、出示成语;请学生轻声自读成语;思考:读了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举个例子。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2、齐读成语。3、默读成语;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4、尝试背诵成语。5、出示《感谢你;老师》的插图;思考:你能用这些成语描述图画上的景象吗?6、再读成语。7、出示谜语古诗;默读;思考:你猜猜;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东西呀?诗文抓住了它的什么特点制谜呢?8、做游戏:你们还搜集了哪些这样的古诗?咱们来猜谜吧。9、指导朗读、背诵:让我们多读几遍;把他们背诵下来吧。二、小结;拓展训练;布置作业1、小结: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拓展训练:(1)多美的小诗;记住它吧。(2)读古诗;猜谜语;想一想;这些诗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真诚、及时、恰如其分地感谢别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谈话: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培训启示》(出示)2、默读;思考:这是个什么样的培训班?这位小姐姐为什么要办这样的培训班?你愿意带头响应吗?3、过渡:下面;培训班正式授课。二、小组合作;情景表演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表演。(1)服务员为我们端茶倒水的时候;(2)医生为我们看完病的时候;(3)演员为我们表演完节目的时候;(4)电梯工为我们打开电梯门的时候。2、大组交流;看表演;评议:他们表演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3、小结:感谢不但要发自内心;真挚诚恳;关键还要用适宜的方式来表达。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我们应该向别人表示感谢?2、深入讨论: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别人的服务;感谢别人的服务是不是仅仅说声“谢谢”呢?3、小结:现在;我高兴的宣布;咱们这个培训班的学员都合格了。可是;还有许多人还没有学会这一点。现在;我们来做些小小宣传单;让更多的人学会感谢吧。4、尝试练习(出示例)同学们;为了向辛苦养育我们成人的方面表示感谢;我们要……(内容大家来设计吧)5、拓展:还可以有哪些话题呢?大家自己组合小组;开始设计吧。四、小结小结:同学们演了、画了、写了感谢;学了感谢;希望这些舞台上的、画纸上的、字里行间的感谢;能落实在大家的生活行动之中。最后;我要送给大家一篇文章;让我们共勉。(出示;有感情地诵读)感谢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儿;都那么的充满了关爱和慈爱;记住啊;这不是我们应该得的;而是一种亲情的给与;感谢朋友的牵挂;每一个小小的惊喜;每一次尽力的相帮;记住阿;这不是应该得的;而是友情的馈赠;感谢老师的谆谆得的;而是无私的赠与;甚至;我们要:感谢失败;因为有了它;才让我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感谢分离;因为有了它;才让我们明白享受的甜蜜;感谢误解;应为有了它;才使我们懂得理解的可贵;感谢所有的日子和每一分钟……学会感谢!我们的每一天都很美很美! 第二单元教材解读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我给江主席鲜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感受、体会并激发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天安门广场》让学生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徐悲鸿励志学画》让学生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奋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教育他们要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长大为国争光。《虎门销烟》让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二、课时安排5、《我给江主席鲜花》两课时6、《天安门广场》两课时7、《徐悲鸿立志学画》两课时8、《虎门销烟》两课时习作二两课时练习二三课时5、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③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板书: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
兴奋
激动
竟
(2)理解: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
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e、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失散多年”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4、总结: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6、天安门广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教学重点: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二、初步感知课文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3检查自学效果(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2)出示长句。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三、精读细品;读中感悟。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a.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c.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d.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e.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f.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g.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2、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指定背诵的课文。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名读1-2节;默写“雕梁画栋”。二、学习第3节:1、指名读。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3、自读;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4、集体交流。5、完成课后第4题的小练习。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三、学习第4节:1、读读课文第4节;你有困难或疑问吗?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4、齐读。四、学习5-6节。1、请你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3、小结: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4、读第6节;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五、指导写字: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7.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重点: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8、虎门销烟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这副图上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介绍林则徐。2.揭题。虎门(简介地点)销烟(事件;了解“烟”——鸦片的危害;为理解销烟的伟大意义做铺垫)3.学习“销”字;结合课文;思考在文中的意思。还可以找到它的同义词——“毁”。(教写;并组词、描红)4.探究: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自读课文
了解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做记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学习生字
检查自学1.出示第一组生词:销毁历史虎门寨水泄不通赤着双脚盐巴欺侮林则徐短斤缺两教师指读(正音)——领读——齐读。注重翘舌音:寨、渣;前鼻音:盐、斤。相机说说对词语的理解。2.出示第二组生词。:分外一担石灰收缴烟渣嚣张(着重指导“分”“担”的读音。)3.出示第三组词语:壮丽闻讯应邀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脊梁咆哮健步一声令下伟大壮举(读读;并相机说说对词语的理解。)4.出示长句。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读准“着、朝、应”的读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四、朗读课文
分清脉络1.分节指读与齐读相结合;师生评议。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是怎样的?2.理清文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段(2—5)具体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五、指导写字;掌握字形。1.出示生字。朗读。2.分析字形结构。弄清“史、赤、毁”的偏旁部首“口、赤”。3.“寨、轰、抛”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教师范写;学生描红。4.抄写生字。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1.熟读课文;重点了解销烟的经过。2.成语积累:写出与“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语。(风雨不透、密不透风)写出几个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一类生词)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一)把握全文。1、联系第一课时对课文的了解;说说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值得纪念伟大壮举)2、深入理解:值得纪念:不同寻常;值得我们记忆、牢记。伟大壮举:雄壮、气势大。(二)自学课文。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此次事件的不同寻常、气势盛大呢?自学2——5小节;把你认为能表现这些方面的句子画下来;也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三)读中感悟。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划出的句子;边指导朗读边理解感悟。1、场面壮观、隆重。A.人多;人们心情迫切;体现此举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B.隆重。……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外国商人……。C.指名复述第2小结的内容;注重突出场面的壮观隆重。2.经过堪称“壮举”。A.用简洁的词语说说3-5小节的内容:下令——销烟——结果。B.下令。从“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等词语中体会销烟的“壮”。C.销烟。(首先让学生说说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结合课外资料了解此举是林则徐深入民间讨教后总结出来的。这说明林则徐事前对销烟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反映了他销烟的坚定决心。接着找出文中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了什么词语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的。思考还可以加上什么词语。(先……再……然后)有条件地可以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当时的场景。D.引读: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把……。顿时……。E..出示第四小节。自读;说说读时你想到了什么?引导感受此举的大快人心、顺乎民意;联想当时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深入体会中国人民爱祖国、抗外侮的感情和斗志。在此基础上再次朗读;读出“壮情”。3.成果堪称“壮举”。朗读第四小节;你认为应该读好哪些词语?※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上感受此举战果之大。4.感受意义深远。A.看图;脑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苗种病害防治措施
- 消防安全演练操作规程
- 港口维护脚手架租赁协议
- 展厅装修合同模板
- 赔偿协议书范本自愿赔偿
- 商务酒店无障碍设施建设指南
- 教育培训管理创新策略
- 建筑工程加固新施工合同范本
- 冷冻食品库房虫害防治策略
- 旅游公司客户隐私保密规则
- 水泥砂浆砌石体单元评定表
- NB/T 10745-2021选煤用浮选药剂通用技术条件
- SB/T 10021-2008糖果凝胶糖果
- 小学英语全国优质课说课一等奖《Then and now》模拟展示课PPT精品课件
- GB/T 33562-2017信息安全技术安全域名系统实施指南
- GB/T 3280-1992不锈钢冷轧钢板
- 小学纪念孙中山诞辰日班会PPT
- KAQCLS-120立式超声波洗瓶机说明书
- 浙江心理健康C证-面试资料大全(高中组)
- 2022年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作文思维导图-课件(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