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_第1页
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_第2页
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_第3页
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_第4页
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体:客观、雅致、大F70DCEC1F6AF7B68A35800C16238E541E455A09B9D3A37E9FB7EA8195AD41CDBAD气、通用。宋体是与印刷术同龄的出版字体,最适用于包括电视字幕在内的任何媒体。当你不知道选择哪种字体的时候,就选择宋体。西方拼音文字印刷体都沿用了中文宋体的韵味并公认为是国际化字体。这种最普通、最平淡的字体其实是最美、最永恒的字体。宋体细分当中书宋和报宋尤为常用,跟拉丁字母的印刷体风格完全一致;大标宋古风犹存,给人古色古香的视觉效果。

2/黑体:厚重、抢眼。多用于6B58FEB4E5E5A8935AEE649EEB8D718361AE1926B56C094C1A132AB17996BC17D2标题制作,有强调的效果。但电影、电视唱词字幕字号较小,用宋体有时容易让人看了眼花,用清瘦型的黑体做唱词已被普遍接受。

3/楷体:清秀、平和,带书卷味。它是近、现代印刷品中追求书卷味的产物,多用于启蒙教材。在专业书籍中多用于主观文字当中。唱词制作也可接受。

4/仿宋:权威、古板。是早期中文打字机的专用字体,由于那种打字机多用于国家机关,因此仿宋体至今仍是红头文件的专用字体。印刷品中使用仿宋体给人某种权威的感觉,一般用于观点提示性阐述,电视字幕不多用。

5/圆体:小资、势利、商业味。这种字体最初出现在海外商业场合,也称线性。内地版本的圆体字比较僵硬,缺乏美感,电视屏幕上还经常笔画粘在一起,变成一块一块的,看了费劲,不用也罢。

6/综艺:艺术、专业、现代感。一种设计味较浓的字体,少用可表现一种艺术的时尚,滥用则嫌矫揉造作。

7/魏碑:刚劲、正气、强硬。电视字幕中顶多适用于法律节目的标题制作。喜欢魏碑体的同学最好拿书法作品来欣赏,电视节目还是多表现客观,不宜用魏碑。

8/行楷:粗俗。作为手写文书,行楷本来是最常用,也是最能出彩的字体,但电脑中的行楷字体书法功底欠佳,书法最讲究变化,电脑却同一个字千篇一律,犯了书法的一大忌。行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的报刊标题中风行一时,现在已逐渐被抛弃,降格为县级以下报刊或一些单位内部刊物中使用。电视节目中如果一定要用的话,一个片子最多使用一两个字就够了,用在一句话以上就要考虑会不会影响片子的品味了。

9/隶书:好的书法作品中,隶书含中有露、刚柔并济,是很雅的一种,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惜在中国内地活字印刷年代制造的隶书字圆润有余、力度和变化不足,电脑排版时代的隶书字体完全沿用了那种隶书,后来才出现的毛隶、隶变(小隶)等隶书字体书法韵味有所改进,但仍缺乏变化。不适合大篇幅使用。

10/舒体:软弱、猥琐、轻浮。由于其制作与舒同的书法韵味有很大出入,电脑打出来便过于柔弱,失去了它原有的韧劲,少用为妙。计算机字库汉字体系风格论【摘要】汉字,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媒体体系。它的字体字型多种多样,但使用起来往往容易择选不当或陷入盲目。本文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汉字媒体的字体造型特点与艺术风格。以鲜明的观点和新颖的思路,提出了五种风格体系论,认真强调和积极倡导发挥汉字字体形象艺术感染力的必要性,对正确、全面、合理地使用汉字字体,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字体体系、字体艺术风格(审美特征)、汉字使用

艺术化

汉字,是我国报刊杂志编辑出版使用最多的文字。计算机字库所列的汉字字体名目不下百种,最常用的类别目前主要有21种。其余只是点画粗细上的差别,或取名有些差异。即便稍有形体上的变化,或无实质性的不同,或不出其体系范围。汉字库的字体版本有国标GB2312、微软体、文鼎体、汉鼎体、汉仪体、华康体、方正体、长城体、金山体、金桥体、创意体等多种。这些版本的字体,收纳数量不一,种类相互参照或有部分雷同。但由于取材、审美或制版工艺的标准不同,字体模样也不尽相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进行择选,不必强求一律。只是,必须认识所要使用的字体,必须了解它的艺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汉字字体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为了方便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汉字库(印刷字模)的字体,为了更好地识别和利用汉字字体艺术美的特质,这里试将计算机汉字库(印刷字模)中选出的21种字体,按照其风格特点和相互关系,划分为五种体系,并分别对它们的面貌及其审美特征加以论述。

一、宋体体系

宋体,是现代印刷字体中资格最老的字体,它成熟于明末清初之际,但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字体,故而得名。它整齐划一,规范易认,很受广大读者爱戴,一直是使用率最高和使用范围最广的印刷字体。为了满足不同的风格需要,宋体形体也在不断发生着一些变化,形成了老宋体、新宋体和仿宋体的不同面貌。有的字库将老宋体属名大宋,而将新宋体点画稍细一些适宜报纸使用的称作报宋,又将稍粗一些适宜书籍使用的称作书宋,还将更粗些的称作中宋。多数版本都把常用(默认)字体定为宋体或某版本宋体。

(一)老宋体及其艺术风格

老宋体,横较细,竖较粗,体较方,横画右侧扛肩较大,是应用最广、历史最久的美术印刷字体(字例一)。

为人民服务(老宋)

其艺术风格:端庄、典雅、清正、秀丽。

(二)长宋、扁宋及其艺术风格

长宋和扁宋,是一种将老宋体结构伸长或压扁,将横、竖画粗细比例相对缩小使其接近的宋体字,或称新宋体(含方结构.例二)。

学白求恩精神(长宋)

其艺术风格:(较之老宋)长宋挺拔矗立;扁宋宽博平展。

(三)仿宋体及其艺术风格

仿宋体,点画粗细相近,点呈三角状,撇捺两头粗细变化;结构上稍宽右略高,因其形体特点仿象宋体而得名。其萌芽时代几乎和宋体同期,也是面世较早的印刷字体(例三)。

军事过硬(仿宋)

其艺术风格:清秀、骨力、直率、刚毅。

宋体体系主要艺术特征是端庄清秀,美丽优雅,气象稳健。相互比较而言:老宋端庄,长宋挺拔,扁宋宽博,仿宋骨刚。

礼贤下士(隶书繁)礼贤下士(隶书简)

其艺术风格:古雅遒丽,朴中见巧,气象飞动。

(三)魏碑及其艺术风格

魏碑体,是一种从北魏造像和碑(墓)志书法变化而来,以方笔点画和撇捺收笔及转折处外方内圆为主要特征的印刷字体,称作新魏碑,简称魏碑(例十四)。

仗义执言(新魏碑繁)仗义执言(新魏碑简)

其艺术风格:挺拨、方劲、有威武之象。

(四)楷书及其艺术风格

楷书,是以唐楷书法为基准,以馆阁体的实用性为参照加工整理出来的应规入矩,形体方正,比例适当,重心安稳,气象端庄的印刷字体(例十五)。

但求无愧心(楷书)

其艺术风格:规范、端庄、秀美、不激不励。

(五)行书及其艺术风格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计算机字库常见的主要有舒(舒同)体和任(任政)体两种行书(例十六)。

见贤思齐(舒体简)见贤思齐(任体简)

其艺术风格:活泼、轻松、自然、流美。其中舒体博大;任体灵秀。

(六)古印(淡古)体及其艺术风格

古印和淡古大同小异,属于仿汉印章剥蚀效果的今文字。其点画有断有连,似断似连,结构造型似在楷、隶之间(例十七)。

学无止境(古印)

其艺术风格:干枯、老辣、古朴、悠久。

书法体体系的主要艺术特征是生动活泼,造型美丽,艺术风格高雅。相互比较而言:印篆古雅,隶书质朴,魏碑骨力,楷书秀丽,行书飘逸,古印残旧。

五、变形体体系

变形体即不规范的自由体。因其有独特的风味和特殊的用场,近年来也在印刷字体上亮相了。由于这类字体的创造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所以名目很多切不够严谨(如霹雳体、贱狗体、胡子体等)。最常见的有海报体、新潮体、中变体和勘亭流体。

(一)海报体及其艺术风格

海报体,是从用刷子随意书写的海报字形象演化而来。所以也叫随意体。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也不规范(例十八)。

见多识广(海报体)

其艺术风格:诙谐、随意、俗野、怪异。

(二)新潮体及其艺术风格

新潮体,是一种装饰性的带有立体感和光照感的字体。点画短直,字型墩厚(例十九)。

本字库损坏暂不能显示(特此说明)

其艺术风格:肥壮、拙笨。

(三)中变体(广告体)及其艺术风格

中变体和广告体基本相同,是一种采纳了某种广告上使用的貌似儿童书写的大头小脚,站立不正,点画虎头蛇尾的字体(例二十)。

朝气蓬勃(广告体)

其艺术风格:幼稚、顽皮、夸张、滑稽。

(四)勘亭流体及其艺术风格

勘亭流,好象是以新艺体结构之饱满,以魏碑点画之动势为依据,以行书连贯之气韵为意象的一种新字体。其点画圆润且有水流(起伏)状,结构紧凑(例二十一)。

雕梁画栋(勘亭体)

其艺术风格:饱满、柔厚、笨拙、做作。

变形体体系的主要艺术特征是自由自然,通俗流便,但缺乏庄重典雅。相互比较而言:海报狂野,新潮肥笨,中变顽皮,勘亭流做作。

以上所列字体,不能说是计算机汉字库或印刷字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