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_第1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_第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_第3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_第4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第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道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2.能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流派的基本思想进行辨证评价。第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本章目录第一节成熟势力说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第三节行为主义理论第四节认知发展理论第五节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第六节人本主义理论第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成熟势力说一、代表人物:格塞尔二、主要观点:1、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2、生理、心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规律逐步成熟。3、强调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强调成熟的顺序。4、《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第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5、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和学习。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三、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四、行为周期:在发展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儿童突然向前进入一个新领域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取得的进步,然后再往前进。所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便形成了发展质量较高的年头与较低的年头有序交替的现象

第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五、评价:1、贡献: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成熟决定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成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

2、不足: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第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人格的结构他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受快乐原则支配。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遵循至善至美原则,代表人格的社会成分。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力量,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才会健康发展。

第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心理性欲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1)此时婴儿的口唇是主要的性感区,婴儿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获得快感。(2)这个阶段的婴儿会把手指或能抓到的几乎所有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

第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肛门期(1-3岁)(1)此阶段婴儿的快感来源于肛门部位,排便过程中的轻松与快感。(2)父母要注意对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

3.性器期(3-6岁)(1)此时期的儿童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对生殖器感兴趣。(2)这一时期的能量固着将会导致男孩成人后好表现、竞争;女孩倾向于纯真、诱人、好表现。

第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潜伏期(6-11岁)(1)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2)儿童的关注点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将精力投放到学习、交往、游戏等活动中。5.青春期(11、12岁开始)(1)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性欲。(2)至此,个体性心理发展趋于成熟。

第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问世以来一直颇受争议。

1、贡献:(1)该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2)强调性本能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对禁欲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反驳。(3)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4)提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促进了心理学者对于早期经验、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

第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不足(1)过于夸大潜意识的意义,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2)过分注重人的本能和性本能,而陷入泛性论的泥沼。(3)理论缺乏实证依据。第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

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发展并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注重“自我”的作用。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受到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基本观点将个体人格的发展划分为顺序固定、相互关联的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自主对怀疑与羞怯(1-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

3.主动对内疚(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勤奋对自卑(6-11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春期)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第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

8.自我完善对绝望(成年晚期)获得自我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评价1、贡献:重视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体现了发展的终身性。2、不足:未能从根本上超脱弗洛伊德本能论的观点,理论缺乏科学的实验证据。

第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行为主义理论一、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一)基本观点1、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主观的东西,只应该研究行为。

2、“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3、将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的刺激-反应(S-R)联结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第十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评价1、贡献:(1)华生的条件反射学说从总体上强调了研究对象的客观化和研究方法的客观化。(2)使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意识转向行为,推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2、不足:(1)华生坚决排斥对中间心理过程的研究,因此,该理论难以解释个体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机制。(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第十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中白鼠和鸽子的实验(二)基本观点1、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强化作用是塑造人类行为的基础3、消退

第十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评价1、贡献:(1)发现操作性条件发射,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观点。(2)强化规律对于行为的塑造、学生的学习控制、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2、不足:(1)具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2)抹煞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1、提出交互作用论,人的行为受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2、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3、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部分。4、强调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评价1、贡献:(1)注意到人、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2)班杜拉还强调人的自我调节,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不足:(1)没有解释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2)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基本观点1、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2、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算阶段(0-2岁)能够借助感觉和身体动作来认识和适应外界环境,没有“客体永存性”概念。(2)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运用符号代替客观事物。无法理解守恒原则,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3)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但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第二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思维更具系统系、灵活性和抽象性

(二)评价1、贡献:(1)以智力为研究对象,开创了智力研究的先例,也为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认为人类的学习既强调遗传的作用,也注意到后天活动的功能,对于学习过程的这种解释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3)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有重要影响,教育与教学应当以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特点为依据而进行。第二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不足:(1)把智力的本质看作生物意义上的适应,把认知视作有机体适应的延伸。(2)把心理内部的平衡作用看作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似乎重视不足。第二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

(一)基本观点1、元认知就是个体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2、三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二)评价元认知概念的出现对于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元认知强调传统认知范畴之间的相似性,有助于传统认知范畴之间的重新组合,有助于将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来研究。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韦纳的归因理论(一)基本观点1、韦纳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讨了个体对成败行为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2、归因应该包括三个维度: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3、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型

归因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持久努力一时努力教学质量他人帮助不可控能力心境任务难度运气(二)评价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型得到了许多实验研究结果的支持,对于解释人们的归因行为具有其合理性和应用价值,该理论模型已被心理学、社会学界广泛接受和认可。第二十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节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一、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观(一)基本观点1、社会文化历史条件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2、工具理论:物质生产的工具,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和符号。3、心理发展观: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第三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4、内化说: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个体就是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的。5、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二)评价1、贡献:最早将历史主义原则引入了心理学,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历史的产物。2、不足:把心理机能的自然发展过程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绝对对立起来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一)基本观点1、两个假设2、符号: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3、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评价1、贡献:(1)强调社会互动的性质与过程是该理论的最大特色。(2)该理论具有辩证性、全方位性,因此,在学术界的影响很大。2、不足:附后互动论的思想带有某些主观臆测。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六节人本主义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基本观点1、他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从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排列。第三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各需要之间的关系:(1)需要各层次之间密切联系,像阶梯一样从低级到高级逐级递升。(2)只有满足的低层次需要之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3)不同需要的满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需要层次越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高。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评价1、贡献:该理论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应用,为现代管理科学奠定了心理学基础。2、不足:该理论建立在“似本能”的生物决定论的基础上。第三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罗杰斯的人本思想(一)基本观点1、人性观:罗杰斯积极肯定人的本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乐观的、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2、自我论: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与核心。3、患者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4、人本主义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理论。第三十七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评价1、贡献:(1)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基础。(2)他的理论学说创建了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强调自我的作用,发展了心理学的人格理论。(3)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2、不足:(1)“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不具有普遍性。(2)人本主义教育观点过于理想化,现实操作性不强。第三十八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王明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每到中午睡午觉的时候,他总是嚷嚷着要玩玩具,不肯睡觉。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愿睡觉,也想玩玩具。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对班里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到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就不能玩玩具,只有睡觉的小朋友才能玩玩具。”听了王老师的话,小朋友们都很快跑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去了。试分析王老师的做法。分析讨论案例王老师是如何运用强化原理来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师生总动员第三十九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双生子爬楼梯研究1929年,格赛尔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爬楼梯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格塞尔提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资料贴吧】返回第四十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小华与古典音乐案例描述:小华最初并不喜欢古典音乐,他的父亲是位古典音乐爱好者,并且希望小华也能喜欢古典音乐。于是,小华的父亲就专门在小华最喜欢的星期六演奏古典音乐,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小华变得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对点案例】第四十一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以华生为代表的传统行为主义用条件反射原理来解释人的行为。本案例中,星期六可以引起小华的愉快反应,父亲将星期六和古典音乐多次结合之后,最终,古典音乐也能够星期六所引发的愉快反应,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返回第四十二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强化塑造好行为

案例描述:月月是个3岁的小女孩,她有个问题让爸爸妈妈很头疼,每天吃饭的时候不会乖乖地坐在桌子上,而是,跑东跑西,妈妈要追着喂饭才行,结果,她吃得很少不说,妈妈也累得气喘吁吁。后来,妈妈采取了一个办法,即如果吃饭时很乖,就可以看动画片,睡觉前妈妈还讲故事。月月果然能好好吃饭了。【对点案例】第四十三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月月不好好吃饭的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来解释。妈妈可以利用强化过程来矫正月月的不良习惯,利用动画片和好听的故事作为强化物,增加了好的行为方式(好好吃饭)出现的概率。返回第四十四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儿童通过观察学习

习得侵犯行为【资料贴吧】班杜拉等人研究发现,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而习得攻击行为。实验的第一个阶段,研究者每次将一名儿童带入实验室,实验室里方有玩具娃娃和一些修理工具,并且有一个成人站在那里。实验分为两种条件,一种条件是儿童看到那个成人踢打玩具,同时还伴有言语攻击。第二种条件下,儿童观看那个成人安静地收拾修理工具,成人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儿童被带到另外一个转悠玩具的房间,单独玩耍玩具20分钟。研究人员通过单向玻璃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实验结果发现,儿童倾向于模仿成人的行为。那些观看成人攻击行为的儿童对玩具又踢又打,而且还伴随有攻击性言语。而那些观看成人安静收拾修理工具的儿童,则极少表现出攻击性言语。返回第四十五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教学任务难点好还是简单点好?案例描述:在某幼儿园的教学研讨会上,教师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教学任务的设置简单好,还是难点好?”教师们纷纷表达观点,最后,一致认为:教学任务应该难度适中,并能使儿童积极思维,促进儿童发展。【对点案例】第四十六页,共五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们的意见,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