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1.gif)
![漯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2.gif)
![漯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3.gif)
![漯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4.gif)
![漯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e10318133a4cd3b02a47f24a38c11b4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漯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若C港铁矿石为0吨,其它条件不变,要使铁矿石集中于(
)运费最低。A.B港B.C港C.D港D.E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策略制定。第二步,运输费用=运输重量×运输距离×运输单价,要使铁矿石集中过程中运费最低,则应尽量减小运输重量和运输距离及运输单价。逆水运输费用贵,也应减小逆水运输距离。比较B港和C港口:区别在于190吨DE货物逆水运输还是140吨AB货物顺水运输同样距离,显然前者更贵,故排除B港;比较C港和D港口,区别同上,排除C港;比较D港和E港口:区别在于120吨E货物逆水运输还是210吨ABD货物顺水运输同样距离,显然前者更便宜,故排E港。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策略制定。第二步,依次计算每种情况的运费。假设在D港,运输量较小,逆水运输距离也小,运输费用为:100×1×(100+200+200)+40×1×(100+200)+120×1.2×400=119600(元);假设在C港,运输费用为:70×1.2×200+120×1.2×(200+400)+40×1×100+100×1×(100+200)=137200(元);假设在B港,运输费用为:100×1×200+70×1.2×(100+200)+120×1.2×(100+200+400)=146000(元);假设在E港,运输费用为:100×1×(100+200+200+400)+40×(100+200+400)+70×400=146000(元);假设在A港,运输费用为:40×1.2×200+70×1.2×(200+100+200)+120×1.2×(200+100+200+400)=267600(元);综上,集中于D港运费最低。因此,选择C选项。2.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釜底抽薪:将可燃物搬出燃烧区C.百炼成钢: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D.十年树木:树木生长,无化学变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人类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B项正确,釜底抽薪是指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属于将可燃物搬出燃烧区,从而停止燃烧。C项正确,炼钢的目的是,高温下用氧化剂把生铁里过多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而除去。D项错误,树木生长是利用太阳光的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经过一系列生物过程生成植物所需的各种有机物质,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存在化学变化。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关于功能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当代电子信息领域中最重要的新材料,单晶硅是主要的半导体材料B.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性,利用超导体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超高压输电的损耗C.超导材料具有磁悬浮性,超导悬浮技术现在被用在无磨损轴承、磁悬浮列车,以及粒子加速器、核聚变反应堆的研制上D.1纳米是1米的万亿分之一,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当代电子信息领域中最重要的新材料,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单晶硅是主要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于二极管级、整流器件级、电路级以及太阳能电池级单晶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制造。B、C项正确,零电阻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超导材料有两个极具利用价值的特性:一是零电阻性,利用超导体则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超高压输电的损耗。二是磁悬浮性,超导悬浮技术现在被用在无磨损轴承、磁悬浮列车,以及粒子加速器、核聚变反应堆的研制上。D项错误,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故正确答案为ABC。4.下列属于我国《土地管理法》中所称建设用地的是:A.工矿用地B.林地C.草地D.养殖水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土地管理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所以属于我国《土地管理法》中所称建设用地的是工矿用地。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所以林地属于农用地而不是建设用地。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所以草地属于农用地而不是建设用地。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所以养殖水面属于农用地而不是建设用地。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5.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需要
地推进。就当前而言,则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刀阔斧B.持之以恒C.贯穿始终D.一劳永逸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横线处与“推进”搭配,根据文段信息“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可知,所填入词语应体现需要坚持的时间久,B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符合语境,当选;A项“大刀阔斧”比喻办事很有决断,有魄力,与时间无关,排除;C项“贯穿始终”指从开始到结束,自始至终,强调系统性,与时间无关,排除;D项“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以后就可以永久安逸,与“长期性”语意相悖,不符合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根据材料,故宫的属性是:A.营利性B.公益性C.竞争性D.服务性参考答案:B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共服务的属性,可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使用推测法解答。联系生活常识,A项比较有迷惑性,先不考虑。博物馆是一种公益性场所,相应地就不具有竞争性,因此排除C;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故宫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B、D两项当选。A项说法错误。故宫是非营利机构,全部收入都用于事业发展。B、D两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三段“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可知,故宫具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即向社会公众提供展示、参观、教育等服务。所以故宫的属性包括“公益性”和“服务性”。C项说法错误。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竞争性”不是故宫的属性。故本题选BD。7.1,5,16,27,(
)A.16B.36C.81D.243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第二步,幂次的分析,、、4²、3³、()。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3+(-1)=2;指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4。所求项为=16。因此,选择A选项。8.研究者发现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A.通过释放某种物质,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B.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C.最新研制的阻断细菌交流的药物可以替代普通的抗菌素D.霍乱、肺炎和食物中毒,实际就是各种细菌聚集的后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论据: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召集成员”说明细菌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具有加强作用。B项:削弱论点。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说明细菌之间没有相互配合,直接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论据。“交流”隐含的信息是在说明细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即相互之间是存在配合的,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聚集的后果”也体现了细菌是群居的,隐含的信息是细菌之间存在配合,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论断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都较为明显,强调的是细菌与细菌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论据: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A项,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说明细菌能够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B项,阻断细菌交流,说明细菌之间可以交流,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点,无法质疑。C项,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说明细菌生活很单调,不存在相互配合,削弱了论断,可以质疑。D项,细菌聚集体现了细菌是群居的,说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本题无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明细菌可以群体活动,互相配合,加强结论,排除;B项,阻断交流可以抗菌,说明交流确实是存在的,加强结论,排除;C项,说明细菌生活单调,各自行动,削弱论点,当选;D项,讨论细菌聚集的危害,也在印证前文“群居”的说法,不能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9.学期末,某校150名学生代表对两位老师进行教学质量满意评价,对张老师满意的人数比对刘老师满意的人数要多10,对刘老师满意的人数比学生代表人数的多4,对两位老师都满意的人数是对他们都不满意人数的,则对两位老师都满意的人数是:
A.5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二集合容斥类。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对刘老师满意的人数为150×+4=64,对张老师满意的人数为64+10=74,设对两位老师都不满意的人数为8x,则对两位老师都满意的人数为5x,根据二集合标准型核心公式:总数-都不满足的=集合A+集合B-都满足的,有150-8x=74+64-5x,解得x=4,则对两位老师都满意的人数是5×4=20。
因此,选择C选项。
10.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唯一的一个答案,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观察题干中五个图形,可发现后四个图形都是在图1的基础上减少一条线段得到的,只有C项比图1少一条线段。故正确答案为C。11.职业培训,是指按照不同职位岗位的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培训的是:A.某社区对本区“两劳”(劳改、劳教)释放人员进行了集中教育B.某培训机构举办了拟参加今年播音主持专业高考学生的考前培训班C.某企业对今年新进的员工进行“我与企业共荣辱”教育D.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计划上半年举办一期电脑培训班,三期家政培训班,培训对象全部是该市下岗人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和训练。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对本区“两劳”人员的教育,并非“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不符合定义;B项:针对高考学子的考前培训班,并非“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不符合定义;C项:新员工接受的是企业文化的培训,并非“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不符合定义;D项:举办电脑培训班和家政培训班,是为了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是“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2.2015年达沃斯年会以(
)为主题,这个主题是指全球正在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科技的“重大改变”,意味着“局势错综复杂,脆弱不稳”。A.“全球大创新”B.“全球大改革”C.“全球新改变”D.“全球新格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15年1月21日至24日,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2015年达沃斯年会以“全球新格局”为主题,这个主题是指全球正在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科技的“重大改变”。因此,选择D选项。达沃斯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素有“经济联合国”之称。2019年达沃斯年会在瑞士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引导市场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从而保证需求大致平衡的信号是(
)。A.企业利润的变化B.国家政策的变化C.市场价格的波动D.物价指数的涨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则上涨,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当某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能够引导市场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保证供需大致平衡。故正确答案为C。14.2015年8月24日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出炉,浙江的诸暨、义乌进入前十名。(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第二步,2015年浙江省入选全国百强县名单的有18个县(市),其中慈溪(7)、义乌(9)进入前十名,进入百强县名单的还有诸暨(14)、余姚(18)、海宁(29)、乐清(30)、温岭(40)、桐乡(55)、长兴(65)、瑞安(70)、平湖(72)、永康(74)、宁海(76)、东阳(80)、临海(90)、象山(95)、德清(96)、嘉善(98)。由此可知,诸暨在百强县名单中,但只有义乌进入了前十名。因此,本题错误。15.从2、3、4、5、6中任取3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奇数?A.12B.24C.30D.6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第二步,一个三位数如果是奇数,要求个位数字是奇数。故先选取个数数字,从3和5中选1个,有2种情况;接着选十位数字,从剩余的4个数字中选1个,有4种情况;最后选百位数字,从剩余的3个数字中选1个,有3种情况。所以,可组成2×4×3=24(个)三位奇数。因此,选择B选项。16.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粒径大于0.1mm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主要分布于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
)等支流。A.皇甫川B.湟水C.孤山川D.佳芦河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第二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涉及三大片,最大的一片在皇甫川至佳芦河区;第二片在无定河的芦河、大理河及延河和清涧河上游区;第三片在无定河下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将是近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及投资的重点区域,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中之重,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中实现“河床不抬高”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选择AD选项。黄河多泥沙成因主要来源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根据遥感监测和水土流失调查成果,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6.5万km2,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根据泥沙及其来源对下游的危害程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又划分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其中多沙粗沙区,总面积7.86万km2,主要分布于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泾河上游、北洛河上游等地区,该区水土流失面积仅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17.3%,而年均输沙量占黄河输沙总量的62.8%;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1.88万km2,仅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的4.1%,而年均输沙量却占全河输沙总量的21.7%。17.中年人喜欢听民族音乐,小李喜欢听民族音乐,所以小李是中年人。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描述,“中年人喜欢听民族音乐”表示所有中年人都喜欢听民族音乐,“所有……都……”是“如果……就……”的替代关联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中年人→喜欢听民族音乐“小李喜欢听民族音乐”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推不出小李是否是中年人。因此,错误。1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自称名的场合,常是下级面对上级,臣子面对君王,晚辈面对长辈。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所以,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B项: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古人对不同的官职变动有不同的说法:(一)表示任命官职的:①拜,授予官职;②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二)表示提升官职的:①擢,表示提升官职,超擢表示破格提拔;②陟,表示提升、提拔;③升,表示提升。(三)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①谪,表示贬官,降职并外放;②贬,表示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③黜,表示罢免官职;④夺,表示削去,罢免。(四)表示官职调动的:①转,表示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②徙,表示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③调,表示调动,调迁;④迁,表示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⑤放,表示京官调任地方官;⑥出,表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始于西周。也有官谥、私谥之分,官谥对象的主体是文武百官,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19.硼酸盐生物玻璃是以硼元素为玻璃网络基体,能够实现特定生理功能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可掺杂性和可降解性,在皮肤组织修复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该玻璃发挥生理功能的机制是组分中的硼、钙等元素,经过新陈代谢会被释放到体液中,刺激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伤口愈合。然而,硼酸盐生物玻璃会释放大量碱性离子,改变玻璃材料周围组织的酸碱环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另外,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在伤口处与组织接触的有效比表面积较小,且玻璃表面离子不利于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使愈合后的伤口容易形成疤痕。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新型微米级硼酸盐生物性玻璃可有效加速伤口愈合B.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能够改变周围组织酸碱环境C.玻璃表面的碱性离子可促进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D.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修复损伤皮肤效果并不理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硼酸盐生物玻璃”的话题,论述其在皮肤组织修复领域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硼酸盐生物玻璃会抑制细胞增殖。随后通过“另外”表并列,又指出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会使愈合后的伤口容易形成疤痕。故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从两个角度强调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在修复皮肤组织方面的不足,对应D项。A项,“可有效加速伤口愈合”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能够改变周围组织酸碱环境”对应“另外”之前的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项,文段尾句论述“玻璃表面离子不利于胶原蛋白的沉积”,“碱性离子可促进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光明网《可高效修复皮肤损伤的“新型玻璃”问世》20.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B.蜡炬成灰泪始干C.玉不琢不成器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题干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有新的物质形成,“灰”便是“蜡炬”经过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和蜡炬中杂质燃烧后的产物。A、C、D三项都属于物理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答案为B。2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没有明显数量特征,考虑属性类曲直性。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题干第一段图形均是曲直图形;第二段图形图一和图二都是曲直图形,故问号处应该填入一个曲直图形,只有C选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22.某公司有50名员工,其中男员工有30人,该公司本地员工一共有20人,非本地的女员工有10人,则非本地的男员工有(
)人。A.5B.10C.20D.25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根据“某公司有50名员工,该公司本地员工一共有20人”可知,非本地员工有50-20=30(人)。“非本地的女员工有10人”,则非本地男员工有30-10=20(人)。因此,选择C选项。23.某位科学家曾经说过,几乎每天自己都有一些新的想法,但绝大多数想法是错的,可是他并不在意。每天那些很少的对的想法积累起来,让他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意味着(
)。A.科学家并不在意自己的错误B.这位科学家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人C.善于创新的人肯定会犯错误D.新的想法大多数是错误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偷换概念,题干科学家不在意的是每天的新想法绝大多数是错的,而不是不在意错误,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该科学家每天都有新想法,且能通过累积少数对的想法来获取巨大成就,可见他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人,当选;C项,偷换概念,题干中提到的是错误想法,而非犯错误,并且“肯定”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概念扩大,题干中只是说该科学家的绝大多数想法是错误的,而不是新的想法大多数是错误的,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4.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A.70万亿元B.80万亿元C.90万亿元D.100万亿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逆势增长2.3%,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更大台阶。因此,选择D选项。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5.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不规则需求?A.早晚高峰期出租车供不应求B.某品牌牙刷分为软、硬、中三种以面向不同消费者C.某电商店庆打折,活动当天点击量剧增D.某博物馆引进一批梵高画作巡展,游客蜂拥而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②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出租车服务在不同时段的需求上下波动,属于“某些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符合定义;B项:牙刷的分类,未体现需求波动,不符合定义;C项:变动的是点击量,但市场需求并未发生很大波动,点击量剧增反映的是人们对于打折活动一直有很大的需求,不符合定义;D项:蜂拥而至体现出对于梵高的画作一直保有很大需求,而并没有体现需求上下波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市场需求在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不规则需求定义的关键信息:在不同时间段市场需求的波动大。A项,早晚高峰用车量明显增多,即一天不同时间市场需求的波动很大,符合定义。B项,牙刷分为软、硬、中三种以面向不同消费者,并未体现不同时间段市场需求的波动大,不符合定义。C项,点击量剧增是因为有电商店庆打折活动,并非市场需求的波动大,不符合定义。D项,游客蜂拥而至是因为引进一批梵高画作巡展,并非市场需求的波动大,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某些物品或者服务的市场需求”,“不同季节,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早晚高峰期出租车供不应求,即出租车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符合定义,当选;B项:只提到牙刷品牌对牙刷分类,并未提到消费者的反应如何,也不存在需求上下波动,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店庆打折,活动当天点击量剧增”说明这种打折服务的市场需求很大,并未体现出需求上下波动,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博物馆引进梵高画作后游客蜂拥而至”说明人们对欣赏梵高画作的需求很大,并未体现出需求上下波动,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6.蚕丝
之于
(
)
相当于
棉花
之于
(
)A.珍贵;采摘B.村庄;盛开C.丝绸;棉被D.春蚕;城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珍贵”的“蚕丝”,二者属于偏正关系,“采摘”与“棉花”属于动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蚕丝”与“村庄”无明显逻辑关系,“盛开”与“棉花”属于偏正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蚕丝”是制成“丝绸”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棉花”是制成“棉被”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蚕丝”是“春蚕”吐的丝,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棉花”与“城池”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7.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是无效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第二步,法律只有公布才能成为规范性调整的手段,发生效力。因此,本题正确。28.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是(
)。A.《资治通鉴》B.《四库全书》C.《永乐大典》D.《史记》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B项错误,《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C项正确,《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D项错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故正确答案为C。29.语句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B.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问号使用错误,在选择疑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应改为“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A项、C项和D项标点符号均使用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30.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呼拉圈又走进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认为,转呼拉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A.呼拉圈运动简便易行B.转呼拉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C.喜爱呼拉圈运动的人越来越少D.延长转呼拉圈时间可提高运动效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转呼啦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仅仅说明呼啦圈运动简单易行,并未说明其效果如何,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呼啦圈运动会给人身体造成“腰肌劳损”的不良后果,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呼啦圈运动爱好者人数减少,并未说明效果如何,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呼啦圈运动可以提高运动效果,非不良反应,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31.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有研究表明,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感到恐惧。
由此可以推出:
A.弓形虫会损害老鼠的大脑
B.弓形虫会使老鼠变得大胆
C.猫将弓形虫用于诱捕老鼠
D.猫与弓形虫形成共生关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细节信息:①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②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感到恐惧。
A项,细节信息②指出,老鼠受弓形虫感染后,大脑部分区域瘫痪,说明弓形虫对老鼠的大脑有损害,可以推出。
B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老鼠暴露在猫面前时也不感到恐惧,是因为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而不是因为它变得大胆,无法推出。
C项,细节信息仅指出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但是否用于诱捕老鼠不可得知,无法推出。
D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二者是寄生关系,并不是共生关系,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指出老鼠受弓形虫感染后,大脑部分区域瘫痪,说明弓形虫对老鼠的大脑有损害,可以推出;
B项:题干中老鼠面对猫不感到恐惧不是由于其变得大胆,而是它大脑的恐惧区域瘫痪导致的,行为并不能反映自身的真实意志,排除;
C项:题干指出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但并未涉及弓形虫感染老鼠是否是猫的行为,排除;
D项:题干指出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寄生虫,二者是寄生关系,并不是共生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说明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第二句说明研究表明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暴露在猫前面时也不感到恐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可以推出,“受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其大脑掌控恐惧的区域会处于瘫痪状态”说明弓形虫确实损害了老鼠的大脑;B项中老鼠面对猫的时候不害怕不是说明老鼠大胆,而是因为老鼠得病了,因此排除;C项不符合推断,第一句话强调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不能推出“猫将弓形虫用于诱捕老鼠”;D项无法推出,第一句话强调弓形虫是猫身上的单细胞寄生虫,不能推出“猫与弓形虫形成共生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弓形虫可操控寄生老鼠大脑不怕猫》32.三月芳菲,玉兰绽放,渭水河畔春潮涌动,大秦故都风景如画。走在咸阳街头,杨柳依依、绿草如茵的美景令人________;夜幕降临,整座城市在夜空下尽情展示着自己的________。近年来,咸阳秉承“低碳、节能、环保”理念,结合地方特色、城市历史文化、建筑形体特征等因素,致力于打造绚丽多姿、霓虹闪烁的城市夜景,使城市面貌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心旷神怡卓越风姿欣欣向荣B.欢欣鼓舞美丽风姿恍如隔世C.赏心悦目绰约风姿焕然一新D.心花怒放流光溢彩今非昔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横线处搭配“城市面貌”,C项“焕然一新”指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与“城市面貌”搭配恰当。A项“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后来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与“城市面貌”搭配不当,排除。B项“恍如隔世”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通常形容人的感触,与“城市面貌”搭配不当,排除。D项“今非昔比”意为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客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城市面貌今非昔比”,但不能说“使……今非昔比”,本身语法错误,排除。验证第一、二空,C项“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符合“咸阳街头的美景使人心情很好”这一语意,“绰约风姿”指风度姿态美,用在此处表示城市展示着自己的风姿,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咸阳秉承“低碳、节能、环保”理念
发展成为全市最强音》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空格承接“美景令人……”,应体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欣赏与喜爱。A项“心旷神怡”意为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体现了对美景的喜爱,符合语境。B项“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语境并不能体现出“鼓舞”之意,排除B项。C项“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符合语境。D项“心花怒放”形容极其高兴,“怒放”匹配见到美景的心情语义过重,排除D项。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文段最后一句说的是“在近年来的努力下,咸阳城市面貌发生了好的变化”,A项“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或事业蓬勃发展,不能形容城市面貌,排除A项。C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C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用来指代城市的风景优美动人,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从句意入手,四个词语较难辨析,可选择从其他空入手。第二空,根据修饰对象及成语含义,排除D。第三步,第三空,根据此处的修饰对象及词义,排除A、B。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根据句意较难辨析,可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流光溢彩”意为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不能用来形容城市的风姿,排除D。第三空,“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恍如隔世”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两词均不能形容城市面貌,排除A、B。故本题选C。33.理性预期指的是,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理性预期的是:A.省立医院分院一投入使用,小陈就在附近开了一家水果店B.老秦获悉某政策即将施行,凭着长期炒股的经验进行股票操作C.传言说城南要建某重点中学分校,老刘立即在附近买了一套房子D.小张得知其高考成绩在全省排第二十位,果断决定第一志愿报清华大学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人们是理性的”、“他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人们到医院看望病人时经常选择水果作为礼物,所以医院的投入使用会使得水果的需求量增加,那么小陈选择在医院附近开水果店,符合“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且其做出的判断是理性的,符合定义,当选;B项:政策的施行可能对股票产生影响,老秦获悉这一信息后进行股票操作,符合“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但凭着长期炒股的经验,不能确定其判断是否理性,不符合“人们是理性的”,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建重点中学可能会影响其附近的房价,但该消息为传言,传言是否是真实并不确定,故老刘在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这一决定是否是理性的并不明确,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张根据高考成绩填报志愿,不符合“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时;②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做出行动;③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存在预期一定是由于存在不确定、不明朗的情况,而医院的投入使用必定带来人流量的增加,也必然导致购买水果人数的增加,这是明确的情况,不能称之为在预期的情况下开设水果店,并且购买人数增加不属于“经济现象”,医院刚一投入使用就开店,也不属于“充分利用信息做出行动”,不符合定义;B项:获悉政策即将施行,那么该政策会对经济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属于“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这种影响会体现在股票的波动上,老秦凭借长期的炒股经验进行操作,属于“充分利用信息而做出行动”,而且政策对股票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预期即为了获取利益或避免损失,符合“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符合定义;C项:老刘立即在附近买房子是预期到房价的上涨,属于“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但是给出的是传言,相信传言而做出行动,不属于“充分利用信息而做出的行动”,做出的决策也是不理性的,有可能犯系统性的错误,不符合定义;D项:小张的大学报考志愿,是个人意愿的表现,不属于“对经济现象的预测”,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涉及定义的客体、手段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要点分析选项。理性预期的定义要点:①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时;②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做出行动。A项,医院已经投入使用,小陈充分利用了所得到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期而开了水果店,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去医院看望病人时经常会购买水果,所以医院附近的水果确实比较畅销,因此小陈的决定体现了理性预期,符合定义。B项,老秦在政策还未实施时就进行操作,不符合要点②。C项,老刘听到传言就买了一套房子,不符合要点②。D项,说的是小张报考志愿,并不是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A。3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前两幅图与第三幅图均有相似部分,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中,图1与图2相加可得图3,第二段中,图1与图2相加,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35.A.0B.1C.2D.3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给出的三个字符组中重复的字符为,共2个。故正确答案为C。36.国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遇到有人冒犯你时,如果你选择原谅冒犯者,冒犯者会更有可能在心理上感到悔恨而产生内在的愧疚。因此,类似的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根据以上观点,可以推出:A.遇到冒犯者,原谅是唯一避免再次发生冒犯的方法B.如果你不原谅冒犯者,类似冒犯行为必然会增加C.经常原谅冒犯者,就可能减少自己被冒犯的可能性D.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有助于感化冒犯者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题干观点是:①原谅冒犯者→可能产生愧疚,因此,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A项:“唯一”过于绝对,不符合从弱原则,排除;B项:“不原谅冒犯者”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经常原谅冒犯者”和“自己被冒犯”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有助于感化冒犯者,符合从弱原则,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37.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色调________,层次________,图像________。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镶嵌精度、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等优于国际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致丰富清晰B.丰富一致清晰C.清晰丰富一致D.丰富清晰一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通过第三空可排除C、D。第三步,第一空中,“色调”与“丰富”搭配不当,排除B。第三空,“图像清晰”为习惯表述,排除C、D。第一空,“色调”与“丰富”搭配不当,排除B。第二空,“层次丰富”搭配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该空修饰的对象是“图像”。A项和B项“清晰”指清楚,与“图像”是搭配恰当,表示图像清楚,符合文意。C项和D项中的“一致”指一样,没有分歧,文段强调的是嫦娥二号拍摄到的月球影像图较为清晰,而没有对比图像之间是否一致,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修饰的对象是“层次”。A项“丰富”指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与“层次”搭配恰当,表示层次较多,符合文意。B项“一致”不能与“层次”搭配,“层次一致”意为没有层次,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色调”侧重于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和色彩效果,“色调一致”搭配合适,比如整体“明色调”或“暗色调”。因此,选择A选项。38.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的现象有(
)。A.温带地区春天树枝会提前发芽B.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C.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D.喜马拉雅的冰雪增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A项正确,植物的发芽基本由日照和温度决定,全球变暖会使得温带的温度更高,因此提前发芽是可能的。B、D项错误,全球变暖会使得冰雪融化,全球冰层积雪都会减少,因此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会变薄,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会上升。C项错误,黄海纬度比东海高,气温比东海低,如果全球变暖,东海的鱼可能会出现在黄海,黄海的鱼只会往更高纬度迁移,而不是去东海。故正确答案为A。39.常见的数据存储介质有:A.硬盘B.磁带C.光盘D.软盘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存储介质是数据存储的载体,是数据存储的基础。存储介质并不是越贵越好、越先进越好,要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合理选择存储介质。常见的数据存储介质有:移动硬盘、可记录光盘、MP3、MP4、U盘、磁带、闪存卡等。软盘是个人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因此,选择ABCD选项。40.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A.物质财富B.权利和义务C.智力成果D.行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C、D三项正确,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目标,主要包括人身、行为、财物和智力成果;B项错误,权利和义务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不是客体。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观察题干图形,线条特征明显,从左到右图形直线数依次为8、3、6、4,无明显规律,继续观察,图形曲线数依次为0、1、2、3,呈等差规律,问号处应填入有4条曲线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42.既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做任何事情都无法脱离人际环境,那么,在单位时间内,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任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几率就大——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进入工业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业竞争,无不需要将这类“人际型知识”贯穿于每一个“经济人”的行为之中。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相符的是:A.沟通对于成功很重要B.降低沟通成本才能成功C.沟通、组织与行动能够成大事D.得到他人信任的关键在于沟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任与配合,获得成功的几率很大”这一观点,随后以“古今中外”以及工业时代的环境下两个方面为例论证首句观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表述,故正确。B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主体片面,原文不仅强调沟通成本问题,还有沟通效率的问题;二是强加了一个必要条件关系,原文只提到获得成功的几率很大,但并未说是必不可少的,故排除。C项忽视了原文中“往往”这一可能性表述,“能够成大事”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属于典型的无中生有,文段中未提及“得到信任”,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息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大……”可推出。B项表述过于绝对,低沟通成本有助于成功,但并不能由此推出降低沟通成本才能成功,排除。C项,文中说的是“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能够成大事”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文中“综合素质”的表达存在出入,排除。D项表述无中生有,从文中无法推出。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任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几率就大”,符合文意。B项对应“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任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几率就大”,“降低沟通成本”会让“成功”的概率增大,并非为“成功”的必要条件,属于偷换逻辑,排除B项。C项对应“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
“沟通、组织与行动”能够让“成大事”的概率增大,并非为“成大事”的充分条件,属于偷换逻辑,排除C项。D项对应“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任与配合”,
“得到他人信任”与“沟通”为并列关系,并非必要条件关系,属于偷换逻辑,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4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本题正确。关于史学著作要牢记五个第一: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春秋》,作者:孔子(春秋)。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作者:班固(东汉)。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作者:有争议,大多数认为是左丘明。特别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与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考生注意区分。44.人身权∶财产权A.形成权∶所有权B.不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C.人格权∶担保物权D.身份权∶隐私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有的“形成权”属于“所有权”,有的“所有权”属于“形成权”,例如“所有权”的抛弃权属于“形成权”,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排除;B项:“不安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均属于抗辩权,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人格权”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担保物权”指的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身份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为或基于相互之间关系所发生的一种人身权利,如亲权、荣誉权、婚姻自由权等,“隐私权”属于人格权,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5.G5g3F2fA.M6m3N7gB.k9K7T4tC.X7x5R3RD.Q6q4Y3y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相同字母大小写和数字大小比较的特点,其中1号和3号、5号和7号两组是相同字母的大小写,1号和5号位置上是大写字母,3号和7号位置上是相应的小写字母,且2号、4号和6号位置上的数字逐渐变小。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5号和7号位置上的字符不是相同字母的大小写,排除;B项:1号位置上的不是大写字母,排除;C项:7号位置上的不是小写字母,排除;D项:1号和3号、5号和7号两组是相同字母的大小写,1号和5号位置上是大写字母,3号和7号位置上是相应的小写字母,且2号、4号和6号位置上的数字逐渐变小,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46.下列成语对应的历史典故,时间最早的是: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破釜沉舟
D.倒履相迎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围魏救赵”这一历史典故出自战国时(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纸上谈兵”这一历史典故出自战国时(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破釜沉舟”这一历史典故出自秦朝末年巨鹿之战;“倒履相迎”这一历史典故出自东汉汉献帝时期左中郎将蔡邕与王粲之间的故事。所以“围魏救赵”时间最早。A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A项:“围魏救赵”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桂陵)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世称桂陵之战。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B项:“纸上谈兵”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公元前259年)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朝(公元前221至前206年)末年,楚霸王项羽率领部队与秦军在巨鹿作战(巨鹿之战)。部队渡过漳河以后,项羽命令士兵把所有的船只都毁掉沉到河底,把行军的饭锅全部打碎,每人只发给三天的干粮。项羽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大家表示只能胜利前进,不能失败后退的决心,果然部队经过九次激烈的战斗终于打垮了秦军。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倒履相迎”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东汉献帝时,左中郎将蔡邕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文学家、书法家,很受朝廷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气,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有一天,蔡邕正在家里陪几位客人习诵诗经。一位仆人通报王粲来访。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蔡邕以很高的礼节,非常客气地把王粲迎请进来。当时众宾客皆讶异是什么人物会让蔡邕如此匆忙?原来竟是个年幼瘦弱的孩子,满屋子的人都觉得惊异。王粲的确是智力超群,问无不对。他可以过目成诵,并且倒背如流,可以把搞乱的棋局一点不错地重新摆好,而且他的文章诗赋写得特别好,后成为东汉末著名的文学家。倒履相迎比喻热情迎接宾客,也说明对待朋友的热情和一片诚意。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47.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境况,我们才会无畏地去面对生活,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但是,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而无法成功战胜那些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是:A.无知者未必无畏B.恐惧来自我们的内心C.清楚自己的处境不一定是好事D.战胜内心恐惧才可能取得成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境况……才会……”,可知作者是赞同“无知者无畏”的,A项曲解文意,错误。B项对应“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符合文意,正确。D项对应“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开始”,符合文意,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48.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他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实践性
D.物质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表现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整个世界的物质具体形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都是客观实在的。
因此,选择D选项。
49.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看法,认为菠菜的含铁量极高。但是最近有检测表明,实际上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可以断定,当这一检测结果一旦为大众所知晓,菠菜的销量将大幅度减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断定:A.前后矛盾的信息将使得人们无所适从B.含铁量的多少是菠菜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之一C.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富含铁元素的事物有特殊的爱好D.许多人喜爱吃菠菜仅仅是因为听说菠菜的含铁量极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找到论点论据。论点:当菠菜含铁量被大众知晓,菠菜的销量将减少。
论据: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人们以为的那么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D项“许多人喜爱吃菠菜仅仅是因为听说菠菜的含铁量极高”在含铁量与菠菜的销量之间搭设桥梁,最能支持断定;A项其实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A项力度比D小的多;B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营养成分与人们选择间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有加强作用,但是力度不如D项;C项与题干论述的含铁量与销量间的关系太弱。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大众知晓菠菜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后,菠菜的销量将大幅减少。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前后矛盾的信息使得人们无所适从,可能会对菠菜的销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确定是否会导致菠菜销量的大幅减少,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营养成分和人们选择没有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不明确项。“相当一部分人”对含铁元素的食物有特殊的爱好,不确定是否会导致菠菜销量的大幅减少,不具有加强作用。D项:补充前提。许多人喜爱吃菠菜仅仅是因为听说菠菜的含铁量高,因此一旦获知菠菜含铁量不高,很多人不会继续食用菠菜,继而导致菠菜的销量大幅减少,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上述断定的一项,观察发现,题干推理中“菠菜含铁量”和“菠菜销量”之间缺少联系,需补充论据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题干论点:当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被大众知晓后,菠菜的销量将大幅度减少。论据: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看法,认为菠菜的含铁量极高。但是最近有检测表明,实际上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A项,人们对矛盾信息的无所适从与菠菜销量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虽然含铁量是菠菜营养成分重要指标,但未说明含铁量是否是影响菠菜销量的因素,属于无关项。C项,有相当一部分人喜好含铁食物,但不一定会选择菠菜作为自己的食物,所以这部分人对菠菜销量的影响不确定,属于不明确项。D项,说明以前销量好仅仅是因为含铁量高,则可以由含铁量检测不高推出销量减少,在菠菜含铁量和销量之间建立了联系,支持了题干断定。故本题选D。50.某高校两校区相距2760米,甲、乙两同学从各自校区同时出发到对方校区,甲的速度为每分钟70米,乙的速度为每分钟110米,在路上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行进,到达对方校区后马上返回。那么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钟?A.32B.46C.61D.6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多次相遇问题公式,第n次相遇所走的路程和可得,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所走的。则所需用的。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第二步,设第二次相遇需要t分钟,根据“甲、乙两人从两端出发往返多次相遇”,可得3×2760=(70+110)t,解得t=46。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在多次相遇问题中,第二次相遇时两人经过的总路程S2=3S1,本题中两人各自速度与两校区之间的距离均为已知条件,按步求解即可。第一次相遇时两人总共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总共走三个全程,则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46分钟。故本题选B。51.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从第一幅图形到第二幅图形,是竖线上方加了一条小横线,且三角形的颜色不变;从第二幅图形到第三图形,是三角形旁边加了一条竖线,且三角形的颜色变了;从第三幅图形到第四幅图形,是竖线上方加了一条横线,且三角形的颜色不变。所以变化规律为横线竖线轮流加,且加竖线的时候三角形的颜色发生变化。未知图形应该是第四幅图三角形旁边加一条竖线且颜色变化,即为C。故正确答案为C。52.甲在乘坐乙的出租车时,将手提包遗忘在车上,包内有现金3万元,乙将该包藏匿,几天后,甲找到乙所在出租车公司,将乙辨认出来,但乙称未见过此包,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题干中,手提包属于甲的遗忘物,出租车司机乙谎称未见过甲的手提包,将包藏匿,说明乙非法占有甲的手提包,符合法条中“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所以,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C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题干中,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题干中,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题干中,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53.1,6,20,56,144,(
)A.384B.352C.321D.256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倍数递推。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20=(6-1)×4,56=(20-6)×4,144=(56-20)×4,规律为第三项=(第二项-第一项)×4,则所求项为(144-56)×4=352。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1×1,2×3,4×5,8×7,16×9,(32×11)。“×”前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16×2=32;“×”后为1,3,5,7,9,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1。则所求项为32×11=352。因此,选择B选项。54.①温度高的云底部聚集负电,温度低的云顶部带正电②凝结成小冰晶③形成积雨云④相互感应就电闪雷鸣⑤热空气上升到高空A.⑤②③①④B.①②⑤③④C.①③②⑤④D.⑤①④②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逻辑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形成积雨云和雷电”的过程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②和⑤,应先有热空气上升到高空,再凝结成小冰晶,故事件⑤应在②之前,排除B、C两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A、D两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①和③可知,应先形成积雨云,再讨论云层的带电情况,故事件③在①之前,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55.少儿阅读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思维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可以开发少儿的智力,开阔少儿的视野,提高少儿的自信心,它是少儿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只有少儿爱上阅读,这个国家未来的公民才会有好的阅读素养,这个国家才会有好的未来。为了提高公民的素质,为了国家的未来,社会各界应该重视少儿的阅读推广工作。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少儿阅读素养对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B.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儿不喜欢阅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好的未来C.少儿阅读素养关乎国家未来,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D.阅读是少年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少儿阅读对国家、民族的意义,接着介绍少儿阅读对孩子自身的好处,随后又进一步强调少儿阅读对国家的意义。最后,提出对策,既然少儿阅读如此重要,社会各界应该重视少儿的阅读推广工作。故文段结构为“分—总”,文段主旨句强调社会各界要重视少儿阅读的推广工作。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D项:均非对策表述。B项:为反面论证,反推出正面观点,表述绝对。56.夏威夷在地理上属于哪个洲:A.亚洲B.南美洲C.北美洲D.大洋洲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地球由七大洲组成,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洲。纵跨南北两半球,从南纬47°到北纬30°;横跨东西半球,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000吨年无机碘化物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3-氨基苯磺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噪声缓解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膀胱冲洗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多层双向穿梭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斗提机畚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双面胶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单立柱电动堆垛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柔印机网纹辊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3-溴-4-氟苯甲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务辅助人员(500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医院廉洁自律承诺书
- 胚胎移植术前术后护理
- 企业招聘技巧培训
- 学校校本课程《英文电影鉴赏》文本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