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1.gif)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2.gif)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3.gif)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4.gif)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99348bb2f1eb49d97cc0059305a2ed4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为“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其中,从知识类型看,“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属于史实性的知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属于结论性知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属于概念性知识。从认知的过程来看“讲述”属于“记忆”层次的学习要求,“简述”属于“理解”层次的学习要求,“认识”属于“分析”层次的学习要求。【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是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情分析】课前调查发现,76%的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和观看历史影视作品,大体了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但由于还没有学习世界历史,所以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存在困难。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完成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如文字史料的初步解读、图表的初步分析等)。他们不喜欢简单的接受历史知识,而是希望能感知、探究和认识客观历史,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化的阶段。【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鸦片战争视频、图片与阅读教材,简要复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2、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理解并完整列举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通过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准确概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通过林则徐的主要活动,领悟林则徐的民族情怀;通过鸦片战争前后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碰撞,体会社会变革的艰难。【评价设计】1、通过3个练习题,90%以上学生完成识记层面的学习任务。2、通过材料解析题和探究题,80%以上学生完成理解和运用层面的学习任务。3、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回答、讨论的情况,80%以上学生达到过程性评价的“良”的水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地图十九世纪上半期,从英国到达中国必须绕过好望角,要在大海中航行4个月以上。一个是东方的文明古国,一个是欧洲最西端的海岛小国,看似不相干的两个国家却在1840年爆发了一场战争。对于这场战争,中国称为鸦片战争,而英国却叫通商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更提出了中国人应如何认识自己和对待世界的历史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对这场战争进行研究和思考。讲授新课:一、当天朝上国遇到日不落帝国出示学习目标1:简要复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通过林则徐的主要活动,领悟林则徐的民族情怀。(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P4页“林则徐虎门销烟”一目,完成下列任务,并在组内交流:(1)思考鸦片泛滥对中国经济、吏治、军队和吸食者造成的危害。(2)简要复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3)通过林则徐的主要活动,领悟林则徐的民族情怀。【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历史书籍和课前搜集,学生对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基于学情,本目内容主要以学生阅读和讨论为主,老师适当点播即可。(二)深入探究:1、协商贸易探究问题1:中英两国相隔几万里,英国为什么会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播放微视频:《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提出问题:依据微视频提供的信息填写表格,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英国中国政治政体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达到顶峰经济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占统治地位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的诞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军事船坚炮利训练有素装备陈旧军备废弛对外政策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设计意图】由于初二学生还没有学习世界历史,所以对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存在困难。通过制作和播放微视频《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和完成对比表,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和冲突,这对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以及对战争进行反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给学生一种感知:我们要站在全球史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知、理解和思考历史。出示材料:“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表”提出问题:根据“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表”,在括号中填上“>”或“<”符号。学生交流:师生总结: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中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处于出超状态,而英国则相反,出口小于进口,处于入超状态。2、走私鸦片出示材料:“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老师讲解:从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曾两次派出使团来中国商讨贸易事宜。由于天朝上国的观念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皇帝拒绝了英国相互贸易的请求。英国人在正常贸易手段行不通的情况下改用鸦片贸易获取利润。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极大的危害,清政府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提出问题:简要讲述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并体会林则徐的民族情怀。学生交流:3、发动战争探究问题2: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林则徐不进行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出示材料:材料一:如果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仅靠英国狭小国内市场,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材料二: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物产是各种各样,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就面积而言,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许并不小于全欧洲各国的市场。——摘自十八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富国论》提出问题:材料一、二表明,英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师生总结: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虎门硝烟只是一个导火索,只要这个目标不实现,战争就不可避免。鸦片战争表面上是为鸦片而打,实际上是为市场而打。练习1:《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指出:“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这段话表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B.鸦片贸易受到中国的阻挠C.中国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D.英国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设计意图】在深入探究环节中,通过运用新材料,并使之与学情、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从世界史的背景下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必然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紧接着设置练习1,完成对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评价反馈,并能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活动。二、当封建主义遇到资本主义出示学习目标2:理解并完整列举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准确概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P5页中英《南京条约》一目,完成下列任务,并在组内交流:1、结合《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2、结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对中国的主要危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对中国的主要危害割给英国破坏中国的主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的负担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和主权,便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关税保障,促使中国的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中国须同英国学生交流:老师讲解: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领土主权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练习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设计意图】战争的经过不是教学重点,课本的处理也比较简约。结合《鸦片战争形势图》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使学生知道鸦片战争有两个阶段,期间清政府也组织了一些抵抗。结合《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主要以学生阅读和讨论为主,老师适当点播。设置练习2进行评价反馈,以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和存在问题,用于下面深入探究环节的设计和调整。(二)深入探究:探究问题3: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根据下列材料,思考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一: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材料二: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材料三: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中国要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魏源集》学生交流:教师讲解:鸦片战争既是中国的巨大历史灾难,又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开端。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五口通商后,英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之开始解体,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雇佣劳动者。英国商船返回时,又从中国购买大量的农业原料,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开始迈向近代;被迫开放,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推动了中国进步。探究问题4:结合鸦片战争前中英对比和下面材料,思考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战败?出示材料: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学生交流:师生总结:中国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战术方法都和英国有着巨大的差距,所以,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样的帝国终究要在一场殊死决斗中死去。练习3: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设计意图】把鸦片战争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以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来重新审视鸦片战争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中的地位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通过阅读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学习品质。三、当传统文明遇到近代文明出示学习目标3:通过鸦片战争前后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碰撞,体会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艰难。出示材料:1843年7月31日,美国公使顾盛来到中国,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有: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整齐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和《美国百科全书》、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等。这些是战败的中国最需要的,但仍然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1860年10月英法闯进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摘自曾纪鑫《千古大变局》问题:从材料讲述的史实中,你认为鸦片战争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学生交流:师生总结:落后与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朝统治者没有马上惊醒和变革,导致中国错失了二十年的发展机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才开始起步。练习4:三个学习测评任选其一
(1)撰写一篇“鸦片战争给我的启示”的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一周内完成)
(2)根据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小组合作编写课本。提示:你希望学习者了解认识鸦片战争,应该陈述哪些内容,提供哪些史料和相关网址,在学习方法上你的建议是什么。说明:可以就鸦片战争的某一问题或整个事件进行编写,形式不限。(四周内完成)
(3)选择一个你认为对鸦片战争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评价。(一周内完成)【设计意图】从反思切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通过史实的讲述,引领学生反思鸦片战争战败带给中国的教训,并感受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和社会变革的艰难与坎坷。课堂小结:新航路开辟以后,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人来到中国,从一开始的协商贸易,到后来走私鸦片,直至发动战争、签订条约,英国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文明的冲突引发了战争。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中国失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更是对中国人的拷问: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认识自己和对待世界,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鸦片战争》学情分析课前调查发现,76%的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和观看历史影视作品,大体了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但由于还没有学习世界历史,所以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存在困难。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完成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如文字史料的初步解读、图表的初步分析等)。他们不喜欢简单的接受历史知识,而是希望能感知、探究和认识客观历史,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化的阶段。《鸦片战争》效果分析练习1:《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指出:“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这段话表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B.鸦片贸易受到中国的阻挠C.中国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D.英国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效果分析:82%的学生正确,这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但是还是有9%的学生选择了A,这表明少数学生还是不能从世界史的大背景中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我认为在“当天朝上国遇到日不落帝国”这一板块的最后,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在屏幕上呈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练习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效果分析:64%的学生正确,另外有27%的学生选择了D,协定关税有很大的干扰性,但要引导学生思考英国来中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所以五口通商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这表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危害还缺乏准确的认识。我认为在“结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对中国的主要危害”的学习中,多用“市场”这个分析工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练习3: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效果分析:93%的学生正确,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能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制度的差异中理解英国胜利中国失败的原因,教学效果较好。练习4:下面三个学习测评任选其一(1)撰写一篇“鸦片战争给我的启示”的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一周内完成)(2)根据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小组合作编写课本。提示:你希望学习者了解认识鸦片战争,应该陈述哪些内容,提供哪些史料和相关网址,在学习方法上你的建议是什么。说明:可以就鸦片战争的某一问题或整个事件进行编写,形式不限。(四周内完成)(3)选择一个你认为对鸦片战争有影响力的任务进行评价。(一周内完成)评价标准:(1)材料的解读运用:最大限度的找到可利用的研究材料,但不是单纯的陈述,而是进行分析和解释。(2)个人评价的客观性:公正的讨论多种观点和看法。(3)个人独到的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观点。效果分析:24%的学生选择了第1个任务,76%的学生选择了第3个。第3个任务中,除了4个学生评价关天培和1学生评价易律外,剩下的都选择了评价林则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提高了寻找、分析和解释材料的能力,以及明确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观点的能力,同时教师完成了对学生达成相关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没有学生选择第2个任务,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不自信,这是在今后历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地方;另外,“编写课本”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任务,如果对编写的内容和形式给予更明确地指导,比如,提示:课本形式可以参考其其他课本的结构和形式,也可创造新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测评的自信《鸦片战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是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评测练习练习1:《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指出:“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这段话表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B.鸦片贸易受到中国的阻挠C.中国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D.英国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练习2:《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练习3: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 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练习4:下面三个学习测评任选其一(1)撰写一篇“鸦片战争给我的启示”的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一周内完成)(2)根据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小组合作编写课本。提示:你希望学习者了解认识鸦片战争,应该陈述哪些内容,提供哪些史料和相关网址,在学习方法上你的建议是什么。说明:可以就鸦片战争的某一问题或整个事件进行编写,形式不限。(四周内完成)(3)选择一个你认为对鸦片战争有影响力的任务进行评价。(一周内完成)评价标准:(1)材料的解读运用:最大限度的找到可利用的研究材料,但不是单纯的陈述,而是进行分析和解释。(2)个人评价的客观性:公正的讨论多种观点和看法。(3)个人独到的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观点。《鸦片战争》教学反思《鸦片战争》一课的常规教学思路是:在讲清战争的过程、结果和影响的基础上,关注识记知识和评价练习。这种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也存在着灌输式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史料、史观陈旧等方面的问题,使原本生动鲜活的历史变成了枯燥抽象的结论,这不仅破坏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1、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围绕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战争的影响和战后的反思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突出重难点。2、引用新材料,并使之与学情、教学内容相吻合,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学习品质。3、把鸦片战争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以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来重新审视鸦片战争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中的地位和中国战败的原因。4、从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消费贷款分款及还款计划合同
- 2025年度材料运输车辆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建设合同-@-3
- 城市供水保障措施计划
- 急诊医疗资源整合方案计划
- 班主任指引学生逐梦之路计划
- 注重细节提升工作质量计划
- 借助故事提升小班情感认知计划
- 班级评比机制的创新计划
- 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方案计划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知识培训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GB/T 19228.1-2024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 任务工单1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查与维护
- 食品销售流程图零售
- 物理化学完整版答案
- 白条猪的分割表
- 小直径开敞式TBM遇到软弱破碎围岩的施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