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1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2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3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4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教育史考研第四部分外国教育史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观点: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是当时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观点: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等活动,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与重复模仿学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观点:源自恩格斯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劳动是人们的认识的主要源泉,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用工具的知识,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代表人物:中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观点:认为上述三种观点不够准确,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二、史前教育概况(一)原始社会分为:1.前氏族时期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无阶级,无剥削,儿童属于部落公有。教育便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2.母系氏族时期使用新石器,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七八岁男女儿童后按劳动分工分别家”3.父系氏族时期发明了金属工具,实行金、石、木工具并用,并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农业)。教育内容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4.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剩余产品,形成阶级,军事教育的地位提高,重视道德与精神教育,产生阶级教育萌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二)原始社会教育特点:①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教育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意识。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承接,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和模仿。二、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巴比伦的教育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泥板书”楔形文字1.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密切的联系。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将知识视为神赐,非祭祀不敢享有,传习这些知识的也是僧侣的特权。由于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故寺庙中有关人员(一般称作"书吏")需要学习文字和符号,这样就产生了训练书吏的学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巴比伦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早期在训练书吏时,教学内容重视语言,尤其重视书写能力,此外,还有阅读、翻译、计算等。当时的教学方法简单,一般由教师先在潮湿的泥板上写上字,再由学生临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抄写背诵)学校中纪律严格,常采用体罚。3.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有两极:初级学校和高级学校。初级学校主要讲授读写;高级学校除学习读写外,还学习文法、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的。无论教数学、医学还是冶金术和纺织术,其方式是一样的:学生首先观察老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4.古代巴比伦的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能享受学校教育;能掌握复杂的楔形文字知识的一般只限于职业官吏、僧侣等少数人。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二)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的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比较,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更多一些。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职官学校(也称书吏学校)及文士学校等。教教育内容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培养目标朝廷官员特点埃及最古共同特点教育方法常用灌学校类型时期古王王国中王国校僧侣学校(寺庙学校)职官学校书吏学校文士学校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一般的专项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为宗旨着重科学教育,是传授高深学识的学府。僧侣学校的教学及研究内容以较高级的天文学、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为主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通常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有的还教授数学、天文和地理之类。在诸科目中,书写最受重视,是基本课业输和体师施行体罚被认为是合理的老的学校和轻视学术中心(三)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教育1)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①婆罗门即僧侣②刹帝利即武士③吠舍即平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④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主要为当地土着)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记载印度历史的古籍《吠陀》被崇奉为经典,也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入学校、习经典的权利只能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享有,但三者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知识领域。在古儒学校里,体罚是常用的手段。教育特点:①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的家庭教育②创造出了导师制③教育具有贵族性2.佛教教育教教育随之发展起来。佛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神学气氛极其浓厚。佛教教育将讲道(佛经的讲解)与个人的钻研结合起来。当时的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乃至堪称学术(神学)研究中心。公元10世纪后,佛教在东亚其他国家得到广泛传播。佛教教育对印度乃至东方各国的教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3.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1)区别:①婆罗门教育是私立教育,教师均由婆罗门担任,教育对象多为婆罗门子弟,教育带有强烈的贵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和导师制;②佛教教育是依傍于寺院的教育,教师均由寺院僧侣担任,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带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结合起来。2)共同点: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同一,主要是一种道德陶冶,是每个人都能稳步减少乃至彻底摒除尘世迷惑,而使自己的灵魂得救或解脱。其内容大多是消极的遁世的,缺乏积极的因素,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也阻碍了(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①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②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③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④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⑤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⑦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在此意义上,出了中国文化外,均为源远而流不长。第二章古希腊教育一、古风时代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在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最强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两个城邦国家的经济、政体、文化及地理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类型。(一)斯巴达教育教育内容: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教育性质: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及国内外战争频繁的需要,决定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教育的内容是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斯巴达人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男孩7岁以后就进入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以"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为主的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道德灌输以及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毅、顺从和爱国的品质。斯巴达对文化知识不重视。到18岁时,少数身心经过严格考验的青年再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健康的女子才能生育健壮的儿童,并且女子还有帮助男子坚守城池的重任,所以斯巴达对女子教育比较重视,主张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受到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家所控(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女子教(二)雅典教育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雅典境内多山,不宜耕种农作物,但它有良好的港湾,工商业贸易发达,国内以奴隶主民主政治为主,国内外战争频繁。雅典的这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就要求它通过各种途径,不仅要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善战的军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反映在它的教育制度中。雅典的男孩7岁后进入私立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学习,主要内容为读、写、算的初步知识,还学习弹奏乐器、以乐器伴奏吟唱《荷马史诗》等。到12、13岁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另外,还有骑马、游泳、击剑等。到15、16岁后,少数贵族子弟再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以“五项竞技”为主的体育是首要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三艺",即文法、修辞和辩证法 (或称哲学)。到18岁时,再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之后,通过一定的仪式,取得国家公民的称号,参与国家政事。(三)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比较:相同: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奴隶无权享受教育②都重视体育教育③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不同点:①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②培养目标不同③教育机构不同④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单一。雅典多样⑤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采用体罚,雅典则为民主⑥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斯巴达人,雅典是东方智者派⑦对女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同二、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古希腊,最早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以后,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也被称为"智者”。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一词获得了新的、特殊的含义,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这些人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阶层。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普罗狄克斯等。普罗塔哥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具体表现在:①智者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这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②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正是由智者首先确定的。③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相对于古典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西亚、埃及等广大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发生转移。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从雅典逐步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利亚城。该城就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化、学术和教育中心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3)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小学教育主要局限于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注重和谐发展与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到破坏。(4)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原有的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5)高等教育得到明显的发展。除原有的柏拉图的学园(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的学园(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学校。第三章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Socmtes,前469—前399)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着作皆已流失,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着作。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1.教育目的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治国人才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2.德育论①道德是实践的哲学②寻求道德的一般:要求在真理、道德问题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寻求本质、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③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④智慧即德行。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为此,他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⑤自制是德行的基础。苏格拉底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⑥守法就是正义。他认为,正义的行为和其他一切道德都是智慧。⑦身教重于言教。他不仅劝人向善,而且严于律己,以身教人3.智育论苏格拉底主张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4.“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成为苏格拉底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着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所谓“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见如下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讨论)。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n,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是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但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的,因而他的启发法有局限性。缺点:优点: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和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的提问诱导对方,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的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半、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被后世采用。后世许多名着都是以问答体形式出现。局限:①受教育者必须要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无法进行。③苏格拉底的谈话对象必须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的搬用于幼年儿童。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Plato,前427—前347)柏拉图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用对话体裁写了不少着作, 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1.政治观和哲学观(了解,超纲)政治观:想建立一个完善、理想的国度,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三类人各安其位,分工又合作,不同而又和谐,这就是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这就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哲学家含有黄金,军人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哲学观:认为从感性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实的知识。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他头脑中的理想国。柏拉图以其社会政治观为基础,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家”(统治者)和军人(卫国者)的教育体系,其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⑴论学前教育。柏拉图主张教育由国家控制。国家应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育公养。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还有唱歌等活动。主张要精心选择故事的内容,并对游戏的方式、内容也要精心安排。“寓学习于游戏当中”后,男女儿童要分别进入国家所办的初等学校,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以初步的读、写、算、唱歌、音乐为主。柏拉图对于体操和音乐尤其重视。他强调指出,“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⑶论高等教育。柏拉图将高等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意志教育阶段(18—20岁)。以军事体育训练及“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学习为主。20岁以后,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教育,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继续受教育。第二阶段:发展智慧阶段(20—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年满30岁后,这部分青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就去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吏。极少数聪慧而好学,并在哲学研究上有特殊才能的人,则继续学习。第三阶段:继续学习(30—35岁)。继续研究哲学,直到35岁,然后成为国家的第四阶段:哲学王(50岁左右)。按柏拉图的构想,个别人需要再经过十五年的锻炼,大约到了50岁时,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验,在学识方面,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①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②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样的职业。③重视早期教育。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即认识现到本质。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⑦他继续发展苏格拉底节制即《法律篇》中的教育观:在教育管理上,有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规定了学校的兴建;对专职教师有比《理想国》更加具体;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在“寓学习于游戏”方面的经验;恢复了一夫一妻制,因而人伦关系、孝道也就成了道德教育的必要内容。..教育观的优缺点:积极的教育观: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的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注重课程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铸造人,忽视个性发展,其次,他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5."学习即回忆”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这个本来很深刻的哲学见解被他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柏拉图认为一切可感知的具体事物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唯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在人的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着理念,即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所以,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而已。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着作中。1.灵魂论与教育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使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大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两种成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在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理性的灵魂是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2.教育的作用论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明确指出教育对于巩固奴隶主政治统治起着巨大的作用。他指出国家的立法者(统治者)必须"首先注意青少年人的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是国家的职责,"教育应由城邦办理”,决不能让私人管理学校教育工作。同时,还十分重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认为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是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后世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他要求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2)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里士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4)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雅典教育实践中的和谐发展的重点在体育,而他则把和谐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音乐教育方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智育不同,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的享受。4.白板说亚里士多德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人的灵魂也就像一块什么也没有的白板或白纸,它能接收对象的知识。5.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1)胎教和婴幼儿教育: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游戏对儿童有益,但要选择健康的游戏。2)初等教育分四科:阅读、书写、体育、音乐和绘画。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的训练应在智育之前。儿童的体育应柔和,避免孩子变残忍。音乐必须3)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与实验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结合。4)兴趣是引起学习最重要的因素5)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6.伦理思想:伦理思想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有如下几种见解:1)论幸福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它就是人的目的。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幸福的获得不能靠机遇,人应该通过努力获得幸福,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2)论美德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后者才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伦理美的就是中道,中道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是过度,一方是不及,美德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亚里士多德并不将欲望排除在美德之外,欲望、理性的统一,也就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项,就是美德,美德也包含非理性的环节在自身之内。3)美德在于实践美德既非生来就有,也非与天性无关,自然给了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我们应在实践中获得这些德行,美德在于实践。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一)共和早期的教育(BC6-BC3世纪)共和早期的罗马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邦国家。罗马是不存在学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都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又是教育儿童的中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主要的老师。父辈们经常带领自己的儿子在田间进行实地农事操作,并在劳动过程中,传授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在劳动之余,450年左右制订的一部法典,因刻在12块铜表上,故称为“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重要的成文法典)等材料,对儿女进行简单的读、写教育,使儿女掌握初步的文 化知识。这一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是合格的农夫,又是勇敢的士兵。古罗马 以“家长制”出名。罗马的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进行道德、政治、 军事、农业和法律教育。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的。(二)共和后期的教育(BC3-BC1世纪)到了共和后期,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以及希腊文化教育的影响,罗马的文化教育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并确立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1.初等教育(卢达斯)。主要任务是拉丁文字的学习,课程包括读书、写字和算术,背诵《十二铜表法》。学校对读、写科目比较重视,而排斥音乐和体育。小学都是私立的,学校的设备简陋,教学内容匮乏。小学教师地位低微,一般由奴隶或被释奴隶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述,学生背诵。2.中等学校。又称文法学校,小康以上人家的男孩在小学毕业后便可进入这种学校。最初,罗马的中等学校事实上是一种外国语学校,以希腊文的学习为主。随设备很好,教师待遇优厚,在罗马社会中地位也较高。学校内纪律严明,要求严格,违反校纪者常受处罚。教学方法是讲解听写和背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读写说的能力,为儿童入雄辩术学校做准备。3.专业学校。又称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是罗马仿照希腊的模式而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培养专门的雄辩人才。它最初都是私立的,后来才出现了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学校。修辞学校的课程主要为修辞学和辩论术。另外,开设一些与雄辩有关的课程。修辞学校的教学方法,首先是精读着名雄辩家的讲演辞,然后由教师指定题目做实习辩论,练习撰写讲演稿。教育内容,除重视学习文学和修辞学,还设有辩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科目。罗马教育制度的最大特色在于系统地为实现罗马理想即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杰出的演说家提供最好的服务。尤其到了共和后期,更是如此。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不仅改变了罗马的政治生活,而且对文化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改革教育目的,教育以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国家监督,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③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教师由私人选聘改为国家委派等。④教育家对教育问题的探究和思索,仅仅停留在学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具体方面,而不像古希腊的教育家那样对教育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作出回答。虽然,某些方面(如教师的待遇、学校的行政管理等)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比共和时期有所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帝国时期的教育已没有多少活力。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西塞罗(M.T.Cicero,前106—前43)是罗马共和时期着名的政论家和演说家。其关于演说家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1.雄辩家的定义:一个真正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任何需要用语言艺术回答的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雄辩家的本质特点是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2.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①要有广博的知识。他要求雄辩家掌握各种重要的知识和全部自由的艺术,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雄辩家。各种重要的知识包括政治、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以及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等。②要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的修养。他认为决定演讲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问题结构,因此在言语修养方面要达到三个标准:表达准③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强调雄辩家的个人修养问题。3.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在罗马的社会生活中,演讲术的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学问,无论是担任政治角色,还是在法庭上辩论,都需要公民掌握一定的讲演技能。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这门知识就更显得重要。在他看来,只有优秀的演说家才能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因此,西塞罗十分强调罗马青年人对于雄辩术的学习。4.论雄辩家素质。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说家,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必须具有良好的自然天赋;必须具备良好的哲学素质以及雄厚的知识基础;必须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可见,西塞罗对于雄辩家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但对于雄辩家的道德品质等问题,5.论培养雄辩家的方法。西塞罗指出,在培养雄辩家的过程中,方法十分重要,他强调练习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练习是培养雄辩家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的效果。他主张,要经常进行模拟演说,同时要勤于写作,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认为多诵文学精品及通过练习,特别是长期的写作练习,对于提高雄辩家的雄辩能力也很有帮助。另外,通过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是获取雄辩知识、提高雄辩技巧的最佳课堂。(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M.F.Quimilianus,约35—100)是罗马帝国初期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着作,西方最早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广博的知识与一定的雄辩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德行比出色的雄辩才能更为重⑵教育与天赋。①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在雄辩术的教学上,要根据每人的气质、才能够来进行训练。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了解并确定儿童在不同年龄期接受能力,切忌给予幼弱的儿童以过重的负担。⑶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他坚持把良好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任务的首要位置。他认为真正的雄辩家应该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在德行上是无可指责的。⑷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家庭和学校这两种教育场所都可能产生善德和恶德,不⑸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内容:主张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第一次提出双语教育,主张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2.论雄辩家的教育。阶段。昆体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看来,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朋友的环境,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演说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学理论。①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昆体良认为教师应根据一定的实践经验,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每个人的能力,依次发言。它最早产生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②重视教师的作用。昆体良认为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要求:教师应该德才兼备,教师的德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影响;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教师要懂得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③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雄辩家的学科应该包括文法、修辞学、音乐、几何、天文学、哲学(物理伦理辩证法)。④改进教学方法。应该采取赞许和表扬的方法激励学生进步,反对体罚学生。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向那些不发问的学生提问。这样可以检测学生的听课情况,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⑤量力性原则。他认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深度和分量要适合儿童的天性,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和休息要交替进行,休息时主要发挥游戏的作用。⑥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结合作业、教材和各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在总结自己长期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昆体良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三)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354-430)是古罗马帝国后期神学家、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的教育哲学则是中世纪基督1.宗教哲学观。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本体。上帝即真理,真理即上帝。知识概念是人的心灵所固有的,要获得知识和真理,不能靠感觉,而是靠上帝赐予的“灵魂的眼睛”,靠思想。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奥古斯丁竭力论证信仰高于理性。2.“原罪论"。所有的人都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人人因原罪都要受到上帝永世的惩罚。根据原罪论,奥古斯丁提出了禁欲主义思想。这些理论以后成了基督教的重3.关于学习内容。主要学习文法、修辞、辩论术、几何、音乐、数学、天文等学科,学习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上帝的至真、至善、至美。另外,还要重点学习《圣经》,因为它是上帝的语言,是一切知识的源泉。4.平等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人与人是平等的。这是奥古斯丁在伦理学中保留平等教育思想的体现。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后期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他创立的基督教宗教哲学以及相关的教育观,对西欧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在中世纪(476年一13、14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僧侣是唯一识文断字的阶层,教堂和修道院是古代文化的主要汇集场所,基督教是全部精神活动的唯一和占支配地位的内容。因此,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中世纪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同时,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一、基督教教育(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教育领导权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一直是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入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及世俗封建主贵族子弟。1.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1)修道院学校,又称僧院学校或隐修院学校,接收十岁左右的儿童,学习期限为八年至十年。除了传授教义,培养"服从、贞洁、贫穷”的品质外,也进行简单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后课程的学习逐渐加多加深,"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成为主要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录、诵读牢记为主。教学采用问答法,实行个别教学。(2)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与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设备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教区学校,又称堂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村落,学校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只教放的普通性质学校。是最重要的教学科目,甚至于“七艺”等本身具有世俗性质的科目,也根据教义加以改造,或者用作神学教育的基础科目。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有着极大的局限性。除内容过于以宗教为中心外,学校对学生的管教也是极为严格的。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更有甚者,还对学生实施监禁、绝食等惩罚。严酷的体罚和侮辱性的惩罚往往使学生身心备受摧残。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基督教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培养对上帝的情感、信仰,即培养虔诚的教徒。以《圣经》为主的基督教教义及“七艺”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教会先后创办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大学等。这些学校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承担了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教士的传教布道中,都包含着一种教育、教化的因素。基督教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这是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的方面。世界观:上帝是唯一真理,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信仰和敬畏上帝,各种教育虽然各有目标,但是一切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对上帝的感情。人生观: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成为官方学说后,儿童也被认为和父兄一样被原罪所败坏,对儿童的约束和惩戒就成了中世纪教育的特征。知识观: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以神学为最高的学问,认为世俗的学问都要服从上(二)骑士教育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一)宫廷学校在西欧中世纪,宫廷学校是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里。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①教育目的:培养治理国家的官吏②教育内容:“七艺”、拉丁语、希③教育机构: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和贵族的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④教学方法: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以此来使学生掌握宗教、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在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742—814)统治时期,曾多次发出兴建学校的命令,还广招天下有学问的人到法兰克帝国境内办学,传播知识。在帮助查理曼兴学办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英格兰的着名学者阿尔琴(约735—804)。他应查理曼之请来到法兰克,创办宫廷学校,教查理曼的子女及其显贵们的儿童学习。宫廷学校学习的科目也和教会学校一样,主要是“七艺”。阿尔琴担任宫廷学校的校长。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随着射击武器和火炮的使用,使得骑士不再是主要的军事力量,骑士教育走向衰骑士身份的取得,需要经历几个教育或者说训练阶段。贵族集团的儿童,从出第一阶段:家庭教育阶段。(0-7岁)儿童在家中受母亲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第二阶段:侍童教育阶段(8—14岁)。任何一级贵族家庭的男孩,都置于宫廷歌、下棋,礼仪规则等。在许多宫廷,还教粗浅的书写、阅读及写诗,有时还要学点拉丁文。伙伴,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乐和 诗歌,但基本上是尽军事义务。骑士的培养重在军事才艺,而不是读写能力。教育 是以类似于艺徒制的方式进行的,并没有什么正式教育机构来实施。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大学"一词的含义拉丁文“大学”—词为“行会”"社团”“公会”之意,而不是教育机构或学校的意思。也就是说,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影响下形成的。到15世纪以后,拉丁语“大学"一词才用来专指大学。2.大学兴起的原因大学的兴起首先源于城市发展之需要。从10世纪起,随着欧洲商业复兴的逐渐加快,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城市兴起,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市民之间的商业诉讼也不断增多等,这一切都需要法律知识。另外,疾病的防治需要医药知识。这样,法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便首先受到重视。西欧最早的一些大学便是在法学和医学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次,东方文化的影响。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督教社会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为西欧的文化生活添加了极具穆斯林色彩的文化。十字军东征使许多已经销声匿迹了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着作被重新发现,并和穆斯林的经典着作、科学知识和技术一同被传到西欧,与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学科一起,开创了中世纪后期的学术复3.中世纪着名大学(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意大利)(1)波隆那大学。于1158年建于意大利中北部的波隆那,以研究和传授法律知识着称。学生自治,学生大学。(2)萨莱诺大学。于12世纪中叶建于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以医学见长。(3)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较早的、以神学着称的大学,巴黎大学成为欧洲正统神学理论研究的中心。教师管理,教师大学。另外,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1209)等。4.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①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②最初萨莱诺大学只教医学,波伦亚大学只教法律,而巴黎大学侧重文科。大约年,学完“三艺、四艺”等课程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后,取得文科教师认可证书(文学硕士学位)。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之后取得法学、医学或神学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这就是西方学位制度的最早起源。③领导体制:学生自治或教师管理④学位制度5.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辩论也都是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无裨益,但是脱离实际。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世纪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大学具有国际性、独立自主性、世俗性等特征。从文科的教学内容来说,它只是略胜于比较好的经院学校或座堂学校。在专业学科中,神学在大多数学校里是起主要作用的。不过,民法和医学等世俗性知识毕竟都在大学取得了自己的地位。总之,中世纪大学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以前更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自治性、宗教性、制度化、国际性、行会性、独立性。7.意义:①突破了教会教育,以职业教育为目的。②有信仰宗教趋向于理性思考,讲求理解力和实效,转办教育方法。③自治权④制度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制度,对现代大学产生深远影响。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一)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城镇居民的增多,出现了主要由手工业者、商人等构成的城市中的特殊阶层——市民阶层。(二)城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新兴市民阶层为了满足自身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学校,即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城市学校内部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学校被称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为基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并由市政府决定学费的数目、教师的选聘及儿童入学资格的确定等。尽管城市学校与教会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基本上属于世俗性质。城市学校主要是为了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强调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另外,城市学校,尤其是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都使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应该说,这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学校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有不同,但与传统的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也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在领导权上,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这些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从城市学校的归属来看,尽管他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基本上属于世俗的性质。第二,从内容上看,重视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等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这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第三,从培养目标来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第六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世俗教育由于在拜占庭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具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工商业,并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表现为:①盛行私人讲学(初等教育)。私立初等学校招收6—12岁儿童,学习文法、算术以及《荷马史诗》、《圣诗集》等读物。其初等教育一直保持了希腊化时代的传统。②中等学校主要是文法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③高等教高级官吏。教师是着名学者,领取国家俸禄并免税。学生修业5年,以"七艺”为基国初期,不但在君士坦丁堡大学设法学讲座,而且在一些地方设有法律学校。在查士丁尼(Justinian1,527—565年在位)的主持下,由10名法学家在君士坦丁堡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又称《民法大全》)的编纂。1045年,君士坦丁九世 践并培养律师和官员。君士坦丁堡大学分为法律和哲学两个学院。法学院学生须受过基础教育,入学免费。教授由国家支付薪俸。教材是拉丁语的《查士丁尼法作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阿拉伯和西欧。⑥宫廷教育和府邸教育。宫廷教育一直受到君士坦丁堡帝王的重视,目的是给受教育者未来作为高级官吏所需的知识,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拜占庭上层人士还常邀请学者到家讨论文史哲医政治地理数学和声学等。这也是他们接受世俗教育的一种形式。(二)教会教育与西欧不同,拜占庭不存在高于王权的教会权力。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皇帝可以颁布神学理论、解释教义、发布教规、任命高级神职人员。当然,皇帝也给予教会各种特权。拜占庭教会比较重视教育。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隐修院(修道院),注重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学习主张苦思、默想。为了有教材,隐修院广泛收集经卷、书籍,组织抄写。抄书为修士们的日常活动之一。隐修院的图书馆收藏经书和手稿,成为当时的文献资料中心。另一种是座堂学校,附设于主教教堂发展。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座堂学校,其教师都经过严格考试。学校神学权威云集,有权解释教义。学校也设世俗学科,包括七艺、哲学和古些科学知识,以便曰后成为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的高级神职人员。(三)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①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遗产。②存在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③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④除教主外,所有的教士均可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影响。2.影响:拜占庭教育起到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东欧的影响很大。863年,拜占庭的宗教活动家美多德和西里尔发明了斯拉夫字母,开始把教会书籍译成斯拉夫文,也用斯拉夫语进行礼拜仪式。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自拜占庭接受了基督教,并将它定为国教,在罗斯开始设立学总之,“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西欧影响也很大。在很长的时间里,拜占庭与西欧特别是意大利保持着经济联系。拜占庭文明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起了推动作用。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二、阿拉伯的教育斯兰教神权国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到8世纪中叶,倭马亚王朝(661—750)形的是阿拔斯王朝(750—1055),到10世纪初,帝国已一分为三:东方以巴格达为首都,为黑衣大食;西方以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为首都,为白衣大食;南方定都开罗,为绿衣大食。(一)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类教育机构1.昆它布。是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早在伊斯兰政权建立之前,昆它布就已存在于叙利亚、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和北非,是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举办的一种学校。随着清真寺在各地的建立,昆它布出现在清真寺内外,遍及城乡。昆它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兰经》、先知的故事、语法、书法、诗歌、算术等,也有的教骑马、游泳等。教学多注重背2.宫廷学校。在倭马亚王朝初年,教育还不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多数穆斯林领袖都雇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逐渐形成一种宫廷教育。3.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教育,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在清真寺里,除附设昆它布对儿童施以初等教育外,也传授高深知识。巴格达的曼色清真寺、幵罗的阿穆尔清真寺等都是当时着名的学府和教育中心。许多清真寺实际上相当于高等教育机构。在每个较大的清真寺都有学校,这些学校教授神学、法律、哲学、历史和科学。教学以记诵为主。5.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2.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方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二)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11世纪初,各大食国相继衰落。其中黑衣大食首先为塞尔柱帝国所取代。以后,塞尔柱帝国的领土又先后被蒙古人和奥斯曼帝国所征服。由于蒙古人统治时期的资料缺乏,以下只能简介塞尔柱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1.塞尔柱帝国时期的教育在塞尔柱帝国时期,政府建立了学校制度,提供教育经费。政府管理学校,并由宰相尼采姆主持。清真寺的教育依然存在,只是新学校已成为教育的主干。1065-1067年,尼采姆在巴格达等城创建专科学校,取名尼采米亚,历史上称尼采米亚大学。教师由政府委任有学识者担任,享受优厚的待遇。学生由政府选录,供给食宿。教学分两科。宗教科培养逊尼派骨干,学习逊尼派理论和神学、法学。军政科培养军政人员,学习法律和世俗知识。学生毕业后职业有保障,待遇优厚,故吸引了大批青年。但是,学校中思想专制,不容有异端思想的存在。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尼采米亚不久就成为各地效法的榜样,不仅在黑衣大食广泛设立,在白衣大食和绿衣大食也先后出现。塞尔柱帝国时期也注重初等教育。据说尼采姆在伊拉克和库兰桑境内的每个城镇都设有学校。灭拜占庭,并迁都至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东伊斯兰教国家的统奥斯曼帝国也仿照尼采米亚建立了新的宫廷学校。16世纪,宫廷学校分初高两级,均修业6-8年。初级为基本训练,高级为分科训练。学习内容分学科、体育、战术和专业训练,学时各占25%。学科有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和波斯文学、《古兰经》和注释、神学、法学、历史、数学、音乐,称为学艺十科。语言的学习在低年级,其他各科在不同年级。体育和战术则每天学练。其中宫廷学校的教师必须是伊斯兰教徒,也有学者或诗人。教师的待遇丰厚。学生的费用也由政府提供。学生毕业为帝国文武官员,终身任职,报酬极丰且免税役。(三)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的时间里,竟后来居上,使自己在文化科学上的成就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里发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他们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因此,阿拉伯人就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与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阿拉伯的伟大数学家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即花刺子密,约780—850)创立了代数。学使用的教材。通过他的着作,西方才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等。第七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开办了新学校,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1.弗吉里奥弗吉里奥是最早提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昆体良。他为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作注释,他提倡通过通才教育培养青少年全面的身心发展。他提倡,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在教学内容上,他最推崇历史、伦理(道德哲学)、雄辩术三门科目。他认为这三门课程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2.维多利诺14世纪后叶,一些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国家都相继建立起宫廷学校,其中最享有盛名的是维多利诺(VittrinodaFeltre,1378—1446)在孟都亚的宫廷里所创建的学校。孟都亚宫廷学校(又称“快乐之家")可作为早期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快乐之家”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充满欢乐。他主张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认为古典着作所包含的异教道德观念与基督教义是不冲突的。其主要特点有:广泛的教学内容;(4)要求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5)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气3.格里诺格里诺主张,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学习特定定的科目而不管其内容如何。他主张先学习语法规则在学习古典作品的学习方法,这显然夸大了语法规则的价值。在古典作品中,他高度评价西塞罗文体并将其作为作文唯一正确的典范。他对15世纪末意大利的“西塞罗主义”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实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是尼德兰的伊拉斯谟和英国的莫尔、西班牙的维夫斯、德国的温1.伊拉斯谟伊拉斯谟(1467—1536)是16世纪早期着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主要着作有:《愚人颂》、《基督教王子的教育》等。伊拉斯谟主张基督教和古典文化并重,主张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他用人文主义的方法研究《圣经》,对基督教情有独钟,认为应该用基督教的标准估量一切东西,应使学生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其教育思想也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他虽然不反对宗教本身,却对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教会的虚伪腐化深恶痛绝,他的《愚人颂》的核心是对虔诚与道德的呼唤。伊拉斯谟索要培养的人的品质主要是虔诚、德行和智慧三个方面,获得虔诚、德行和智慧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古典文化,其中《旧约》和《新约》也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着重阐述了如何教育统治者(尤其是王子),主张把王子培养成"基督教王子",也就是说,既是优秀的王子,又是真正的基督教徒。他没有像意大利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那样走向西塞罗主义和形式主义,反而着文《西塞罗主义》,对之予以抨击批判,在它看来,文以载道,学文重要,学道更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学古人之道以改造现实社会。他还特别重视教学方法问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伊拉斯谟对促进欧洲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人文主义化做出了贡献。2.维夫斯维夫斯的主要教育着作是《知识论》、《论灵魂与心灵》。《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他的教育观与伊拉斯谟相近,也主张将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认为一切教育皆应引导到虔诚,应在学生心中确立圣经的威信,其人文主义更加强劲,他思想激进,富有民主性,认为一般公民也应有自由发展的权力,深刻揭露了经院哲学的弊端,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与学习方法不是演绎法而是归纳法,提出要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力图把教育和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3.英国早期的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林纳克、科利特和莫尔。科利特创办了人文主义性质的圣保罗学校,该校成为英国人文主义的楷模。莫尔(1478—1535)是英国着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也是西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不分男女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所学知识主要是古代作家尤其是希腊作家的作品,要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重视劳动的价值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等。这些教育观都洋溢着鲜明的进步精神。4.英国临近以意大利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较早。温斐林是宗教改革前期较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另一名教育家马克西米连被称为“人文主义的皇帝”。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为德国的宗教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法国的人文主义教育3.以拉伯雷(F.Rabelais,约1493—1553)为代表,其代表作《巨人传》被公认为世界古典文学名着之一。《巨人传》是一部讽刺小说。拉伯雷在书中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统治、教会权威、经院哲学及其腐朽的教育,同时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政治、道德和教育的理想。注重广泛知识的学习;尊重儿童的人格,主张激发儿童的兴趣;注重教学的吸引力,采用新式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谈话、参观旅游等);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注重体育和美育等。拉伯雷以崭新的教育观对经院主义教育进行了无情的扫荡,对后世教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四)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差异和一致性:1.差异: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非常强调虔诚和道德教育。②教育的政治功能旨趣迥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北欧人文主义教育注重治国人才的培养。①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②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学之道,力图通过教育教学改造社会。③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五)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充分肯定人的的价值。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亦具有古典的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5.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上层人物。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即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开启了近代教育的先河,为近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新教教育宗教改革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领域的继续,与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运动相比,是一场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它的意义绝不仅在于“宗教”的改革,而是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的层面。宗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而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宗教改革势必会导致教育的变革。(一)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1.教育主张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1483—1546)条知教育是新教教会摧毁旧教教会、巩固自身地位的有力武器。为了同旧教和其他新教教派争夺信徒,路德对年青一代的教育极为重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见解。主要有:(1)国家掌握教育权,兴办学校。强烈呼吁各邦诸侯和城市统治者关心教育,兴办学校,担当起教育组织者的职责。(2)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要求全国儿童不分男女、贫富,一律入学受教育。国家有权强迫儿童入学。(3)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1.教育目的:教育既有使人虔信上帝的宗教性和又有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人的世俗性的目的2.国家教育体系的建立:要求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3.教育内容:以《圣经》为主要科目,也学习读、写、算、历史、音乐和体育4.教学方法: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主张废除体罚。5.他提出两大教育原则:①教育权由国家控制而不是教会掌握;②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强迫义务教育的观点,认为儿童受教育,不仅是父母的职责,也是国家的职责。6.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但并没有一贯的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德国农民战争之后,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更为注重培养教会和国家领袖,这是路德的教育思想由其追随者付诸实践,其追随者主要有梅兰克顿(1497—1560)、斯图谟(1507—1589)等人。他们致力于建立新的学校教育体系,创建和完善新教学校。在他们的推动下,马丁路德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设想等,在16、17世纪的德国新教各邦得到了初步的实践,并得以具体化。路德的教育思想主要由他的几个追随者付诸实践,其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1)梅兰克顿的《萨克森学习计划》。梅兰克顿毕生致力于在德国各邦建立新的学校教育体系。在此体系中,国家对教育行使控制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和世俗性目的兼顾,神学和人文学科并重。他依路德的教育思想改革了一些旧的大学,如海建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他在不同时期拟定的一些教育法令和学校教育改革计划为新教中等教育新体制确立提供了蓝图。他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2)斯图谟的古典文科中学实践。斯图谟将三所旧的拉丁中学改造为一所新教性质的古典文科中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教学内容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采用比较严格的分级教学制度。(3)布根哈根与初等学校的创建。1528年,布根哈根制定了一个学校章程,提出为所有儿童开办良好的初级学校,进行宗教教育,并用德语教儿童读写。(二)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派的创始人加尔文(J.Calvin,1509—1564)的教育活动是以日内瓦为中心展开的。他的教育主张主要表现在《基督教原理》、《教会管理章程》、《日内瓦初级学校计划书》等着作中。他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在初等学校用国语教学,注重文法练习和学习实用算术等学科。但他更重视宗教和道内瓦学院。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欧洲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影响。②提出了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与路德不同加尔文不仅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而且自己还亲自领导了免费、普及教育的实践。有学者称他为“普及义务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③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将宗教科目和人文科目结合起来。④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模式,创立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及日内瓦学院,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影响了西方高等教育。(三)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1)教育管理。英国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并不大,新教会还在行使与旧教会一样的职责,国家还是像过去一样通过教会来管理学校,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偶尔对教材作出规定等。国教会严格监督学校教师的言行、宗教信仰,对不遵奉国教的教师予以罚款、免职甚至关进监狱。要取得教师资格,须先获得教会当局颁发的特许状,还必须签署书面的誓言,宣誓效忠君主、遵奉国教。(2)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实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学校的课程更加有益于世俗生活,教育的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在社会生活中能有所作为的绅士,现实主义精神愈益增强,但学校教学内容基本上以古典课程为主。(3)民族意识增加,加强英语教学。在社会生活中,英语日益成为曰常交往的手段。在许多学校中,英语在语言学习中的比重愈益加重,而古典语言在课程中的地位则逐渐下降。(4)英国宗教改革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为17世纪以弥尔顿、洛克和夸美纽斯等为代表的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世纪的唯实主义教育英国宗教改革后的教育和宗教改革前的教育以让仍然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一个显着的变化就是英语教学的加强。教育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在社会中的有作为的绅士,现实主义精神加强,为17世纪弥尔顿和洛克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三、天主教教育(一)关于耶稣会及耶稣会学校1.耶稣会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会为对抗宗教改革而成立的一个反宗教改革的组织。为了天主教会的复兴,耶稣会深入社会各阶层,积极进行传教活动,广泛兴办学校,力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