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0(截止2016年5月底)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六月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用石灰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16年5月底)编写单位:编写人:审核:总工程师:经理:提交单位: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提交时间:2016年06月PAGE2PAGE2目录TOC\o"1-3"\h\z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概况 1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4第三节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 5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 6第二章区域地质 9第一节区域地层 9第二节区域构造 10第三节区域矿产 10第三章矿区地质 11第一节地层 11第二节构造 11第四章矿体地质 12第一节矿体特征 12第二节矿石质量 12第三节矿石类型和品级 13第四节矿体围岩和夹石 13第五节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3第五章开采技术条件 14第一节水文地质 14第二节工程地质 15第三节环境地质 15第四节结论 16第六章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16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17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17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18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18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19第五节矿体圈定原则 19第六节采空区边界圈定 20第七节块段划分、分割方法 20第八节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20第九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21第十节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22第八章矿床开发可行性评价 23第一节矿山建设条件及资源形势 23第二节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23第三节主要经济指标 24第九章结语 2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地形地质图1:200022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储量估算图1:200033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地质剖面图1:1000附件目录1、矿业权核查对照表2、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3、湖北省襄樊市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采矿许可证4、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承诺书5、襄阳市三六零矿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诺书6、湖北省襄樊市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采矿许可证范围、普查地质报告范围、核实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套合图7、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内审意见PAGE1PAGE1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概况一、工作目的、任务及依据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矿业权人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首次取得采矿权,证号4206210610037,发证机关为襄阳市国土资源局襄州分局。现采矿权已到期,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希望将该采矿权进行延续。受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襄阳市三六零矿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工作。1、目的任务目的是:对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储量进行核实,为延续采矿权提供相应的基础性地质资料。主要任务是:⑴调查矿区地层、构造地质特征;⑵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厚度、矿石质量;⑷圈定采空区范围;⑸核实光秃山矿区范围内的资源储量。2、工作的依据:(1)、;(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文;(3)、《矿区年度地质测量、计算开采回采率和备采块段资源储量估算的若干规定(暂行)》鄂土资办文[2006]161号文;(4)、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5)、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6)、本次核实工作收集的有关资料及成果。二、本次核实工作的主要对象、范围本次核实工作对象:矿区范围中圈定的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矿体。主要核实工作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见附图1),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如下:表1拐点坐标表点号X(北坐标)Y(东坐标)13527167.86937630426.42823527167.87137630786.43133526917.86837630786.43243526917.86737630426.429高程190-120m,面积约为0.09km2。三、工作区位置及交通襄阳光秃山石灰石料矿区位于襄阳区峪山镇境内,北距峪山镇15Km。矿区位于大观山南东,东西长360m,南北宽250m,面积约为0.09Km2。区内交通十分便利,东侧有乡村公路直通峪山镇,并可到达襄阳市。如图1所示。区内为低山丘陵地带,最高标高为254m,北东侧最低标高120m,相对高差134m。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气候过渡的特点,冬天寒冷夏天炎热,一年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15.8℃,最高气温在7—8月份,平均为27.97℃,最高为42.5℃,最低气温在1—2月份,平均为2.0℃,最低为-14.8℃,年平均降雨量878.4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区内以农业为主,主要有水稻、小麦,兼种棉花、黄豆、芝麻等经济作物,但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零星小型采石场。四、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光秃山矿区范围内设有1个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采矿权,采矿权人为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矿业权设置情况如表2及附图1,详见附件3采矿许可证。表2光秃山矿区采矿权设置情况一览表采矿权人采矿许可证范围备注证号发证机关有效期限拐点坐标(54坐标系)拐点坐标(80坐标系)面积(km2)开采深度(m)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2345678910111213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4206210610037襄阳市国土资源局襄州分局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13527450.0019630440.0013527167.86937630426.4280.09由150m至190m23527450.0019630800.0023527167.87137630786.43133527200.0019630800.0033526917.86837630786.43243527200.0019630440.0043526917.86737630426.429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1958—1960年北大师生对包括该区在内的范围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测量,编制了1/20万地质图、矿产图与说明书等资料。2、1961年湖北省地质局原汉江地质队对包括该区在内的地带进行了1/5万地质草测,编制了《湖北襄(阳)宜(城)边境普查简报》。3、1958年大办钢铁时曾对该区地表氧化锰矿进行过露天开采,同时,原襄阳综合地质队曾作过矿点检查,编写了《襄阳小观山锰矿床地质报告》。4、1970—1973年湖北省第十二地质队(八队前身)对包括该区在内的东部地带进行过锰矿普查工作,编写了《湖北襄阳东津霸王—观山锰矿带东(西)段普查评价报告》。5、2006年,湖北省第八地质大队该矿山开展了地质普查工作,编制了《襄樊市襄阳区光秃山建筑石料石灰石矿普查地质报告》(以下简称普查地质报告),对矿区范围内的建筑石料矿(石灰石矿)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查明了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对矿体特征和矿石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提交333类资源量359.71万吨,襄阳市国土资源局襄州分局以襄区土资函[2006]34号予以认定。第三节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一、矿山生产设计及生产状况1、矿山生产设计概况根据《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生产规模:10万吨/年。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开拓运输:公路开拓、汽车运输。产品方案:初级产品为原矿石,最终产品为各类规格的石料。回采率:97%。2、矿山开采现状概况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实际生产规模:5-6万吨/年。产品用途:建筑用石料。矿山仅进行了试采。3、生产经营简况光秃山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由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开采。该矿山自办证来,因多种原因未进行正常开采。图2。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一、本次核实工作本次核实工作主要是依据省国土资源厅鄂土资[2007]26号文精神,在收集矿区成果资料以及开发单位提供的以往该矿开发情况的基础上,参考省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技术要求,对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储告。本次核实工作始于2016年5月,主要以核查实范围内的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体露头与采场调查等为工作重点。在原地质报告基础上对1:2000地质图进行了修测,根据矿体的基本走向,沿走向进行了部分剥土地表工程揭露。在全面、系统地收集、并初步整理了光秃山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以《普查地质报告》为基础,开展了野外地质核实及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工作,估算了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量,编写了核实报告。二、本次核实范围、采矿证范围、普查地质报告测量范围三者之间的套合关系普查地质报告测量范围大于采矿许可证范围,本次核实范围同采矿许可证范围,其套合关系见表3及套合图3。表3采矿许可证范围、本次核实范围、普查地质报告测量范围一览表采矿权人范围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备注拐点坐标面积(km2)开采深度(m)点号X坐标Y坐标15678910采矿许可证范围13527167.86937630426.4280.09190-1501980西安坐标系23527167.87137630786.43133526917.86837630786.43243526917.86737630426.429普查地质报告测量范围13526704376303060.35/235267043763089933527298376308994352729837630306本次核实范围13527167.86937630426.4280.09190-12023527167.87137630786.43133526917.86837630786.43243526917.86737630426.429三、资源储量估算的资料及数据参数来源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是在2006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光秃山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普查地质报告》资源储量估算的基础上,按照原已见矿工程所得参数,并结合本次核实的露天采场现状资料(厚度、品位)进行开采区边界圈定和块段圈定,然后按原报告中工业指标和计算方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最后按整个矿区资源储量占用、未占用的现状进行资源储量分割、统计、汇总,重新编制了资源储量估算图。四、本次核实工作中部分资源储量类型的调整结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66—1999),及《石灰石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的要求,本次工作中将保有块段资源储量类型确定为333。五、本次核实后的资源储量第二章区域地质本区位于扬子地台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交接地带即襄—广深大断裂带的边缘,属大巴山台褶带中大洪山断折束的西北角。区域内地层均以岩片堆垛形式出现,褶皱、断裂亦十分发育。第一节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有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及第四系,除第四系外,绝大多数为一套以碳酸盐岩相为主的浅海相碎屑—化学沉积建造,各层岩性特征见表4所示。表4矿区地层表界系统组(或群)代号及接触关系厚度(m)主要岩石名称新生界第四系Q0-20主要为坡洪积层其次是残积和冲积层古生界奥陶系下统龙马溪组S1ln>62黄绿色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论部见一层瓦灰色深部黑色上统五峰组O3W4-24黑色炭质页岩夹硅质页岩或薄层硅质层临湘组O3L5-20上部:灰绿—黄绿色厚层状水云母页岩石下部:灰—灰绿、黄绿色中厚层细瘤状泥质灰岩夹水云母页岩中统宝塔组O2b15-40黄灰—浅黄或褐红色龟裂纹灰岩夹细瘤状—条带泥质灰岩牯牛潭组O2g24-52上部:灰—黄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含铁泥质生物碎屑灰岩含铁鲕状灰岩,在小观山见底部有氧化锰矿透镜体。中部:棕黑—灰黑色含锰生物灰岩,在小观山深部的顶部有碳酸锰矿。下部:灰黑—紫褐色瘤状岩下统大湾组O1d0-13浅黄色—灰绿色深部深灰色页岩,底部夹粗晶灰岩透镜体红花园组O1h0-90灰—灰黑色粗晶生物灰岩,偶含硅质砾石分乡及南津关组O1f+n50-100灰白—灰黑色薄—中厚层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粉砂质页,常含硅质团块或条带寒武系上统三游洞群∈3sh24-52灰—灰白色薄—中层白云岩石英及白云石细脉发育含少量硅质结核中统覃家庙群∈2gn>120紫红—褐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泥质粉砂岩,碎屑灰岩互层时夹灰—灰黑色破碎状厚层白云岩下统石龙洞组∈1sh>50灰黑色中厚层—巨厚层细粒白云质灰岩灰岩含少量硅质结核天河板组∈1t>80顶部:黄绿—浅黄色页岩,含铁质结核中部:灰黑色中厚层似文象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下部:豹皮状泥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及鲕状豆状、肾状灰岩石牌及水井沱组∈3sp+s>100上部:灰黑色薄层中厚层含铁质薄膜细晶灰岩夹厚层白云岩下部:浅黄绿色豹皮状泥质灰岩夹页岩和白云质条带灰岩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不详上部:黄灰—灰白色硅质条带白云岩和燧石层下部:灰黑色厚层状细晶矽化白云岩第二节区域构造区域构造为襄—广断裂带上区域性逆冲推覆构造的一部分,由一系列堆垛的岩片及产式逆冲(掩)断层组成次级推覆体—飞来峰构造,常以老岩层叠覆于新岩层之上出现。第三节区域矿产氧化铁红、煤、镓、铁、石英砂等20余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12种。第三章矿区地质第一节地层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准地台、大巴山台褶带中大洪山断折束的西北角。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h)及第四系(Q4)。1、天河板组(∈1t)顶部:黄绿—浅黄色页岩,含铁质结核中部:灰黑色中厚层似文象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下部:豹皮状泥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及鲕状豆状、肾状灰岩。厚>80m。2、石龙洞组(∈1sh),灰黑色中厚层—巨厚层细粒白云质灰岩灰岩含少量硅质结核。厚>50m。3、第四系(Q4)出露于矿区北西侧及沟谷一带,主要由褐红―棕黄色粘土,亚粘土和含砾粘土等组成。为冲洪积相堆积物。第二节构造矿区范围内岩层呈单斜构造,无较大的断裂构造,构造简单,但矿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一、褶皱矿区总体呈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25—35°。二、断层区内未见明显断裂构造。三、岩浆岩工作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第四章矿体地质第一节矿体特征一、含矿岩系的地质特征本区含矿岩系为寒武系天河板组及寒武系石龙洞组。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1t):顶部:黄绿—浅黄色页岩,含铁质结核;中部:灰黑色中厚层似文象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下部:豹皮状泥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及鲕状豆状、肾状灰岩。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1sh):灰黑色中厚层—巨厚层细粒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硅质结核。二、矿体特征矿体产于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豹皮状泥质灰岩内,矿体走向东西,倾向北,呈带状分布。裸露地表。矿体在矿权范围内出露长260m,宽150m(厚11m)。矿体受地层地形所限,呈板状体向北倾斜,倾角25—35°,平均30°。矿体沿剖面分为东西两块段,西块段为楔状体,平距150m;东块段为楔状体,平距120m。第二节矿石质量1、矿石成分矿石呈灰白色、微晶、粉晶结构,层状及条带状构造,层理发育,风化后呈灰白色。主要矿石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石英、铁质等。2、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石灰石矿石为灰、灰白色,块状构造,花纹状构造;隐晶质结构、微粒结构、碎屑结构。3、矿石物性特征破坏荷载188-200.5KN,抗压强度75.2-80.2MPa,平均抗压强度77.6-MPa,(试样截面积为2500mm2)。第三节矿石类型和品级一、矿石自然类型根据石灰石矿的结构构造特征,将矿石分为块状石灰石和花纹状石灰石矿石两种自然类型。二、矿石工业品级的划分区内矿石为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豹皮状泥质灰岩,其它质量均较好,是建筑用优质石料,其质量品级达建材行业Ⅱ级品标准。第四节矿体围岩和夹石矿区内矿体无夹石,仅上部有少量的第四系残、坡积粘土、砂砾。第五节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本区石灰石矿结构、构造均较简单,普氏硬度系数f=8-12,抗压强度77.6Mpa。根据邻区资料显示,各有益有害组分均符合建筑石料工业指标要求,据业主介绍,矿区石灰石矿,可用炸药爆破、机械破碎,经粗加工送往使用单位,经试用合格,可作为建筑石料。第五章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工作区为低山丘陵地形。一般标高在100—220m之间,高差120m。坡角15—20°。区内北东角有一小型水库。2、气象水文矿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历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在7—8月份,平均为26.36℃,最高为42.3℃,最低气温在1—2月份,平均为2.9℃,最低为-16.1℃,年平均降雨量913.6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月平均阴雨日为16.5天。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30天。二、岩层含水特征1、第四系为孔隙含水层。因其厚度小,第四系含水层水量小。2、矿体及底板为泥质条带灰岩,岩石中节理、裂隙发育,溶蚀现象普遍,溶孔、溶槽较发育,为强——中等岩溶裂隙水类型。三、岩溶发育特征矿区内岩溶较发育。地表岩溶形态以溶孔、溶槽、溶沟发育为主,多分布在山脊,陡坡处。地下因无深部工程控制,岩溶发育情况不明。从采坑来看,下部未见大的溶孔、溶洞。四、地下水与地表水动态特征矿区内未见泉水出露,区内地下水与地表水严格受大气降水制约。若久晴天气,地表水体如小河沟即断流。地下水以潜流方式,自南、西、北方向向东部地势低凹部位排泄。五、矿区水文地质类型矿区采场充水地层主要为矿层本身,为强——中等岩溶裂隙水岩性,并受大气降水和微量地表水的渗漏水的严格控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的岩溶充水矿床。第二节工程地质一、工程地质特征矿层石灰岩致密坚硬、性脆,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地表风化成颗粒状,节理裂隙发育;岩溶较发育,溶沟、溶孔较多,溶洞未见。区内地表大面积白云岩裸露,可露天开采,废石较少。由于节理裂隙发育,当向深部开采时,易形成塌方或边坡不稳定。二、矿区工程地质基本评价矿区内石灰石矿节理裂隙发育,其力学性质由坚硬岩类变为较坚硬岩类。综上所述,矿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的层状矿床。第三节环境地质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湖北省建设厅鄂建[92]283号文“关于确定我省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以上县、市的通知”,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历史上未发生规模较大的破坏性地震。矿床为厚层状石灰石矿,矿层上第四系残坡物甚薄,一般不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由于矿层中节理裂隙发育,若采矿方法不正确、不规范,易产生岩体崩塌,影响生产工人人身安全及小河流正常排水和道路畅通。矿区内矿层及围岩均不含有毒有害化学成分,无放射性异常,采矿不会造成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属环境地质条件简单矿床。第四节结论综上所述,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水工环地质条件简单。根据规范,开采技术条件属于简单位类型。本矿区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边坡的维护及对环境的保护。在废石利用和堆放、粉尘的处理、保护植被、土地复垦等方面,采取必要的综合治理措施,防范于未然。第六章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一、1:2000地质图修测以1:2000地形图为底图,在范围内加密岩性控制点、产状点测量,手持GPS定位,野外记录、点位上图均按有关规范进行。填图修测面积0.35km2。二、1:1000剖面修测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分别布设A、B、C、D四条剖面线,野外岩性、地形定点为手持GPS定位、记录、作图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三、综合整理及报告编写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后,对各种资料进行了及时整理和检查,确认资料齐全真实无误后,立即进行成果编制。在编制完成矿区综合地质图、勘查线剖面图、资源储量计算图等图件的基础上,编写核实报告。综合整理严格按《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DZ/T0079—93)要求执行。所提交报告章节齐全、内容丰富。四、勘查工作的可靠程度本次核查工作按照建筑用石料矿相关规范要求开展地质工作。剖面控制间距80m左右,因本矿山开采深度为40m左右,历年来开采采空区能充分地反映矿石特征,全面地收集各类地质资料,矿区矿石全部裸露地表,故而本次核实工作的剖面控制与采坑工程相结合,其地质成果的可靠程度较高。通过本次核实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对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地质特征的了解和资源/储量估算的可信程度。核实工作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基本合理,在总体上达到了本次核实的预期目的。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一、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本次核实工作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见附图1),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如下:表5本次核实范围点号X(北坐标)Y(东坐标)13527167.86937630426.42823527167.87137630786.43133526917.86837630786.43243526917.86737630426.429高程190-120m,面积约为0.09km2。二、资源储量估算对象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石灰石矿体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本区石灰岩矿主要作普通建筑石料用,本次核实沿用《普查地质报告》中的工业指标:1、物理性能指标岩石抗压强度≥30Mpa2、开采技术指标矿层最小可采厚度:≥4m夹石最小剔除厚度:≥2m剥采比:≤0.5∶1(m3/m3)采场最终边坡角:≤60°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本矿床矿体呈层状产出,矿体范围内的断裂构造不发育,矿体倾角较小,平均30°。矿体沿剖面分为东西两块段Ⅰ-1、Ⅰ-2,两块段均视为楔状体。选择地质块段法的几何法估算楔资源量。计算公式如下:楔状体V=S×L/2式中:Q-块段矿石量(吨)-矿石平均体重(t/m3)V-矿体体积(m3)S-垂直剖面面积(m2)L-块段长度(m)两块段按照开采标高分为证内证外四个块段,证外块段的资源量用总量减去证内块段资源量得来。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1、投影面积(S)首先在剖面图上圈定矿体资源量估算边界,然后用计算机成图,并直接用计算机计算矿体投影面积。2、块段长度(L)直接在平面图上量取,取三次平均值。3、平均体重(d)沿用普查地质报告及历次检测采用值,2.40t/m3第五节矿体圈定原则沿用普查地质报告方法。1、抗压强度是决定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参照其它地区的生产经验、结合业主的具体要求综合确定,以饱和抗压强度≥30MPa的岩组作为矿体进行圈定,饱和抗压强度<30MPa的岩组作为夹石进行圈定。2、矿体深部界线以+120m高程为界,以上作为矿体。120m-150m为证外;150m-190m为证内。3、边部界线以矿权范围为界。4、剖面内边坡角的处理:根据规范及参考有关规定,开采最终边坡角≤60°。第六节采空区边界圈定基本末采,不圈定采空区。第七节块段划分方法沿用普查地质报告中划分原则,即按“同一剖面两边分属不同块段,”的原则,将矿体进行块段划分,并按此原则将矿体划为Ⅰ-1、Ⅰ-2两个大块段。按归属分为证内证外4个子块段编号为Ⅰ-1(内)、Ⅰ-1(外)、Ⅰ-2(内)、Ⅰ-2(外)。本次核实以普查地质报告为基准,基本保留其资源储量估算图上的块段(其子块段也是本次工作的块段)。若该块段不被分割,则保留该块段编号、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等。第八节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区内矿体稳定,矿体内部结构、构造简单,地表有少量露天采坑控制,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结合本矿山的采矿实际情况,将估算的保有资源储量确定为333类。其主要依据为:333: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大致查明了矿体的形态,能大致地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地表有少量工程控制,深部无工程控制,矿体的延伸是推断的。大致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大致了解了开采技术条件;通过概略研究,矿床的开采只具有内蕴经济意义。第九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一、资源储量估算结果1、经估算,截止2016年5月底累计查明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333资源量2686.61千吨2。表6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量估算结果表矿体块段编号资源量类型矿体断面面积(m2)断面间距(m)块段体积(m3)矿石体重(t/m3)矿石量(千吨)备注归属Ⅰ-1(总)33382921506219002.41492.56Ⅰ-1(内)33333191001659502.4398.28证内Ⅰ-1(外)3331094.28证外Ⅰ-2(总)33382921204975202.41194.05Ⅰ-2(内)333331950829752.4199.14证内Ⅰ-2(外)333994.91证外合计3332686.61表7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块段分割资源储量估算分割统计表矿体号普查报告本次查明资源/储量(千吨)备注块段编号矿石量(千t)分割块段编号资源储量类型累计其中其中消耗增减保有增减ⅠⅠ-11936.8Ⅰ-1(内)333398.28398.28-118.54Ⅰ-1(外)3331094.281094.28-325.70原估算有误Ⅰ-21660.3Ⅰ-2(内)333199.14199.14-77.76Ⅰ-2(外)333994.91994.91-388.49小计3597.1证内333597.42597.42-196.30证外3332089.192089.19-714.19合计3597.1证内证外3332686.612686.61-910.49表8截至2016年5月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资源储量表资源储量范围矿体资源储量类型本次核实查明资源储量(千吨)备注矿区采矿权人累计消耗其中保有其中增减增减光秃山矿区占用襄阳恒安石料开采有限责任公司Ⅰ333597.42597.42-196.30与普查报告相比未占用规划区3332089.192089.19-714.19证内证外合计Ⅰ3332686.612686.61-910.49第十节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一、资源储量变化情况经本次核实工作,截止2016年5月底累计查明光秃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333资源量2686.61千吨,其中证内597.42千吨,证外2089.195千吨。与普查地质报告相比,本次核实范围内资源量总量减少了910.49千吨。二、资源储量变动的原因1、剖面投影面积有误普查报告中投影面积为6880m2,本次核实投影面积为8292m2。2、块段间距计算有误:普查报告东块段间距110m,本次核实间距120m。3、普查报告计算有误。4、本次核实最低开采标高证内为150m。上述各种原因综合造成,本次核实资源量总量减少了910.49千吨。第八章矿床开发可行性评价第一节矿山建设条件及资源形势本次共查明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保有资源量269万吨,外围尚有可进一步拓展的远景资源区,资源可持继性强。矿区有简易公路向北距寺沙公路3km,交通便利。农用电网经过矿区,用电条件优越,当地劳动力资源充足。可知矿山建设外部条件较好。主矿产石灰石矿,其质量符合符合建筑石料用石灰石矿的一般工业要求。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高速公路、住宅建筑市场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大。正在筹建中的高速铁路从矿区附近经过,为矿山提供了重要的市场需求。矿体埋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亩荒地承包合同经典版
- 销售员劳动合同正规范本
- 软件定制居间合同
- 幼儿表演性舞蹈编创理论
- 小学人美版15.面具教案设计
- 棕色卡通风中小学生遵守班级公约
- 国内给据邮件全名址信息录入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2.4 和复习 课时练
- 人力资源培训委托合同模板
- 2025租房合同范本:公寓租赁合同样本
-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废品入库单模板
- PFMEA的严重度SOD的评分和优先级别
- INVOICE-商业发票样本格式
- 圆周率1000000位 完整版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岩芯鉴定手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试讲PPT
- 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化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