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污秽(huì)
孤孀(shuāng)
门槛(kǎn)
气冲斗牛(dòu)
B.
校补(jiào)
哺育(bǔ)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
殷红(yān)
诘问(jié)
愧怍(zuò)
颠沛流离(fèi)
D.
纠纷(jiū)
累赘(zhuì)
炽热(chì)
深恶痛绝(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取缔
点缀
金刚钻
半途而费
B.
部署
竣工
纪录片
屏息疑神
C.
点缀
严谨
催化剂
哀声叹气
D.
深宵
竹竿
家具城
理直气壮3.下列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敏捷地捕捉到了鲁迅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
《一棵小桃树》中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
D.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重点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到“我”渴慕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这件事,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19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
冯宗璞,中国当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有《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等。
D.
杨绛,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等。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5.古诗文默写。(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2)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登台远眺,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2分)6.名著阅读。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0分)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新华社北京2019年11月12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カ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根据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你对“红旗精神”内涵的理解。材料一:2019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讲述了“狱中绣红旗”的故事:小说《红岩》中,江姐含着热泪在狱中绣红旗的故事成为经典。这个故事,来自小说作者罗广斌的一段亲身经历。1949年10月7日,当时仍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中的罗广斌和一些革命志士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们怀着美好的畅想,拆下红色被面,粘上用黄纸剪成的五角星,在狱中秘密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并将其藏在牢房的一块地板下。材料二:重庆云阳人屈银华就是第一代中国登山运动员之一,他们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了珠峰之巅。材料三:“我要看到五星红旗升起。”2019年10月27日,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中国八一军事五项队交出了破5项世界纪录、平1项世界纪录的成绩单。作为曾经在世界军事五项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一女兵”,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王恋英说:“升国旗、奏国歌、扬国威、振军威,是一代代军事五项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0分)8.阅读课文《邓稼先》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②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③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④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⑤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⑥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⑦“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⑧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⑩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⑪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1)请说说第②段中“家喻户晓”一词在文中的作用。(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4)结尾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其作用。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特殊的旅行任启亮
①2月6日早晨,看到她在朋友圈里发的照片,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身着运动棉服,背着双肩包,身边堆着十三个大纸箱。我给她留言“这个时候怎么回国了”,她没有理我。第二天,她才发来一条信息:“我已经回到爱尔兰,下周二还会去北京,如果需要口罩等防护用品,我可以带一些,请您到首都机场,当面交给您。”怎么那么快又回爱尔兰了?我一头雾水。
②与她相识是在去年10月,我随全国政协一个代表团访问爱尔兰,到了她所在的卡洛理工大学企业创新园参观考察。她的名字叫刘雪梅,原籍山东泰安,国内本科毕业后来爱尔兰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爱尔兰发展,成为卡洛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
③那一天,她身着深蓝色长裙,蓝白格红边丝巾,知性、干练、自然、大方,透着典雅气质。午餐时间,我得知,她已经加入爱尔兰籍,丈夫是这所大学的教授,纯粹的爱尔兰人。
④我发微信给她,问她为何北京之行如此来去匆匆,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⑤她身在万里之外的爱尔兰,却与我们一样关注着国内的疫情,看到确诊病例一天天上升,心急如焚。她的家乡泰安,先是发现一例确诊病例,继而是三例、八例、二十例——看到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她坐不住了。通过与家乡的亲友联系,得知医用防护服极度短缺,她马上决定购置一批寄回泰安。
⑥联系商家,才知道要购置一定数量的医用防护服,是那么困难。她广泛联络亲朋好友,调动一切人脉关系,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购置了三千套。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爱尔兰货运航班停运,多家外国快递公司均答复要一个月后才能把物品运抵中国。她没有犹豫,立即购买往返北京的机票,要亲自运送国内,能带多少带多少,以解燃眉之急。
⑦她带着爱尔兰丈夫和三个儿女一起干,装箱、打包、贴标志,奋战到半夜。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就带着十三个大大的纸箱,背着一个双肩包出发了。平时,她回中国的机会很多,到世界各地出席学术会议也是常事。可以想象,每一次她都会拉着一个行李箱,举止优雅地出现在机场。这次不同,她成了一名运输工,把防护服运抵国内后,要立即折返,接着再跑第二趟。因此,除了那十三个大纸箱,她只背了双肩包,带着护照等一些简单的行李。
⑧爱尔兰没有直飞北京的航班。转机、托运,一路奔波、周折、劳顿,6日早晨,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泰安的朋友接过她那十三个纸箱,里面是一千套医用防护服和五百只口罩。看到物品被顺利接收,她笑着朝大家挥了挥手,转过身又往机场的登机口走去。没有时间停留,她需要赶同一天的回程班机。
⑨她告诉我,已经办完入关手续,下周二再来一次北京,把剩下的两千件医用防护服和五千只口罩,打成三十二个纸箱,全部带来,应该够泰安定点医院用一段时间了。她还说,下次要从法兰克福转机,特意买了头等舱机票,这样可以多带托运行李。随后,她发来一个胜利的符号和笑脸。我给她点了一个大大的赞。这一刻,我的眼眶有些湿润……(选自2020年2月19日《人民日报》)(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第②③两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何作用?(3)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4)“这一刻,我的眼眶有些湿润……”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我”的眼眶湿润的原因有哪些。六、课内阅读(共1题;共17分)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人
C.但手熟尔
但当涉猎
D.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若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字,可以吗?为什么?(4)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说明了什么?七、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1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八、作文(共2题;共10分)12.请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13.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用心体味你的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悄然绽放在我们生活的路上。请以《美,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文从字顺,内容具体,中心明确;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解析】【分析】A.气冲斗牛(dòu)——(dǒu);
C.颠沛流离(fèi)——(pèi);
D.深恶痛绝(è)——(w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2.【解析】【分析】A.半途而费——半途而废;
B.屏息疑神——屏息凝神;
C.哀声叹气——唉声叹气;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3.【解析】【分析】《一棵小桃树》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不是直抒胸臆,C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文章,明确内容和写作特色,揣摩选项正误。4.【解析】【分析】B.鲁迅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所以B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二、句子默写5.【解析】【分析】本题中的“疑、帘、悠、怆、缘”等字词容易写错。故答案为:⑴不知其二者多矣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
⑶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三、名著阅读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骆驼祥子》有关的文学常识。故答案为:⑴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⑵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及故事情节。四、综合性学习7.【解析】【分析】⑴本则新闻的导语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据此概括主要内容,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⑵材料一,由“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中的罗广斌和一些革命志士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们怀着美好的畅想,“狱中绣红旗”的故事分析,“红旗精神”是对国家,对党的忠诚;材料二,“他们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了珠峰之巅”,由此理解“红旗精神”是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于攀登;材料三,由“中国八一军事五项队交出了破5项世界纪录、平1项世界纪录的成绩单”,“升国旗、奏国歌、扬国威、振军威,是一代代军事五项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理解“红旗精神”是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勇于实现梦想,为国扬威。故答案为: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⑵忠于祖国,忠于党;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勇于追求,实现梦想。【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新闻主要内容的概括。阅读新闻材料,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新闻导语是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概括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分析。五、现代文阅读8.【解析】【分析】⑴“家喻户晓”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文中用“家喻户晓”一词写出了奥本海默因“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而成为美国几乎尽人皆知的人物,而从标题和内容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邓稼先,所以第②段写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从结构上看与下文写“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构成对比,从而突出邓稼先的忠厚朴实。
⑵本文第②段写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是因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第③段先指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承接了上文,然后指出“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而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写了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和邓稼先的“忠厚平实”“从不骄人”的不同点,所以第③段又有启下的作用。
⑶文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奥本海默不顾及作报告者的感受而肆意打断其报告的行为,表现了他气盛张扬,而从标题和内容看本文的主要人物是邓稼先,所以写奥本海默的个性也是为了和下文写邓稼先的“忠厚平实”“从不骄人”形成对比。
⑷本文主要通过对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和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性格和为人的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的高尚品德,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突出了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故答案为:⑴家喻户晓”一词写出了奥本海默的知名度之高,这是因为他对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的贡献很大。奥本海默的“家喻户晓”与下文写邓稼先的“鲜为人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对即可)
⑵这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指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相同点,然后用“可是”指出两人的不同,引起下文对两个人不同点的叙述。
⑶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奥本海默随意打断别人的报告,突出他的“锋芒毕露”,与下文邓稼先“从不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⑷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说明中国社会和邓稼先这样品德高尚的人物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像邓稼先这样的人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联系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⑵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而中间段的作用通常是: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做铺垫、埋下伏笔、对比等。
⑶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时要结合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及与下文的关系。
⑷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主题,明确对比写作方法。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用。9.【解析】【分析】⑴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疫情期间,主要人物为刘雪梅,主要事件是给家乡购买并送回医用防护服和口罩,据此概括即可。
⑵“与她相识是在去年10月,我随全国政协一个代表团访问爱尔兰,到了她所在的卡洛理工大学企业创新园参观考察”写的是“我”与刘雪梅相识的原因;“国内本科毕业后来爱尔兰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爱尔兰发展,成为卡洛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我得知,她已经加入爱尔兰籍”写的是她的身份,是对上文出现的“她”的具体介绍;“原籍山东泰安”“毕业后留在爱尔兰发展”点明了刘雪梅旅居的身份,为下文她为家乡泰安购买、运送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的事情做了铺垫。
⑶画线句子连用三个数词,直观形象地表现了疫情发展之迅速,病例增加数目之快,说明刘雪梅时时刻刻关注并关心着家乡的疫情,牵挂着家乡人民的安危,表现了她对家乡和祖国深深的爱。
⑷结合上文内容可知,“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是因为感动。刘雪梅身在万里之外的爱尔兰,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家乡的疫情,从“广泛联络亲朋好友,调动一切人脉关系,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购置了三千套”可知,这批物资来之不易;“她没有犹豫,立即购买往返北京的机票,要亲自运送国内,能带多少带多少,以解燃眉之急”“把防护服运抵国内后,要立即折返,接着再跑第二趟”体现了运输过程的艰难。由此可知,“我”被刘雪梅的浓浓爱国爱乡之情所感动,也表现出对海外游子的感激和敬意。故答案为:⑴旅外学者刘雪梅为家乡山东泰安购买医用防护服和口罩,并亲自送回家乡。
⑵交代认识刘雪梅的原因,以及她旅居在外的身份。既解开了前文“她”是谁的疑问,又为下文写她为家乡购买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的事情做铺垫。
⑶病例的不断增加,牵动着刘雪梅的心,突出了她内心的不安,从而凸显了她的爱乡、爱国之情。(意思对即可)
⑷①被刘雪梅为家乡购买医用防护服和口罩,并不停奔波而感动。②为海外游子的爱乡、爱国之情所感动。【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⑵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落的内容及其作用的分析。注意从结构和内容分析。
⑶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意思分析。
⑷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结合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把握。六、课内阅读10.【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擅长/优点;B.自己/从;C.只是/只是;D.你/同“耳”,相当于“罢了”;故选C。⑵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①发,射,射箭。但,只是。微,稍微。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②以,用。钱,铜钱。覆,盖。徐,慢慢。以,用。杓,同“勺”。酌,舀。沥,注入。
⑶①翻译: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睨”的意思是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②语境义。在这里指卖油的老翁斜着眼睛看陈尧咨射箭,一方面这个字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十箭中了八九箭的情况并不太在意,另一方面这样的态度引起了陈尧咨的注意,引出了下文,同时也为卖油老翁高超的酌油技巧的出现做了铺垫。而其他的字都过于平淡,不能起到“睨”的效果。
⑷①结合“尔安敢轻吾射?”可知,陈尧咨对自己射箭本领非常骄傲,所以当听到卖油老翁的评价时是“忿然”的。②结合“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陈尧咨看到卖油老翁高超的酌油技巧后,理解了卖油老翁的评价有何而来,故笑而遣之。③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这样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说明陈康肃公赞同卖油翁的观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技术是无止境的。故答案为:⑴C
⑵①(卖油翁)看到他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②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舀油注(滴/倒)入葫声。
⑶不可以。“睨”表示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表现出卖油对陈康肃的射艺并不在意。若用其他字,表达不出这种含义。(意思对即可)
⑷说明陈康肃公赞同卖油翁的观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技术是无止境的。(意思对即可)【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效果。注意结合语境和字义理解词语的妙用。
⑷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注意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附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七、诗歌鉴赏11.【解析】【分析】⑴“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白日斜”表明此时正值夕阳西下,黄昏将至之时,这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具有渲染氛围的作用。接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因此,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离愁。最后再进行提炼总结即可。
⑵句中的“落红”与辞官归乡的诗人具有相似性,构成比喻,“落红”比喻诗人辞官还乡。因此,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修辞的一般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感。结合诗歌的背景——诗人辞官还乡,以及诗句“化作春泥更护花”可知,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据此总结概括即可。故答案为:⑴运用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冰融化了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 《手工自酿葡萄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教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第6单元第3节第2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导学案设计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建议书
- 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第22章 第3节 《人的性别决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苏教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 DeepSeek教案写作指令
- 休学复学申请书
- 2025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方案(技术标)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课件
- 本人报废车辆委托书
-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解读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6
-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流程-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