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挑选/挑逗
禁止/忍俊不禁
气冲斗牛/斗志昂扬
B.
金柝/拆卸
契合/锲而不舍
谆谆教诲/韬光养晦
C.
校补/校对
殷红/家道殷实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
愧怍/作息
伯仲/忧心忡忡
慷慨淋漓/一概而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取缔
朦胧
哈密瓜
颠沛流离
不期而致
B.
烦躁
累赘
肖像画
语无伦次
五脏六腑
C.
自矜
修葺
势力眼
一以贯之
心有灵犀
D.
忏诲
幽寂
选拔赛
耀武扬威
千钧重负3.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带领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以举国之力对决重大疫情,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A.
文中加点字“和”、“把”、“的”分别是连词、介词、助词。
B.
文中的“提出”、“带领”、“取得”、“彰显”都是动词。
C.
文中的“坚定信心”、“科学防治”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D.
文中的“来势汹汹”、“众志成城”都是补充短语。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1分)4.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使整段文字语义连贯、完整。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风景从来不只是在远方,更在眼前的生活和日常。小区里的园艺景观,或许不如名山大川,但它让这一方天地有了生机和美感;老街巷的青石板路,或许不如名胜古迹,但它为城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和底蕴;________……许多不曾留意的地方就有风景,许多习以为常的建筑就饱含历史。三、情景默写(共1题;共4分)5.古诗文默写。(1)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疑云笼罩,出路难寻。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便会迎来豁然开朗的前景;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则鼓舞我们拨云见日,走出困境。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10分)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海底两万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并且充满各种趣味盎然的奇思妙想和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并概括相应的故事情节。①尼摩船长的闪电
②价值千万的珍珠(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姓名往往体现作者的匠心,请从下面《骆驼祥子》中的几个人物姓名中任选一个,阐释该名字的深刻含义,说说你的理解。①祥子
②虎妞
③小福子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5分)7.综合性学习。学校在每年4月份开展全民阅读相关主题活动。请同学们踊跃参加吧!(1)为营造书香校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针对在校学生“阅读”问题有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深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76%请简要概括本次调查反映在校生阅读的情况,不超过50字。(3)下图是本次活动的一幅宣传画,请写出这幅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描述准确,内容完整,不超过100字。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好一朵木槿花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箱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保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③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④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中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⑤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⑥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⑦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A)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⑧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⑨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⑩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⑪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B)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⑫(C)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⑫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⑭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⑮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⑯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⑰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⑱它不再来。⑲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节选自《宗璞散文》,有删改。作者:宗璞)(1)阅读全文,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过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善于将炽烈的感情蕴藏在平静的叙述中,将浓烈的感情与深刻的哲理紧密地结合起来。请你结合(A)处画线句来体会这一特点。(3)文中(B)(C)两处画线句反复说“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有什么作用?(4)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精美散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通过那朵木槿花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蚕儿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的。我俩站在教室门口。“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A)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剌,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B)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箩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我们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节选自《陈忠实文集》,有删改。作者:陈忠实)(1)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概括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为文中(A)(B)两处画线句做批注。①(A)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从人物描写角度)②(B)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从语言、修辞角度)(3)小说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结尾的作用。七、对比阅读(共1题;共17分)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选自《执字入城》)【注释】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较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惟手熟尔/尔辈不能究物理
B.求之地中/闻之笑曰
C.遂依而截之/遂反溯流逆上矣
D.阅十余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甲)文段中,作者写“寺僧”“讲学家”目的是想批评他们所代表的什么处事态度?(4)(甲)、(乙)文段中的两个故事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百合莲子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子合成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消防安全人工服务费用结算合同
- 医疗耗材国内运输合同
- 2025年中国槽角可调托辊组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英国模特合同范本
- vmi采购合同范本
- 摄像雇佣合同范本
- 影院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喷漆烤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中主题班会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课件-高一下学期开学第一课班会
- 2024年12月2025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开招聘辅助执法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非综合简要介绍》课件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百分数(二)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援助派驻服务协议4篇
- 2024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全册(人教版)
-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课件
- 2024年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