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怎样的成就?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今天,两国人民如何把“新型大国关系推向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2018年6月8日电,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以表彰普京总统长期致力于推动中俄睦邻友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以及为此作出的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中俄领导人借助“一带一路”合作论坛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频繁互访,在政治上互信、在经济等领域互联合作,秉承中俄历史互联互鉴底蕴,伴随着中俄双方举行的“国家年”“旅游年”等大型活动,将中俄双方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向新时代。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一、新经济政策材料展示归纳总结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结束,农民不再拥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衰退引发农民骚乱。1921年3月,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2.时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②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3.内容:③在流通领域,恢复商品贸易。4.意义:①使苏俄工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①在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在工业领域,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苏联的成立一、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列宁逝世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加盟共和国。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一、新经济政策苏联国旗启用于1923年,是一面由镰刀、锤子和闪耀五角星组成的红旗。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苏联国徽启用于1923年,由苏联传统的锤子和镰刀和地球上的红星,以及用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语言写成、按宪法提及的顺序倒排的苏联国家格言缠绕的两束麦穗组成。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苏联的成立

新经济政策“新”在将社会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联系起来。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是什么?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阅读思考: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材料分析材料展示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重工业;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原因: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设问: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根据图二回答: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以工业总产值衡量)?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比重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思考: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地向共产主义前进苏联农业集体化建设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归纳总结相关史事

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农业集体化建设原因:发生严重粮食收购危机;农业集体化建设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国家采取的措施:消灭富农运动、政府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等。农业集体化的影响: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宣传海报情景探究:还有积极性吗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说:“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1.苏联模式的形成三、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建立: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3)意义: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4)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积极:①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②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③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工轻比例严重失调2、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指令计划压制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4、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消极: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较列宁与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

项目列宁斯大林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制定和实施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成特点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设问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设问2:“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设问3: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经验教训和启示:1、经验:①国家建设应有计划的指导;②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2、教训:

①政治上要防止权力高度集中和个人崇拜,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经济上要尊重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不应过分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农轻重比例要协调发展;③重视民生问题等。3、启示:①经济发展模式要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生产关系改革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巩固新知B1.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好转,这主要得益于()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DCD4.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