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兰亭集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兰亭集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兰亭集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兰亭集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一379),字逸少,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初为秘书郎,累迁长史。后拜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7岁学书,深得前人精髓。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文化常识(1)永和九年“永和”是东晋穆帝司马聃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不限一个。(2)岁在癸丑“癸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诵读《兰亭集序》,学生从文中各找一个表达情感的字填空。兰亭之会,其情可谓(

)矣;兰亭之思,其情可谓(

)矣;兰亭之悟,其情可谓(

)矣。乐痛悲一、寻“乐”之由(品读1、2段)请以“活动记录者”的身份填写记录。兰亭雅集活动记录1活动时间2活动地点3活动环境4活动天气5参与人物6活动盛况7活动内容8活动感受兰亭雅集活动记录1活动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2活动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3活动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4活动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5参与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6活动盛况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7活动内容修禊事也8活动感受信可乐也辰良景美心赏事乐俯仰一世,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之痛世事无常之痛往事不再之痛生死难测之痛明确:痛

—生命短暂,世事无常二、思“痛”之因:你读出了哪些人生之痛?

两晋时期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司马氏篡权成功后,更是惧怕舆论的褒贬,对有异议的人极为残酷。残杀名士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为了避祸全身,他们或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或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不再把积极入仕当成人生的理想。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写作背景王羲之的生死观所以“死生亦大矣”是王羲之对生死两件事的感悟。儒家重生轻死(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道家忘生死(一死生,齐彭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对两家的批判吸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死生亦大矣”,生死不同,彭殇有别。“死生亦大矣”的现实意义:人生的有生之乐是短暂易逝的,而生死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如何生得有意义?如何死而无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应该向死而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意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珍惜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尽享生命的美好,活出价值。看透生死之后,不至于陷入消极虚无,才是真正应该有的人生姿态。“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思考

原因:“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人、今人、后人无不悲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生死难测生死问题亘古存在,一直困扰着世人,不但作者“不能喻之于怀”,后人想必也是如此,因而发出这种千古同悲的感叹。研读第四节,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悲夫”的强烈感叹?三、悟“悲”之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今之视昔)

——喻古人之兴感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现在)

——

斥今人之虚诞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引后人为同调古人,今人,后人无不悲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生死难测。千古同悲作者为何而悲? “痛”是对时间易逝的痛惜之情,“悲”是一种扼腕长叹。悲叹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无情;悲叹当时在士大夫阶层盛行的虚无主义思想;悲叹后人见今人之悲时的悲叹,引发深远的千古同悲。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跨越时空。也更显出王羲之的良苦用心,以及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痛——个体

生命短暂,生死难测

悲——人类

代代皆痛,永无之境王羲之的生死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王羲之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对抗人生虚无的执着努力。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时难能可贵的。内心:执着追求(反思生命)表面:美景盛事(寄情山水)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既不因为要面对苦痛而去回避人必有死的现实,也不因这样的自然规律无法逃避而“活在当下”;他敢于直面现实,并承担直面现实的痛苦。因为认识到死亡的痛苦,所以他珍视如兰亭集会这样的欢乐,看重生机勃勃的自然;因为认识到一切终将消逝,所以他并不沉溺于各种快乐之中,而是用哲人的目光审视它们;因为认识到生死之叹贯串古今,所以他寄望后人能与兰亭诸贤心灵相通。因为有了痛苦,所以珍惜欢乐;因为有了痛苦,所以思考生命;因为有了痛苦,所以寄情未来。情感变化乐1-2段兰亭盛会良辰、美景、贤人、雅事痛3段写人生感慨快乐短暂,欲望无限、生命有尽悲4段交代作序目的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

体会一致

千古不变小结:王羲之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人生态度)课堂小结

古今文士爱念光景,未尝不感叹于死生之际。故或登高临水,悲陵谷之不长;花晨月夕,嗟露电之易逝。虽当快心适志之时,常若有一段隐忧埋伏胸中,世间功名富贵,举不足以消其牢骚不平之气。于是卑者或纵情曲藥,极意声伎;高者或托为文章声歌,以求不朽,或究心仙佛与夫飞升坐化之术。其事不同,其贪生畏死之心一也。独庸夫俗子,耽心势利,不信眼前有死。而一种腐儒,为道理所锢,亦云:“死即死耳,何畏之有!”此其人皆庸下之极,无足言者。夫蒙庄达士,寄喻于藏山;尼父圣人,兴叹于逝水。死如不可畏,圣贤亦何贵于闻道哉?——〔明〕袁宏道(《兰亭记》)

译文:古今文人喜爱风光美景,没有不对死生之时感叹的。所以有的人登高临水,悲叹山陵深谷尚且不能长久;花开的早晨月圆的晚上,感叹人生像那朝露闪电一样容易消逝。虽然在他心情舒畅愉快,抱负施展顺利的时候,也常常像有一段隐忧埋伏在胸中,世间的功名富贵,全然不足以消除他牢骚不平之气。因此有的卑下的人纵情饮酒,尽情享受声色之乐;有的高雅的人借助写文章诗歌,以求得不朽;有的探求仙佛之道与飞升成仙、坐化成佛之术。这些事情虽然不同,他们贪生畏死之心是相同的。惟独那些庸夫俗人,沉溺于权势和财利,不相信眼前有死。而一种头脑刻板迂腐的读书人,为道理所约束,也说:“死就死罢,有什么值得害怕的!”这些人都平庸低下之极,不值得谈论。

庄子这样通达事理的人,把生命比喻为藏在海里也不能永恒的山;孔子这样的圣人,感叹岁月像那消逝的流水。死如果不值得害怕,古代的圣贤为什么崇尚懂得生死的道理呢?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暖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