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虹膜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巩膜根据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思考
1.人的眼球黑白分明,“黑”指的是
;“白”指的是
。欧洲人白皮夫蓝眼睛,“蓝”指的是
。
2.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人眼球结构中睫状体调节
曲度的结果。当晶状体曲度变大时,人能看清
处物体;当晶状体曲度变小时,人能看清
处物体。
3.外界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的结构:
→
→
→
→
虹膜巩膜虹膜晶状体近远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光线传播: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
神经传导: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思考:
某人发生车祸后失明,经医生检查,眼球结构完好,请推测,这人失明的原因是什么?视觉的形成视神经受损。
思考:
当你从明亮环境刚进入黑暗房间时,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过几分钟适应黑暗环境后,才看清房间中的各种物体。这个“适应”过程,眼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瞳孔变大。知识小结1.决定人眼球不同颜色的结构是
。2.使人能看清明、暗不同环境的眼球结构是
。
3.使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眼球结构是
。
综合2、3得出:眼球结构中,能调节光线的是
,能折射光线的是
。4.内含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兴奋的眼球结构是
。5.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虹膜瞳孔晶状体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网膜大脑视觉中枢近视及其预防近视的成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近视的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近视的预防:“三要”,“四不要”课堂练习()1.眼球中具有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玻璃体B.角膜C.脉络膜D.晶状体()2.阳光明媚的夏天,你从户外回来,走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A.屋里很暗,瞳孔放大B.屋里很亮,瞳孔放大
C.屋里很暗,瞳孔缩小D.屋里很亮,瞳孔缩小()3.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虹膜D.视网膜()4.决定英国人蓝眼睛的是眼球的A.角膜B.巩膜C.虹膜D.视网膜DADC()5.正常人能够看清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6.老年人常患远视,其主要原因是A.晶状体曲度太大B.瞳孔变小
C.眼球前后径过长D.晶状体曲度变小()7.汽车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瞳孔→角膜→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
- 2025年中国汁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悬臂式尾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天然海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功能全自动钢圈换顶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双位浪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科技人才引进协议合同
- 保险数字化理赔服务与客户满意度提升报告2025
- 小劳保买卖合同协议
- 喷粉设备合同协议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米财务管理
- 光伏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二零二五年光伏发电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合作协议3篇
- GB/T 12412-2024牦牛绒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标准
- 大学生劳动教育(高职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经开区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 测绘高级工程师答辩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