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吊装施工工艺_第1页
吊车吊装施工工艺_第2页
吊车吊装施工工艺_第3页
吊车吊装施工工艺_第4页
吊车吊装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转Word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吊车吊装施工工艺技术目录1、工程项目及应用范围2、编制依据3、吊装工艺特点及要求3.1吊装工艺的定义3.2吊装工艺的分类3.3吊装工艺的特点3.4吊装工艺的要求4、吊车吊装工艺流程5、起重机介绍5.1吊车种类5.2吊车主要性能指标5.3吊车主要零部件及作用5.4吊车安全装置5.5吊车装拆及运输6、施工工艺6.1吊车工作参数选择基本依据6.2吊装规程对吊装工艺的基本要求6.3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工艺6.4立式设备吊装工艺6.5吊车选择内容6.6主辅吊车选择6.7吊装平面布置6.8吊装场地要求7、吊车安全承载能力的选择7.1国内管理工程吊车安全承载能力选择的原则7.2国外管理工程吊车安全承载能力选择的原则7.3吊车使用中影响吊装能力的因素8、吊装计算和吊车参数选择8.1吊装重力计算18.2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受力计算8.3立式设备吊装受力计算8.4初选主吊车和辅助吊车8.5吊装平立面布置8.6吊车最终选择8.7设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9、设备吊耳9.1设备吊耳的作用9.2吊耳种类9.3吊耳选择10、吊装索具10.1绳扣选择10.2支撑梁的设计、吊装指挥技术11.1吊装指挥基本要求11.2吊装指挥的分工与职责12、吊车吊装经济分析12.1吊车使用费的计取12.2吊车进出场费的内容12.3使用吊车和计算费用应注意的事项12.4大型吊车使用建议13、吊装安全技术13.1安全技术基本要求13.2安全技术一般要求附图211.1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项目名称、规模、建设性能、地点1.2设备吊装内容设备名称、规格、尺寸、质量、安装位置、交货状态、内件状况及安装计划。附件,指需随设备安装的结构、管线、电仪、防火保温等附属工程。应以表格形式表达。1.3应用范围不同资料,编制各阶段相对应的技术文件。2⑴设计文件(初设、详设)中设备平立面布置图、设备图、钢结构图、配管图、保温要求。⑵招标文件⑶考察资料⑷设备安装计划、设备交货计划、设备交货状态⑸工程地质状况⑹大型吊车租赁可能性⑺吊装规程SH/T3515—2003;bHG20201—2000;)外商提供的要求;d)设备专业设计提出的特殊要求;)其它与吊装相关的机械或结构的规范要求;如特殊钢结构、带衬里的设备、烟囱等;3)吊耳标准及设计要求,局部应力验算;如设备吊耳HG/T21574—94⑻设备及吊耳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有关规定⑼吊车性能数据表及相关使用要求33.1吊车吊装工艺分类⑴以使用吊车的数量分类,一般分为单吊车吊装和双吊车吊装、多吊车吊装。对立式设备吊装一般采用单吊车吊装和双吊车吊装。对卧式设备或直径较大的圆柱形设备也可采用多吊车吊装,采用三台以上吊车吊装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平衡装置)以确保各车受力在方案设计范围之内。设备装卸车,可视为卧式设备吊装。⑵以工艺过程分类)滑移法吊装:滑移法吊装工艺,可定义为:在设备吊装过程中一端或称前端经提升后离地,另一端或称后端在地面上滑行移动,直至设备呈直立状态的吊装过程。b)直接吊装,仅改变设备原有位置的吊装工艺为直接吊装法,即将设备在原有状态直接吊起提升到所需要的位置,不改变设备原有状态。如卧式设备或低矮立式设备的吊装。设备的装卸车也属此类工艺。)旋转法吊装,即吊车吊起设备头部,而设备底部不离开地面,使设备绕底部旋转至直立状态的吊装方法d)偏心吊装法,在滑移法及旋转吊装法中设备吊点设在设备一侧,设备吊起离地后设备呈自然倾斜状态,然后在设备底部设拉正索具,将设备拉正后就位的吊装方法。)特种吊装,指不属以上几种方法的吊装工艺,如设备的翻身。本吊装工艺仅介绍吊车滑移法吊装工艺,其它工艺可参考使用。对于使用吊车与其它吊装机械联合使用的吊装,也可参考本吊装工艺相关内容。3.2吊车吊装工艺的定义⑴卸和吊装称为吊车吊装。⑵利用吊车完成设备装卸和吊装的全过程称为吊车吊装工艺。43.3吊车吊装工艺特点⑴机动性强;⑵工艺简单,效率高;⑶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⑷经济性,要作对比决定。如果设备到货集中,费用较小,反之则较大。3.4吊车吊装工艺要求3.4.1吊装工艺技术基本要求吊装工作主要解决以下问题:要有足够的吊装空间,要有充裕的吊装能力,能使设备控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上做工作。⑴周边环境尺寸;⑵设备及附件的尺寸、重量、供货条件;⑶选用适当的吊装工艺;⑷正确的工艺受力计算;⑸选择合适的吊装机械及索具;⑹选择合理的吊点位置及吊耳形式;⑺选用有经验的吊装指挥和操作人员;⑻合理的吊装计划及现场平面布置;⑼获得一定的综合经济效益;⑽吊装安全。本文也是主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3.4.2单吊车吊装工艺要求⑴重心的尺寸计算决定。⑵主吊车使用的吊点部位,宜设在顶部,如使用单吊耳则设在顶部中心位置,可采用盖板式吊耳,如使用双吊耳则设在封头环缝处。⑶当使用双吊耳(侧壁板式吊耳)时,应采用支撑梁吊装,以免吊耳受过大的侧向力。⑷定性或原方案用双吊车吊装时。5⑸上部吊耳的位置的选择,以吊装设备时滑移过程中设备吊耳以上部位,如设备管口、吊杆、管线、钢平台,设备外部加强等附件不应妨碍吊具与设备的相对运动为准则。⑹最小。辅助吊车的吊点与主吊车用双吊耳的轴线相交90°⑺当双吊耳的位置按3.4.1(4)辅助吊耳的位置必须在设备的上方,以便使用。如果双吊耳选择位置不受条件限制,则辅助吊耳就可有上下二个位置选择。⑻件,如有管口应调整吊耳位置,如有平台梯子等附件,可暂不安装。3.4.3双吊车吊装工艺要求⑴主吊车使用的吊点部位宜设在设备上部或设备2/3要是汽车吊)臂杆短时吊装能力大的优势。⑵如果设备仅有一个吊点,且在设备顶部中心位置,必须采用平衡梁吊装。⑶由于吊装时钩头已超过设备,钩头不会与设备相碰,所以吊装操作比较方便,而且由于钩头滑车组与地面垂直,吊装能力不会折减。⑷其它要求与单吊车吊装工艺要求相同。3.4.4单吊车吊装与双吊车吊装工艺性能比较为方便比较列出以下性能比较表单吊车吊装1、所需吊车单机起重能力2、吊装场地占用面积大小小小小6、吊耳位置选择要求容易较高较高较小7、吊装总费用(注1)注:⑴关于费用,要进行比较,因所用车辆进出场的远近,规格的不同会有差别,有时也会产生单吊车吊装费用小的情况。⑵总体而言,尽可能选用单吊车吊装,无法租到大吊车,不得已时才用双吊车吊装64辅助吊位置吊装场地地面工作挂主主吊车位置定点主吊车就位穿滑车跑绳吊臂配重吊车半径拆除主吊钩正式设备55.1吊车种类自行式起重机种类:汽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自行式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不需要铺设轨道,缺点是稳定性小,对路面和场地的要求较高。5.1.1汽车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按照传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二种。机械传动方式已支腿采用液压收缩和顶升,吊臂的变幅由液压缸控制,上机回转和卷扬机的动力都采用液压马达,所以起重作业传动平衡,操作简便,能微量调节,工作安全可靠,但缺点是对液压密封要求高。汽车式起重机根据吊臂结构的不同又分为伸缩臂杆式汽车起重机和格构式臂杆起重机。75.1.2轮胎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是装在特制的轮胎底盘上的起重设备,它运行速度低,主要用于港口,少5.1.3履带式起重机作系统及电器设备组成。老式履带式起重机采用机械式传动,而新式的起重机采用液压传动即发动机如柴油机带动高压油泵,用高压油来控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使吊车在行走、回转吊装都在液压控制下作业。所以吊车行车和吊装作业平稳,操作简便。它的特点是吊装能力大,缺点是场地转移慢,拆装时间长。5.2吊车主要性能指标5.2.1吊车技术性能比较有四个主要指标⑴最大负载力矩,这是评价起重机性能的主要指标。即吊车最大吊装能力乘以此时的最大工作半径,以吨米表示。在同一公称吊装能力下,此数值愈大表示吊装能力愈大。⑵起重力矩与起重臂长度的关系,即起重臂长度增加时,对起重力矩的影响。比较时,以同一回转半径时,臂杆升高,起重能力变化的程度。⑶起重机在起重力矩方面使用的范围,这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即可评价起重机起重能力大小又能评价臂杆加长时起重力矩大小的变化。89⑷吊钩最小伸距时利用可能性、简称吊钩伸距利用指标,这一指标可理解为:吊车最小可工作半径利用可能性。由于汽车吊支腿伸展范围大,这一指标就比履带吊差的多。式中k吊钩伸距利用指标abbkba吊钩最小伸距b吊车外形尺寸a见图5-2对汽车吊而言,此值为负数,说明最小伸距时无法利用。⑸除以上指标外,在高空吊装时,特别对塔设备吊装中,所需吊杆高度也不尽相同,由于伸缩臂杆起重机的臂杆支点在回转半径的后方,且臂杆尺寸较小,相对而言,吊同样尺寸的塔设备所需吊杆高度相对较低。5.2.2吊车技术性能比较表为简便了解各种类吊车性能,现列出比较表如下10汽车式起重机吊装计算用数据tA/1hE1B12)3457)89))))))))注:括号内尺寸为按图比例计算的尺寸11履带式起重机吊装计算用数据thB12345678)12注:括号内尺寸为按图比例计算的尺寸、可供参考;(2)H指最大钩头工作时尺寸。013BBLoHHhFERhFEBL吊车吊臂外型尺寸图-314吊车钩头重量及吊钩至臂端滑轮最小工作距离汽车式起钩头起钩头重端轮最履带吊钩头起钩头重量重能力/轮数Kg小距离mKgLR1400/1神钢7250CC1400LR5000300t/330t100002550091006600940CC2600SL-1300SL-1300SL-1300SL-1300250t150t230t/42t26102.716.5t注:因吊车型号不同,相同吊装能力的钩头重量不完全相同15汽车式起重机技术参数一览表倾覆载荷75800×87500×860091075%10-116030087.5560013300/33090145009990×9600t151617188839×850010000×1000016伸缩臂式汽车起重机起重力矩性能一览表R美国120120120150160Ⅳ89300/33050017履带吊技术参数一览表12345678()×()18注:大型吊车车载配重还分为中心压铁重和回转配重,表中第一项数据为压铁重,只有一项数据履带吊整机质量,指在基本杆、车载配重工况下的质量,对地面的压强也是按此工况计算。配重端最大回转半径,在小型吊车时指配重回转半径,中大型吊车时为基本支撑架回转半径超起工况时,最大回转半径按配重的最后端计算(一般取配重宽度3~4m履带式吊车采用超起工况时,有的吊车可在基本杆时,其起重能力超过标准工况,如LR500超起时,最大能吊500t,但是大部分吊车仅是提高起重力矩。19履带式起重机起重力矩一览表2021格构臂杆式汽车吊技术参考一览表吊装能力t70PH670TC日本神户5500×5900125/(127)PH125TC日本神户5400×660014×14-15.5×15.5500TC2600DEMAC83.8(行走)148/2509100/1500格构臂杆式汽车吊起重力矩一览表主臂长度最大起重能力×回转半径最大主臂时吊装能力m1PH670TCPH125TCR=12mQ=14t168tmL=42.6L=42.6R=20mQ=7.7t154tmQ=23.12TC1100DEMAG90TC2000DEMAG260t2600tm5TC2600DEMAG90500t×5m2500tmR=12mQ=141t1692tm22由本表见各种吊车的吊装能力概况如下:1.以上至下,基本反映了各规格型号吊车吊装能力的排序。2.伸缩臂杆起重机与同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相比吊装能力相差较大,特别是当臂杆长度增大时吊装能力迅速下降。3.格构式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相比,因吊杆都采用格式结构,所以吊装能力相似。4.标称同一起重能力的起重机,因其型号不同吊装能力差别很低大,特别是250t级吊车尤其明显。所以调换车辆时必须查清其型号和相应的起重性能。5.当吊车带有超起工况时,吊装能力增大很多,但本表未统计入。6.160t汽车吊与150t汽车吊相比,吊其公称能力仅差10t,但其吊装能力要大得多。780t~150t用时一定要查清其相应的吊车性能表。5.3吊车主要结构及作用5.3.1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要结构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作业设备、转台、行走机构、柴油机、液压系统、电气装置。这是100t履带吊的结构图,见图5-4235.3.2动力传送机构机器通过全液压进行动力传送,详见图5-52425液压泵由柴油机驱动,从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控制阀传到各个驱动装置的液压液压系统主要控制以下动作:主副钩升降、吊臂变幅、转台回转、吊车行走、部分先进的吊车还有配重的自升降和履带自动液压张紧功能。5.4吊车的安全装置5.4.1起重机安全装置起重机必须配有安全装置,安全装置的种类有:⑴力矩限制器;⑵起重臂防过卷装置和起重钩防过卷装置;⑶制动器和锁定装置。5.4.2力矩限制器当打开与各种作业状态相应的转换开关时,力矩限制器能检测吊车屏幕上显示各种功能。⑴吊载质量;⑵吊臂高度、幅度、角度并能显示出该状态的极限载荷;⑶当实际载荷达到极限载荷的90%时,予警黄灯亮,蜂鸣器发出断续的鸣叫;如果超过极限载荷时,则警报红灯亮,蜂鸣器发出连续的鸣叫,同时提升及起重臂变幅动作会自动停止。5.4.3起重臂防过卷装置起重臂防过卷由起重臂角度调整螺栓,微动开关、继电器、蜂鸣器、起重臂自动停止电磁阀组成。当起重臂的倾角超过规定角度时,由于起重臂根部的调整螺栓触动微动开关,使其接点断开,电流被切断,装在司机室后面的继电器开始工作,使电磁阀和蜂鸣器电源接通,蜂鸣器发生警报,电磁阀带动变幅操纵阀切断油路使起重臂停止提升。5.4.4起重钩防过卷装置起重钩防过卷装置由重锤微动开关,继电器、电铃组成。其工作原理与起重臂防过卷装置相同,不同的是由吊钩带动重锤从而引起微动开关动作。265.4.5制动器和锁定装置制动器和锁定装置有以下几种功能:⑴提升卷筒的制动和锁定,用于长时间吊住重物量,采用充分踩踏制动器脚踏板,并给上锁定装置,使棘爪卡住棘轮实现卷筒制动锁定;⑵变幅卷筒的制动和锁定,同样采用棘爪式卷筒锁定装置;⑶回转制动和锁定由液压式和机械式二部分组成。液压式即由液压控制,使磨擦片能压回转产生磨擦力制动,该装置主要用于防止机器斜坡地或遇台风时上部平台回转滑移。正常的回转制动,靠回转操纵杆的反方向操作来进行,但动作不可过急。机械式回转制动器,是通过制动操纵杆上提,通过钢绳及连接板、托板把磨擦片压在回转盘上,产生磨擦阻力进行制动,主要作用是防止柴油机突然停车,液压制动不灵或回转速度过快时的制动。当司机离开司机室时,一定要给上机械式回转制动,同时锁定回转锁定装置。回转锁定装置,为防止机器在停机(尤其是在倾斜地面停机)或运转时发生上部平台转动现象,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共有四处,锁定动作靠副操纵台上的回转锁定操纵杆来进行。行走制动器,机器设有常闭式行走自动制动器,用于防止机器停在斜坡等地方发生滑行。5.5吊车的装拆及运输5.5.1履带式起重机的装拆⑴起重机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较为先进的履带式起重机,目前机身都采用装配式结构,主要由主机、履带及配重,臂杆组成。而且主机尺寸要适用于公路运输,不要超高和超宽,为此大型起重机的司机室采用铰链与主机相连,运输时可放在主机前方,以减少宽度。⑵起重机机身的装拆,一般有二种方式,一种采用辅助机械装拆,还有一种吊车有自组装系统即不需要辅助吊车,利用自组装系统组装,但自组装也仅限主机、履带和配重系统,这样吊臂组装时可只使用小型吊车即可。现介绍LIEBHERRLR1280250t履带吊的自组装系统和吊臂组装过程。见附图。27⑶时间也是使用人员应及时了解的信息之一。⑷吊车装拆需足够的场地和辅助车辆,这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5.5.2履带式起重机的运输履带式起重机的运输,所需车辆较多,费用也较大,所以运输方案应给予充分重视,以求节约费用。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⑴主机采用拖车,因主机都在40t以上,必须采用平板拖车,履带在20t以上,应采用20t以上平板车。⑵配重质量大但尺寸小,而吊臂质量小尺寸大,应搭配运输。⑶车辆的运输应有一个固定的装车模式和方案,以达到即安全又经济。5.5.3汽车式起重机的装拆和运输⑴伸缩臂杆汽车式起重机,主机可自行行驶,80t以上汽车吊的配重需单独装车。⑵桁架臂杆汽车式起重机,主机可自行行驶,但配重和臂杆需单独装车,350t以上汽车吊的支腿采用十字型结构也需单独装车,因此这种形式的吊车与履带式起重机一样,装拆和运输量都较大。66.1吊车工作参数选择基本依据⑴设备结构特征:设备结构、尺寸、重力、重心位置、到货状态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附件、内衬及内件结构特征。⑵吊装环境特征:吊装环境、场地布置、周边构建筑物影响,地质状况。⑶设备安装特征:安装位置及安装特点。⑷吊装工艺特征:吊耳形式及位置、吊装工艺、吊装路线、吊车与设备运动轨迹。⑸起重机械特征:吊车种类、外形尺寸、吊装能力、组合形式。根部支点与主车回转中心水平距离及离地高度、吊钩尺寸、吊钩最大起升高度(吊钩滑车286.2吊装规程对吊装工艺的基本要求6.2.1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对吊车吊装的基本要求设备吊装重量应小于吊车在该工况下的额定重量。设备与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200mm。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与100mm。吊装过程中,吊车、设备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应大于200mm。双主吊车吊装时,两台吊车起重能力宜相同,若不同时按起重能力较小的吊车计算起重量,且每台吊车只能按该工况75%的承载能力使用。吊装过程中,吊钩偏角应小于3°。当设备仰角达到70°~75°时,辅助吊车松吊钩。6.2.2外商规定设备吊装计算载荷为吊车额定起重能力的80%~85%6.2.3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2000单吊车吊装计算载荷应小于其额定起重能力。双吊车吊装载荷不均衡系数应为1~1.25。双吊车吊装两主吊点与组合重心连线间的夹角应大于30°。双吊车吊装设备纵轴线与其重力作用线间的夹角不应大于4°。吊臂与设备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200mm。吊车偏角不应大于3°。开始松辅助吊车吊钩时,设备的仰角应不宜小于75°。6.3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工艺6.3.1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工艺的基本形式6.3.1.1双吊车吊装工艺根据设备安装方位,先将设备放在框架边,然后前后端各用一台吊车吊起,到达安装高度后,将设备前端引入框架放在准备好的拖排上,待设备固定在拖排之后拉紧排子牵引滑车组,摘去前端吊车吊钩。滑车组牵引设备向框架内移动,同时后端吊车配合将设备送入框架直至装上后端排子,吊装才告结束。29吊装工艺见图6—16.3.1.2单吊车吊装工艺单吊车吊装工艺,即仅用一台吊车,采用前后二个吊点的吊装工艺,其中还有二种方法选择。⑴可调式索具吊装法使设备前端逐渐压在设备前排子上,通过不断调长捣链长度、牵引排子、水平移动后端吊车吊钩,使设备逐渐进入厂房,直至后端绳扣垂直,并松掉摘去前端绳扣,将设备后端放在后排子上。吊装工艺见图6—2。⑵设备倾斜吊起法予先计算好设备吊起的倾斜度,需满足设备吊起后,前端较低,并首先落在前端排子上,然后牵引前排子,使设备逐渐进入,并下落设备后端,当设备水平时,前端绳扣松至能摘去的程度,最后仅用后端绳扣再继续将设备送入厂房内,装上后排子。单吊车吊装的这种工艺仅限使用于小型卧式设备的吊装,且吊装中的设备倾斜状态不影响设备的使用规定。吊装工艺见图6-3。31⑶设备后端支撑吊装法吊车将设备吊起后至安装高度,将前端水平移入框架且前端放在排子上,设备后端落在一个提前设置的临时钢架上,此临时钢架必须能承受所分配的负载,待吊车摘钩后(也可仅摘去前端绳扣)协同前端排子的牵引,将设备水平移入框架装上后端排子。此种方法的优点是仅使用一台吊车,缺点是制作安装钢架及砼基础需一笔费用。吊装工艺见图6-4。326.3.1.3主辅吊车吊装工艺即采用主吊车能吊起设备整个重量,而辅助吊车仅是协助主吊车倒钩用。吊装时,用主吊车吊起设备整个重量,吊点可设在设备中部或两端。当设备吊至安装高度后,将设备前端水平移位至框架内直至绳扣或吊钩与框架相碰,此时装上前排子,此排子在设备上的位置直接影响设备前端装上排子后辅助吊车吊装重量的大小,排子愈靠近设备重心,辅助吊车吊装的重量愈小。用辅助吊车吊起设备尾端,直至主吊车脱钩,如果辅助吊车无能力将设备送进厂房,则可用主吊车再吊起设备尾部替代辅助吊车将设备送入厂房内,直至装上后端排子。需注意的是,如果设备前端排子放入位置离设备重心很近,势必将排子设在框架边梁位置,此时边梁将承受设备大部分重量,为安全起见,应按校核边梁的承载能力,必要时可采取加固措施。吊装工艺见图6-5。6.4立式设备吊装工艺33⑴设备尾部由辅助吊车抬送,直至设备呈直立状态。见图6—6。34上部吊点应采用吊耳,在封头上时应采用板式吊耳,在封头中心人孔处采用盖板式吊耳,在封头环缝处采用侧壁板式吊耳,在上部筒体上时可采用管轴式吊耳或管板式吊耳。下部吊点,对大型设备应采用板式吊耳,对小型吊耳设备可采用捆绑式吊装,但应有防止绳扣滑动的有效措施。⑵主吊车的站位应遵守以下准则)汽车式起重机应一次站到位,即能满足设备起吊时的要求,也能满足最终吊装的要求。b)履带式起重机,利用其能移动的特性,可在吊装过程中不断变换位置,但在辅助吊车脱钩前,尽可能站到最终位置。)由于受场地限制,当吊车在设备起吊时,主吊车(指汽车吊)工作半径满足不了吊装性能要求时,可采用设备临时吊点,将设备送到合适的起吊位置,然后采用正式吊耳起吊。⑶在设备吊装过程中,随着主吊车将设备上部的提升,使设备水平投影距离变小,辅助吊车应不断将尾端向前抬送,随着设备轴线与地面夹角的不断变大,尾部辅助吊车的受力会不断减小,直至设备直立时,可摘去辅助吊车吊钩。为此在辅助吊车摘钩前,主吊车必须调整好最佳位置,以便承受设备吊装最大负荷和待设备直立后,能将设备直接送至安装位置。⑷车辆和打支腿,必要时可计算出打支腿的次数。当设备尾部吊点位置在设备上侧面时,辅助吊车可将设备一直送到直立状态,此时对主吊车受力最有利。如果辅助吊车不能将设备送至直立状态,应将主吊车、设备和辅助吊车调整至一个垂直投影轴线上,以利主吊车承受一个附加的水平力。见图6-13。6.5吊车选择内容⑴吊车的台数、型号、起重能力、吊臂长度、工作半径、吊车组装工况。⑵吊臂负载作业回转半径(界限)指工件工作界限和吊车配重(包括附加配重)的工作界限。①吊臂之间的水平距离受到限制或吊臂原本已选用了最小工作半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最小工作半径,这二者之间的空间,称为吊臂负荷作业界限,如果在这个界限中有障碍物,则35会影响吊臂或设备的通过。见图6—7②吊车配重在吊装工作中,因机身的回转而转动,它的转动范围也应受到重视,在该6.5.3吊车臂杆组合方式⑴基本臂杆及轻型副杆,一般中小型吊车都采用此种组合。⑵重型履带吊臂杆组合形式很多,它们的吊装能力和范围差别很大。Lb)带支撑臂的轻型主臂(LD模式))带支撑臂和悬挂平衡配重的轻型主臂(LDB模式)d)轻型主臂和轻型副臂的塔式工况(LN模式))重型主臂(S模式))带支撑臂和悬挂配重的重型主臂(SDB模式))带支撑臂、副臂和悬挂配重的重型主臂(SDWB模式)⑶吊车吊臂的组合,见附图3、4、5。⑷注意部分吊车可能没有购进所有吊臂,选用时应与车主方了解具体情况。6.5.4配重组合状态36⑴小型吊车的配重是随车而行的,所以到现场不需要组合。⑵影响吊车的吊装能力,看其性能表便知。吊车也可在无配重下工作,但必须满足无配重时的吊装能力。⑶载配重是基本配重,一般情况吊车到达现场后,要全部安装完,而附加配重的大小是与吊重大小相匹配的。6.6主辅吊车的选择⑴主吊车必须满足设备整体吊起的要求.⑵吊车的负荷。⑶辅助吊车当选用履带吊时,可用其行走性能,将设备尾部抬送至直立状态。如选用汽车吊作副吊车,要根据吊车能力及工作负荷,确定辅助吊车需分几次站位,才能将设备抬送到直立状态。当设备底部接地时,需校核设备底部的强度。6.7吊装平面布置6.7.1吊装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⑴吊装工艺的需要,即满足吊装工艺要求⑵有利于设备进场及组对⑶有利于吊车站位⑷不要影响或少影响周边的施工⑸减小对吊装场地处理的要求⑹有利于设备到货进度,即先到者能先安装⑺设备停放位置要考虑吊装顺序,尽量减少设备二次搬运。6.7.2单吊车吊装平面布置6.7.2.1主辅吊车与设备的相对位置单吊车吊装时,主辅吊车与设备的相对位置,有几种方案可选择:⑴主吊车、设备和辅助吊车轴线水平投影呈一线。37这种状态适用于吊装场地比较狭窄,如占用道路,吊装辅助吊车选用履带吊车时常采用此方案,见图6—9。如果场地宽敞,采用此方式时如图6—10。38⑵主吊车与设备轴线呈一线,辅助吊车站在设备尾部的侧面,对于场地较大或当辅助吊车采用汽车吊时常用此方案,见图6—。⑶适用于场地较大的情况,见图6—12。采用这种布置方案时,辅助吊车要尽量将设备送到垂直状态,且保持吊钩滑车组垂直吊装,有条件时,在辅助吊车脱钩前,使主辅吊车及设备保持轴线水平投影呈一条线,以免引起主吊车吊臂横向受力。⑷主辅吊车站在设备同一侧的站位方式,如图6—13。406.7.2.2主吊车、设备与基础的相对位置一般情况,主吊车应站在基础的正面方向,此时设备停放起吊位置较自由,仅需满足主吊车站位时能吊起设备一端即可。主吊车吊起设备后,可回转臂杆,将设备吊至安装位置,见图6—9、6—10。如果周围有障碍物,则需选择吊臂及设备的运动方向,同时也会影响到设备起吊位置的选择。主吊车站在基础正面方向时,吊车可获得最小的工作半径,即发挥最大的吊装能力,虑吊车呈斜交状态(与正面投影轴线呈一定夹角)站车。见图6—12、6—13。如果主吊车选用履带式起重机,由于设备吊起后能行走,这种选择就变得比较自由。如果履带吊采用超起工况时,因附架配重的回转半径很大,吊车的站位要注意设备吊起后的回转方向,见图6—14。当设备在装置角上布置时,可使主吊车与设备轴线呈90°方向,布置见图6—15。416.7.3双吊车吊装平面布置⑴双吊车吊装,主辅吊车与设备的相对位置,基本要求是:起吊时两主吊车站在设备主吊点的二个侧面,辅助吊车可站在设备的后面或后侧方向。此时,各吊车都能吊起各自所分配的重力。设备吊起就位时,二主吊车能直接将设备吊至基础位置。对于履带式起重机可调正位置后将设备吊至基础位置。⑵根据站位的不同状态有几种方案可选择。906—16b)设备起吊时,设备轴线与两吊车轴线水平投影夹角不成90°,见图6—17。42⑶根据以上站位原则,实际布置有很多种形式。⑷二种吊车站位方式的比较,见下表站位方式(1)站位方式(2)①、吊车和设备是否会进入设备布置区可能会②、吊装操作难度③、吊车吊装能力较小相对较大相对较小注:一般大型设备均布置在装置区边缘临道路一侧,且与其它设备成一字排列。本表假定,道路侧能存较大场地布置设备及吊车,由上表性能指标比较可见,有条件时尽可能使吊装布置按①方案进行,但实际使用中因受现场条件限制通常会以②方案进行,但需注意其不足之处。6.7.4双吊车吊装注意事项⑴两主吊车应尽量选用同一型号、同一臂杆高度和工作半径。⑵如果由于吊车站位条件限制或选用吊车型号和能力不一致时,站位及吊装时应尽量照顾能力差的吊车。⑶现场吊装是选用履带吊还是汽车吊要以吊装能力、工艺要求、使用天数、工期要求、进退场距离、经济性等作综合分析后决定。6.8吊装场地要求6.8.1吊装场地含义。⑴设备运输及组对停放场地。⑵吊车进出场地及组装拆卸场地。主要指主机组装场地、辅助组装吊车工作场地、吊43车部件、运输车辆停放场地、吊臂接杆场地。⑶吊车吊装场地。6.8.2场地应有足够面积及空间这将由吊装平面布置图决定。6.8.3场地应有足够的地耐力、平整度场地的地耐力要求,一般应大于空车时履带或轮胎的对地压力,以确保吊车能在场地上行走。当吊装设备时,汽车吊必须打腿且支腿下必须垫有足够强度及面积的垫块,履带吊吊装时,则采用垫钢质专用路基板或厚钢板。路基板的尺寸,一般为1.8m×6m,厚度在220mm~250mm左右,路基板由工字钢及上下贴钢板组合而成。路基扳的尺寸应以2m×4m较为合理,这样还可以横着使用。100t以上履带吊应使用30mm以上的钢板,500t履带吊使用50mm以上钢板。场地地耐力不足时,一般采用垫一层毛石、一层渣石和一层碎石并压实来处理。具体应视土地实际情况,特别是带有超起工况的吊装要求时,更应注意。吊车接地压力资料型号0.810.981.181.301.35KH500KH700-2LR1280CC1400LR5000876.5×100×21038.5×120×2400t/500履带吊336从以上资料看,大型吊车实际上由于履带接地压力的不均匀,所以地耐力应为吊车接地压力的1.5~2倍,(1.5Kg/cm—2.5Kg/cm)以满足吊走行车需要,如行车时地耐力不22足,可在车下垫钢板或路基板。对750t履带吊,在超起工况时,车主要求土地接地比压为2.5Kg/cm。26.8.4地下建筑物、空中构筑物、电缆等对吊装工作无影响。4477.1国内工程选择原则国内管理工程在不同情况下吊车安全承载能力的选择原则,根据使用条件推荐如下⑴双吊车吊装高细设备,吊点设在设备上部筒体时,每台吊车只能选用75%的承载能力。⑵双吊车吊装高细设备,吊点设在封头环缝处时,可选择80%的承载能力。⑶双吊车吊装矮粗设备,吊点设在封头环缝处时,可选择85%的承载能力。⑷双吊车吊装卧式设备时,可选择90%的承载能力。⑸单吊车吊装一般立式设备时,可选择95%的承载能力。吊装50t以上大型设备时,可选择90%的承载能力。⑹单吊车吊装50t以下卧式设备时,在高空吊装,可选择95%的承载能力。⑺单吊车吊装50t以下卧式设备时,在地面吊装,可选择100%的承载能力。7.2外商的管理要求对外商工程公司管理的项目,在选用吊车承载能力时要按该公司的管理要求。7.3吊车使用中影响吊装能力的因素⑴双吊吊装中,两吊车与设备基础在一条直线上,且设备吊耳在设备基础上,此时吊车只需起钩,不需回转及变幅,此时吊装条件较好,吊装能力相对较大。⑵双吊车吊装,因指挥和操作不当、吊车钩头不垂直而引起负荷的增加,将影响吊装能力。⑶双吊车吊装,吊耳在设备筒体中上部时,吊钩无法保持垂直位置而引起吊车的负荷增加。⑷吊车吊装场地不平或场地地耐力不足,使车辆未处于水平状态,也将影响吊装能力。⑸在接近的满负荷吊装时,部分吊车司机会拒绝吊装,所以对不太熟悉的车辆,尽量45避免接近满负荷吊装,且应留有一定余量,以免在吊装时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为此吊装能力在租车时应征得车主的认可。88.1吊装重力计算⑴吊装重力计算包括设备及各附件重力计算、设备重心计算、各吊车负荷分配计算。计算要包括吊装整个过程,即起吊状态,途中状态,吊装最终状态,不管是单吊车吊装还是双吊车吊装都应进行各阶段计算。只不过对单吊车吊装而言,状态比较简单,重力容易分析而已。双吊车吊装时,对吊装过程中(如卧式容器)需换钩,中途有支撑点如设备临时停放在框架某一位置而引起两吊车吊装负荷的变化,必须对设备重力和吊车负荷分配进行严格计算。⑵力,并了解变化状态及趋势,以利于使吊车在安全状态下工作。⑶计算重力1)中石化《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中有如下规定:·对桅杆吊装,设备吊装计算重力如下:(G+gK·K0012式中:——设备吊装计算重力;G——设备重力;0g——索具及滑轮组重力;0K——动载系数,取K=1.1;11K——不均衡系数,按表选取K=1.0~1.322·对吊车吊装,设备吊装计算重力:未列出公式,仅要求设备吊装重量小于吊车在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双吊车吊装时,每台吊车只能按在该工况75%的承载能力使用。2)石油化学工业局《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中规定:·单吊车吊装计算载荷应小于其额定起重能力。·双吊车吊装载荷不均衡系数应为1~1.25%。46·计算载荷的解释为,将设备起重运输和吊装时,以静力平衡原理算出的各起重吊索的受力,再乘以动载系数和不平衡数,作为该吊索或设备所承受的计算载荷。3)外商规定·设备吊装计算重力为设备、索具、吊梁、吊钩的重力之和。·吊车只能用其额定载荷的80%~85%。4)由以上规定看,国内二个规范由于未对吊车吊装的计算作出明确的计算公式,特别是动载系数的计算未作详细规定,所以在认识和执行上各不相同。在做施工方案时可根据吊装现场条件,动载系数取为1.0~1.1。一般性的吊装也可采用第七章的选择方法。8.2框架内设备吊装计算8.2.1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计算的基本内容⑴设备重心计算。应对设备重心进行计算,计算时应按设备制造图进行,如果设备上已标有重心位置的可不进行计算。当仅有设备草图而无法进行重心准确计算时,可采用粗略计算法,另外应在卸车时,通过吊点位置及吊车的载荷表获取数据后,计算重心位置。⑵设备吊点位置的选择。)选择设备给定的吊耳,即按吊耳位置选定吊装工艺。b)根据吊装工艺要求,选择吊点位置,但选择的位置应满足该处设备强度及吊耳处壳体局部强度的要求,并尽量选择在筒体的封头加强处或主法兰处。⑶吊装工艺选择。选择吊装工艺,即采用单吊车吊装还是多吊车吊装工艺,并与吊点位置的选择同时考虑。⑷吊装受力计算。⑸初选吊车,以便确定吊车尺寸及平立面布置,最后确定吊车及吊装工艺。8.2.2框架内卧式设备吊装受力计算⑴双吊车吊装时吊装受力计算受力简图()受力简图(b)HHpBGPBG79HHHH7898PGPNGPABAB47PPPPBABAGHHG787HN89A((图由本式可见,由于H>H采用双吊车吊装时,在设备前端放在排子上后设备后端吊车的97受力会增大。⑵采用主辅吊车吊装时受力计算受力简图()P=GA即主吊车需吊起全部重量PBPAGNGHHA89图8-2主辅吊车吊装受力简图受力简图(b)HpBG9HH98N-PAB当设备重心接近框架内排子时,H<<H,则P会很小。98B举例:H=2m、H=6m98P=0.25G,此时辅助吊车可选用较小的吊车。B48-P-0.25G=0.75G,而此时,框架边梁将承受较大重力,边梁的强度应给以B充分的重视。8.3立式设备吊装受力计算8.3.1设备吊装受力计算依据8.3.1.1设备重心计算计算设备重心,以便通过主辅吊车的吊点来计算吊车的受力。8.3.1.2吊装重力计算其方法与卧式设备吊装重力计算相同。8.3.1.3设备吊点位置选择与吊装工艺及吊车性能有关,但可进行初选。8.3.1.4吊装工艺选择吊装工艺选择考虑的因素:⑴吊车的来源,吊车种类性能、尺寸;⑵吊装场地的特征、设备布置位置、吊装场地大小、周边构筑物的影响;⑶设备到货时间,设备到货状态和组装方式;⑷设备特征,设备已带吊耳的形式和位置,设备材质、壁厚、直径、高度等;⑸与其他设备或结构吊装方案统筹考虑;⑹设备附件和相关专业对设备吊装的要求。8.3.2吊装受力计算8.3.2.1吊装重力计算(静力计算)G=G+g+g012式中——吊装重力G——设备吊装重力,包括设备本体及平台管线保温等附件的重力。0g——吊装索具重力,包括绳扣、卡环、吊梁的重力。149g——吊钩重力,即吊车吊钩的重力。28.3.2.2主辅吊车受力计算⑴按辅助吊车点位置的不同有二种不同计算,见图8-35051⑵由图中计算公式可见,当主辅吊点连线与设备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时,随着设备的起吊与地面夹角的变化,辅助吊车的受力始终不变。当主辅吊点连线与设备中心线不在同一水平面时,随着设备起吊与地面夹角的变大,辅助吊车的受力(P)会不断变小,直至设备直立,∮°时,辅助吊车受力P。BB⑶一般采用主辅吊点连接与设备中心线不同水平面的方式,特别是辅助吊车采用单吊车时,都采用这种方式。8.3.3辅助吊车吊点水平移动距离计算⑴当采用汽车吊作辅吊车时,需多站移车站位,才能将设备尾部送至设备直立位置,故计算出辅助吊车吊点水平移动距离,有利于了解辅助吊车的工作情况,吊车移动次数及吊装需要总的时间。⑵辅助吊车吊点水平移动距离计算,见图8-4图中S——辅助吊点移动的水平距离,由辅助吊车的吊装性能和受力大小来决定。Rmin——吊车最小计算工作半径;Rmax——吊车最大计算工作半径。528.3.4吊车能力的选择8.3.4.1单吊车吊装时Qk2.或QK式中——吊车在吊装工艺要求下,一定臂杆长度和回转半径时的吊车吊装能力;PAmax——设备顶部吊点的最大重力;kk2——设备吊装动载系数及偏载系数,见8.1;——单吊车吊装时考虑吊装条件下吊车承载能力的折减系数见第七节。8.3.4.2双吊车吊装时k2.Q或Q22K式中k2——设备吊装动载系数及偏载系数,见8.1;——双吊车吊装时考虑各种吊装条件时,吊车承载能力的折减系数。8.4初选主吊车和辅助吊车根据吊装重力计算,或初步重力计算,选择主吊车和辅助吊车。8.4.1初选主吊车的意义⑴确定吊车种类、能力以及获取的可能性。⑵根据初选的主吊车、辅助吊车获取吊车的工作尺寸及其使用要求,并核对能否满足现场使用要求。8.5吊装平立面布置⑴作吊装平立面布置,初步获得吊装工艺作业时的可能性。⑵吊装平面布置需考虑的几个问题。)设备及吊车能否布置在设备吊装位置,即场地大小是否满足需要。b)吊装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可考虑几种方案,从中比较以推出比较合理的方案。)考虑吊装工艺作业时空间条件,前方及后方都要考虑。d出立面图)及实际使用的吊车工作半径和臂杆使用长度、臂杆截面尺寸等有关数据。)如果有设备图时,还应对吊点位置、形式、方位作相应的考虑,如果设备已有吊耳,则要按已有考虑,这将影响到设备平面布置和吊车选择,如果尚末有吊耳,则要根据制定的方案来要求设计单位按本吊装方案要求进行设计。538.6吊车最终选择⑴当吊装经初选主吊车、平面布置和吊装净空计算能满足吊装要求时,就可作吊车的最终选择。⑵对自行设计吊耳位置的设备,必要时要作设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依据。8.7设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⑴由于设备自身的结构特征,即设备重力、重心位置、壁厚、材质都影响到设备吊装时的自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以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计算或验算。⑵设备的吊装自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与吊装工艺有关,特别是和吊点的位置有关。⑶设备强度的验算)设备起吊抬头时,设备应力计算弯曲应力的计算在筒体内引起的轴向应力MPWFNW2式中:M——设备筒体内弯矩,Nmm;W——设备筒体相对应断面抗弯截面模数mm;δ——设备受弯时,计算处的壳体厚度mm;Ri——设备的平均半径mm;P——轴向力,;N——筒体计算载面面积,mm。2当组合轴向应力为正值时,应满足σ≤[σ]。tb)轴向许用应力[σ]σtN[σ]——壳体在工作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选自GB150t在常温下,对A3δ=4.5~16mm[σ]=111Mpa;t20Rδ=6~60[σ]=133Mpa;t16MnRδ=6~16[σ]=170Mpat54δ=17~36[σt=163Mpa)说明簿壁容器受弯曲载荷时,应力分布不均匀,受压应力较小的部分材料,对受压应力较大的部位有加强作用,因而提高了弯曲临界应力。试验研究证明,纯弯曲的临界应力为轴向压缩时临界应力的1.3倍。从此意义上讲,当使用以上公式计算壳体应力,当承受纯弯曲时,设备安全裕度更大。8.7.4设备的刚度验算8.7.4.1设备刚度验算的意义)设备刚度太小时,设备受力的复杂化,如引起设备的纵横弯曲使原使用的公式不符合实际状况。b现裂纹或受压部位出现过大应力而破坏。8.7.4.2设备刚度的计算)设备挠度的计算,按设备自身结构参数和支吊点位置计算最大挠度。b)设备刚度,设备的挠度与该段长度之比即为刚度fL。)带砼衬里的钢烟囱自吊装时,挠度控制,可参考钢筋混凝土梁的控制挠度。ff115001600~吊车梁:层盖、楼盖:LLf2001400~故衬里烟囱取:L1250实际吊装时也可证明此时砼衬里层安全。8.7.5设备稳定性的验算⑴当设备弯曲或受轴向压力过大时,设备会引起轴向失稳破坏,表现的形式会产生皱折。⑵轴向应力的计算Nmo轴向应力为和轴向压应力和轴向弯曲应力之和PMZFWN55P—轴向力N;—塔壁横截面积cm;M—弯距N.cm;W—抗弯断面系数cm。23Z当组合轴向应力为负值时,应满足及。tCY⑶轴向稳定许用应力SS0.06E0.12105MPaOORRCYii公式的来源于长圆筒薄壁容器受轴向临界载荷Pk失稳时的状态计算得到按CY-Tolke公式计算《塔设备设计》-1988化工设备设计全书。ESSS1S2231CYR2F1LSS11F2LSS22式中:E——塔壁材料的弹性横量MPa;S——塔壁内厚度,mm;R——塔体内半径,mm;μ——泊桑比,μ=0.3;F——加强圈的断面面积,mm;21L——加强圈间的距离,mm;1F——加强柱的断面面积,mm;22L——加强柱间的距离,mm;2此时对碳钢薄壁塔且无加强圈时,取μ=0.3E=2×10Mpa5S0.6EoRmim——稳定安全系数注:m取8~12,在《塔设备设计》中取m=12。8.7.6设备吊装时其他需引起注意的受力部位⑴设备吊耳及吊耳处的局部应力,包括底部副吊耳。⑵设备捆绑时设备局部应力,当壳体直径较大壳壁较薄时。⑶设备裙座强度,当设备裙座需支承于地面、尾部排子或仅用一个尾部辅助吊耳时。568.7.7例题有一塔,内直径φ2200,长度55m,壁厚14mm,吊装总重90t,如果主吊耳设在顶部是否可行,设备材料20R。⑴设备抬头时筒体应力。按设备受均布载荷计算M1410Wmm3224W909.81055000qL23MKK1.1667012Nmm4888式中—吊装动载系数,K=1.112MPaMW⑵轴向许用应力选取,在常温下,对20R=6~16=133MPaδt⑶轴向稳定许用应力ts0140.121050.12105152.7MPaR1100cri⑷结论:由于tcr本吊装条件符合轴向强度及稳定条件,故主吊耳设在顶部可行。99.1设备吊耳的作用设备吊耳是设备吊装中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承受设备吊装负荷,并满足吊装工艺需要。为此要求,吊耳结构有很多种形式,并已有相应的标准可作用。HG/T21574-94SHJ515-90需说明的是原有三化建编制的石油化工吊装工作手册中的吊耳与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57工工艺标准是相同的。9.2吊耳的种类⑴吊耳主要分为二大类:板式吊耳(耳板式吊耳)和管式吊耳(管轴式吊耳)详见图9-1。⑵耳板式吊耳主要设置在设备顶部或设备封头焊缝处,主要特点是由板组成,其承受的弯矩较小,对设备壳壁的附加弯矩也较小,主要零件为耳板,它必须用卡环与绳扣连接才能吊装。⑶管式吊耳,主要设置在设备上端重心以上位置,主要特点是钢管与钢板组成,主要部件为钢管,它可与绳扣直接连接用于吊装,其缺点是对设备壳体的附加弯矩较大。⑷耳板组成,所以主要特征与管式吊耳相近,但它必须用卡环与绳扣相连才能吊装。⑸盖板式吊耳由厚钢板组焊,主要用于与设备顶部进料大型管口相连,耳板可为单耳58板或双耳板,焊缝需经超声波检查,必要时焊缝需经热处理。⑹设备裙座尾端处辅助吊车使用的吊耳,大部分采用板式吊耳,此种吊耳对小型设备可采用单耳板式吊耳,对较大设备宜采用双耳板吊耳。这种吊耳形式尚无大负荷吊装能力的标准可选用。9.3吊耳选择9.3.1吊耳位置的选择依据⑴吊耳位置选择与吊装工艺有关,即采用双吊车吊装还是单吊车吊装,双吊车吊装一般在重心上部,而单吊车吊装吊耳部位在设备顶部。⑵与吊车吊装能力有关,当吊耳位置较高,所需吊车吊装能力相应提高。⑶当设备吊耳尚未确定位置时,吊点位置的选择要根据设备吊装方案重力计算来确定。⑷当吊耳已确定即设备已有吊耳,则可根据已有数据来选择所需吊装工艺和吊车,如原有吊耳不利于吊装,也可通过技术联络顺序修改吊耳位置,以利使用合理的吊装方案。⑸吊耳应设置在壳体有足够强度的部位,吊耳处壳体局部应力计算将另文介绍。⑹吊耳布置的部位应不防碍吊装工艺的完成,具体要求见3.4条内容。9.3.2吊耳选择9.3.2.1吊耳标准的选择⑴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中介绍的标准。它与石油化工吊装工作手册(1977)所列内容一致。⑵设备吊耳HG/T2157-94介绍本标准由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主编,1995年3月1日实施的化工行业标准。该标准设计时采用了动载综合系数是1.65,考虑了风压值引起的荷载影响及几个吊车承载的不均匀性,此综合系数选用较大。吊耳在强度计算时,所计算弯矩时的受力点为吊耳管轴的外侧档板部位,在吊耳强度举例计算中由于绳扣有一定工作宽度,所以实际弯矩会减少。吊耳抗弯部位最大应力为63Mpa仅为许用应力130Mpa的50%,而在以往吊耳的计算中,吊耳抗弯部位最大应力为80Mpa,所以安全贮备较大。所用主要受力部件(管轴、耳板)材料强度等级为Q235,本标准中公称吊重的含义指吊耳的选用不仅应注意吊耳本身强度,更应注意吊点处壳体局部稳定,必要时采用加59强处理。⑶国外厂商所用吊耳标准。⑷就常用的国内管式吊耳标准比较,设备吊耳HG/T2157—94中,管式吊耳使用了较大壁厚管轴,但管轴直径相对减小,虽自身结构趋于合理,但吊耳对设备壳体的局部应力加大,为此需加大设备壁厚,给吊耳设置带来了不利,从所附吊耳处设备最小壁厚要求表中即可看出,很多1.6Mpa内压下的设备壁厚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⑸吊装前认真核对配合尺寸,即卡环轴能否放入板式吊耳中,绳扣能否放入卡环或管式吊耳中。国内已有生产国外标准的卡环。10.1绳扣选择10.1.1绳扣选择要求⑴绳扣的受力应按计算重力为依据。⑵绳扣的安全系数应为6~10倍,一般可用6~8倍。⑶绳扣的股数不宜超过10股,股数愈多,各股之间不均匀程度愈大,所取安全系数应增加。⑷绳扣损伤应对起重能力进行折减。⑸绳扣安全系数的大小,应根据受力大小,绳扣的股数、折弯情况有无保护装置等情况选择。⑹国内巨力集团生产的压制钢丝绳绳子索及无接头绳索性能参数及大型卡环参数见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附录C。10.1.2绳扣受力的计算nPmm=6~10kPo式中:m——绳扣的安全系数;n——绳扣的股数;P——所选绳扣规格、直径及钢丝抗拉强度下整条绳的破断拉力;kP——绳扣的计算受力。o60注:某些钢丝绳性能表中,仅列出全部钢丝的总拉力Ps,按经验,对6×37+1钢丝绳P≈0.82P。NO10.2支撑梁的设计10.2.1支撑梁的作用⑴单吊车吊装时,支撑梁的使用可使绳扣与吊耳耳板成一条直线,可避免吊耳承受过大的侧向力。板式吊耳设计时要求绳扣与耳板的轴线夹角不大于5°。⑵使用支撑梁有利于绳扣与设备壳体间(特别是设备管口)产生间隙不发生相碰,以利吊装工艺完成。10.2.2支撑梁的形式⑴支撑梁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带耳板的支撑梁,见图10-1;P图—1b)不带耳板的支撑梁,见图10-2;61)压板式支撑梁,见图10-3。它们的性能比较如下:序号(3)1制造成本较低22使用绳扣数量(根数)3支撑梁需用卡环不要好不要稍差4绳扣各股受力均匀性好6210.2.3支撑梁受力计算准则⑴支撑梁以受轴向力为主,在结构形式及尺寸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受弯矩的可能性。⑵支撑以二端为铰支的压杆形式进行受力计算,当有弯矩时应按压弯构件计算。通用计算公式如下:NMFWW式中:σ——支撑梁的应力MPa;——梁所承受的轴向压力;Nφ——折减系数;——梁的计算截面面积mm;2M——梁所受附加弯矩Nmm;W——梁的抗弯断面系数mm;3——支撑梁自重;——支撑梁长度mm;×;——轴向力偏心距mm。注:折减系数中由梁的长细比(入)查表得到,当梁的长度L较小时,自重引起的应力可省略不计。10.2.4支撑梁的制作⑴支撑梁根据受力大小,梁体一般采用钢管、组合槽钢、工字钢等形式。⑵支撑梁的耳板,采用钢板制作,根据受力大小耳板可采用单耳板或双耳板结构。⑶对重型支承梁,耳板与钢管的焊缝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检查,以确保焊接质量。11.1吊装指挥基本要求⑴应熟悉吊装方案的各项要求。⑵设备停放位置及吊车站车位置,应按吊装方案规定执行。⑶应了解吊车的工作性能及吊装过程中受力变化及设备与吊车工作的运动轨迹要求。63⑷各吊车配合的具体要求。⑸保持各吊车的吊钩尽可能垂直,避免吊车额外受力。⑹注意观察吊杆和吊具不应与设备障碍物相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⑺注意吊车后部不与地面和空中建筑物相碰。⑻注意地面沉降情况,保持吊车在水平状态下工作。11.1吊装指挥的分工与职责⑴吊装指挥的分工,分为吊装指挥和吊装副指挥。⑵吊装指挥的职责是具体指挥吊装全过程的工艺操作,主要指挥主吊车的提升和辅助吊车抬送作业的协调。应另设观察人员,并与观察人员及时联络,观察人员也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指挥报告。⑶吊装副指挥的职责是指挥辅助吊车并与主吊车密切配合,完成设备的抬送作业,在吊装作业中接受吊装指挥的协调,并与指挥及时联络。⑷吊装正、副指挥还应及时了解所指挥吊车的吊车吊钩垂直情况,如观察有困难,可另设观察员,另外也可根据本车吊钩的垂直情况来判断它车的吊钩垂直情况。司机也应对吊钩垂直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与指挥协调,不合适时作及时调正。⑸吊装指挥的站位吊装指挥站位基本要求:)便于观察设备及吊车吊装时工作状态;b)便于与司机直接联络;)便于吊装指挥与副指挥之间联络。⑹在高空安装的设备,应设辅助指挥人员,以协助设备在高空位置的吊装指挥作业。12.1吊车使用费的计取方法⑴使用费的主要内容为进出场费和作业台班费,这两种费用分别计取,但计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进出场费仅为吊车到达以前和离去以后的费用,吊车到达现场后的组装和拆卸所需时间按台班费计取。64b)进出场费包括使用以外的全部费用即进出场费和装拆费用。⑵综合费用报价车主根据现场工作情况,如吊装多少台设备,多少天可完成,仅对此内容做出的报价,即进出场费与作业台班费,综合报价一次包死,如现场工作内容变更则另议。⑶台班费的计取方式8有的超时加班费按小时计取,有的可能超过2小时需按0.5个台班计价;有的车主对使用1~2个台班的吊装工作不感兴趣,所以往往会自行规定使用的最少台班数、有的甚至规定为10个台班(但10b)包月价。如果工作内容较多,可办理包月。对100t以上的大型吊车包月价一般为22个日台班费用,且每天超时不另计台班费,如果使用时间超过一个月,超出部分可按台班费计取。12.2进出场费的内容进出场费用对大型吊车使用来说是一项比较大的费用项目,且内容比较复杂,大致情况如下:⑴中型汽车吊的进出场费一般配重可随主机行驶的中小型汽车吊,如100t以下汽车吊进出场费按路途远近折算成台班费来计算进出场费,但各单位计算的基准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应以主机行驶200公里折合一个台班,这项费用理应包括过路、过桥费。⑵大型吊车的进出场费构成对大型吊车,特别是较大型吊车进出场费的构成如下:500t汽车吊取为100公里)所计取的费用。对履带式起重机,因主机运输使用40t以上大型拖车,且包含吊车的停滞台班费,所以费用占的比较大;b)主机行驶费规定费用,项目内容有养路费、临时牌照费、道路超限费、过桥、过路费,此项费用因实际情况不一费用变化较大;人工材料费,这项费用中主要是装拆用吊车的费用;d)吊车附件运输费,一般按吊车附件的重量及使用车辆的型号、吨、公里计取的;)吊车到达现场装拆期间的台班费,此项费用可计入进出场费,也有计入台班费内的65情况。一般情况装拆主机的台班费按0.5个使用台班费计取,因吊车大小、装配的难易不同计取的天数也不等。一般情况150t履带吊装配需6小时、拆除4250t履带吊装配需10~12小时,拆除6~8小时;)税金。12.3使用吊车和计算费用应注意的问题随着吊车租赁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和工程项目的短平快作业,使用大型吊车的机率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