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课件(第2课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1.gif)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课件(第2课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2.gif)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课件(第2课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3.gif)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课件(第2课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4.gif)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课件(第2课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5ff791ed51a1740cddff017df78ad4a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2课时课文细读品味1.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课文细读品味2.两个“悲伤”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前一个“悲伤”指叶圣陶先生为“我”的生活处境感到伤感,后一个“悲伤”指“我”为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课文细读品味3.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和把握作者情感五借助法。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1.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展开叙述。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个方面的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空泛的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来表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课文全篇探究2.结合文本简析一下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论述本文记述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课文全篇探究“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话家常。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文章要简洁,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他强调的是字,主张“可简就绝不该繁”。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加简洁。课文全篇探究本文是写人记事散文,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写叶圣陶先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如写作要明白如话,用语要简洁。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许多中肯的见解,作者与叶圣陶的交往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文风存在的问题,两人有一致的看法。作者记述叶圣陶先生的这些主张可以体现出叶圣陶先生的学术品格和专于事业的精神。课文全篇探究1.行文平实,感情真挚。从表面上看,作者没有大悲大喜,既不动声色,又有较为明显的理性色彩;实际上,全文涌动着一股感情潜流,有一种动人心弦的力量。正因为作者善于用理性来控制情感,反而使这种情感显得更加真挚。归纳总结特色总结2.事例典型,以小见大。在人物刻画方面,作者选择具体典型的生活事例,构成回忆片段,连缀成篇;通过事件细节,突显人物的精神风貌,寄寓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缅怀之情,以小见大。归纳总结原文: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弟子规》课文拓展积累国学经典译文:他人的短处,不要去揭穿。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宣扬。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想勉励自己行善。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课文拓展积累宽厚待人刘宽是东汉名臣,以宽厚待人闻名于世,他的部下有了过错,他一般都能够体谅,对家人和仆人也从不生气。有一次,他的夫人想惹他发脾气,就在他穿好朝服准备上朝时,特意让侍女端来一碗鸡汤给他喝,侍女在他面前故意失手,鸡汤洒在了他的朝服上。侍女赶紧擦拭,然后低头站在一边准备挨骂。刘宽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关心地问:“你的手烫伤了没有?”侍女很感动,夫人对他的涵养也十分佩服。刘宽因温和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传统文化课文拓展积累教材习题讲解1.[重点]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示例:“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话是对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如何待人的高度评价。叶圣陶先生对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即使晚年时已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他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教材习题讲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者去看望叶圣陶先生不遇,之后叶圣陶先生十分悔恨,并为作者沦为住旅店而悲伤,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看,叶圣陶先生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教材习题讲解2.[难点]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含义: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时,恰逢除夕,不幸的消息伴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示例:语句:“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教材习题讲解品析:“宣扬朦胧”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对立,前者是要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教材习题讲解3.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教材习题讲解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话家常。教材习题讲解4.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文章要简洁,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他强调的是字,主张“可简就绝不该繁”。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加简洁。修改作文略。教材习题讲解5.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①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给人看稿一丝不苟,不仅要改正笔误,理顺词句,甚至要描清标点;②为普及汉语言知识和语文教育教学所做的大量工作;③“文化大革命”期间迫于形势不得不应对一些责难和压力,并深切关心朋友们的安危;④给吕叔湘先生送书法作品,并为其女的文章题诗,待人诚挚;⑤和吕叔湘先生一同避暑和视察的情形等。教材习题讲解此文所写的事情和课文一样都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温良,倾全力专注于事业。除此之外,从此文还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知识及语文教育事业中的巨大贡献;对友人的关怀鼓励,充满文人情怀和雅趣;淡泊名利,不爱无谓的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等。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小雅》1文学常识自学互研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有删改。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叶圣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聘请张中行到人教社工作。张中行以在北京多年、普通话好的优势,在工作之余协助叶圣陶先生编辑了多种语文读物。张中行也一直敬佩叶圣陶先生的为人。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逝世,3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背景链接(1)字音
2生难字词朦胧()累赘()商酌()拖沓()修润()冗长()ménɡléirùnshānɡzhuórǒnɡchánɡtuōtà(2)词义【累赘】【拖沓】【颠沛流离】【修润】【高文典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事物)多余、麻烦。形容做事拖拉。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修改润色。经典性著作。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整体感知朗读思考:1.默读课文,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1):谈写本文的缘由。(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五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9):谈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第四部分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缘由选材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作者了解到的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合作探究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待人厚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回信。律己严第6段:主张写话风格;第7段:文风重视简洁;第8段:力求完美,以身作则。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写话”3.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①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时症②从现实来看,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品味语言“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短句,像与人说话,简洁明了,随意中透着亲切;后一句话,三层意思三个短句,语气舒缓,像日常说话。“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多用短句,像与人拉家常,语气平缓,几个词简明地描绘出叶圣陶先生送客时的情景。“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双层的悲哀”体现了作者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听到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欢乐喜庆的场景反而衬托出作者的悲伤,倍增其哀,也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深刻追思怀念之情。探究本文的写法。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课堂小结总结课文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节性主题活动设置方案计划
- 锚杆转载机组、掘锚机、锚杆钻车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十年回顾:2010年以来那些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盘点
- 2025-2030全球车用拉力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过程深层流过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模拟拉线延长位置探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LPWAN物联网模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转子铁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翻新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MIMO智能天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课题申报参考:共同富裕进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环保工程信息化施工方案
- 红色中国风2025蛇年介绍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县分公司工作总结
- DL∕T 1844-2018 湿式静电除尘器用导电玻璃钢阳极检验规范
-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