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10月北京西城区北京市第十四中学高三
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详解)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可以作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最有力证据是()
A.在男性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B.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形态相似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能够联会配对
D.X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
【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特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两两配对,进行联会。故可以作为X染
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最有力证据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X染色体和Y染色
体能够联会配对。
故选C。
2.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
两极,A正确;
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
误;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
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
故选择B选项。
A.甲常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的现象,这是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的结果
B.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到每一极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8和16
C.孟德尔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图中的丙时期
D.丁表示4个精细胞的形成,这四个精细胞一定只有两种类型
【答案】BC
【解析】A选项:同源染色体交叉的现象指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的
现象,故A窗吴;
B选项: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且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移到每一极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8和16,故
B正确;
C选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分析可知,图
乙符合题意,故c正确;
D选项:图丁中,细胞内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形成4个精细胞,如果
没有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精细胞2种基因型,如果有基
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精细胞3或4种基因型,故D错误;
故选BC。
4.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据
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此动物体细胞的两倍
B.乙图中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即表明该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并且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甲图所示细胞若发生2与3的片段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A选项: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此动物体细胞相同,故A错
误;
B选项: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B错误;
C选项:由甲图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
是精细胞,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精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若细胞在减一时发生交叉
互换,则这两个精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同,故C错误;
D选项:甲图中2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
位),故D正确;
故选C。
5.下图是某种动物的某种细胞,若①上有基因A、b,②上有基因a、b,则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假设DNA复制时未发生差错)()
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
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答案】A
【解析】①②为姐妹染色单体,基因是复制后形成的,理论上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原因可
能是基因突变或减I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该题已知DNA
未发生突变,所以原因是减I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故选A.
6.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
一个AAXBX15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D
【解析】A选项: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
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
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
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故A错误;
B选项: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故B错
误;
C选项: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错误;
D选项: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
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故D正确;
故选D。
7.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答案】C
【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基因的传递规律,而不是性状的传递规律,A错误;
遗传的基因规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B错误;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实质是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C正确;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基因的传递规律,而不是染色体的传递规律,D错误。
故选择C选项。
8.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i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
离定律,他做出的"演绎"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解析】A选项: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属于得出结论,故A错误;
B选项: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问题,故B错误;
C选项: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C
错误;
D选项: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故D正
确;
故选D。
9.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
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
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
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g无芒xf有芒(dAAxqaa)B.d无芒x?有芒(dAax£aa)
C.6无芒x?无芒(6Aax?Aa)D.6无芒x2无芒(dAAx步Aa)
【答案】A
【解析】突变前,子代无芒,突变后有一部分是有芒。前后变化巨大,A正确;
突变前,子代中出现无芒和有芒,突变后仍会出现无芒和有芒,B错误;
突变前,子代中出现无芒和有芒,突变后仍会出现无芒和有芒,C错误;
突变前,子代不会有芒,突变后会出现有芒,但出现的概率没有A项大,D错误。
故选择A选项。
10.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
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
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
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3B,1/4C.1/2D.3/4
【答案】B
【解析】已知控制食指长短的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表达受性激
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妻子的基因
型是TSTS,丈夫的基因型是TSTS或TSTL,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所
以丈夫的基因型是TSTL,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的基因型是TSTS或TSTL,前者
在男女性中都是短食指,后者在男性中是短食指,在女性中是长食指,所以长食指的
概率为
4
故选B。
1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n)和非同源区(I、
n),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m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口)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C
【解析】A选项:in片段位于Y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
男性,故A正确;
B选项: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在同源
区口上存在等位基因,故B正确;
C选项:非同源区I段位于Y染色体上,则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可用XAY表示,该男
性的X染色体只能遗传给女儿,儿子是否患病看母亲,故C错误;
D选项:若该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基因型可表
示为XaXa,儿子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因此儿子肯定患病,故D正确;
故选C。
12.某一种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独立遗传)。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
养,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来的20株植株,其表现型最少和最多可能
性分别是()
A.2种和4种B.4种和16种C.4种和8种D.1种和8种
【答案】D
【解析】某植物的三对独立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如果此植物的基因型是
AABBCC,则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的植株,
如果此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c,则可以产生8种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产生8
种基因型的植株。
故选D。
13.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对夫妇表现正常,
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色盲的男孩。对性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
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B、b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B.卵细胞、精子中各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
C.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
光标记
D.卵细胞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红绿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xbY
,夫妇正常,则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15,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故男孩的色盲
基因只能来自母亲,白化病基因来自双亲,即参与本次受精的卵细胞、精子的基因型
为aXbx%aY。根据题干信息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
相关的基因B、b可被标记为绿色,所以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
光标记,而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故选A。
14.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位于9号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
林。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该植
株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计其进行自交产生Fi,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
色体上的Fi表现型及比例为()
异常染色体
正常染色体
A.黄色:白色=1:1B.黄色:白色=2:1C.黄色:白色=3:1D.全为黄色
【答案】A
【解析】假定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贝[]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由于9号染色体异常的
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该植株产生的能受精的花粉的基因型是t,Tt产生的卵
细胞的基因型是T、t种,比例是1:1,因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Tt:tt=1:1,Tt表现为黄色,tt表现为白色,A正确。
故选择A选项。
Y
15.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为进行三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用该突变株做父本,与不同的
y
三体(2N+1)绿叶纯合体植株杂交,选择Fi中的三体与黄叶植株杂交得F2,下表为部分研究
结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F2代表现型及数量
母本
黄叶绿叶
9一三体21110
10—三体115120
A.Fi中三体的概率是:B.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Y
C.突变株基因y位于揖染色体上D,可用显微观察法初步鉴定三体
【答案】B
【解析】A选项:根据分析可知,Fi中三体的概率是1,故A正确;
YV
B选项:若三基因位于三体的染色体上,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Y,若-
yy
基因位于非三体的染色体上,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故B错误;
C选项:根据分析可知,突变株基因y位于9号染色体上,故C正确;
D选项: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用显微观察法初步鉴定三体,故D正确;
故选B。
16.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性状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之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D.亲代紫花植株的测交后代紫花:白花
=1:1
【答案】A
【解析】A选项:子代出现了9:7的比例,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是两对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的结果,故A正确;
g
B选项:根据题意可知,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后代紫花占—,因此紫
10
花中能稳定遗传(AABB)的占:,故B错误;
C选项: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包括AAbb、Aabb、aaBB、aaBb、
aabb,故C错误;
D选项: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测交后紫花:白花为1:3,故D错
误;
故选A。
17.鸡冠的形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关于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P玫瑰冠X豌豆冠
胡桃冠
玫瑰冠豌豆冠单冠
F2胡桃冠
93:3:1
A.亲本玫瑰冠是双显性纯合子B.Fi与F2胡桃冠基因型相同
C.F2豌豆冠中的纯合子占上
D.该性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A选项: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环口aaBB,故A错误;
B选项:Fi的基因型为AaBb,F2中胡桃冠基因型为A_B_,两者基因型不一定相
同,故B错误;
C选项:F2豌豆冠(aaB)中的纯合子占1,故C错误;
O
D选项:由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故D正确;
故选D。
18.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
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紫粒玉米的自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紫粒
B.白粒玉米的自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白粒
C.基因型为AaRr的玉米,其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粒:白粒=1:3
D.若杂交后代中紫粒:白粒=3:5,则白粒亲本的基因型为aaRr或Aarr
【答案】A
【解析】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非等位基因
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由题意可知,紫色籽粒的基因型应为A_R_,白色籽粒的
基因型为A_rr、aaR_、aarr。根据后代籽粒中紫色:白色=3:5,推测出亲代中
白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arr、aaRr0
故选择A选项。
19.阅读资料:L病毒可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
分别给野生型小鼠转入不同基因,建立了两种模型小鼠。小鼠M在胰岛B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
蛋白,小鼠N在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受体。请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构建转基因模型小鼠M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L蛋白基因的m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得cDNA
B.获得的cDNA与含有胰岛素基因特异性启动子的载体连接
C.构建表达载体时可利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处理,能避免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
化
D.将重组DNA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的胰岛B细胞
2)将小鼠M和小鼠N杂交,杂交后代中仅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仅在T淋巴细胞表
面表达L蛋白受体、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既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雷白也在T淋巴
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记为小鼠X)各占卜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转L蛋白基因小鼠转L蛋白受体基因小鼠
(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
X
(2^)(2^)(2^)
L蛋白
L蛋白L蛋白受体无
L蛋白受体
A.小鼠M和小鼠N均为转基因杂合子
B.转入的不同基因遗传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的个体为野生型
D.小鼠X为L蛋白和L蛋白受体基因的纯合子
【答案】(1)D
(2)D
【解析】(1)A选项:在目的基因的获取过程中,可以以L蛋白基因的mRNA为模板逆转
录获得cDNA,故A正确;
B选项:cDNA中没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因此获得的cDNA应与含有胰岛素基
因特异性启动子的载体链接,故B正确;
C选项: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一般利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分子和质粒,能避免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故C正确;
D选项: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一般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受精卵细胞,故D
建吴;
故选D。
(2)A选项:
小鼠M和小鼠N杂交,后代有两种蛋白均不表达的个体,可见亲本小鼠M和
小鼠N均为转基因杂合子,故A正确;
B选项:其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可知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B正
确;
C选项:野生型个体没有被导入的这两种基因,所以两种细胞表面均不表达,
故C正确;
D选项:小鼠X为L蛋白和L蛋白受体基因的杂合子,故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20.下图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
1)图示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该细胞名称为.
2)图示细胞含有个染色体组,2号与5号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
因可能是,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3)该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Dd的动物杂交,后代基因型有种。
4)该动物一个性原细胞间期发生了突变,此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
生四个子细胞,除图示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外,其他子细胞的基因型
【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2)2;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
分体时期)
(3)12
(4)Abd或ABd(Abd、Abd或ABd、ABd)
【解析】(1)根据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在纺锤丝阜引下,染色体向
细胞两极运动,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图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处于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
(2)
该图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各取一条,即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则图中共含有两个
染色体组;2号与5号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不同,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发生于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也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3)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Dd的动物杂交,后代基因
型有3x2x2=12种。
(4)图中2号与5号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不同,可能是B突变为b,也可能是b突变为
B,若为前者,则其他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d,若为后者,则为ABd0
21.(12分)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
传).请据图回答问题:
L花粉粒与单倍体幼苗与个体口
植物▲-E\F
J卵细胞——>受精卵——>个体I
1)植物通过A产生的花粉粒基因型有一种。C是指利用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了细胞
分裂过程中的形成,使个体II的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2)个体I中能稳定遗传的占,个体II中能稳定遗传的占o
【答案】(1)秋水仙素;纺锤体;24
(2)100%;i
4
【解析】(1)图中由A代表减数分裂,B代表花药离体培养、C代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正
常二倍体。植物A的基因型为AaBb,按照自由组合规律,可以产生AB.
Ab、aB.ab四种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染色体数为12
条,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体数加倍恢复正常即24条。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
制纺锤体形成。
(2)个体I是自交产生,自交后代会发生9:3:3:1的性状分离比,其中能稳定遗
传的占:,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体II100%是纯合子。
4
22.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甲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违
示)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其中川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
答:
1)据甲图分析,该遗传病最可能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因控制的.图中
口6的基因型是。
2)乙图中细胞①的名称为,若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
含个染色体组。
3)甲图中皿7个体色觉正常,他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此遗传病且色盲(相
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孩子的性^为性。已知孩子是由乙图中的③与卵细
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若该卵细胞与乙图中的④结合,则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
基因型是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4)若上述(3)中的HI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
【答案】(1)常;隐;Aa
(2)初级精母细胞;1
(3)男;AaXBXb;
10
(4)a、AXBYaEA.aXBY
【解析】(1)分析图甲,5号和6号正常,后代女儿患病,说明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116是基因型是Aa。
(2)乙图表示的是精子的形成过程,①代表的是初级精母细胞,②代表的是次级精
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此时细胞内含有1个染色体
组。
(3)n17色觉正常,基因型是AaXBY,他与一表面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
此遗传病且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这个孙子是男孩,色盲基
因来自母亲,这个孩子的基因型是aaXbY,精子是aY,卵细胞是aXb,另一
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XB,则该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卵的基因型是AaXBxb
o这对夫妇(父亲:AaXBY,母亲:AaXBXb)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
而如4339
概率为4*4=元。
(4)(3)中的111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
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AXBY或
B
A、aXYo
23.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N,n)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
子代均为紫株。某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紫株A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株732株、绿株2
株(绿株B)。为研究绿株B出现的原因,她让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i再严格自交
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分析。
P绿株Bx绿株C
Fl
F2
1)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此假设正确,则F1的基因型
为;Fi自交得到的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应为.
2)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N在内的片段丢失(注:一
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如果此假设
正确,则绿株B能产生__种配子,Fi的表现型;Fi自交得到的F2中,紫株
所占比例应为.
3)上述杂交实验中玉米植株颜色的遗传遵循规律。
4)利用细胞学方法可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操作时最好选择上图中的植株,
在显微镜下对其(有丝、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
是0
【答案】(1)Nn;
4
(2)2;全部为紫株;|
(3)基因的分离
(4)二;绿株B;减数/有丝;联会的染色体处于配对状态,可以观察6号染色体是
否相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清晰,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比较晤染色
体是否相同。
【解析】(1)假设一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等,其实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紫株A变异后与绿株(nn)杂交,后代有绿
株出现,说明紫株A的基因型为Nn,绿株B的基因型为nn.绿株B(nn)
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NN)杂交,Fi的基因型为Nn;Fi自交得到F2,F2
中紫株(N_)所占的比例应为p
(2)假设二是染色体变异,即绿株B的一条染色体缺失含有基因N的片段,因此其
能产生2种配子,一种配子含有基因n,另一种配子6号染色体断裂缺失含N
的片段。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NN)杂交,Fi有两种基因型(比例相
等):Nn和缺失一条染色体片段的紫株,均表现为紫株;Fi自交得到的F2,
由于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的个体死亡,所以F2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1
O
(3)玉米植株的颜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
定律。
(4)
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而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至!I,所以假设二可以通过细胞学的方法来验证,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绿株B细胞
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如果观察减数分裂时的细胞,可以观察
联会的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如果观察有丝分裂时的细胞,应选择中期的细胞
进行观察,因为此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然后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分
析比较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
24.科研人员向野生型拟南芥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Ds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导致被插入基因突变,筛选得到突变体Y.因插入导致某一基因(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
体Y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将突变体Y自交所结的种子用70%酒精消毒处理后,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
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由于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化,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的幼
苗颜色为绿色,则可确定植株DNA中含有。
2)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的自交后代,绿色幼苗332嘛、黄色幼苗3544株,培养基中变体
Y的自交后代结果表明相关基因(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
比例。
3)研究人员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以检测突变体Y产生的,实验内
容及结果见下表。
测交亲本实验结果
突变体Y(?)x野生型(6)绿色:黄色=1.03:1
突变体Y(6)x野生型(?)黄色
由实验结果可知,Ds片段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致死,进而推测基因A的功
能与有关。
【答案】(1)Ds片段
(2)不符合
(3)配子种类及比例;雄配子(或"花粉");雄配子(或"花粉")正常发育
【解析】(1)70%酒精具有消毒作用。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化,而该培养基上的
植物仍是绿色,说明其抗卡那霉素,说明该植物DNA中含有抗卡那霉素的基
因Ds片段。
(2)由统计结果分析可知绿色:黄色接近1:1,这一结果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
比例,在孟德尔杂合子自交实验中后代表现型比例:显性:隐性=3:1.
(3)测交实验可以验证好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母本为突
变体时,后代比例符合测交的结果;当父本为突变体时其后代都是黄色,说明
突变体可能会导致花粉致死,因为此时A功能丧失,由此可以推测A基因可能
与花粉的正常发育有关。
25.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
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亲本果蝇Fi果蝇的表现型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雄性
雌性雄性雌性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钢筋焊接协议书
- 股东合作协议与章程制定指南
- 家电维修合同协议书
- 饭店经营承包合同
- 建材战略合作协议合同
- 围墙施工合同围墙合同
- 小区广告牌合同书
- 金融中介服务费合同年
- 防盗门销售合同协议书
-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航运与港口方案
- 人大代表小组活动计划人大代表活动方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框《谋求互利共赢》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第二章-高压开关电器
- 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创新应用
- 静脉采血的课件
- 三年级数学-数独练习题打印版10组
- DB3502T 051-2019 家政服务规范 通 用要求
- 症状护理意识障碍
- 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完整版可编辑 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