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1页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2页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3页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4页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依次填人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代的一些作家,____________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____________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___________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A.尽管、也、可是、即使、也、因而

B.虽然、也、可是、既然、也、所以

C.尽管、并、但是、即使、就、因而

D.虽然、并、但是、如果、就、所以

2.在儒家政治理想中,逊于“大同”社会的是()

A.大道社会B.小康社会C.春秋社会D.战国社会

3.陆游的《关山月》中能够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A.和戎诏下十五年B.将军不战空临边C.三十从军今白发D.遗民忍死望恢复

4.

8

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是()。

5.《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A.象征手法B.白描手法C.对比手法D.隐喻手法

6.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7.本文中,作者先列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广招人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

8.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B.《郑伯克段于鄢》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

9.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药》C.《孔乙己》D.《祝福》

10.《记.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A.老夫人B.张生C.孙飞虎D.崔莺莺

11.《关山月》在体裁上属于()

A.歌行体B.近体C.七律D.七绝

12.下列作品不属于莫泊桑的()

A.《羊脂球》B.变色龙C.项琏D.我的叔叔于勒

1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问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14.《米龙老爹》故事发生的背景是()A.A.法国大革命B.十月革命C.普法战争D.卫国战争

15.同本文作者的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A.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B.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的做法。

C.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问题。

D.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学依据。

16.《冯读客孟尝君》中冯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A.胸无远见B.深谋远虑C.贪图小利D.粗犷豪爽

17.《前赤壁赋》是一首()

A.抒情小赋B.骚体赋C.文赋D.骈赋

18.我国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A.杜甫B.王维C.李白D.岑参

19.“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20.下列词语中括号中的字,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qiào俊(俏),讥(诮),陡(峭),刀(鞘)

B.qiāng自(戕),声(腔),牵(强),襁(褓)

C.qī休(戚),(期)待,(蹊)跷,(栖)息

D.gěng田(埂),(梗)概,(鲠)直,(哽)咽

2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

22.鲁迅小说《风波》收入()

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坟》

23.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

A.《彷徨》B.《新青年》C.《野草》D.《朝花夕拾》

24.

作者对现在学校电脑教育方式的态度是()

A.批评的B.客观的C.肯定的D.乐观的

25.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庄子》

26.《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27.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28.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

29.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是()A.诗歌B.小说C.游记散文D.说明文

30.

7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二、填空题(10题)31.《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_________》和《湘君》。

32.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3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

34.本词表达的词人情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5.陆游,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

36.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37.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3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9.“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____________、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40.《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____________作品。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42.(三)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27~29题。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地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喀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地站着。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4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②,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③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④’以就懿德⑤。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2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注】①盗泉:传说孔子经过一处名叫“盗泉”的泉水,恶其名,渴而不饮。②杼:织布用的梭子。③稽:耽搁。④日知其所亡:每天学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亡,同“无”。这是孔子的话。⑤懿德:美德。对于羊子拾金和辍学两件事,其妻分别是怎样劝说他的各自阐明了怎样的道理?44.分析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45.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文中的“吾”、“子”各代表谁?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2分)

47.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48.

根据文意,概括出对待“风”的正确做法。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处理“社会矛盾”的一些看法。

49.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50.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

2.B《大同》中的观点认为,所谓“三代之英”的“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天理)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是稍逊于“大同”的理想社会。

3.A

4.A

5.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应试指导】《风波》在描写风物、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白描手法,如对七斤的塑造,通过简白的描述,短短几句话,就表现了七斤愚昧无知、浅薄懦弱。

6.B

7.A

8.B解析:“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指斥弟弟共叔段的话。

9.A

10.C

11.A

12.B

13.D

14.C

15.A

16.B

17.C

18.D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艺术成就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提到唐代的边塞诗,就不能不讲岑参。岑参与唐代的边塞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答这道题可使用排除法,李白、杜甫、王维都不是边塞诗人,只有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19.B“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郑伯克段于鄢》;“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夙兴夜寐”出自《诗经.氓》。

20.B

21.D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文,是一篇史论,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示未来。

22.A

23.B

24.A

25.A《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26.D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出处。《氓》出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7.D

28.C

29.C

30.D

31.湘夫人

32.《国语》

33.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

34.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35.务观;放翁

36.郁达夫郁达夫

37.驳论

38.江月何年初照人

39.班固的《汉书》班固的《汉书》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帝王传记)、三十世家(诸侯传记)、七十列传(著名人物传记)、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0.传记传记41.对物的弃、取,不以产地为标准,而是以其实际价值为标准;对人则是“非秦者去”,而不问曲直,这是重物轻人。而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之术。4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43.对于羊子拾金,其妻引用古训劝丈夫不要求利污行,阐明了做人要洁身自好的道理(2分;对于羊子辍学,其妻以织布为喻劝丈夫不要中途弃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2分)。44.一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如“腿儿相挨……”“妻荣夫贵”;二是珍视爱情,情感专一,如“晓来谁染……”“暖溶溶玉醅……”,离愁愈苦情愈真;三是鄙视功名利禄,对母亲逼张生赶考不满,如“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这段唱词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崔莺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45.“子”代表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吾”代表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

46.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

47.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

48.严加管束(或把风约束在天地之间)给予一定的活动自由(或对风的活动不加阻挠)即使酿成风暴也不必惊慌。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对待社会矛盾不能采取压制的方式而应该让它有适度释放的机会否则将会酿成社会的动乱。但对待社会矛盾又不能让它一味的释放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控制否则后果也将不堪没想。对待激化了的矛盾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任何矛盾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严加管束(或把风约束在天地之间),给予一定的活动自由(或对风的活动不加阻挠),即使酿成风暴,也不必惊慌。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对待社会矛盾,不能采取压制的方式,而应该让它有适度释放的机会,否则,将会酿成社会的动乱。但对待社会矛盾,又不能让它一味的释放,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控制,否则后果也将不堪没想。对待激化了的矛盾,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任何矛盾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

49.场面描写:昔日“香市”的热闹场面。场面描写:昔日“香市”的热闹场面。

50.语言、动作。语言、动作。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依次填人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代的一些作家,____________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____________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___________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A.尽管、也、可是、即使、也、因而

B.虽然、也、可是、既然、也、所以

C.尽管、并、但是、即使、就、因而

D.虽然、并、但是、如果、就、所以

2.在儒家政治理想中,逊于“大同”社会的是()

A.大道社会B.小康社会C.春秋社会D.战国社会

3.陆游的《关山月》中能够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A.和戎诏下十五年B.将军不战空临边C.三十从军今白发D.遗民忍死望恢复

4.

8

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是()。

5.《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A.象征手法B.白描手法C.对比手法D.隐喻手法

6.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7.本文中,作者先列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广招人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

8.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B.《郑伯克段于鄢》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

9.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药》C.《孔乙己》D.《祝福》

10.《记.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A.老夫人B.张生C.孙飞虎D.崔莺莺

11.《关山月》在体裁上属于()

A.歌行体B.近体C.七律D.七绝

12.下列作品不属于莫泊桑的()

A.《羊脂球》B.变色龙C.项琏D.我的叔叔于勒

1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问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14.《米龙老爹》故事发生的背景是()A.A.法国大革命B.十月革命C.普法战争D.卫国战争

15.同本文作者的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A.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B.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的做法。

C.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问题。

D.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学依据。

16.《冯读客孟尝君》中冯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A.胸无远见B.深谋远虑C.贪图小利D.粗犷豪爽

17.《前赤壁赋》是一首()

A.抒情小赋B.骚体赋C.文赋D.骈赋

18.我国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A.杜甫B.王维C.李白D.岑参

19.“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20.下列词语中括号中的字,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qiào俊(俏),讥(诮),陡(峭),刀(鞘)

B.qiāng自(戕),声(腔),牵(强),襁(褓)

C.qī休(戚),(期)待,(蹊)跷,(栖)息

D.gěng田(埂),(梗)概,(鲠)直,(哽)咽

2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

22.鲁迅小说《风波》收入()

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坟》

23.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

A.《彷徨》B.《新青年》C.《野草》D.《朝花夕拾》

24.

作者对现在学校电脑教育方式的态度是()

A.批评的B.客观的C.肯定的D.乐观的

25.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庄子》

26.《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27.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28.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

29.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是()A.诗歌B.小说C.游记散文D.说明文

30.

7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二、填空题(10题)31.《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_________》和《湘君》。

32.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3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

34.本词表达的词人情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5.陆游,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

36.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37.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3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9.“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____________、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40.《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____________作品。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42.(三)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27~29题。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地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喀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地站着。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4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②,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③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④’以就懿德⑤。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2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注】①盗泉:传说孔子经过一处名叫“盗泉”的泉水,恶其名,渴而不饮。②杼:织布用的梭子。③稽:耽搁。④日知其所亡:每天学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亡,同“无”。这是孔子的话。⑤懿德:美德。对于羊子拾金和辍学两件事,其妻分别是怎样劝说他的各自阐明了怎样的道理?44.分析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45.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文中的“吾”、“子”各代表谁?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2分)

47.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48.

根据文意,概括出对待“风”的正确做法。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处理“社会矛盾”的一些看法。

49.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50.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

2.B《大同》中的观点认为,所谓“三代之英”的“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天理)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是稍逊于“大同”的理想社会。

3.A

4.A

5.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应试指导】《风波》在描写风物、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白描手法,如对七斤的塑造,通过简白的描述,短短几句话,就表现了七斤愚昧无知、浅薄懦弱。

6.B

7.A

8.B解析:“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指斥弟弟共叔段的话。

9.A

10.C

11.A

12.B

13.D

14.C

15.A

16.B

17.C

18.D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艺术成就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提到唐代的边塞诗,就不能不讲岑参。岑参与唐代的边塞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答这道题可使用排除法,李白、杜甫、王维都不是边塞诗人,只有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19.B“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郑伯克段于鄢》;“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夙兴夜寐”出自《诗经.氓》。

20.B

21.D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文,是一篇史论,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示未来。

22.A

23.B

24.A

25.A《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26.D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出处。《氓》出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7.D

28.C

29.C

30.D

31.湘夫人

32.《国语》

33.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

34.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35.务观;放翁

36.郁达夫郁达夫

37.驳论

38.江月何年初照人

39.班固的《汉书》班固的《汉书》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帝王传记)、三十世家(诸侯传记)、七十列传(著名人物传记)、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0.传记传记41.对物的弃、取,不以产地为标准,而是以其实际价值为标准;对人则是“非秦者去”,而不问曲直,这是重物轻人。而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之术。4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43.对于羊子拾金,其妻引用古训劝丈夫不要求利污行,阐明了做人要洁身自好的道理(2分;对于羊子辍学,其妻以织布为喻劝丈夫不要中途弃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2分)。44.一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如“腿儿相挨……”“妻荣夫贵”;二是珍视爱情,情感专一,如“晓来谁染……”“暖溶溶玉醅……”,离愁愈苦情愈真;三是鄙视功名利禄,对母亲逼张生赶考不满,如“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这段唱词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崔莺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45.“子”代表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吾”代表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

46.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

47.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

48.严加管束(或把风约束在天地之间)给予一定的活动自由(或对风的活动不加阻挠)即使酿成风暴也不必惊慌。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对待社会矛盾不能采取压制的方式而应该让它有适度释放的机会否则将会酿成社会的动乱。但对待社会矛盾又不能让它一味的释放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控制否则后果也将不堪没想。对待激化了的矛盾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任何矛盾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严加管束(或把风约束在天地之间),给予一定的活动自由(或对风的活动不加阻挠),即使酿成风暴,也不必惊慌。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对待社会矛盾,不能采取压制的方式,而应该让它有适度释放的机会,否则,将会酿成社会的动乱。但对待社会矛盾,又不能让它一味的释放,还应该给予一定的控制,否则后果也将不堪没想。对待激化了的矛盾,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任何矛盾最终都是可以解决的。

49.场面描写:昔日“香市”的热闹场面。场面描写:昔日“香市”的热闹场面。

50.语言、动作。语言、动作。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依次填人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代的一些作家,____________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____________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___________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A.尽管、也、可是、即使、也、因而

B.虽然、也、可是、既然、也、所以

C.尽管、并、但是、即使、就、因而

D.虽然、并、但是、如果、就、所以

2.在儒家政治理想中,逊于“大同”社会的是()

A.大道社会B.小康社会C.春秋社会D.战国社会

3.陆游的《关山月》中能够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A.和戎诏下十五年B.将军不战空临边C.三十从军今白发D.遗民忍死望恢复

4.

8

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是()。

5.《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A.象征手法B.白描手法C.对比手法D.隐喻手法

6.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7.本文中,作者先列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广招人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

8.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B.《郑伯克段于鄢》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

9.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药》C.《孔乙己》D.《祝福》

10.《记.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A.老夫人B.张生C.孙飞虎D.崔莺莺

11.《关山月》在体裁上属于()

A.歌行体B.近体C.七律D.七绝

12.下列作品不属于莫泊桑的()

A.《羊脂球》B.变色龙C.项琏D.我的叔叔于勒

1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问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14.《米龙老爹》故事发生的背景是()A.A.法国大革命B.十月革命C.普法战争D.卫国战争

15.同本文作者的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A.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B.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的做法。

C.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问题。

D.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学依据。

16.《冯读客孟尝君》中冯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A.胸无远见B.深谋远虑C.贪图小利D.粗犷豪爽

17.《前赤壁赋》是一首()

A.抒情小赋B.骚体赋C.文赋D.骈赋

18.我国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A.杜甫B.王维C.李白D.岑参

19.“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20.下列词语中括号中的字,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qiào俊(俏),讥(诮),陡(峭),刀(鞘)

B.qiāng自(戕),声(腔),牵(强),襁(褓)

C.qī休(戚),(期)待,(蹊)跷,(栖)息

D.gěng田(埂),(梗)概,(鲠)直,(哽)咽

2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

22.鲁迅小说《风波》收入()

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坟》

23.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

A.《彷徨》B.《新青年》C.《野草》D.《朝花夕拾》

24.

作者对现在学校电脑教育方式的态度是()

A.批评的B.客观的C.肯定的D.乐观的

25.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庄子》

26.《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27.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

28.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

29.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是()A.诗歌B.小说C.游记散文D.说明文

30.

7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二、填空题(10题)31.《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_________》和《湘君》。

32.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33.《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

34.本词表达的词人情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5.陆游,字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

36.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37.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3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9.“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____________、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40.《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____________作品。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42.(三)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27~29题。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地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喀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地站着。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4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②,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③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④’以就懿德⑤。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2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注】①盗泉:传说孔子经过一处名叫“盗泉”的泉水,恶其名,渴而不饮。②杼:织布用的梭子。③稽:耽搁。④日知其所亡:每天学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亡,同“无”。这是孔子的话。⑤懿德:美德。对于羊子拾金和辍学两件事,其妻分别是怎样劝说他的各自阐明了怎样的道理?44.分析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45.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文中的“吾”、“子”各代表谁?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2分)

47.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48.

根据文意,概括出对待“风”的正确做法。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处理“社会矛盾”的一些看法。

49.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50.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

2.B《大同》中的观点认为,所谓“三代之英”的“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天理)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是稍逊于“大同”的理想社会。

3.A

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