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相关疾病诊断标准_第1页
腹泻相关疾病诊断标准_第2页
腹泻相关疾病诊断标准_第3页
腹泻相关疾病诊断标准_第4页
腹泻相关疾病诊断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泻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腹泻病概述全球每年约有20亿例腹泻。腹泻病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共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病。腹泻病主要影响两岁以下儿童。腹泻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第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WHO统计:2011年,有69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按病因分按病程分按腹泻程度分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急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轻型腹泻重型腹泻中型腹泻腹泻分类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是诊断名称,代表一个综合征,于70年代中期提出,其病原至少有50多种,其中许多病原已明确的如霍乱、细菌性痢疾、肉毒中毒等,因已有特定的名称,所以不再用感染性腹泻这一名称。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类型类主要病原体所致疾病细菌弧菌属霍乱弧菌霍乱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痢疾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伤寒埃希菌属EHEC出血性腹泻弯曲菌属空肠弯曲菌弯曲菌肠炎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病毒性腹泻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阿米巴痢疾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临床表现脱水(Dehydration)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电解质紊乱(Disturbanceofelectrolyte)胃肠道症状Symptomofgastrointestinal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Disturbanceofwater、electrolyteandacid-basebalance腹泻(Diarrhea)

呕吐(Vomiting)腹痛(Abdominalpain)第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其它感染性腹泻的定义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第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临床症状

(1)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酸中毒甚至生命危险。(2)已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实验室检查(3)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及或血便。镜检炎症性腹泻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分泌性腹泻可有少量或无细胞。(4)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培养出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致病微生物;或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或检测特异性抗原、核酸阳性,或从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诊断分类临床诊断:应同时符合(1)、(2)和(3)。实验室确诊: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4)。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腹泻的主要治疗措施有(WHO):补液:口服补液盐可在家中用洁净水、盐和糖配制而成,每次治疗费用只有几美分。口服补液盐在小肠吸收,可补充随粪便流失的水和电解质。补锌:补锌可将腹泻持续时间减少25%,并可将粪便量降少30%。富含营养素食物:通过在腹泻期间继续提供富含营养素的食物(例如母乳),可以打破营养不良和腹泻的恶性循环。不提倡使用抗生素。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霍乱乱于胃肠则为霍乱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前770--720年《内经》:乱于胃肠则为霍乱

——剧烈腹泻,挥霍水分,撩乱心身Cholera:希腊语,胆汁性腹泻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也将其列为检疫传染病。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霍乱的流行前6次霍乱世界大流行1817-1823年,1829-1851年,1852-1859年,1863-1879,1881-1896年,1899-1923年。均从东南亚开始。第7次霍乱大流行1961年开始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霍乱第7次世界大流行。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008:reportedcases:190,130.5,143deaths,CFR2.7%2009:221,2264,9462.24%

2010:317,5347,5432.38%1961-2010:全球霍乱病例报告-WHO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海地霍乱,2010-2013CholerainHaiti自2010年10月20日至2013年4月6日,报告:652,502例死亡:8,073其中住院:361,076From:MSPP,Haiti

andPAHO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我国霍乱流行概况

前六次古典型霍乱流行有五次传入中国。第七次埃托型霍乱1961年传入我国,并在广东、广西、淅江等沿海地区频繁发生,新疆等内陆地区也有发生。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霍乱的流行(国内)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霍乱弧菌在外界的存活

一般在河水、塘水、井水存活1~3周或更长。在4-5C海水中可生存60天。水中有藻类或甲壳类可使存活时间进一步延长。在鲜鱼、鲜肉、贝壳类食物上:1~2周。蔬菜、水果上:1周左右。食品上的弧菌在10C<保存时间比在室温存活时间长。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发病特征

临床症状:无痛性腹泻、呕吐、脱水时致酸中毒、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潜伏期:1~3天,可短至数小时,长至5~6天病程分:泻吐期、脱水期、恢复期。

WHO:

约有75%感染了霍乱弧菌的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然而在感染后的7-14天内,这种细菌会在病人的粪便中出现并排泄到周围的环境之中,这就有可能感染他人。在出现症状的病人中,有80%出现轻度或中度症状,而约20%的病人患有急性水样腹泻,同时伴有严重脱水。如不经治疗,可导致死亡。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诊断标准带菌者:无霍乱临床表现,但粪便或肛拭子细菌培养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者。疑似病例:下列任一类病例均为疑似病例。与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临床表现为轻型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病例或中毒型病例,并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或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中、重型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一类病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表现为轻、中、重型或中毒型病例,并在腹泻病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暴露人群中临床表现为轻、中、重型或中毒型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病人并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检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治疗:口服补液盐可成功治疗80%的霍乱病例。适当的抗生素可缩短腹泻持续时间。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伤寒\副伤寒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伤寒、副伤寒法定乙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程长,疾病负担较重。在工业化国家已很少见,主要在南亚、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伤寒感染者中约10%-40%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期通常10-15天,病死率:1%-4%。副伤寒相对较轻。10%的未治疗病例排菌超过3个月,2%-5%未治疗病例成为终生带菌者。

伤寒/副伤寒概述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沙门菌属中的特殊病原微生物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D群,副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的A、B、C群。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鞭毛,无荚膜,能运动,多数有菌毛。

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6℃±1℃,pH6.8~7.8,营养要求不高,抵抗力:强,耐低温,在水中可存活1周~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月~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病原学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潜伏期带菌、恢复期带菌、慢性带菌和健康带菌)

传播途径:经口传播,污染的水、食物,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污染是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散发病例以日常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发病地区广泛。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发。病例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流行形式有散发和暴发,以散发为主。流行病学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潜伏期一般为7天~10天,最短2天,最长30天。临床症状与体征持续发热,多呈稽留热型或不规则热型;神经系统:特殊中毒面容,即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下降、重症者可有谵妄、昏迷、病理反射;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右下腹压痛、肝脾肿大;循环系统:相对缓脉,即体温升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10次~15次;皮肤表现:玫瑰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出现于病程第2周,多见于胸腹部;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并发症以肠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周~3周,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部分病人可出现中毒性肝炎和中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流行病学史

(1)病前30天内曾到或生活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区;(2)有伤寒、副伤寒病人密切接触史;(3)有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临床表现(1)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2)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1)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2)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者(不宜用于副伤寒血清学诊断)(3)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4)从血、骨髓、粪便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诊断标准疑似病例:发热一周以上及流行病学史任一项;或发热并临床表现为2;或发热一周以上,实验室检查为1。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表现1和2、和实验室检查为1;或临床表现任一项和肥达反应阳性。确诊病例:发热一周,抗体4倍升高;或发热一周,分离到病原菌。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细菌性痢疾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细菌性痢疾概述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或脓血便和全身中毒症状。本病为全球性流行性传染病,终年均有发生。夏秋季高发,人类均易感。我国常见而多发的肠道传染病。在新疆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发病率占前几位。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995-2004中国痢疾报告年发病率(/10万)报告病例数:1995年-8682052004年-497879每年死亡病例数在144例-521例之间,病死率多在0.05%左右,十年间无显著变化。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病原学

志贺氏菌血清型众多,分为4个血清群:

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又依次称为A、B、C、D群),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