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怀疑与学问课件4_第1页
部编版-怀疑与学问课件4_第2页
部编版-怀疑与学问课件4_第3页
部编版-怀疑与学问课件4_第4页
部编版-怀疑与学问课件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问题了。”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导入新课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有的人收效好,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无论历史与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呢?《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资料链接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

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张载(1020-1077)北宋理学家。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学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卓然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了理学家。所谓“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朱熹(1130-1200),即文中的“朱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力学体系,也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影响。文体常识证明或补充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喻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分论点中心论点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据:用来证明和支撑论点的材料。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三要素学习目标 1.学习“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思想。 2.理解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3.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运用。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动手标记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联系语境,扫清阅读障碍。2.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简要说出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层次)。提示: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个别的在文章中间,有时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课文朗读虚妄()墨()守譬()如懒惰()塾()师停滞()盲()从颉()

1.准确注音一、字词疏通wàngmò

pìduòshúzhìmángjié虚妄:墨守:不攻自破:辨伪去妄:流俗:停滞:大儒:没有事实根据的。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辨别虚假的,去除不合理的。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2.正确释义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因为——————,所以我们不断——————————,而且不论——————————。其实怀疑不仅是————————,也是————————————————。因此——————————————。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学则须疑)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引用名言,提出论点。二、论证结构

A.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B.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点?4.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内容上:提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5.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有何关系?中心论点:分论点: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则须疑”)1.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证明6.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分两个部分: 一(第1、2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w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二(3—6段)证明中心论点。

第一层(3-5):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层(6):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精读文本一、学习第一、二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二、理解第三段

1.这段四句话间层次关系如何?怎样划分层次?

2.第三句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3.本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因果关系①②③︱④举例论证⑴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⑵形成层递,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⑶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三、理解第四段

第四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一层(①-③)讲道理:对于“传说”要怀疑,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④-⑤)举例证明:举“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例子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⑥)讲道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四、理解第五段1.怀疑有哪几个步骤?几个步骤能否调换

2.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好处

“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不能调换,因为三者具有认识事物的先后关系。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3.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

第4段说的怀疑“传说”,第5段则说怀疑书本,比第4段进了一层。这两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4.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侧重点不同:

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五、理解第六段1.第②③④⑤四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四句中,又可分哪几个小层次?第②③④⑤句是用道理去论证第①句提出的论点。第②③句是第一层: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第④⑤句是第二层: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第⑦⑧⑨⑩句是第二层:用大学问家戴震和哲学家笛卡尔的事例来证明第⑥句的小论点和第①句的全段论点。2.第⑥⑦⑧⑨⑩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五句中,又可分为哪几个小层次?

这五句是用事例去论证第①句提出的论点。

第⑥句是第一层:提出一个小论点。3.第(11)句“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句中的冒号为什么不宜改为句号?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句中的冒号表示后面的一句是前几句的总括。所以不能改为句号。4.第(12)(13)两句是分别从什么方面论述的?第(13)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

第(12)句从正面论述,第(13)句从反面论述。 (13)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A.天文学家布鲁诺正是以天才的直觉,对亚里士多德-----托勒玫的地心说也产生了怀疑,才到处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B.天文学家布鲁诺,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玫的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捕入狱。在被囚禁的八年中,布鲁诺始终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C.布鲁诺在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时,正是对它也产生了怀疑,才作出了宇宙无限,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个三百年以后才得到科学界公认的论断,写出了著作《论无限宇宙和世界》。六、明确论据事实论据:(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3)听说“腐草为萤”;(4)戴震善问;

(5)笛卡尔的哲学。道理论据(引用名言):

(1)学者先要会疑。——程颐(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题型:A.加点字表达效果

B.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为什么?(是否删去)

1.关联词:(1)人格不是由所听所说形成的,而是由劳动和行动形成的。

答:表选择的关联词,表非常肯定的意思,强调劳动和行动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条件,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答:表转折的词,强调了读书“由厚到薄”的关键是透彻了解,抓住关键,掌握实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那就会觉得更厚。但是,当我们对书本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合作探究 (3)这就是说,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能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答:表并列的关联词,连接行为及行为的目标,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4)因为他懂得它的道理,所以才得出这个结论。答:这是表因果的关联词,强调了得出结论的原因是懂、明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答:“一切”是副词,表范围,修饰学问。强调了怀疑精神是做任何学问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没有例外。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答:“也许”是副词,表示一种估计,强调了会出现的某种情况,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2.虚词(副词):(1)大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觉。(4)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答:“都”是副词,从范围上起肯定、强调作用,强调每个科学家全都经历“从厚到薄”的过程,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5)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

答:“必须”是副词,表肯定,强调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