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百合花
体会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1通过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体会人物的青春美、人性美。2导入大家知道百合花的花语是什么吗?纯真忠诚的爱活动一知人论世,阅读铺垫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主要作品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作者介绍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派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了解背景活动二初读文本,整体把握1.读标题“百合花”在文中指的是新媳妇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起到______主题的作用。被子上的图案纯洁高雅象征初读思考2.读正文(1)小说以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2)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的情节布置,划分文本层次。①开端:从______到______________,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展:从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高潮: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文中“我”对通讯员感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时间“我”的所见所闻开头“这都怪我了”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到包扎所去“我们到包扎所”“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我”和通讯员借被子的过程“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结尾通讯员的牺牲和新媳妇一反常态的举动答案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拼命忍住笑→越加亲热起来→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想起我那个小同乡→强忍着眼泪。请根据上面的分析,把下面的结构导图补充完整。借被军民情结构导图活动三预习检测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
我有点惊奇地问。B.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C.“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
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D.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最后的句号删除。在句末,句号与省略号不能并用。2.下列对《百合花》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
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
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B.文中描写了新媳妇从“笑”到“不笑”的神态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心理。她
“笑”是因为她觉得小通讯兵的稚气、腼腆很可笑,并对“我们”把她喊为“大嫂”
觉得好笑;“不笑了”是因为她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敬意及借与不借的矛盾。C.小说的开头写部队决定晚上总攻,结尾写小通讯员赶回团部准备参加战斗,较详
细地以某战斗连为焦点记叙了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备战全过程。D.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战争、人性,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但作者将
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作为背景,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激烈场面。从人物的选择上,
所选的都是普通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与通常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较详细地以某战斗连为焦点……备战全过程”错,文中并没有详细地记叙,而是略写,主要是从侧面表现,没有写“全过程”。对备战的描写用笔俭省,只是通过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的事情来表现。活动四体会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1)全知视角: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人物心理、过去和未来都十分清楚,有时甚至走到前台发表议论、评价人物。(2)有限视角:叙述者为当事人,参与故事发展,我们依赖他的眼睛看世界,靠他引领进入故事。第一人称叙事真实而有感染力,属于“有限视角”;第二人称叙事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可全景式表现生活,这两者既可以是“全知视角”,也可以是“有限视角”。叙述视角1.找出全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线索情节开端(1~23段):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发展(24~42段):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高潮(结局)(43~59段):通讯员壮烈牺牲,新媳妇给他缝衣服、献被、盖被。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视角?有什么好处?答案(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有限视角叙事。(2)好处:①“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以女性观察的细致,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通过“我”敏锐的感觉,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并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③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3.变换视角,复述故事(1)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一群中学生正在听一位老战士讲述。这位老战士是文中那位通讯员的战友。请模拟战友的口吻讲述通讯员当年的英雄事迹。答案(示例)1946年中秋,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场攻打海岸的战斗。战斗正紧张激烈地进行着,我们十来个担架员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就在这时,敌人撂下一颗手榴弹,手榴弹在人缝里冒着烟乱转。在这危急时刻,原本在我们后面的这位年轻战士,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却飞身上前,扑在手榴弹上,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我们这些人的生命。(2)若干年后,文中的新媳妇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她给孙子讲当年的那段往事,会怎样讲?答案(示例)孩子啊,我给你讲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大概是1946年中秋,我结婚才三天。那天,家里突然来了位年轻战士,愣头愣脑的,说要借一条被子。我有点犹豫,因为我确实有一条被子,不过那是我唯一的嫁妆,假洋缎、枣红底的,上面还撒满白色百合花,可好看咧。我跟这位年轻战士开起玩笑,谁知他竟扭头走了。过了不久,有位女战士跟着他一起再过来。这位女战士向我道歉,我就将被子抱给了她。那天,我去包扎所帮忙,意外地发现那位年轻战士为保护他人而英勇牺牲了。我的泪很快流出来,将那条新被子盖在他身上放进了棺材。4.比较战友视角、新媳妇视角与“我”(文工团员)视角的不同(1)比较以战友的视角和以文工团员“我”的视角叙述,说说你的理解。PPT:“战友”VS“文工团员”
:从“战友”与“文工团员”的性别角度思考。答案以战友的视角来叙述,强调的是通讯员的英雄壮举;而以文工团员“我”的视角来叙述,可以看到通讯员与女性交往时拘谨羞涩的一面,进而展示英雄的另一面,英雄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平凡人,是生活中活生生的“这一个”。(2)同为女性,为什么不以新媳妇的视角而以文工团员的视角来写呢?PPT:“新媳妇”VS“文工团员”
:新媳妇与文工团员“我”眼中的这位年轻战士,有哪些区别?答案“我”眼中的通讯员是拘谨、朴实的,主要体现在与“我”交往时的紧张;“我”眼中的通讯员是善良的,如送“我”两个干硬的馒头;“我”眼中的通讯员政治觉悟高,尽管在借被子时“受挫”,但考虑到有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毅然带“我”去见新媳妇。而新媳妇与这位通讯员只有匆匆一面,对他的善良、淳朴、政治觉悟高,并没有“我”了解得多。(3)在与这位通讯员的关系上,“我”比新媳妇多了一个身份,是什么?它对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答案“我”的另一个身份是这位通讯员的同乡,因此可以通过想象,补充人物的过去,使通讯员的形象更为具体饱满。小结:可见以文工团员“我”的视角要比以新媳妇的视角,对通讯员的描写更全面、更丰富,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饱满。而且“我”作为文工团员,与新媳妇相比,对通讯员的认识更深刻。活动五分析形象特征,赏析细节作用1.小说中“我”“通讯员”“新媳妇”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人物主要特征具体表现“我”①主动追赶通讯员,认老乡,观察新媳妇缝衣服通讯员觉悟高,富有牺牲精神;质朴、羞怯;体贴人、爱美②新媳妇美丽、纯洁、善良、高尚③泼辣大方,观察细致为救群众牺牲;与“我”说话害羞;枪管上插树枝和野花;给“我”留馒头借给伤员被子,用自己的被子给通讯员入殓小通讯员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又憨厚朴实,拘谨腼腆,不善言辞,质朴纯洁,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军人形象。形象总结新媳妇宛若一尊美神,她的音容笑貌,她的娇羞、细腻和“倔强”,犹如出水的芙蓉一般清新、纯净。她是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农村革命妇女的典型代表,她那如“百合花”般俊美爱笑的外表美和纯洁高尚的人性美、人情美,给人以美感和启迪。形象总结我通讯员腼腆、质朴、英勇新媳妇善良、纯朴、圣洁泼辣、大方形象总结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1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这一细节,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同时也表现了小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22.摘录阅读下面细节描写的语句,细细揣摩,分析其产生的表达效果。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3表现通讯员对同志的关心、体贴。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4“我”托物思人,物在人亡,怎不让人心痛。2.摘录阅读下面细节描写的语句,细细揣摩,分析其产生的表达效果。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5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为下文衣服出现的破洞做铺垫。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6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团部时乐观的情绪。2.摘录阅读下面细节描写的语句,细细揣摩,分析其产生的表达效果。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7一方面通过这个破洞印证了受重伤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8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2.摘录阅读下面细节描写的语句,细细揣摩,分析其产生的表达效果。①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②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③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新媳妇内心的情感变化:由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转变为对解放军工作的理解支持,最后上升为对战士亲人般深深的热爱与崇高的敬意。“百合花被”成为纯洁与感情的花的象征,成为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美好品格的象征。2.摘录阅读下面细节描写的语句,细细揣摩,分析其产生的表达效果。“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1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为我们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形象:“我”这样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3.阅读下面景物描写的文字,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2这一段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小通讯员就是在这“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3.阅读下面景物描写的文字,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①暗示人物命运②烘托人物处境③烘托人物心情④衬托人物形象(2)情节: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情节)②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情节形成呼应)(3)主题:深化主题……(4)环境:①概括环境……特点②交代时间、地点③渲染……氛围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⑤可以暗示社会环境⑥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5)读者感受: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发读者思考活动六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我们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通讯员舍己救人,英勇献身,新媳妇为牺牲的通讯员献出新被子,故事表达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纯洁美好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茅盾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说过:“我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为什么如此?相信大家读完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身上所体现的军民之情,人性之美如“百合花”一样开放在我们的心上!活动七巩固练习,提升能力1.下列对《百合花》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
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B.“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
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C.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
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文
中的“百合花被”是全文的情节线索。D.“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
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衬作用。√“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理解不当。通讯员的话表达的是没有借到被子的不满。2.用“《百合花》表面上……但更深层面上……”的句式,给下面的文段在段首加上一句话,作为语段的总领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文中写到小通讯员插在枪筒上的几根树枝,与其说是伪装,不如说是点缀装饰,后来“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些描写无不是在写小通讯员的爱美之心。而小通讯员不好意思和女同志同行;在得知向新媳妇借来的被子是人家唯一的嫁妆时的内疚不安和对新媳妇的同情;新媳妇在护理伤员时羞涩得只同意给“我”打下手,以及对小通讯员舍己救人牺牲过程的叙述,表现出强烈的人性至爱。小通讯员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担架员生命的英雄壮举,是至高至善的人间至爱,展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示例)《百合花》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作为段首的总领句,就是要总领全段内容,是本段中心内容的表达。根据“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爱美之心”“强烈的人性至爱”“崇高的人格美”“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可知从“但更深层面上”来总结,小说是歌颂了人性之美的。而根据《百合花》的内容,小说描写了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对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挖掘。因此,“表面上”,小说表现的是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因此,可以概括为:《百合花》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1958年以《百合花》而踏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了解作者《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百合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说这是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是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并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写作背景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题)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包括序幕、尾声。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文体知识拍摄电影《百合花》环节一: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安排电影情节?学习任务一:梳理小说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部分(1-23):开端
通讯员带路,送“我”去包扎所(带路)第二部分(24-43):发展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借被)
第三部分(44-57):高潮通讯员牺牲,新媳妇献出新被子(牺牲/献被)第四部分(58-59):结局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盖被)环节二:你会安排几个主演?主演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有点什么样的人物特征?学习任务二:从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去梳理总结主要人物的形象。主角1:小通讯员小通讯员有着质朴憨厚的外表,具有那个年代人们的羞涩、淳朴,他接触女性时不敢说话、不会说话,但是却很关心同志,会分给“我”馒头,即使大战在即,他也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将花插在步枪筒里。在战争发生的时候,为了保护其他同志,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仆到手榴弹上,是一个舍己为人的英雄。主角2:新媳妇新媳妇长得很漂亮,爱笑,也很羞涩,不好意思给受伤男性擦身体,带着普通农家妇女的善良和淳朴。在理解了战争的意义之后,又愿意把自己的新婚嫁妆(百合花被)借给解放军,当她知道小通讯员为了救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时候,对小通讯员升起了崇高的敬意,并且变得果断,坚决,体现了她对解放军的崇敬。思考:“我”是主角吗?“我”对通讯员有怎样的情感变化?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拼命忍住笑→越加亲热起来→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想起我那个小同乡→强忍着眼泪。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小说采用“我”这个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①“我”是故事的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展开情节:围绕“我”与小通讯员、新媳妇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②“我”是故事的见证者,是旁观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③“我”从女性视角出发叙事,观察细致,使故事更温情,人物更生动。④“我”是理解文中形象的关键。“我”巧妙的融进故事之中,对小通讯员的生气、感兴趣、“爱上”、思念、悲痛等情感转变,将小通讯员等人的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来。小说阅读指导一: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的作用
①是故事的叙述者,增加真实性。②是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③小说由“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④小说人物是“我”眼中的人物,通过细致观察,有助于人物形象塑造。配角乡干部:“我们刚到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他眼睛熬得通红,用一片硬拍纸插在额前的破毡帽下,低低地遮在眼睛前面挡光。他一肩背枪,一肩挂了一杆秤;左手挎了一篮鸡蛋,右手提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的走来。他一边放东西,一边对我们又抱歉又诉苦,一边还喘息地喝着水,同时还从怀里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细节——外貌、动作:乡干部工作辛苦、生活艰苦、工作繁忙小说阅读指导二:抓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辞海》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绘。
小说中人物细节描写的常见类型:肖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小说中细节描写的常见作用:表现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凸显环境特征深化小说主题环节三:电影上映的标签是什么?战争?爱情?文艺?……?印象中的战争题材电影:宏大的战斗场面较少的环境描写重点刻画英雄的伟大事迹及牺牲《百合花》: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景,而是写家乡、写月色、写路上清新的环境;刻画的人物只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人物。环节四:电影除了表现人物,还可以拍摄什么画面内容?(一)《百合花》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残酷的战争之前,“我”看到这样的景象,说明了“我”此时的心情,同时衬托出了“我”的临危不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百合花》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重要作用。夜间作战要求黑暗,但是此时月亮却十分明亮,导致战斗更加激烈,我方付出的代价会更大,通讯员就是在这种激烈的战斗中牺牲的。小说阅读指导三: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自身作用)
交代时空特点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等
人物
情节主题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愿退婚协议书
- 确定离婚协议书
- 承包垂钓园合同协议书
- 部分退股协议书
- 资质代管协议书
- 围墙门安装团队协议书
- 聘用园长协议书
- 沈阳中专订单班协议书
- 砑发技术协议书
- 股份交换协议书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印刷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 2026年版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新职教高考)普高生专用升高职大专《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卷(第5套)
- 格力年终总结报告
- 中心城区供热更新改造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
- 宁夏新希望贺兰山牧业有限公司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养殖场安全教育培训
- 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和急救
- 教师交通安全法规
- 2025-2030年中国蛭石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江苏省淮安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