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八年级历史集体备课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掌握19八年级历史集体备课2.
八年级历史集体备课3.
掌握林则徐虎门硝烟、鸦片战争的过程及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4.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而激发其爱国热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重点:1.
林则徐虎门硝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硝烟)。2.
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和清朝统治者的无能。2.
掌握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事实,理解中国主权的进一步丧失;掌握农民起义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事实。3.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领会能力。德育目标1.
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2.
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2.
列强侵华罪行。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第三课收复新疆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新疆面临的危机;掌握阿古柏入侵新疆和压迫新疆人民;掌握左宗棠收复新疆;掌握中俄《伊犁条约》的内容;掌握新疆设立行省。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2.
通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历史的了解,认识左宗棠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历史功臣。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学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1.
掌握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2.
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德育目标1.
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2.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的嚣张气焰。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2.《马关条约》的影响。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重点掌握廊坊大捷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德育目标:中华民族有着坚定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力量。教学重点: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辛丑条约》。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
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结果;对洋务运动作出正确评价。2.
通过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逐步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运动的序幕;掌握康有为、梁启超等对维新变法的宣传,包括创办的报纸、成立的团体等;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掌握戊戌六君子。2.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戊戌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1.
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2.
百日维新。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八年级历史上册1—7课作业布置第一次作业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北京条约》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A压制禁烟运动B由西方统治东方C合法销售鸦片D打开中国市场3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A清王朝政治腐败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C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D清朝闭关锁国二、问答题1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哪个?其走私的原因是什么?2鸦片输入的危害是什么?3当代青少年对毒品应持什么态度?第二次作业选择题1西方侵列者焚毁圆明园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B甲午战争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中法战争中2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3太平天国的都城即今天的A.天京B北京C南京D西安二、问答题1.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第三次作业选择题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A镇海之战B黄海之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之战2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特权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3.《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的中国领土是A香港B澳门C广州D台湾二、问答题1.写出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的地点与时间。2义和团运动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3义和团运动是什么性质的战争?第四次作业选择题1洋务运动的中央代表是A左宗棠B曾国藩C奕D李鸿章2.哪次战争后,清朝内部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之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二、材料题“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请回答:这是谁在什么事件后发出的感慨?他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材料中说的“办了一辈子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运动?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重点与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是成功的,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的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革命又是失败的。第九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该重点掌握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孔子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本课重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难点:是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的意义的理解作业:学习指导练习:1,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檀香山B武昌C日本东京D南京2,
创立《新青年》杂志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3,
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取消“二十一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十一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注意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第十二课南昌起义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命军队的开始本课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水起义。教材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引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本课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本课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重点,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本课难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及意义重点与难点:西安事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西安事变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作业:学习指导练习1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A张作霖B袁世凯C孙传芳D吴佩孚2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湘赣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3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遵义会议D长征的胜利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摒弃前嫌,再度携手,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认识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难点:卢沟桥事变为什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16课血肉筑长城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认识到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流血牺牲,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第七次作业:台儿庄大捷后,中国军队的司令官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永恒纪念,载入史册。此人应是
A.朱德
B.彭德怀
C.蒋介石
D.李宗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知《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四幅插图,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重庆谈判”;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难点: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第八次作业:公元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最近出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1)60年前两党领导人的握手是在什么时间、地点?那次握手取得了什么成果?此后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
变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1945年8──10月,重庆,《双十协定》,由“和谈”到“内战”台湾与大陆分离。(2)面对今天的台海形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早日实现台湾与大陆的“三通”;最终的和平统一。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用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它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殊国情。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两次工业革命和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火车、轮船、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重代价;火车轮船的传入,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我国的科技发明在古代领先于世界,到了近代却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制约和农业文明模式的局限性。工业文明的传入,在改造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造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这个历史趋势说明了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着、进步着的,我们必须自觉地与时俱进;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功不可没。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九次作业: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2.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3.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影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
B.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轮船只出现于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D.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1912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显著发展;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刺激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积极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各国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地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教学目标:了解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魏源、严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苗木种植基地土地流转与租赁合同
- 2025年高端酒店集团品牌合作资金引进居间协议3篇
- 2025年度投资融资经纪代理委托合同规范范本3篇
- 上海二手房交易细节须知协议指南(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古典园林罗马柱安装服务协议3篇
- 专利申请处理专项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保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租赁买卖合同3篇
- 临时工聘用合同书2024学校专用版一
- 2025年全自动燃气加热熨平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使用手册
- 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核查员) 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撂荒地整改协议书范本
- 诊所负责人免责合同范本
- 2024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会阴切开伤口裂开的护理查房
- 实验报告·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 电气设备建筑安装施工图集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