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详解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优选第二十三章柠檬酸循环当前第2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有氧分解乳酸酵解胞液线粒体内线粒体膜当前第3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1)、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丙酮酸脱氢酶、硫辛酰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硫胺素、CoA、NAD+、硫辛酰氨、FAD、Mg2+一、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准备阶段:形成乙酰-CoA

丙酮酸脱氢酶系NAD++HSCoANADH+H++CO2*当前第4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2、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的反应步骤

当前第5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焦磷酸硫胺素(TPP)在丙酮酸脱羧中的作用C-H+C-CH3-C-COOHOHCO2丙酮酸当前第6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硫辛酸的氢载体作用和酰基载体作用

氧化型硫辛酰氨SSCCC(CH2)4COO-SHSCCC(CH2)4COO-乙酰二氢硫辛酰氨+2H-2H二氢硫辛酰氨HSHSCCC(CH2)4COO-当前第7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结构的讨论

12个丙酮酸脱氢酶二聚体(PDH,E1,黄色)构成立方体,8个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三聚体(TA,E2,粉色)构成另一个立方体,6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二聚体(DLD,E3,蓝色)与上述两个立方体相互嵌合,构成一个由60个亚基组成的复杂的复合体。当前第8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控

E1被磷酸化活力降低,脱磷酸活力增高,乙酰-CoA竞争性抑制E2,NADH竞争性抑制E3。

亚砷酸盐及有机砷化合物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是使还原型硫辛酰胺形成无催化能力的砷化物。同样的机制还可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活力降低当前第9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

OCH3-C-SCoACoASHNADH+CO2FADH2H2ONADH+CO2NADHGTP二、柠檬酸循环概貌

草酰乙酸再生阶段柠檬酸的生成阶段氧化脱羧阶段柠檬酸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酮戊二酸琥珀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NAD+NAD+FADNAD+当前第10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三、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一)草酰乙酸(oxaloacetate)与乙酰-CoA缩合(condense)形成柠檬酸

反应不可逆.柠檬酸合酶为二聚体,图中所示为亚基的结构。草酰乙酸为黄色,CoA为红色。ATP,NADH,琥珀酰-CoA,酯酰-CoA抑制该酶的活性。当前第11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二)柠檬酸异构化形成异柠檬酸

乌头酸酶为二聚体,图中所示为活性部位的结构。铁硫串为红色,半胱氨酸为黄色,异柠檬酸为白色。当前第12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总结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H2O草酰乙酸

OCH3-C-SCoACoASHH2O柠檬酸合成酶顺乌头酸酶当前第13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三)异柠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为四聚体(α2βγ),图中所示的活性部位。异柠檬酸为绿色,NADP+为金色,Ca2+为红色。ADP,NAD是该酶的别构激活剂,ATP,NADH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当前第14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四)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琥珀酰-CoA该酶的结构,催化及调控机制与丙酮酸脱氢酶相似。(五)琥珀酰-CoA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琥珀酰-CoA合成酶为αβ二聚体,反应的G大约为0,反应可逆。当前第15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总结TCA第二阶段:氧化脱羧CO2GDP+PiGTPNAD+NADH+H+NAD+NADH+H+CoASH异柠檬酸脱氢酶CO2-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硫激酶当前第16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六)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

琥珀酸脱氢酶为αβ二聚体,活性部位有铁硫串。琥珀酸脱氢的抑制剂当前第17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七)延胡索酸水合形成L-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为四聚体,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机制。反应的G大约为0,反应可逆。当前第18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八)L-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苹果酸脱氢酶为二聚体,反应的G大约为0,反应可逆。L-苹果酸脱氢酶的结构苹果酸为红色,NAD+为蓝色。当前第19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总结TCA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

FADFADH2H2ONAD+NADH+H+草酰乙酸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当前第20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四、三羧酸循环的总结①循环反应在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②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0分子ATP。③循环的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

当前第21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④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⑤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⑥循环中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分子GTP。⑦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当前第22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8)三羧循环的生物学意义是有机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糖、脂、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和转化的中心枢纽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

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的途径当前第23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22点(9)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柠檬酸循环有4个脱氢步骤,其中3对电子经NADH传递给氧,每对电子产生2.5个ATP,一对电子经FADH2传递给氧,产生1.5个ATP,柠檬酸循环本身产生1个ATP,每次循环产生7.5+1.5+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