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0篇_第1页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0篇_第2页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0篇_第3页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0篇_第4页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范文10篇

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熟悉,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熟悉、分析与讨论;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奇故事等等;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讨论,探究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讨论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化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预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任凭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依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讨论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讨论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公平地;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依据时间支配,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并预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预备工作

考察动身前,首先要组织同学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同学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其次是经费预备,依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状况、吃住状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同学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以35人为一组),指定组长负责;同时,组织一个由23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船)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支配,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选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平安及纪律训练,强调各项规定与留意事项,敬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详细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二是深化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的确做到详细、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精确     ;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套)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详细任务;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第一组(5人):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帮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帮助测量服饰;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其次组5人:负责衣服类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上衣、裙、裤等),帮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帮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第三组(5人):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帮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帮助测量;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四组(4人):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帮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五组(4人):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图案)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帮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在考察的过程中,可依据详细状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状况下,应注意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同时,也要留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老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同学学习、熟悉和把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协作、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长。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讨论,是学习前人的实践阅历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熟悉;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化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乐观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猎取新的服饰学问,以开心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敏捷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讨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讨论,从而猎取讨论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意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支配实践和敏捷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敏捷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学,则以的确了解和把握采风所猎取的新学问和讨论方法为目的,在老师的统筹支配下,敏捷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敏捷多样,师生相互协作、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才智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同学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别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把握学习和讨论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学问的学习和讨论。另一方面,也将促进老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珍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老师对民族文化讨论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乐观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讨论与运用,探究新的采风方法而供应实践基础。

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讨论。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1)衣服类:有上衣、裙(裤)、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2)银饰类: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有蜡染、刺绣、织造等。(4)装饰图案类: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非常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PS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别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便利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讨论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民族史料: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进展简况。(1)服饰的进展变化。(2)服饰现状。(3)民族的神话传奇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总结是每次课程后必不行少的环节,是每位师生在该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心得,有了总结,才能检测到每位同学在课程中都学到什么,了解到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因此采风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以撰写考察报告为总结形式。考察报告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综述:(1)时间、地点及采风的目的与任务;(2)采风过程中的内容与特色;(3)采风后的感想与体会;(4)考察报告,是针对采风过程中专业实施的文字表述,避开游记式的叙述形式;文章要求重点突出、文句通畅、专业讨论性强;字数一般以2000至3000字为宜。民族服饰艺术元素的收集与讨论运用,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课题,也是传承和进展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在深化的调查实践、分析和讨论中,才能真正领悟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精髓,才能较好地发掘传统民族服饰优秀的艺术元素,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进行创新和进展。

本文是笔者“华夏创世之谜”的系列之三。前两篇刊于《贵州文史丛刊》,题目是《千古文明开涿鹿》和《蚩尤和良渚文化》。本篇就良渚玉文化的神奇性试作破解,目的在于呈现蚩尤族所开创的玉文化对华夏创世的不朽功绩,并揭示良渚玉文化为商周汲取并与红山玉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汉文化的主流;同时被其后裔苗族直接传承,世代不绝。

一方巧美石敲开古国门

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最大变化,当是社会的变革。由于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二者相互依存,又互为因果。手工业的发达不仅为制玉业,也为农业供应改进了的技术力气,农业的丰收又给手工业以生活保障。按《文明史》的考察,这时的“手工业技术已特别发达”,而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从余杭出土的大量玉器及其工艺的精湛来看,得有专业的玉工,才能做到。手工业已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以及玉工的专业制作,也就不行能再兼顾农业,而与之分别了。

按摩尔根之说,文明时代“以文字的创造和使用为始点”,恩格斯认同此说,觉得不够,又加了一句:“随着劳动分工与生产领域扩大,消失真正工业与艺术的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良渚玉文化时代,虽然还没有创造和使用文字,但已消失劳动分工,生产领域正在扩大,又有了无愧于艺术品称号的玉器,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所必需具备的因素。正由于有了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说,良渚玉文化时代的消失,将社会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即如《文明史》在“良渚文化”一节的结语中所说:“良渚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已接近文明社会的门槛。”

《文明史》在说这番话的时候(20世纪90年月),良渚古城遗址还深藏地下。待到进入21世纪,良渚古城惊现于世之时(2024年6月),蚩尤族人就不仅“接近文明社会的门槛”,甚而举步跨入“文明社会”的大门了。前面已经提到,“良渚古城”的重现,见证“良渚古国”的存在,而国家的消失,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有国家必定要有城市。“良渚古城”,亦即“良渚古国”的国都。这个“国都”位于浙江余杭县境以莫角山为中心的三角地带。这一地带上的玉器最集中,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制作最精致,蕴含最丰富。可以说,“良渚古城”是用玉镶嵌起来的。这座玉镶城,也无愧于“精致绝伦”的称誉。

拥有如此“精致绝伦”之玉的国,岂不就是“美玉之国”了么?这样一个以玉称奇之国,华夏大地,首屈一指,地球上也找不出其次个。

近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一件玉璧,璧面琢有两个疑似文字的符号,尚未成形。蚩尤族由于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记述,始终沿用汉字。汉字创造之初,曾将“玉”字写作“王”,甲骨文作《说文》释“王”之义曰:“王者,天下所归往也”。并引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王”又与“玉”同。《周礼·天官·九嫔》“赞玉”汉郑玄注:“故书玉为王,杜子春读为玉。”可见古时人们是王、玉不分的。能将天、地、人参通者就是王。即“天下所归往”之人。蚩尤为九黎之君,当然就是其族所归往的王,亦即良渚国的国王。

蚩尤族统领之国,拥有如此精致绝伦的宝玉,可见这位国王又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王与玉已经融为一体了。而国家的消失,乃是文明时代的重要因素。这无异于说,良渚国的文明大门,是蚩尤族人用一方美石敲开的。

王者之器国之珍宝

琮王和钺王,不仅是其造型和纹饰的“精致绝伦”,更重要的是其在良渚国中的王者地位。这两件玉王同时出土于1号墓中,可见这位墓仆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同时又在11号墓中,发觉了一起集中堆放的玉璧、龙首圆盘形玉饰、玉鱼等特别玉器。5号墓还发觉,后复原为由冠饰、钺身、端式组合,及木质柄部镶嵌玉粒的重器,即一件完整的玉钺。而这三座墓都集中在反山墓群里。

北桥遗址群编号⑴瑶山,不仅出土大量玉器,还发觉祭坛遗址,在山丘上用堆土筑成,共三重。整个祭坛边壁整齐,转角方正,布局规范,系细心设计仔细施工建成的。祭坛范围还发觉12座墓,看起来像是由墓葬与祭坛合一的特别建筑。

又在反山东南四周的莫角山,发觉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墩,系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认为是良渚时期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的中心遗址。

《考察报告》结语说:“反山墓地的科学发觉,为讨论良渚文化社会性质,供应了最重要的宝贵资料。

这份《考察报告》所记的内容,止于1993年(1995年由《东南文化》第2期刊载)。至2024年,浙江又传来惊人的消息,考古工复在余杭县瓶窑镇发觉了古城遗址,位置正好在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地区,面积达290万平方米。为迄今华夏发觉的最大古城(见《贵阳晚报》2024年12月1日《今日视点》版“中华第一古城”惊现浙江良渚)

在余杭遗址分布的文化区域,东以最初发觉的良渚文化遗址,西以莫角山和反山遗址,北以瑶山遗址各为一点,用直线连接,正好成一三角形,而今的宁杭大路即其底边。也就是说,余杭地区的良渚文化分布在今宁杭大路以北的三角地带。古城在西端,祭坛在最北的三角顶上。这里就是从前蚩尤部落联盟的统治中心。《考察报告》在结语中,引苏秉琦的话说中国文明史的进展经受了“古国——方国——帝国”的话,并将“浙江余杭发觉的良渚方国的礼仪建筑和祭坛墓地”与“红山古国的坛庙冢”相比拟,认为都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实物见证。

余杭地区所出土的玉器,仅是良渚文化区即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局部。良渚文化号称“三大板块”,即太湖地区文化、宁绍地区文化及宁镇地区文化,而良渚(余杭)文化在太湖地区文化中所占的面积就这么个小三角。但因其是后期进展起来的,文化程度最发达,先期消失的文化遗址中所发觉的玉器数量不多,却是源头,与余杭玉文化形成一个承先启后的玉文化系统,而余杭玉文化则是统领全局的纲。而以余杭玉文化为纲的良渚玉文化系统,正好与其统治中心,即“国都”相适应。

作为良渚国见证的实物,比比皆是。而首当其冲的,应为玉琮王和玉钺王。除了反山5号墓出土一件,琮王与钺王,瑶山大墓群又出土与之近似的一件。旁边还有祭坛,被认定为男觋女巫专用墓地。在良渚玉器的30多个品种中,最具代表性,堪称典型器。从1号墓陪葬的玉器既有琮王又有钺王来推断,其墓仆人当是其国的王者。

反山墓群10号墓随葬的是玉璜、龙首圆牌形玉饰、玉鱼等特别玉器;11号墓发觉集中堆放的玉璧。按考古界称良渚玉文化的琮和钺,都具有权威性,而琮王和钺王,当是最高的权威。可见拥有“二王”的1号墓在反山墓群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次是拥有一件玉钺的5号墓,以及10号墓和11号墓。正如《考察报告》所说,其墓群“排列布局规整有序,有肯定的总体格局”。

琮王纹饰图案为“神面纹”,即“神徽”。按《说文》对“灵”的释义:“灵,巫以玉事神”。也就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王,亦充当巫师,巫以玉事神。亦即对自然的崇拜。将自然界的鸟和兽的形象,及人的形象,幻化为神,而供奉之。

而作为一族和一国的最高统帅,其权力就是统筹全族和全国的生产生活,对外交往,一旦发生战斗,即为最高统帅指挥作战。这时的“神面纹”,其形象也就成为“族徽”了。

至于钺王,其上琢的是简化兽面纹。《古玉之美》经过对良渚玉钺的考察,认为:“整个钺身加工精致,无使用痕迹,表明玉钺在当时是一种仪仗器。

仪仗器,虽与“神徽”、“族徽”不尽相同,但亦关系一国的威仪,非同一般。与琮王一样,都应尊其为王者之器,国之珍宝。

这位王者是谁?不就是1号墓的墓仆人么?这位王者,在这座具有总体格局的国都里,既是国王又是巫师,集政权和神权于一身,率领全族在长江下游广阔地区,创建了声振寰宇的良渚文化。

1号墓仆人作为良渚国的国王,既已寿终正寝,怎么蚩尤还在活着?原来说蚩尤为族称而非人名,在这里得到了证明。一位国王逝世了,又有继承者,其接替的国王亦为九黎族人,其君仍称蚩尤。已逝的国王因无文字记载,只留下一个考古文化符号:“1号墓主”。而九黎之君仍称蚩尤。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良渚文化1号墓主已长眠九泉,可是,并不由于他的寿终正寝,而使其所创建的文化从今断裂。

《文明史》在对良渚文化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后,有一段结语说:“具有深厚神奇颜色的兽面纹形象以及各种玉制礼器如琮、璧等,很可能为以后的商、周文化所汲取,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

可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帝始祖——殷商文字——周的礼制——秦的统一——汉的兴盛。这是贯穿在中华文明史,亦即汉文化史上的一条主线,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正宗。历史留给国人的记忆,都是客观存在,毋庸置疑,但有缺环。而今良渚文化的发觉,并已为商、周所汲取,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物品,那缺环就给补上了。

《文明史》所说为商、周汲取的文化因素,主要指的是“礼器”,其中有玉制的琮、璧等。而琮和璧,乃是良渚玉文化中的典型器。商、周属于青铜时代,以铜器为其文化的重要标志。但亦有玉器。其器型也有琮和璧;周代不仅有玉琮和玉璧,甚且将琮和璧作为礼仪的重器。

良渚玉琮的典型器为方柱圆孔形,玉璧的典型器为块状圆形圆孔,商、周常见的玉琮和玉璧,其造型,与良渚玉器的琮和璧,是全都的;在用途上,商、周和良渚时期也都是用作礼器。而在时间上,良渚先出,当是源;商周继后,应为流。可见二者之间,有着承先启后的渊源关系。没有良渚玉文化开创在先,也就没有商周的后继传承。

文化的汲取和传承,并非原样照搬,而是依据自身的熟悉和需要。蚩尤族是重琮轻璧的,到了商、周却反过来,重璧,并将其与琮并列而且排在首位。《周礼·春官·大宗伯》规定:“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说文》对玉的释义为:“石之美者,有玉德”。孔老夫子又言道:“君子以玉比于德”,复将玉提升到最高的精神境界,而成为国人的道德规范,商周将良渚玉文化的汲取,遂纳入华夏并与红山文化融汇成汉文化的巨流,并形成制度,世代传承。

王既不再铸金铸银

商周对良渚文化的传承,是为分流,即融入汉文化的一支。蚩尤虽然败在黄帝的手下,但其雄风犹存。

蚩尤后裔苗族,虽经尧、舜、禹等历代王朝多次征讨,而流落西南(以下以清水江流域为例),成为弱势族体,仍不甘示弱,复振作精神,重新安居立业。由于元气大伤,王既不再,只能铸金铸银。王,一字双关。既指九黎之君,又为玉之古称。蚩尤又已作古,仙化归天(大自然)。清水江流域杉林掩盖,已无玉可寻。《苗族古歌》口传族史,有“运金运银”一章,说的是苗族祖先将如蛋的天和地撑开以后,还不稳固,又用金子和银子铸造12根金柱和银柱,将天支撑坚固。又用金子铸造金太阳,用银子铸造银月亮,于是白天有太阳照耀,夜晚有月亮放光。人类才过上安详的生活。

苗族口传史,是经过洪水泛滥、逃难来到黔中大地以后,回忆古时候,并将现实与往古相比照而重现的印象。古与今交叉杂糅,往古的记忆比较模糊,而现实则清楚如镜,给人们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考古工作报告称,良渚古玉使用的透闪石是就地取材。《苗族古歌》在回忆“运金运银”的时候,是从东方将金和银运到西方来的。东方即苗族原先的想象,西方是现今的新居。说明新居的黔中不产金和银。而祖先蚩尤在东方创世时,并未消失金和银,只有石和玉。或者经受“夏禹宇宙期”的大难和“涿鹿大战”的打击,其后裔的记忆里已经忘却了祖先蚩尤曾经制造过石器和玉器,或者把金和银当成了石和玉,而将其留在口传的古歌里了。

不管怎么说,苗族来到黔中以后,确乎铸金铸银,亦如蚩尤之在长江磨石琢玉,或者说,用金和银取代了石和玉。按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由石器而铜器而铁器,也是顺乎时代潮流的。从中不难发觉其与良渚文化不无承续关系。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手工业工具和玉器,其后裔苗族在清水江流域运用娴熟的手工业铸造农耕工具和银器。两地之所作,虽然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生活之所需,只是其所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罢了。而苗族所造之器,既可在良渚文化中找到其对应的痕迹,又有所进展和超越。

清水江一带,苗族铁匠炉火焰常青,其所打造的斧头、柴刀之类的工具,不仅在器型上与良渚文化的石斧、石刀相仿,而且更加锐利。这难免没有巧合的成分。但作为蚩尤后裔之作,称其为异地的传承和进展,则非言过其实。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清咸同年间,朝廷用兵强化苗疆(清水江流域苗族聚居区)的时候,苗族不甘屈从,于是拿起自制的斧头、镰刀,以及撵山的火药枪奋起抵抗,与清军厮杀,再现蚩尤当年在涿鹿大战中的“兵主”、“战神”雄风,恍若蚩尤再世。

苗族还有一件宝,就是铜鼓。传奇是由釜演化而来的。先是在征战中作为激励苗军奋勇拼搏的鼓点,平常又成为乐器,并与芦笙协作,给祭祀和消遣助兴。

至于银器,与良渚文化的玉器相比对,那就如同同一母系脱胎出来的异质(材)作品。

据杨正文著《苗族服饰》(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的考察,“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特殊是女盛装,银饰成为必不行少的配件。苗族银饰不论从品种数量、造型风格,还是制作工艺上讲,在中国服饰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并以黔东南“革一式”为例,举其要者为:头部装饰有簪子、银角、银冠、耳坠、耳环,胸部银饰有麻花项圈(扭丝项圈)2只,戒指项圈1只,压丝项圈(浅泡)1只,扁平雕龙银围披(勋泡)1只,银链1条,雕花压领1个;衣饰银片60片;手部银饰有六方手镯、竹节手镯、扁手镯、四方戒指、空心戒指、空心雕花手镯、马鞍(形)戒指等,全身银饰重达300余两。而“施洞式”银饰,全套总计竟达30件。这与良渚文化玉器30多个品种相比,也不相上下。

假如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大多是男子所佩戴,那么,黔中苗族服饰几乎皆为女子所享有,故而在造型上各有特色。但苗族妇女所戴的银冠,其造型与良渚文化象征权威的琮王神面纹却特别地相像。琮王神人所戴的羽冠,按《古玉之美》的描绘称:“羽冠由22组作放射状的羽翎组成”,而清水江苗姑们戴的银冠,也是羽状放射纹装饰,只是苗族用的是18条银片组成。如此巧合,莫非是偶然的么?两相对应,其在艺术上岂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二者的功能各有不同罢了。良渚文化琮王为其族的礼器,由部落联盟首领拥有,苗族银冠则为女子们的盛装饰品。而羽翎都是以鸟羽为其摹本,始祖蚩尤创立于先,苗族传承在后,说明其后裔并未遗忘其始祖蚩尤是崇拜鸟的氏族。

假如可以说银饰是良渚玉的异质作品,那么,服装好像也应有其源头。良渚遗址发觉丝织品和麻织品,却不见服装遗物,可能坟墓埋藏的时间久远,已经朽毁无存。但可以确定的是,蚩尤族人在良渚文化时代,是穿着丝或麻制作的服装的。只是不知其样式罢了。或许在苗族的服装上留下了些许当年蚩尤族穿着的影子,以其微妙而不为人所察见。但从苗族服装所绣的纹饰,可以找到与良渚文化玉形相类比的图案。如苗族挑花图案上的鱼纹,而良渚玉器中有一件玉鱼,前者是绣在布上的,后者是玉琢成的,尽管其载体有所不同,纹饰繁简各异,但二者都是以鱼为摹本的仿生作品。仅从仿生这一点来说,也是蚩尤首创于先,苗族追随于后。玉鱼造型简朴,略显古风;而苗族挑花,则以精细巧作胜出。

良渚文化时代,蚩尤族以玉事神,而清水江无玉可用,苗族祭祖以牛为牺牲,俗称“吃牯脏”。每13年轮回一次,极为神圣庄重。也有以鱼为牺牲的,为求多子多孙,人丁兴盛。但因杀牛耗费太大,有的地方改为“芦笙会”,每年一次,于春季进行。无论杀牛祭祖,抑或芦笙会,其仪式,都要以“笙歌鼓舞”助兴。而芦笙会,则以吹笙踩鼓为主题。男的吹笙,女的伴舞。伴舞之女,身着盛装,是芦笙塘中最为刺眼的星星。

一场芦笙会,汇合一个族支的族人于一塘。每一家的成年妇女,都要将自己全部好的服装和银饰佩戴于身,一个个跟随芦笙手,踩着鼓声的点子慢步起舞。银光闪耀,花团锦簇,响铃叮当,如同天女下凡。由于族支不同,起落的时间有异,整个清水江流域春风荡漾之时,此伏彼起,随处都是笙歌鼓舞,一派闹春的气象,红红火火。

蚩尤以玉事神的仪式,未见诸文字记载,不知其详,但从苗族的芦笙会,或可品出一点味来。尽管先王已经作古,其文化之脉有苗族后裔传承,是不会泯灭的。

发刊辞

新中国60年高等训练改革和进展的成就和阅历

论60年美育理论进展与美学之维演进的关系

从“感觉”到“感动”——重构现代美育学的一点思索

美育何以可能——论艺术与审美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重评鲍姆嘉滕的“感性训练”思想

朱光潜论美育

儒家“六艺”再讨论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

“诗乐”训练的理念与其传统

论席勒戏剧“古为今用”的美育实践

中华民族母语音乐训练中的审美观念

没有真正的艺术与艺术训练,谈何“创意”?

美术文献与美术训练

训练规划纲要视阈下的高校艺术训练

音乐审美训练与同学才智的培育——从课堂教学的角度

浙江省一般高校高校生日常音乐倾听的审美取向与文化寓指

中日美术训练的比较——以日本武藏野美术高校的教学模式为例

校内戏剧:修正应试训练弊端的诸种可能性

中国古代音乐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子夏论乐”新考

浙江省首次现代音乐会

我国新时期美育建设的重要成果与共识

景观美育论

论孔子的服饰观及其社会训练意义

庄子之“忘”的审美救赎思想阐释

傅雷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抱负——从傅雷与黄宾虹交往的角度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美学教学探析

美学教学对提升高校生审美力量的实效性分析

现代传播媒介与音乐训练

他山之石:欧洲现代艺术设计训练考察讨论

德国艺术设计学科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实例分析

略论优秀影视作品对高校生民族精神训练的作用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供应的视觉涵义

从指示到征兆:文学文本意义的结构及其解读

交融与碰撞:隐喻、修辞、符号理论对音乐叙事理论的启发

“意境”论的历史规律建构——由赵树功、詹福瑞的《论寄》说起

林语堂英译《笔法记》评注与修订

唱说摊簧中的“大陆板”

论作曲家声乐创作中对规律重音的音乐处理

《生态美学导论》简介

论美育功能的多层次性

建立美育视野下的比较艺术学

论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基础

钱穆的音乐情缘及其音乐美育实践

哈佛通识训练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哈佛通识训练(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新读图时代”为什么还要读“诗书”?

学校课程的心情、情感、美感维度:一种科学与人文训练整合的机制

科学史的专业化讨论与科学史训练的应用——基础训练引入科学史的目标与“少儿不宜”问题

书法景观公众知觉与书法美育及文化传承

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学习策略把握与特点

心观与聚合思维——科学与人文制造性思维的共同基础

《易经》:TVS科学思维与审美思维的经典模式

高校校内文化景观的价值功能及规划设计原则

论电视系列动画的故事模式

从神圣到世俗——西方服装的社会史

茶馆叙事中的“现代性”考察——以李劫人、沙汀的小说艺术为对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创图画书出版状况探析

从邹向平室内乐《鱼凫祭》看核心主题整体掌握技术

求是务实开拓进取——2024“艺术学学科进展新向度暨对策讨论”高端国际论坛综述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连续中始终中断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奇、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同学艺术视野,增加同学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训练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同学走出校门,深化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育必不行少的艺术实践训练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育同学全面的学问结构与实践力量不行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同学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熟悉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进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进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宝贵民族文化财宝,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同学,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把握了音乐学科基础学问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同学深化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颜色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会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同学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同学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同学完整的专业学问结构所必不行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同学终身的精神财宝。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育同学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进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商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殊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肯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方案,让同学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同学进行相关学问的培训,使同学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力量、拍摄记录力量、信息收集力量。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预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化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需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围着人类生存与进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狠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剧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吵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月,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制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连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保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状况,把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保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状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剧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看力量,细致仔细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困难深化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仔细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剧烈的人文因素与深厚的文化颜色,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省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同学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同学喜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究民间音乐的热忱。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凝视线与爱好是不一样的,要满意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敏捷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方案,达到深化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现

经过田野采风,同学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讨论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根据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大事产生的年月、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进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依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月、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精确     。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牢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宝贵的保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殊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留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宝贵的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