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观后感-从欧文转型看“实干兴邦”_第1页
《正道沧桑》观后感-从欧文转型看“实干兴邦”_第2页
《正道沧桑》观后感-从欧文转型看“实干兴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道沧桑》观后感—从欧文转型看“实干兴邦”观《孤岛漂浮》篇有感

“实干”才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宝的源泉。物质财宝是人类安家立命、生存进展的根底条件,也是家庭幸福、百业兴盛、人民富有、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天上不会掉馅儿饼”,通过“实干”制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宝,增加社会的物质实力,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盛兴旺、民族独立自强的根本大道。

这是令人无比感念,同时又心生无限敬意的一幕

1858年,87岁高龄的欧文在英国利物浦召开的全国科学促进代表大会上讲演。不料刚讲了几句,便支持不住,旋即昏迷不醒,经抢救无效于当年11月17日与世长辞。

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持续引发人们对很多现实问题的深层思索。第五集《孤岛漂浮》秉承前几集风格,以简要线条勾画历史,展现了罗伯特欧文为实现抱负王国而千金散尽,最终倒在讲台上的感人历程。

观看这一集,有个疑问始终萦绕于怀:在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中,欧文是最不缺乏“实干精神”的一位,为什么最终还是难免失败的宿命呢?

对《孤岛漂浮》一集反复回味,结合前几集的观感,笔者对罗伯特欧文有了更加全面的熟悉和理解,谜团也渐渐随之解开。

作为全欧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欧文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走出单纯的理论设想,而在行动中对这一设想进展实践性检验。他在美国创立一个新和谐公社,为全世界进入美妙的抱负社会树起一面旗帜,这该是多大的气势啊!

圆满的是,1828年,几乎耗尽欧文全部资产的新和谐公社土崩瓦解,这座仅仅存在了3年的孤岛,在风雨飘摇中漂浮了。

然而,让人提气、给人鼓舞的是,失败并没有动摇欧文的决心和信念。1829年,这位年近六旬的老翁回到英国,在工人中连续宣传自己的主见,并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领导者。

从美国新和谐公社试验者到英国工人运动领导者,欧文胜利实现了自身转型。这一转型令人兴奋。在他逝世后,马克思曾经动情地撰文说:欧文“一经踏上革命的道路,即使遇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吸取新的力气,而且在历史的洪流中漂游得愈久,就变得愈坚决。”

他的胜利转型和最终失败,促使我们对国人眼下热议的“实干兴邦”有一番更具针对性的理解。

能不能实干,考验着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对抱负的忠诚度。英国闻名诗人、艺术家威廉布莱克有句名言:“有欲望而无行动等于把婴儿扼杀在摇篮中。”雄心勃勃的欧文带着4个儿子和一批信徒,登上横跨大西洋的航船,是由于他心中有一个梦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特权均。为了实现这一个梦,他放弃了自己在英国苏格兰中南部一家生活条件好、生产效率高、利润丰厚的榜样企业。

当今中国,当实干家不简单,不仅由于“说”远比“干”省事省心,而且由于实干同样意味着更多牺牲和付出。抱负作为这种牺牲和付出的价值支撑,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深刻认同,情愿为这个抱负去做任何事情,当一个义无反顾的追梦人。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历史阅历启发我们,在实现中国梦这个宏大征程中,绝不能笼而统之地提倡实干,而应当结合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