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特征_第1页
个性心理特征_第2页
个性心理特征_第3页
个性心理特征_第4页
个性心理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以下各节将对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第一节气质一、什么是气质(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部归结为指向性方面的特点。(二)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在某些气质特征方面比异卵双生子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三)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一个活泼好动的青年变成一个沉默寡言、行动拘谨的人。着、冷静、动作缓慢、不灵活。(四)气质无好坏之分二、气质学说理论。主要的气质学说有:(一)四根说这是由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勤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土、水、(二)体液说来,古罗马医生盖仑(C.Galen)提出了“气质”概念,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采用,一直沿用至今。(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兴奋和抑制1、强而不平衡的类型——不可遏止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这是一种易兴奋、不易安静的类型,也称之为兴奋型。2、强而平衡且灵活的类型——活泼型兴奋和抑制都有较大且基本相等的强度,相互之间转化灵活。表现特点是,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3、强而平衡但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易形成,但不容易改造。4、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的类型——弱型的形成都很慢,神经过程的承受能力小,也叫抑制型。巴甫洛夫的四种神经活动类型与四种气质类型有紧密的联系类型的生理基础,气质是高神经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其关系如表所示。表9-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不平衡兴奋型(不可遏止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灵活型多血质强安静型(不灵活型粘液质弱弱型(抑制型)抑郁质三、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指在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有规律的组合些心理特征对人的气质所作的分类。(一)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及指向性方面的动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主要有:(1)感受性。指人对内外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例关系。它是神经系统强度特性的表现。(2)耐受性。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它也是神经系统强度特性的反映。(3)反应的敏捷性。它包括两类特征: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记忆的速度、思考的敏捷程度、注意转移灵活程度度。它是神经系统灵活程度的表现。(4)可塑性。指人随外界事物变化情况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灵活性有关。(5)情绪兴奋性。指对微弱刺激影响以不同速度产生情绪反映的特性,包括情绪兴奋性强弱和情绪外现的强烈程度。它既和神经过程的强度特性有关,也和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有关。(6)向性。指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表现于外部还是内部的特性。表现于外部的称外向性;表现于内部的称为内向性。向性与神经系统强度有关。(二)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人的气质特点千差万别。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上比较常见和流行的介绍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征。1、胆汁质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兴奋而热烈是其主要特色。2、多血质色。3、粘液质4、抑郁质的抑郁的面容,多悉善感,具有内倾性。呆板而羞涩是其主要特色。发展水平和活动的社会价值,但人的行为及行为方式要受气质特征的影响。小栏目9—1看戏迟到的不同表现A.H.达威多娃的研究表明,同是看戏迟到,四种气质类型的人言行表现各不相同。就通过没人注意的侧厅跑到自己座位上。粘液质的人看到不让他进场,就想(摘自韩永昌,1993)四、掌握气质理论的教育价值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是现代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有价值的。(一)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的气质特征(二)针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同一种教育方式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尽(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气质特征,增进心理健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气质是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艾森(四)指导学生的职业选择气质影响个人行为方式,也影响行为活动效果。每一种职业都要求从能提供有益指导。第二节性格一、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达出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一词源出于希腊文Kharakte,意思为“印记把的态度,表明个体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则,就会导致性格分裂,危及身心健康。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有社会制约性(2)气质是从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倾向性来表现个性特征,突出地反映着情绪方面的特征。性格则是从个体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个性特4)气格由现实生活经历与个人实践决定,可塑性较大,虽然相对稳定,但较易改变。三、性格结构(一)性格结构的基本成分性格结构指性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关系。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结构的成分包括下列四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或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彼此制约的。2、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能否判明情况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绪维系时间短、来得快去得快等等。4、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的贫乏,缺乏新颖性;有的想象主动,有的想象被动等等。(二)性格结构的动态分析人的性格并不是上述四个层面的性格特征的机械凑合和简单堆积。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这四种性格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性格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组织性、多面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等特点。1、性格结构的整体性。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协调地组合成人主导性的性格特征,便可推知他其余的性格特征。2、性格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性格特征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结合,从3、性格的可塑性。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既然是在的作用越突出。成年人的性格改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四、性格类型与性格测验(一)性格类型点。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分类观点。1、以个体心理机能为划分标准,可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提出的分类观点。2、以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为划分标准,将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这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最著名的观点,起初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按3、以个体的价值观为划分标准,将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权力6种。这是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来其他类型的某些特征,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4、以个体独立性程度为划分标准,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这种观点源出于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场理论。独立型的人具有坚定的个人信念,5、以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活动向性为划分标准,将性格分为ABCDE五种类型。这种观点是日本学者矢田部达朗等提出来的、目AB型又称平衡型,其特征是情绪和社会适应性较均衡,乐观,与他人关系协调,生活有C型又称平衡型、安定消极型,其特征是情绪稳定,感情内向,反应慢,较孤僻,社会适应性好,但常处于被动状态D型又E型又称反常型、不安定消极型、逃有其他类型的某些特点。(二)性格测验(或测量人的性格方面心理特质的工具。性1、自陈测验法。自陈测验法是一种问卷式的对性格作客观测量的方法。它要求受试者根据列出的系列题目以是非法或选择法方式做出符合自己情况的选择这类测验较常见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简称 MMPI。这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茨韦(R.Hathaway)(J.Mckinley)1943年共同编制的。由于该量表可以同时测量性格MMPI共有566情绪、社会态度、婚姻关系、职业兴趣等。测验时,被试从每题后的“是“否”或“无法MMPI最初是一种测量人格病理倾向的测量工具,现在也用于正常人的人格测量,成为应用很广的客观性人格测验之一。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16162050年代编制的161873个答案,被试从中选择一个答案。此外,还有艾森克个性问卷EPYG性格测验等。2、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是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著名的投射测验有两种:(1)罗夏墨迹测验(简称RI。罗夏墨迹测验是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Rorschach)于1921年创设发表的。该测验包括十张内容不同的墨迹图片,其中,5张是红与黑的。测试时,主试按既定的顺序,逐一出示图2)主题统觉测验TT。主题统觉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莫瑞H.A.Murra)193530张内容不明确的人物图片和1五、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是在一定生物因素基础上,通过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发展起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一)生物因素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不是性格的直接生理基础(二)环境因素性格反映着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环境因素对性格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校、同伴及社会文化等,这些因素对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特别明显和突出。1、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社会对个体性格形成、发展6岁是人的性格形成最主要的艾森伯格研究认为,长子或独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末子更具有优越感。儿童在科瓦列夫研究了家庭角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并责成姐姐照管妹妹,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做她的榜样,这样使姐姐较早形成了独立,主动,善交际,处理问题果断等性格特点,而妹妹则养成被动,缺乏主见,易受暗示的性格特征。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英国思想家欧文说期。学校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格特征。日本心理学家岛真夫曾让教师在小学五年纪学生中挑选出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要他们担任班委。并且给予工作指导。半年后3种类型,各种管教方式与学生性格特征的关系见表9—2劳动、科技等活动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表9—2教师的管教方式和学生的性格特征管教方式学生的性格特征民主的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专制的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叶奕乾等,1993)3、文化与社会风气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社会特定的制度、(三)个体主观因素第三节能力一、什么是能力(一)能力的定义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现的潜在能力,又称之为性向。如人们常说,某人是“可造之材可见,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完成活动最必需的心理特征。(二)智力及其与能力的关系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关于智力和能力的关系问题,历来众“联系”的统一中考察智力和能力的关系。智力与能力的明显区别在于1智力和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其结构各(3)能与不能的问题,与技能相联系(4)智力受先天因素影响大,能力更多地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三)能力与知识技能别又有联系。2、能力与知识技能有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识养有机结合起来。(四)能力结构理论能力结构理论是心理学家对能力的构成要素所作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解释。关于能力的结构究竟是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如何结合?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看法,并因此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能力结构理论。这里仅就几种影响较大的理论作简要介绍。1、二因素论二因素论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运用因素分析法对能力结构进行探1904年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他认为人的能力包括两种因素:普通因素(简称G因素(简称S因素GS因素的共同参与。能力结构中最重要和第一位的因素是普通因素。这一理论简单明确,为智力测验提供了理论依据。2、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这7()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3、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59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是由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心理向度构成的一个立体结5个成分。智力的操作向度,代表中介变量,即智力的加工活56种成分。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识(既产品)吉尔福特认为,上述三个维度包括的因素是紧密联系的,人的智力结构包括了 150(5*5*6)1988180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等研究发现,一般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他将二、能力的种类(一)按适用范围,可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教育能力等。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挥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联系也有例外,其突出的例子就是“白痴学者小栏目9—2白痴学者1937年起曾对一名“白痴学者”进行了六年追踪研究,发现他的188019501012并且能从头到尾地唱出奥赛罗歌剧中的某些段落50!(资料来源:Krech,1980)(二)按创造性成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按功能,可将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持协调的能力。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言语感染力等。(四)按指向,可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三、能力的发展(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能力的发展趋势如下:1、234517—184514岁以前,智力发展一直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上升,随后才减慢速度。2、智力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众多研究表明,智力发展速度有时快有时慢。通常,从341314岁之间呈等速发展,之后改为负加速(即随年龄增加而渐减)发展。心理学家本特纳(R.Pintner)5510岁,发展也很快,并且容易测量,再过5纳(Bruner)10005岁是人的智力发展最为快速的17100%,那么,550%,5—830%20%8—17岁获得的。智力发展有关键期,也有相对稳定性。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3、能力结构中不同成分的发展是不一致的。能力的某些成分发展较早,某些成分发展7(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研究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可为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各尽所能”提供理论依据。一般认为,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类型、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三个方面。1、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同种能力的发展在量上存在着差异。美国心理学家推孟等曾对2904个儿童进行智力测验9(见表9-表9-3智力的分智 商类 别140以上天才120—140上智110—120聪颖90—100中材80—90迟钝70—80近愚50—70低能25—50无能25以下白痴(摘自孙喜林等,1998,P141)全人口中的表现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90—110者称为中等智力,约占总人数的50%130以上者称资赋优异,70以下者称智能不足,它们在全人口中各约占2—3%。在一般人群中,资赋优异和智类儿童为“神童厚4级:极重度20—25以下、重度25—40之间、中度(IQ45—55之间、轻度(IQ在55—70之间。关注智能不足者的教育,这对于个体发展、社会和家庭都有积极意义。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我国汉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充曾说25岁至40岁是个体成才的最佳年龄。他的研究还表明,从事不同学科的人最佳创造的年龄是不同的。(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从上辈继承下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据厄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2、环境因素环境是存在于人的周围,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现实。大多数人的遗传素质相差不大,(小栏目3-2)个体早期经验对能力发展起着重要境刺激可使儿童获得相当的早期经验。这些小栏目9—3营养不良与人的智力已经发现适宜的营养对脑的正常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着重点是作者加上去的)由于胎儿营养的不足不可避免地意味(资料来源:Krech,1980)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则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一对双生姊妹从18个月时35岁接受测验的时候,曾读过专科学校的妹24IQ24IQ分数差异与她们所受学校教育的时间长短不无关系。学校教育可为能力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3、实践活动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指出4、自我效能感和个性品质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能力就难以提高和发展。四、能力测验古代学者孟子有句名言有极大的价值。(一)能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能力测验是心理学家设计来鉴别人的能力高低,测量人的能力方面心理特性的科学工具。能力测验作为一种科学的测量工具,必须准确、可靠、易于使用。一个有效的能力测验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常模常模是对标准化样本施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平均数的参照标准分数。个人接受测验所得的分数叫原始分数,原始分数本身没有任何5035题,仅凭这个数目则无法判断其优劣高低,21题时,才能对其作出判断。2、信度信度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结果(分数)0.8时,测验才是可信的,量表的信度高。信度有多种,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3、效度(分数4、标准化验分数等。一个良好的能力测验,对于这一切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和统一的程序。(二)能力测验简介为一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1、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用标准化测量工具评定个人智力高低。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从测量人的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