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焦作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

2.《书》日:“满招损,谦得益。”这个《书》指的是A.A.《四书》B.《尚书》C.《六书》D.《孔子家书》

3.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府”原指掌管采诗事务的官府,后来就把民间采来的诗以及文人仿做的这类诗统称为“乐府诗”。

B.骈文是散体中有意多用对偶甚至通篇用对偶的一种文体,多为四六字一句,所以又名四六文。

C.词,起于宋朝,原是演唱的歌词,有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分别有苏轼、辛弃疾和晏殊、柳永。

D.杂剧在元朝盛行,著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与杂剧并行的是“散曲”。

4.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

5.《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A.颛臾B.宋国C.鲁国D.齐国

6.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7.“夙兴夜寐”一语出自()

A.《短歌行》B.《诗经·卫风·氓》C.《国殇》D.《蜀相》

8.“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

A.《行路难》B.《虞美人》C.《蜀相》D.《泊秦淮》

10.《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作文章最重要的是()A.A.搜寻材料B.要有创作的灵感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D.选择与安排

11.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A.A.王安石B.欧阳修C.柳宗元D.韩愈

12.与韩愈齐名,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一位中唐作家是()

A.柳宗元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

13.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14.《答司马谏议书》的反驳方法是()A.A.驳论点B.驳论据C.驳论证D.驳前提

15.

9

下列作家中同属文学研究会的是()。

二、填空题(10题)16.______散文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17.李商隐是__________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8.《左传》相传为__所作。

19.诗歌从内容上分,主要有__诗和__诗。

20.众口铄金,____________。(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21.《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__在1932年6月写的一篇鼓励大学生努力奋发的文章。

2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

23.本文选自__________,属__________。

24.《麦琪的礼物》是________(作家名)的________(体裁)杰作。

25.《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_________”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三、判断题(5题)26.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7.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28.《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9.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0.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诗中哪几句使用了对仗?(2分)

32.(一)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33.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你是如何理解“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这句话的?

35.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查看材料

36.阅读《我爱这土地》全诗,然后回答下列各小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从内容、结构上可分成几层?(2分)

六、作文(1题)37.题目:我不再__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自卑、天真、害羞、等待、贪玩、空想、贫穷、想爸爸、赶时髦、拥有宁静、相信眼泪、低人一等、放纵自己……

(2)写成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C

6.B

7.B

8.C

9.C出自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D

11.A

12.A

13.C解析:李清照出身于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士大夫家庭,丈夫赵明诚是金石学家。1127年靖康之变,赵明诚病逝,国破家亡的李清照便漂泊到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孤苦的生活。

14.A

15.A

16.王安石

17.晚

18.左丘明左丘明

19.抒情叙事抒情叙事

20.积毁销骨积毁销骨解析:“众口铄金”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积毁销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21.胡适胡适

22.欧阳修

23.《临川先生文集》__________书信体驳论文

24.欧·亨利,短篇小说

25.关雎

26.Y

27.Y

28.N

29.N

30.N

31.五言律诗中间两联要求使用对仗,如三四句“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五六句“竹喧”对“莲动”,“归”对“下”,“浣女”对“渔舟”。32.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33.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34.我们只会用眼睛来看世界没有用心灵来感觉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