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公办高校01历史沿革科学研究杰出校友办学条件校园文化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桂林理工大学(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桂工”,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百校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创始成员,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之一,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学校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开始本科层次教育;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1998年,学校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2000年与2004年,原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09年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设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开设本科专业82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历史沿革历史沿革桂工(3张)桂林理工大学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先后更名为桂林地质学校、广西冶金专科学校、广西矿冶学院、广西矿业专科学校、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广西冶金地质学校、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广西冶金地质学校、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其中,学校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开始本科层次教育;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1998年,学校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2000年与2004年,原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09年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校史1956年,正值年轻的共和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的火红年代,重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决定创建桂林地质学校,先后从中南工学院、长春地质学校等冶金系统院校抽调了十多人具体负责筹备工作。1956年,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在桂林普陀山下宣告成立,并随即招收第一批学生。1958年4月,桂林地质学校下放到广西,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1958年8月,学校升格并改名为"广西冶金专科学校",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增设了冶炼、机电、采矿、选矿、金工等六个专业。为实现广西人才培养需要,开辟西湾分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科建设院系专业教学建设学校荣誉12345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0余人次;广西“八桂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oldKroto为名誉教授,一批两院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
省(区)级教学团队(6个):化学化工教学团队、测绘工程教学团队、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教学团队、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桂林理工大学(8张)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5个。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表格内容参考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ESI前1%学科:材料科学、化学
、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院系专业截至2023年1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82个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50个,学科专业以工学为主,涵盖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
注:标注★的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注▲的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注█的专业为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教学建设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7个学科领域、5个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共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6项,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项。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环境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基础地质学、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管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水污染控制技术、测量学、基础地质学、普通化学广西一流本科课程(25门):分析化学、广告学概论、现代水业认知与探索、工程经济学、水污染控制工程、ERP实训、中外风景园林史、电子政务、水泵与水泵站、水文学原理、创业学、地球科学概论、商务形象设计、贸易实务英语、计算机网络、矿床矿相学、管理学、测量学、基础地质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数学、普通化学、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公园景观设计、环境工艺仿真实训及精密仪器操作模拟学校荣誉2020年12月,荣获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
2021年5月,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扶贫办)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科学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学术资源合作交流科学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2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资源勘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与广西大学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联合培养基地/实验室(各一个):岩溶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建)、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分站
、微波遥感卫星应用联合实验室、(航天科工504所共建)
、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截至2023年1月,学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其中包括“973”前期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70余项。2018年以来,年度科研总经费保持在2亿元以上。学校早在1987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4项。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0余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学术资源截至2022年5月,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有纸本藏书166万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初步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以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为特色,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数理应用、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文社科、艺术、英语和日语等多学科的馆藏体系。订购了WebofScience(SCI、SSCI)、Elsevier、IEEE、Wiley、Springer、Emerald、ACS、ASCE、EBSCO、中国知网总库(CNK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中外文大型数据库。
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唯一一个集专业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地质博物馆,由桂林市政府和桂林理工大学共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原《桂林工学院学报》)是由桂林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材料科学、应用化学及化工、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辟了科技快报栏目。刊物以报道资源、环境、材料与土木工程的科研成果为特色。2004、2008、2011、2014、2017版连续5次入编北大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确定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确定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截至2023年1月,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50余所高校签订了留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协议,共派出到国外访学、留学的学生2000多名;由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设在学校的FGA考点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累计接收了各类留学生6600余名,留学生在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新HSK)的平均通过率达95%以上,成功举办了在华吉尔吉斯留学生文化节、“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发展校长论坛。
校园文化桂工精神学校标识文化活动学生组织校园文化桂工精神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学校标识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我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图形是学校英文缩写字母“GLUT”延伸图案,下方有“1956”字样;外环上方是中文书写的“桂林理工大学”,外环下方是“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大写英文。学校徽章为师生佩戴的题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正章。
厚德笃学惟实励新
桂林理工大学之歌
作词:于海平王赣华叶昊作曲:孟庆峰王赣华七星叠翠,漓水流长,屏风紫气蔚霞光。英才竞秀,弦歌一堂,满园丹桂沁书香。厚德笃学,惟实励新,文化活动2022年9月29日,桂林理工大学“青春筑梦新时代砥砺奋进桂工人”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晚会在雁山校区举行。
学生组织校级组织1、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委员会
2、桂林理工大学学生会3、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社团工作委员会4、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5、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6、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助理中心7、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8、桂林理工大学国旗班校级社团杰出校友杰出校友教育科研艺术界张振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科技外事处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项目负责人。付水兴,化探80级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从业合同协议书
- 项目烂尾承接协议书
- 项目分包框架协议书
- 赴港定居夫妻协议书
- 公租房委托分配协议书
- 护理氧气吸入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
- 音箱设备购买协议书
- 车位收据丢失协议书
- 上海比亚迪购车协议书
- 酒店定制窗帘协议书
- 2025年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计划
- 伊犁将军府课件
- 中医护理不良事件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城市公园配套设施设计导则》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A试题
-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复习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课件
- 卡西欧手表5213(PRG-550)中文说明书
- 老妈是个菜贩子(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卓越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