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组河南中考题组一、(2019河南,15—1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0分)(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
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
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
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
B.明
C.足
D.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语段(一)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4.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3分)一、1.答案
D(2分)A.有名望/听见。B.英明/明亮。C.充足/值得。D.谋议。2.答案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感激”,1分;大意1分。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做到语句通顺,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出来。注意重点词语
“由是”“遂”“驱驰”的翻译。3.答案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兴复汉室的决心。(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
分)解析三件事表达的感情各不相同,要分点作答。第一段由“由是感激”可知表达的是感激之情;第二段
由“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以看出,主要表达的是自己的忠心;第三段由“愿陛下托臣以
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可以看出,他主动请战,表达的是决心。4.答案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
即可。一点1分,共3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语段(一),《出师表》中“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还于旧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
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的是其忠心赤诚,以及对先帝的知恩图报;由他对文臣武将的合适安排,可见他
治国有方。语段(二),由“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可知,他用兵仁义。参考译文(二)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用兵行军、指挥作战,都以仁义之道为本,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未曾有过
的。他的思虑行动,一概出于对刘备和恢复汉室事业的忠诚。他生在乱世,亲自种田谋生,假使没有徐庶一
句话的推荐、玄德三顾茅庐的热忱,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扬名显达是一定的了。诸葛亮在隆中第一
次会见玄德,纵论天下大势时,就提出不可与曹操较量高低,对孙权也只可相互支援,不可图谋,只有荆州、益
州可以夺取。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终其一生的政治经历看,真是不容变更之论。二、(2018河南,14—1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10分)(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
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
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又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
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排空:一扫而空。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薄暮:傍晚时分。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3.语段(一)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4.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4分)二、1.答案
B本题考查对课内文言实词的识记能力。“排空”是“冲向天空”的意思。2.答案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胜状”1分,大意1分。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做到语意准确,语句通顺流畅,句中的关键词不能漏
译。本句中注意“予”“胜状”“一湖”等的准确翻译。3.答案看到阴惨可怖的景象,联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人生坎坷,于是心生悲情。(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语段(一)可知,此处问“悲”从何而来,答案可以从语段
(一)的前两段提取概括。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体现出景象之阴森凄凉,“迁客”“商旅”“去国怀乡”等体
现出身在异乡之悲。4.答案第一问:用滕王阁、黄鹤楼层层铺垫,衬托岳阳楼。(意思对即可。2分)第二问:语段(二)目的就在岳阳楼本身,意在突出岳阳楼景最美、楼最雄。语段(一)目的不在岳阳楼本身,而
是由岳阳楼引起下文,表达作者的情感。(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解析语段(二)在描写岳阳楼之前,先描写滕王阁、黄鹤楼,并说滕王阁不如黄鹤楼,黄鹤楼不如岳阳楼,由此可以推断其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至于语段(二)与语段(一)写岳阳楼的目的有何不同,可根据其内容进
行分析。语段(二)写岳阳楼胜景本身,而语段(一)在写岳阳楼胜状的同时,又抒写了览物之情。参考译文(二)登上南昌滕王阁,看到赣江水势滔滔,自西奔流而来又转而流向北面,滕王阁与江水特别相称,显得雄伟
高大。然而却不如武昌的黄鹤楼。黄鹤楼与滕王阁虽然在水方面没有什么差别,而黄鹤楼的建筑工艺精致
巧妙奇特壮丽,立于黄鹄矶上,并且三面环水,西面又正对着晴川楼、汉阳城绝好的位置。总起来看,又不如
岳州岳阳楼。君山青翠,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浩瀚无边,不是滕王阁、黄鹤楼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可
以相比的,所以它的景观是最壮美的,三座楼都面向西,岳阳楼更雄伟些。三、(2017河南,14—1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10分)(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
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
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注]
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
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
B.出
C.游
D.环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语段(一)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3分)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3分)三、1.答案
D
A.听到/出名,有名望。B.露出/在国外。C.游动/游玩。D.环绕。方法技巧
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课内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2)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
“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中的“走”来理解,译为“跑”。(3)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字词组词,然后再确定词义。(4)语境推断法。实词大多数是多义词,因此在解释词语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5)对句判断法。即根据对偶等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6)字形推断法。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引申为“断,断绝,消失”。2.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蛇”1
分,大意1分。共2分)解析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而,表修饰,不译。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蜿蜒爬行那样;明
灭,指或隐或现。3.答案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
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解析从石、鱼、日光三方面来概括,并写清楚这些景物在水中的特点。4.答案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石潭环境凄清。(意思对即可。一点
1分,共3分)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意,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凄神寒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凄清,
一是心境的凄凉。环境方面扣住小石潭本身的特点来写;心境方面扣住一再被贬的遭遇来写。参考译文(二)唐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执掌朝政,两人尤其器重柳宗元。他和监察御史吕温一起被秘密召入宫
中,一起商讨国家革新大事。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适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与七名同辈一同
被贬。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已经遭遇放逐,又经历蛮荒之地瘴疠之苦,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心积聚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动笔就一定写成文章。他
写了十多篇诗文,读过的人都为之凄婉感伤。四、(2016河南,16—19)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10分)(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
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
不知马也。(《马说》)(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
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
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节选自《汉书》)[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名
B.足
C.道
D.通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
什么样的情感。(2分)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语段(二)用②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四、1.答案
BA.名贵的/命名。B.充足。C.方法/学说。D.明白/贯通。2.答案千里马吃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
养它。(“一食”1分,“食马者”的“食”1分,大意1分。共3分)解析翻译时要做到语句通顺、语意完整,关键词要译出。句中的第一个“食”读shí,意思为“吃”;后两
个“食”读sì,通“饲”,意思为“喂养”;“或”的意思为“有时”。解题指导翻译句子时通假字和多义词一定要结合语境翻译。3.答案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祇(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所以这里的“也”表达
的是“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解题关键要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要与文章主旨相结合。4.答案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纳贤士(意思对即
可。一空1分,共3分)解析语段(一)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说马”来谈人才的发现和任用问题。语段(二)引用《诗》和
《传》中的话,运用了道理(引用)论证的方法;由“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来看,强调的是
“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纳贤士”。解题思路首先要理解两段文字的内容,把握每段文字的写作手法及主旨,然后分析异同点,最后根据题目
要求,得出答案。参考译文(二)《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
人。”这些都是实话。陛下执掌天下这么多的人,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来固守四境呢?大概在于人才仕进
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的标准不清楚,勉励得又不切实。《传》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
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
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五、(2015河南,15—1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10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
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
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独占。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保佑。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过失。D.望其旗靡,故逐之靡:倒下。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五、1.答案
C狱:案件。2.答案(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意思对即可。“伏”1分,大意1分。
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时应做到语意完整、准确,语句通顺。关键词一定要译出,本句
中的关键词有“测”“伏”,“测”是预测、估计的意思,“伏”是埋伏的意思。解题指导文言文省略的地方较多,在翻译时应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3.答案语段(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
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意思对即可)解析标题要能概括文段主要内容。文段(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政治准备、进攻时机、追击时机
的分析,论述了战争的制胜之道,表现了他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的战争本身却写得很少,所以还是以
“曹刿论战”为题好一些。解题关键要抓住文章记述的重点去分析,曹刿是文章重点塑造的人物,文章主要记述了“曹刿论战”这件事。4.答案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③当
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意思对即可)解析分别从两个语段中提取关键性语句“彼竭我盈,故克之”“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
而已”“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气已竭而复振”“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等,再加以概
括和补充,注意要全面。参考译文(二)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
就可以了。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是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
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
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这就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B组2015—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一、(2019福建,6—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③:
“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
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
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旨:
(2)然后能自反也反:
(3)诚能如是是:
(4)令心意不驰走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分)(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2分)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一、1.答案(4分)(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前两道小题考查课内知识点,考生根据识记的知识进行回答即
可。后两道小题考查的句子来自课外,但是加点词在课内都有涉及,是常见的文言字词。这两个词分别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是鱼之乐也”的“是”和《送东阳马生序》中“走送之”的“走”的
用法相同。2.答案
(3分)B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找出本句的名词、代词,名词有“甥”“性
识”,代词有“此”,然后分析句子结构。“性识”是天分、悟性的意思,作“颖悟”的主语,其间不能断开,
由此可排除A、D两项;“此”,指示代词,可作“解”的宾语,亦可作后句“故”的定语,如果作后句的定语,
则该句的意思是“这种缘故详细地全部告诉你”,语意不通,由此断定“此”应作“解”的宾语,代指“道
理”,所以“此”后应断开,排除C项。知识积累
断句口诀熟读精思是关键,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固定搭配莫拆散,语法结构助判断。3.答案(5分)(1)(3分)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2分)(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第(1)句需要注意的是“至道”,应解释为“最好的道理”;“善”
解释为“好处”或“优点”。第(2)句较难翻译的是“人事”,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4.答案
(4分)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意思答对
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内容的能力。两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要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概
括。根据“故曰:教学相长也”概括甲文的观点;乙文可根据“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
“令心意不驰走”等内容进行概括。参考译文[乙]
师川外甥奉议郎:自分别以来没有一日不思念你。春风和煦,想你在伺候奉养长辈的同时,一定能抛
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不久前你告知我:“要用十年的时间,调养身心,探求道理。”我常常吟咏感叹这句话,果真能像这样,足够比得上古人了。然而学习要讲究方法,读书要一字一句读,自己
求得透彻了解,才能体会古人的用心之处,像这样才能不白白用功;又想要进一步学习,需要谢绝学习之外的
各种贪恋,才可以得到完满的功业。读书前,先打扫干净房屋,烧上香,使自己不心猿意马,就能对书本中所说
的有所领会。少年正是志气强盛的时候,时时能这样,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外甥你天
资聪敏,一定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详细地告诉你。二、(2019安徽,13—1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
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
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
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亲附。③狎:亲昵,亲近。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
(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
(4)不私于物私:
(5)今则不然然: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
”,[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
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4分)二、1.答案(5分)(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共5
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所以”的意思是“……的原因”;“痛恨”与现代汉语的意思
不同,不能理解为“极端憎恨”;对“私”的理解可联系课内文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
“私”。2.答案(4分)(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句中要注意对“死节”的理解,(2)句中“亲”和“爱”是两个
词,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一个词。3.答案(2分)汉室之隆立身成败(共2分。每空1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甲段从最后一句“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可以看出,亲近贤臣是为了达到“汉室之隆”的目标;乙段从第一句“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可以看出,“立身成
败”在于你所接触的人对你的影响,因此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立身成败”。4.答案(4分)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②善行,指好的品行。(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甲]文中诸葛亮推荐的都是品德好的人,即贤臣;[乙]文中
唐太宗在贞观初期具有“砥砺名节,不私于物”的美好品行。可据此进行概括。参考译文[乙]
立身成败,在于受到什么熏陶濡染。陛下在贞观初年,磨炼修养,讲究名声气节,不把私情用于外人外
物,爱好赞许的是善良,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今天却不是这样了,亲近狎亵小人,却从礼节角度看重
与君子的交往。过于慎重地对待君子,于是敬而远之;过于随便地与小人交往,于是狎亵而亲近起来。亲近
起来就看不到他的错处了,敬而远之就看不到他的对处了。三、(2019云南昆明,9—13)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回答问题。(12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
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
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
(3)悲守穷庐穷庐:
(4)此即日习于傲矣习:
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4.[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A
”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B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
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C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3分)A
B
C
5.[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
惯。(3分)三、1.答案(1)实现远大目标(2)振奋精神(3)偏僻简陋的房屋(4)习惯,熟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1)“致”,达到;“远”,远大,可引申为“远大的目标”。(2)
“励”意为“振作,振奋”;“精”指的是“精神”。(3)“庐”即“房屋”,“穷”修饰“庐”,结合上下文
可知,其意为“偏僻简陋”。(4)习,结合上文中的“见乡人……”“见雇工……”可知,应是“习惯,熟悉”
的意思。2.答案
C本题考查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目的/动词,认为。B.连词,就/连词,
却。C.两个“而”都是连词,解释为“才”。D.动词,成为/介词,被;句中“为所”表被动。知识归纳
“而”作连词的用法归纳(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承接关系,可译作“就”“然后”。如: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3)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4)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5)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执策而临之。(《马说》)(6)表因果关系,译作“所以”“因而”等。如: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7)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3.答案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这个句子是一个双重否定句,“非”“无”均表否定;澹泊,内心恬
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可直接译为“无法”或“不能”;明,明确。4.答案A.遂成枯落B.平心静气C.躁(险躁/焦躁)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A处,线后的“比喻”是关键,用来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
活力的状态”的只能是“遂成枯落”,意思是“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没有用处”。B
处,结合“弟总宜平心静气”可知,与“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相对的应是“平心静气”。C处,甲文中
有“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语句,乙文中出现了三次“焦躁”,表达了作者的担忧。由此可以看出,“会阻碍
‘静’的养成”的应该是“躁”。也可填“焦躁”或“险躁”。5.答案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
俭,不过度消费。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言文和结合实际进行拓展的能力。[乙]文中关于“奢”的内容是“不必锦衣
玉食……此即日趋于奢矣”,理解以上几句话的意思,并明确这几句话都是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小事说
起的,突出了“多”即是浪费。这是从反面阐述“俭以养德”。参考译文[乙]世代为官人家的子弟,最容易犯奢侈和傲慢的毛病。并不是说整日锦衣玉食才算奢侈,只要皮袍子、
呢马褂到处都是、随手可得,出门乘车马、在家使唤仆人习以为常,这样就逐渐变得奢侈了。见到乡下人
便讥笑他们粗俗鄙陋,见到被雇佣的人就不可一世,这样就逐渐养成傲慢的习气了。在京师为官者的孩子
道德败坏,都是由奢、傲二字引起的。初五夜里,我接到弟弟的来信,我本来就怕弟弟焦躁。我前些年之所
以废弛,也是因为焦躁。一旦焦躁,则心绪不宁,办事就不能妥当。弟弟总之应平心静气。你和各位兄弟一
定要引以为戒。再三叮嘱!再三叮嘱!四、(2018湖北黄冈,21—2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4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
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
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
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
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
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
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还次蒲州驿()(4)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烨然若神人②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①时人莫之知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①则天甚异之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
方面作者的态度是
。(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
张嘉贞
的特点。四、1.答案(1)同“披”,穿(2)破(3)停留,住宿(4)咨询或询问(每个词1分。共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第(1)题中的“被”为通假字,通“披”;第(2)题中的“敝”意思
为“破旧”,与成语“敝帚自珍”中的“敝”相同;第(3)题中的“次”为动词,与“次北固山下”中的
“次”相同;第(4)题中的“咨”意为“咨询或询问”,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咨”相同。失分警示在解释词语时,遇到有通假现象的字,首先应指出通什么字,然后再解释,两个环节都要具备,否则
会失分。2.答案
D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能力。A.①“烨然”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
样子;②“信然”的“然”是代词,这样。B.①“足肤皲裂而不知”的“而”表转折;②“登轼而望之”的
“而”表顺承。C.①“莫之知”宾语前置,“之”为代词,代张嘉贞;②“行道之人”的“之”为结构助词,
的。D.两个“异”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3.答案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每划分对一处得1分。共2分)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首先,根据句意及“者”字,可以划分一处。然后,结合前后两部分内容来看,“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均可以独立表达意思,所以在“命”后停顿即可。4.答案(1)因为(我)内心有足够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关键词“中”“不若”译对
1分,大意准确1分。共2分)(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关键词
“具”“对”译对1分,大意准确1分。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关键词“以”意为“因为”,“中”意为“内心”,
“不若”意为“不如”;第(2)句中三个“以”意思分别为“拿”“按照”“把”,“具”意为“全部”,
“实”意为“实际情况”。在翻译时要做到语意准确,语句通顺。5.答案(1)“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时大意正确即可,1分)(2)才能超群(扣住“才能”来概括,大意相近即可,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1)由甲文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即可知其态
度为“略无慕艳意”。(2)乙文中通过张循宪和武则天对张嘉贞的问询,张嘉贞均表现出不凡的才能,题中
的两件事也表现了他才能超群的特点。参考译文[乙]
张嘉贞失意落魄胸怀大志,也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自从担任平乡县尉被免职回到
乡里,在破屋中过着平民生活,安然自得。当时的人都不了解他。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
候投宿在蒲州驿馆。张循宪正打算回报执行使命的情况,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没有解决,非常担心,就问驿
馆官吏:“这里有没有见识高的人?”驿馆官吏把张嘉贞报告给他,张循宪召来张嘉贞并与他相见,向他咨询
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张嘉贞随口应答,没有不使张循宪豁然开朗的。等到让张嘉贞起草
奏章,又出乎了张循宪的意料。有一天,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
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良,品德很好,朕难道没有一个官职来自己进用贤能
吗?”于是把张嘉贞召入内殿,隔着帘子和他说话。张嘉贞容貌伟岸,神采俊杰,武则天很欣赏他。第二天,
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五、(2018福建,6—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
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
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
董源①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②祖述③源法,大体源及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④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
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节选自《梦溪笔谈》)[注]
①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卒逢暴雨卒:
(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
(3)皆宜远观宜:
(4)悉是晚景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分)(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2分)4.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5分)五、1.答案(1)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3)合适(应当)(4)全(都)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识记能力。第(1)(2)小题来自《列子》,考生根据所识记的知识点进行
回答即可;(3)(4)两小题虽然是课外的句子,但是加点词都是课内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积累进行回答。这两
个词与《出师表》中的“诚宜开张圣听”“悉以咨之”里面“宜”“悉”的用法相同。2.答案
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即可得出答案。本句的句意为:尤其精
工于秋天雾霭远景的画作,多描写江南的真山真水,而不用奇特峻峭的笔法。“工”作谓语,“秋岚远景”
为并列短语,作“工”的宾语,故在“远景”后停留,可排除B、D两项;“写”“为”都是动词,在句中作谓
语,“不”是否定副词,作“为”的状语,如在“真山”前停顿,那“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句意不通,因此在
“不”前停顿,由此可排除A项。3.答案(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2)近看画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考生已经学过,需要注意的是“趣”字,要能够准确翻译成“旨趣”或“情趣”,否则易扣分。第(2)句相对难一些,“之”是代词,代指画作。考生需要注意的是
“类”,翻译成“像”,这就需要考生展开联想,如《核舟记》中“佛印绝类弥勒”的“类”。方法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要按照信(忠实原文)、达(畅达明白)、雅(文辞优雅)的原则进行翻译。值得注意的是,对文言文
重要语句的理解同现代汉语语句理解一样,离不开语境,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句意。文言语句翻译题实际上是综合题,因为文言语句的翻译是在理解句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基
础上进行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对文字的表述能力。翻译时总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翻译的步骤是先解释词,再串联大意,最后调整语序。4.答案第一问:侧面描写,通过钟子期的“善听”来表现。第二问:先写董源的画“宜远观”,然后写“远
观”和“近视”效果不同,再以《落照图》为例加以说明。(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第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描写方法,作者没有写伯牙琴弹得怎样,而
是通过钟子期听琴后的感受,来突出弹的效果,这属于侧面描写。第二问其实是在考查乙文的主要内容,前
提是考生能够顺利解读出乙文的内容,这对考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参考译文伯牙善鼓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
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
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
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伯牙)每次弹奏
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我弹琴时你心里想的和
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董源善画董源擅长绘画,尤其精工于秋天雾霭远景的画作,多描写江南的真山真水,而不用奇特峻峭的笔法。后来建
业僧人巨然遵循董源的画法,大体上董源及巨然的水墨画作,都适宜远观。他们的用笔甚为简单,近看画几
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远看则景物鲜明呈现,寄托幽远的情思,使人如目睹胜境奇观。如董源所画的《落
照图》,近看不见有什么功夫,远观则村村落落邈然深邃悠远,全是一派日落远山时的晚景,远方的峰顶宛如有落日返照的霞光。这正是他的画作的奇妙之处。六、(2017福建,6—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6分)[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
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
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沿溯阻绝溯:
(2)属引凄异引:
(3)不及返顾顾: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分)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六、1.答案(1)逆流而上(2)延长(3)看,回头看(4)就是解析(1)根据文意来看,江水暴涨,水流快,“阻绝”是“阻断,不能行”的意思,“沿”是“顺着”的意思,
即顺着江水流,也就是顺流而下,据此推测,“溯”是“逆流而上”的意思。(2)“属引凄异”是形容声音的,
“引”的意思是“延长”。(3)前一句是“然业已上登”,“顾”在“返”后,推测出“顾”是“回头看”
的意思。(4)“即”有“就”“即使”“立即”“就是”的意思,结合本句理解,应是“就是”的意思。2.答案
A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本题时要注意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循岩”就是“顺着岩石”
的意思,“为”是“建成”的意思,因此,第一处停顿在“室”后;而“曲直高下”“随岩宛转”是两个部分,
因此要隔开,故选A。3.答案(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注意“虽”“奔”“以”这几个词语,它们的意思分别
是“即使”“飞奔的马”“如”。(2)翻译时要注意语序。4.答案
①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②危壁出泉,疏竹掩映。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能力。本题的题干很明确,第一问要解答的是甲文中“四时之水”的
特点,选文内容明确,四季清晰,概括江水特征即可。第二问要解答的是“俯瞰到的佳致”,根据乙文第二句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概括整理即可。参考译文[乙]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
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
于是又从三姑峰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
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新近用木板沿岩壁修
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矮,都是顺着岩壁宛转修筑。七、(2016辽宁沈阳,7—10)阅读选文,完成下题。(14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
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
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
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留侯论》,有删节)[注]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必有过人之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B.匹夫见辱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C.而其志甚远也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D.而轻用其锋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卒然临之而不惊。(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4分)七、1.答案
DA.超过/过错。B.被/看见。C.远大/疏远。D.他的。2.答案(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2)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解析(1)“卒”通“猝”,应读“cù”,“卒然”是“突然”的意思;“临”是“面对”的意思;“之”代
指“意外”。(2)“破”意思为“攻破”;“欲”意思为“想要”;“王”为名词动用,意思为“称王”;“见”意思为“显
露,显现”。3.答案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解析要想准确断句,必须正确理解整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由此可以看出,刘邦还有刚强不能忍耐
的脾气,要不是张良,还有谁能成全他的大业?根据句子意思和“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正确断句。4.答案[甲]逆境(磨难、困境亦可)[乙]忍耐解析甲文中“畎亩”“版筑”“鱼盐”“海”“市”都点明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对成材的重要作用;乙文中“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无故加之而不怒”“……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等都谈到了“忍耐”
对成就大业的重要性。参考译文[乙]
古时被称为英雄豪杰的人,必定有超过一般人的志节。从人的常情来看,有的事是不能忍受的。普通
的人受了侮辱,便要拔剑而起,挺身搏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啊。天下有一种被称为“大勇”的人,突然面
对意外而不慌乱,无故遭受侮辱却不发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且他们的志向很远大。观察汉高祖取得胜利和项羽遭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能忍和不能忍这两者之间罢了。项羽只因为不能忍,所
以百战百胜,却轻易地消耗了自己的锐气;汉高祖能忍,养足全部锐气来等待敌人的疲弊,这是张良教给他的
啊!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汉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由此看来,汉高祖还有刚
强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还有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八、(2015北京,10—1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题。(8分)[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
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
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
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容色变得忧惧)然以
悲,泫然(流泪的样子)不能自已也。(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2)则有去国怀乡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1)春和景明。(2)时有小舫往来。3.[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
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①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②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迁
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原因是③
。(4分)八、1.答案(1)景象(2)离开解析“观”用作名词;“去”,古今异义,要结合语境解释。2.答案(1)春风和煦,阳光明媚。(2)不时有小船来往。解析(1)景:阳光。(2)时:不时。3.答案(示例)①小船(千帆)②狂风③他们的心情都受景物变化的影响,他们不能从个人得失中超脱出
来解析①②两空对应的是[乙]文。①前是“清风、湖水”,可在第一段中找到,后面紧接的景物是“小船
(千帆)”。②前是“浓云”,后是“巨浪”,对应的是第二段,中间夹着“猛风(狂风)”。③要结合[甲][乙]
两文与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理解作答。参考译文[乙]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
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也让人非常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
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C组教师专用题组一、(2019广东广州,8—1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0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
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光先帝遗德仿佛若有光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悉以咨之已而之细柳军D.每与臣论此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
有利条件。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
贤远佞。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
信任他们。一、1.答案
BA.发扬光大/光亮。B.挑选。C.代词,指他们/动词,到。D.和/欣赏。2.答案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紧抓关键词,其次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本句中
的“亲”“远”解释为动词“亲近”“疏远”,“所以”解释为“……的原因”;“……也”表判断;翻译
时应在“此”后加上“是”,使句子完整。3.答案
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原文为“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由此可知,“忠谏之路”被堵塞是因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内外
异法”是因为“偏私”。而C项认为其原因是诸葛亮远离国都,故说法错误。二、(2019北京,12—1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举于市
举一反三
举足轻重轻举妄动B.人恒过
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C.衡于虑不足为虑深思熟虑处心积虑D.征于色声色俱厉眉飞色舞喜形于色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
长他的才干。[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则会灭
亡。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的结论。3.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
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一]赵襄子①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
“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链接材料二](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⑤后患。驱天下以从⑥欲,罄⑦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
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⑧。遂以四海之尊,殒⑨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
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⑤虞: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qìng):用
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jí):战事终年不休。⑨殒(yǔn):死亡。二、1.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C卷-含答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分析
- 石河子大学《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训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土力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运筹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传感与测试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少数民族蒙古族介绍课件
- 工程图学(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
- 农村户改厕施工协议书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十一章 残疾人社会政策
-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
- 家政公司未来发展计划方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配电网保护分级配置及整定技术规范》
- 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培训
- 《室内设计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