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_第1页
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_第2页
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_第3页
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_第4页
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浅析葫芦丝曲《秋风引》读书笔记在西风渐紧,隆冬将至的时候,葫芦丝新曲《秋风引》面世了。像是来自仙界的惊世绝响,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每一个音符都赋予了文字般空灵隽秀的魅力,闻之如饮醇酒,如灌醍醐,如酌甘露,如沐长风,行云为遏,山河静听,横扫万古尘,一曲寰宇清。《秋风引》之曲,为王厚臣教师和他的学生刘婧雅共同创作,此曲悲切中带有傲骨,旋律空灵飘荡、深远悠扬,道骨仙风,是凌驾于凡间之上的完美乐章。让人听之忘俗,沉浸于“秋风”的情绪里被感动、伤怀。作为埙曲那么苍凉悠远,敦穆肃雅,一动一静之间,既有大方之气,又有幽雅之态,合之那么天衣无缝,让人神驰魂摇,廓而忘言。葫芦丝之金声玉振,刚柔相济的音色,更能表现秋风的凌厉与幽远,其大气磅礴,雄浑豪迈,有盛唐气象。“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大作是曲作者艺术修养的完美阐释、也是王厚臣教师经典代表作之一。一、乐曲的题材背景和审美意境与以往葫芦丝曲不同,作者从唐诗中取材,创作灵感来自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乐曲以寻常的秋风为意象,化音符为笔墨,书曲调成诗韵,以文入乐,以乐述文,以乐曲旋律为章句,再现诗歌的唯美意境,让人听之忘忧。诗是最凝练的语言,特别是中国的诗,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一不可为歌,诗是用来歌唱的。但从唐至今,古调早已湮灭无闻,以诗入乐,既要有丰厚的文学素养,深入的领悟力,要能直追古人,隔着时空与古人做跨时代的对话,又不能过于泥古,要紧扣时代的脉搏,以古人之胸襟,禅今世之气象,不仅要摹古人之形,更要阐古人之神。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秋风引》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可以说简练之至,但所表达的意象却非常丰富,意境隽远。刘禹锡是唐朝诗人中比拟特殊的一位,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同属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由于他性格倔强,不畏权贵,又百折不挠,刚毅豪猛,其诗境界开阔,清迈舒朗,一改大历、贞元以来诗坛的襟福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人称“诗豪”。即使屡遭挫折,仍然不改初心,总是以积极地态度面对人生的磨难,就像屈原《离骚》中说的那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说,刘禹锡是一位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最高贵气节的人,他不因仕途乖蹇而潦倒沉沦,不以命途多舛而停步不前,虽被时人目为宰相之才而一生颠沛流离,几遭贬斥,仍然大方激昂,没有半点颓靡之气。因参与永贞革新,刘禹锡与王叔文等人被杀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好友兼恩人的王叔文被杀,尤其让他悲愤。可是,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他不可能歇斯底里做出格的事,也不能效魏晋名士之放浪形骸,为惊世骇俗之举,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做有效的对抗和不懈的进取。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让刘禹锡变得软弱,十年后回京,又因一首《游玄都观》再次忤逆当朝,旋又被贬,再十年,因《再游玄都观》语带挖苦,再次被贬!正是这种愈挫愈勇,孤傲慢世的性格,使他的诗文昂扬高举,风格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风,在我国古代不仅仅指代自然现象,据说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就是风姓,而黄帝梦到大风刮天下尘埃尽,醒来访贤,得风后于海隅。风后创造指南车,演八阵图,黄帝得以大败蚩尤,所以,风后是黄帝的第一位宰相。因此,风便成了政治清明的意象,同时也暗含得遇贤君的渴望。所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应该是每个中国知识分子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最高理想。刘禹锡以秋风入诗,明咏秋风,暗托心事。他本负宰辅之才,秋风里有着他才不能显,志不能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也有他渴望一展宏图,造福万民,经国济世的情怀。大雁,是民间的信使。关于雁足传书的故事很多。古代交通不便,书信难达,据说,假如想要给远方的亲人捎信,可以登上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在其最高的南峰落雁峰,只须把书信抛向空中,即刻会有大雁飞来,衔书信送给远行的人。大雁有迁徙的特点,而且信时守约,不畏困难,所以见雁那么思人,易安词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自古以秋风为题材的诗文多不胜数,秋天,是让人哀伤的季节。一袭凉风至,凄清入骨寒。一春一夏的繁华,此刻渐消渐落,渐行渐远,只剩下草枯花尽,叶凋霜结,只剩下雁阵惊寒,哀声遍野……同为秋风,刘诗笔下的秋风却哀而不怨,劲而不靡,给人以不一样的'风韵气象。这首《秋风引》当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突然而至的特征。这首诗外表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慨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假如进一步推论,还暗含怨秋之意。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它从何而来,来到何处,本无可究诘,这里虽以问句出之,诗人真意并不在追根究底,而是直接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写耳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之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第三句笔锋突转,由远及近,视线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引向谪居思归的“楚客”,既承接上句之秋风至,又接次句萧萧声,巧妙答复了篇首发问,用语自然不着痕迹。全诗通篇写秋风,只在最后一句点题,主角“楚客”悄然登场。秋风本无先后,“最先”二字实点睛之笔,为孤客传神,对物候之敏感,内心的枯寂,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瞬跃纸上。楚客本指屈原,后泛指客居他乡之人。屈原之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又与诗人身世际遇吻合,悲怆之气更进一层。整首诗用笔婉曲,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无限遐思。二、乐曲浅析1、慢板之幽秋风何来?曲首慢板做引,舒缓敦穆,开端以徵声入调,温婉清越。G调葫芦丝的淳厚空灵,____乐器特有的金声玉质,演奏者以音乐为喉舌,诠释出的超凡情韵,柔美清润中带有一点豪迈刚毅,浑厚幽婉又不失磅礴大气,简单沉郁中蕴有胸怀万卷,心忧天下的浩气。似惊物华初变,秋节骤至,凉风乍起,万类凋零。起句苍凉悠远,缓缓奏出,似询似问,似诉似叹,如怨似慕。慢板摇曳多姿,一咏三叹,恰似诗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睹风物而怀远人。婉转低回的旋律,连环曲折,遒劲低昂,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和紧锣密鼓的节奏,没有眼花缭乱炫人耳目的技巧,没有突兀的转折和奇幻的跳跃,就那样,如行云流水,如水榭风回,如禅堂里幽幽飘起的篆香,古朴雄浑,幽深俊雅,不疾不徐,不假繁饰,恰似风之飘飘悠悠,挟叶带花,绕廊环庭。风之无孔不入,又无处不在,不谙人事而肆意飘摇,又深味人事而切切慰告,人之思绪亦随风之环林绕溪,穿牖过户,由远及近,由物及人。其韵悲切,不能自已。反观内心,悠游天地,草木摇落而变衰,念之让人神伤,听之让人神移。所谓观一叶而知秋,普天一也。风自何来?实无人知。羁旅孤单,亲友相隔,亦无人可问,只好借问忽至之风。其破空一问,似是突兀,确实为久抑之情,盖思之念之伤之叹之久矣,仅藉一秋风引而发之,自然磊落,又蕴意无穷。而风亦不可问。明知风乃无情之物,成心发问,看似荒唐,实那么悲凉。问风耶?问己耶?抑或问茫茫苍天,问风那么是问人,因人不见,而风已来,徒增感伤,盖人不及风。风可跋涉千里,来去自由,而人那么重重束缚,身不由己。看似平淡一语发问,却道出满目苍凉。目力不及之处,心可往;脚步难达之地,梦可触。可浮生非幻,又怎可常驻梦中,驱心驰往。于是寄梦于风,倩情于雁,诚愿千里所共,天涯比邻。千情万绪,唯藉一秋风而出。但士之悲秋,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究天人之际,秋与我为一,心与曲合鸣。抬头,天高云邈,雁鸣阵阵;低头,身单影只,落叶萧萧。纵有鱼书雁信,望望落红成冢,伫立异乡,无可言者。然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君子固穷,不坠青云之志,岂可萎靡而致雌声耶?于是风为媒,雁为使,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赴约而至。似故友之谆谆问候,似至亲之切切关心,寒将至,胡不归?身安否?心安否?想千里梦遥,良人挑灯凝伫,中宵不寐,遥思归期,黯然销魂!家何处?人又何处?千里所共,唯庭前风,天上雁,四海皆秋尔。2、快板之凌厉激荡愁怀遣尽,风格骤转,以花舌起音,渐至疾快。似寒风突至,风卷落叶,排山倒海,破空而来,渐成席卷天下之势。一瞬间走石飞沙,天地为之变色,风雷为之号呼,日月为之潜行,万类为之俯首。而空中之雁亦不畏强风,振翅南飞,似大鹏之济沧海,扶摇直上,历经苦寒不退初心,搏风雷而奏强音。乐曲一改起首幽柔婉媚之风格,顿出金石之声,发激越之音,大方雄壮,使人振奋。双吐的铿锵顿挫,严密酣畅似风势之绵延不断,宏伟雄壮,一气呵成。其首尾相接,稍无罅隙,如海浪般层层涌来,前音未尽,后音即至,紧致细密绝不拖泥带水,旋急迭绕未显杂乱无章,恰如串珠般玲珑透彻,粒粒清楚,似铁击珊瑚,冰倾玉盘,琤琤琮琮,伶伶俐俐,如鸣环佩;又像是雄姿英发的将军,指挥千军万马,逐鹿中原,纵横驰骋,气薄云天。虽刀兵相接,仍进退有度秩序井然,于娴雅处显出恢弘气度,似得天人相助,无一丝人间俗态。快板把乐曲推向高潮,秋风之强劲,飞雁之矫健,于深切的排叙中,极情尽致。孤客之悲愤沉郁一泻而出,像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向天地敞开心扉,以万物为挚友,以秋风为纸笔,龙蛇飞动,落笔如飞,点染万里。其援桂椒,猎蕙草,穿中庭,上玉堂,舞于松柏之下,振于山阿之上,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纵横捭阖,如士之昂扬大方,逆风云而壮乾坤。急骤的旋律如江水滔滔,倾泻而下,飞腾挪转,势如奔雷。个人之荣辱,国家之命运,尽化作密雨般的疾风,一时尽发。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像是造物之巨手,涤荡世间污垢,去诈伪存真淳,化腐朽为神奇。心中块垒尽随长空雁去,胸中的郁纡烦懑,随疾风一扫而空。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